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又是品级极高的水利专家。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伟大的一生、与祖国水利事业打交道的一生、他的思想和精神润泽中华大地;他所开创的水利功业在中国沃土上根深叶茂、发达兴旺,已经融入中华文明的母体之中,成为最宝贵的精神食粮和遗产。真可与日月同辉,同山河并美,永铭千古。2003年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诞生110周年、“一定要根治海河”题词40周年,全国人民都怀着深厚的感情纪念他、缅怀他。 出身于农民家庭的毛泽东,历来重视发展水利,他很早就深知水利对农业的重大作用和影响。作为人民革命的领袖,更熟知治水兴邦、兴水安邦的重大意义,对革命战争支援,保证革命战争胜利尤为重要。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到第三次国内战争时期,毛泽东对发展水利提出许多重要指示。早在1927年考察湖南农民运动时,他把修塘筑坝列为农民14件大事之一。在井冈山土地革命时期,他曾带领红军指战员帮助群众车水抗旱,端水烧禾,修堤坝维护赣南地区水土保护。建立乡水利委员会,亲手帮助农民安装一架筒车(即水车),并指示苏区政府写出《夏耕运动大纲》把兴修水利列为夏收的中心之一,具体规定了“关于水利水陂、水圳、水塘,要修旧开新”等内容;还组织红军干部用大楠竹代替水管引水,解决群众吃水困难,还许诺宏愿,要送给苏区人民一个“小红太阳”。解放后,在赣江上修建一座水电站。1934年1月23日,在江西瑞金召开第二次全国工农代表大会上,发出了“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我们也应予以极大的注意”的伟大号召,深刻阐明水利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在延安年代,毛泽东非常关心边区人民的生产生活,天旱了,他下乡了解旱情,组织群众修渠道办水利,组建靖边县水利建设局,在该县杨桥畔,引黄河中洪水入沙滩,漫淤成水地,建成一百多万亩水田,对增产粮食起到极大作用。1942年底,在边区高干会议上作报告时提出把“兴修有效水利”列为提高农业技术首位。 1945年1月毛主席曾指示:“协助农民改旱地为水地”。同年4月在他的《论联合政府》中指出:“解放区民主政府领导全体人民,有组织地克服了和正在克服着各种困难,灭蝗、治水、救灾的伟大群众运动,收到了史无前例的效果,使抗日战争能够长期地坚持下去。”党领导解放区人民根据毛主席润泽华海的教导积极地进行治水斗争,在华北海河流域作了大量水利建设工作,取得了宏伟的功业。(一)建立治水组织。冀中成立了根据地河务局和各县的河务委员会;冀南设立了治河委员会;冀东和渤海一分区建立群众性的水利组织和水利专管组织,对战争时期治水事业起到坚强的组织保证作用。(二)防洪防水灾斗争的开展。抗战时期,日寇多次决潴龙河和滏阳河造成水灾,冀南军民筑堤堵口,开沟挖渠,防洪排水,保卫了永年、南和等十多县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减少了洪水对冀南300多万人民的威胁。渤海一分区遭受大水灾,党政军民奋力抢险,疏河筑堤,导流入海。1948年,当时的渤海军区与冀中军区还疏浚捷地减河、扩大石碑河、开挖新石碑河以分泻捷地减河洪水,减少水患。文安洼泄洪工程导洪入海后,增加良田十七多万亩。(三)兴修大量水利工程。为了进一步治理冀中河道,冀中行署工务局组织五个勘察队到大清、子牙、滏阳等河流域作调查,他们这些技术人员沐雨浴风、风餐露宿、跋山涉水,勘察河道、巡视堤防,行程2000多公里。 民主政府以工代赈修复了白洋淀的四门堤。续修滹沱河大堤、挖通了文安洼排水河、疏浚了赵王河等。1946年挖了牛牧屯引河工程,使潮白河与北运河连通。晋察冀解放区共修渠57条、藁晋灌渠130多里、潴龙河大渠94里。开辟长达80多里的新河20条。(四)党领导解放区军民进行斗敌、治水两面作战。害民成性的日寇、蒋匪,在即将灭亡时作垂死挣扎,妄图以水代兵,残害老百姓。我们党领导的子弟兵和人民,一面打击日寇、蒋匪。如:冀南军民点燃抗日烽火,进行顽强斗争;战胜日寇制造的水患,又粉碎蒋匪帮破坏的阴谋。又如:沧县、青县、静海县人民政府组织数千民工,排除顽伪骚扰,抢修堤埝,取得了辉煌胜利。 另一方面,在治水建设上取得巨大成果,如冀南、鲁西南十几个县大力治理运河、卫河两流区河道,截弯14处,使920多个村庄、184万亩良田免除水患。又修险工5处,使15个村庄、10万亩良田有了安全保证。冀中大力实施旱改水工程,使100多万百旱地变成水田。