中新网11月17日电 本月18日至20日,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福建省社会科学院、泉州市人民政府将联合在晋江举办系列活动,隆重纪念施琅将军暨清廷统一台湾320周年,缅怀施琅将军为国家统一所做的伟大贡献,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推动促进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 为纪念这位在320年前为国家统一作出贡献的将领,《中国国防报》11日刊出署名为吴开胜的纪念文章,全文内容如下: 在施琅的故乡福建省晋江县施琅纪念馆中,有一副对联:“平台千古,复台千古;郑氏一人,施氏一人。”从这副对联中,我们可以看到施琅的历史功绩。他收回台湾,使沿海以及岛屿上的黎民百姓不再受战乱之苦,开始过太平繁荣的日子,同时沉重打击了荷兰等殖民国家的野心,其爱国情怀和丰功伟绩几百年来一直为后人所敬仰。 1683年,中秋佳节,清朝京城家家张灯,户户结彩,一派繁华景象。康熙得到施琅攻克台湾的消息,欣然赋诗表彰施琅收回台湾的伟业:“岛屿全军入,沧溟一战收。降帆来蜃市,露布彻龙楼。上将能宣力,奇功本伐谋……” 年过花甲奉命出征 1680年,郑经暴卒,台湾岛内乱作一团。康熙看准时机,果断地决定以武力收回台湾。经过一番细致的思考,康熙最终力排众议,重新起用蛰居已久的施琅作为清军水师主将。 施琅是福建晋江衙口人,出生于农民家庭,年少时便颇有识度,“习距阵击刺诸技,于兵法无不兼精,遂智勇为万人敌”,后来成为原明朝总兵郑芝龙属下一员虎将,在抗清斗争中屡立战功。不过,战功卓著的施琅不小心触怒了郑成功,结果父子3人都被扣押起来。后来,施琅用计得以逃脱,但他父亲和弟弟却惨遭杀害。1646年,施琅投降清廷,立志打败郑成功,收回台湾,以报家仇。 1668年,施琅曾密奏朝廷,主张武力收回台湾。刚亲政一年的少年天子康熙看完奏章后,立即召施琅进京,问他具体的实施办法。听完施琅收复台湾的计划后,康熙大加赞赏。但由于当时以权臣鳌拜为首的保守势力一贯反对施琅,迫不得已,康熙以退为进,撤福建水师,并称不再议征台之事,把施琅调回京师,改授内大臣。 内大臣是个闲职,施琅一任就是13年。这对立志收回台湾的他来说,无疑是一段痛苦的岁月。那些“与贼仇不共戴”的文字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在他给康熙帝的奏疏里。1681年,已经大权在握的康熙终于再次召见已年过花甲的施琅。施琅向康熙详细谈了如何训练水师、如何利用风向变化等具体方略。康熙听后十分满意,再次任其为福建水师提督,令其即赴前线,操练水师,待机进取台湾。这时,朝中仍然有人对施琅不信任,对任命一事公开反对,但康熙帝不为所动,反而晋升施琅为太子少保,兼福建水师提督。 “五点梅花”所向披靡 施琅一到厦门,便夜以继日,一面练兵,一面整顿兵力,抓紧时间打造兵器,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几个月后,清军水师战斗力大大增强。为了防止受到制肘,施琅又斗胆上疏康熙,请求军事指挥由他独自决策:“臣于水师营中,已简精兵二万余,战船三百,足破灭海寇。请令督抚趣办粮饷给臣军,而独任臣以讨贼。无拘时日,但遇风利,即可进兵。”康熙立即批复,答应了他的请求。 鉴于以往遇到大风浪的失败教训,施琅在挑选出兵季节上反复斟酌,最终确定在农历六月份乘南风起航,在攻台方略上,确定首先攻取台湾的门户———澎湖,然后攻克全岛。1683年6月14日,施琅率领大型战船300余艘、水兵2万余人、中小战船230余艘从福建铜山扬帆起程,一路乘风破浪,进逼澎湖,发起了清初著名的澎湖战役。 6月16日晨,施琅向澎湖郑军发动第一次进攻。6月18日,施琅派战船攻取了澎湖港外的虎井、桶盘两岛,扫清了外围,但不料遭遇到飓风袭击,前锋船只被郑军围困,被迫回撤。初战失利后,施琅吸取教训,对下一步作战行动进行了新的筹划和部署。6月22日,清朝水师兵分为3路再次发动进攻:施琅亲率56只大型战船组成的主攻部队,正面进攻郑军主阵地娘妈宫;总兵陈蟒等率领由50只战船组成的东线攻击部队,从澎湖港口东侧突入鸡笼屿,作为奇兵,配合主攻部队夹击娘妈宫;总兵董义等率领另50只战船组成的西线攻击部队,从港口西侧进入牛心湾,进行佯动登陆,牵制西面的郑军。此外,剩余80只战船作为预备队,随主攻部队跟进。交战双方都知道这是决定命运的一战,于是一交手便展开了厮杀。激战历时7昼夜。聪明善战的施琅巧妙利用有利的西南风向,采取“五点梅花阵”战术,即用多艘战船围攻郑军一艘,集中兵力作战。顿时,茫茫大海上朵朵“梅花”飞舞。士气高昂的清军在施琅的指挥下,越战越勇,一举攻克澎湖列岛,击毁郑军大小战船近200艘,歼灭其精锐部队1.2万余人,收降近5000人。 攻下澎湖之后,施琅以民族大义为重,把私人恩怨抛到一边。他的这一做法让台湾民众大感放心,纷纷归降。7月27日,自感民心尽失的郑克塽向清政府上表投诚。8月13日,施琅率领舟师登上台湾。 力排众议坚守台湾 收回台湾后,清廷内部发生了一场对台湾的弃留之争。许多大臣对台湾的历史、地理缺乏认识,竟然认为台湾地域狭小,得到了不会增加领土面积,失去了也不会有太大损失,就连康熙皇帝也这么认为。 众大臣中只有少数人主张守而不弃,其中包括施琅。在台湾弃留之争中,施琅挺身而出,力排众议,坚决反对放弃台湾,并奏请朝廷设官兵镇守。为此,他还专门给康熙写了《恭陈台湾弃留疏》,反复陈述台湾的战略地位的重要性,指出台湾是关系到江浙、福建等地的要害所在,如果弃而不守,必将酿成大祸。更可贵的是他高瞻远瞩地指出,如果放弃台湾不守,无论是荷兰人还是叛徒,随时可能乘隙而入,而台湾如果再次被外国侵略者所侵占,那时恐怕后悔都来不及了。在施琅等人的力争下,康熙很快改变了原来的主张,决定对台湾设官治理。 1684年,清廷在台湾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驻兵1万人,筑城戍守。至此,宝岛台湾终于得以统一于清朝政府之下,台湾的行政建制与内地完全统一。 (来源:中国国防报2003年11月11日第7版)作者:吴开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