修筑堤坝122条,护田13万亩,脱出水浸地200多万亩。总之,由于解放区各地(从冀南到察南、雁北)从事积极治水斗争,兴修水利工程,受益田地达到三千多万亩。千万不要忘记以上这些是在物质条件极其艰难,在血与火中的环境里取得的,实在难得,十分可贵啊!(五)1948年全国解放前夕,毛主席多次指示:要全党“兴修水利,务使增产成为可能”,要“做好兴修水利的计划”。在《中共中央关于九月会议通知》中指出:“大军进入国民党区域执行无后方和半有后方作战,一切军事需要……解决……首先是解决交通运输和修理铁路、公路、河道的问题。”1948年底,海河流域根据地两万民工专为支援平津战役开挖的冀中运河建成运用,在冰河上运送大批战略物资,支援前线,呈现一幅“千军万马意志强,千手万手制冰床“运用河冰支前线,为子弟兵运粮忙”的动人画面。党领导解放区军民,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顽强地进行伟大的治水斗争,实践着毛泽东同志的谆谆教导。一首民曲歌词写得好:“解放区呀好地方,军民团结斗志强,大家唱个来打仗啊,消灭日寇蒋匪帮。解放区啊好地方,救灾治水筑堤防,大家唱个修水利呀,麦穗、肥稻、谷香。解放区呀好地方,翻身农民生产忙,大家唱个来耕地啊,万担粮食积满仓。解放区呀好地方,政府领导土改忙,大家唱个来翻身啊,家家户户喜洋洋!” 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虽然出现过治水英雄,为民造福的仁人志士,较有作为的“贤明天子”如夏朝的大禹皇帝疏水入海的奇功,秦代的始皇帝的修建灵渠,治水之神李冰父子的都江堰,隋炀帝开凿的连通五大水系的大运河,战国初期魏国邺县令西门豹的我国最早引水工程——引漳十二渠(今邯郸地区),唐代水利专家王克日韦的它山堰等。这些青史的风云人物虽在治理江河做出了成就,仍有很大的局限性。他们只是或疏导河流,或筑坝,或治理某条江河。“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一代伟人毛泽东带领人民实现了空前而非凡的壮举。他能够发动几亿人民在全国大范围兴修水利水电工程。他能够让众多的江河同时发挥防洪、发电、供水、灌溉、船运、养鱼等多种功能,他能使江河湖泊对人民都有利,极大地使神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东方文化的化身。人们从中华民族治水史中,更加深刻的感到敬爱的毛主席,真是以人民之忧而忧,以人民之乐而乐。为广大人民的利益操尽了心,出尽了力,费尽了神! 毛泽东一生非常重视水利建设,在治水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他的治水思想体系。 1953年2月 19日在“长江号”军舰上曾意味深长地说过:“水治我,我治水,我若不治水,水就要治我,我必须治水!”这句话揭示了水与人,治与被治的辩证关系,更重要的是表达了毛泽东治水指导思想。与其说让水治我,倒不如我先治水,他把治水视作治国安邦之策。建国后他的治水实践证明,就是本着这种积极的治水指导思想去治理大江大河的,例如治淮的历史功勋,治江的千秋业绩,治黄的伟大实践,根治海河的新局面等。毛泽东经历了从战争年代局部治水到新中国全国治水,从治理小型水利到综合发展大水利,从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到水利是整个国民经济命脉,从为生产经济治水到为亿万生灵治水的全过程,整整半个世纪。他的治水思路是:治水为先、拯救生灵;先深入调查,后作出英明决策;趋重实际、实事求是的治水思想;标本兼治,治本为主;消除洪旱灾害,大兴开发水利;综合治理,广发效益。他亲自考察黄河上下、勘察大江两岸、走遍了祖国大地;不少江河留下了他的足迹。毛泽东怀着对中国人民的无比热爱,对祖国神州的深厚感情,发出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一定要根治海河”的伟大号召,他绘画出了“高峡出平湖”最终根治长江,实现南水北调的宏伟蓝图。 毛泽东是中国治水史上一位功盖大禹的伟大人物,新中国短短40年治水伟大业绩,已远远超过了我国几千年治水功业的总和。几十年的江河基本安阑长流,数以万计的大小水利工程的巨大效益,展示了战胜水旱灾害、大江大河都为人民造福的似锦前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所开创的人民治水事业,所实施的一切水利工程,都是得民心、顺民意、暖民心、稳民意的德政工程。中华民族将世代铭记,千秋传颂!(2003-12-2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