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之声 刘典 文友) 海拔五千三百七十四米的甘巴拉山,是中国西藏美丽的地方,它南临羊卓雍湖,东接冈底斯山,西连喜马拉雅山,横亘在西藏中心。每天太阳出来,首先照亮的是这座山,它离太阳最近,然而,这里却是四季冰雪,不消不融;这里是风的季节,每年八级左右的轻风要刮三百天以上,十级以上的烈风更是时常光顾;这里也是高原,其空气中的含氧量却不到内地的百分之五十。 就是在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中国空军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在此建立了一支被称为监视蓝天的英雄部队,这支部队的官兵几十年如一日,艰苦创业,忠于职守,顽强拼搏,他们先后出色地完成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进藏视察等专机的保障任务,及时发现并正确处置各类国内国际航班偏航等险情,避免了可能发生的严重事故,安全引导中国军机和民航班机三十万余架次,平安从山顶上飞过的人数达两千五百万余人次,它就是被中国空军和中国中央军委授予英雄雷达站的“世界最高人控雷达站--甘巴拉雷达站”。 为了天上飞机的安全 在甘巴拉雷达站,每一个报点就是一道命令,每一个准确无误的判断就是一个重大胜利,每一秒钟都决定着生死存亡。 甘巴拉的雷达兵,比别的雷达兵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一年三百六十天几乎天天开机,引导飞机安全着陆起飞。他们的职责是让从头顶上飞过的每一架飞机都平安无事! 盛夏七月,甘巴拉阵地仍沉睡在严冬之中。一天中午官兵们正在饭堂就餐,突然响起警报铃声,官兵们一个个放下碗筷,穿着笨重的冬装,不顾风吹冰雹打,一路小跑奔向阵地。三部雷达同时顺利开机,然而一分钟过去了,两分钟过去了,仍没有发现目标。引导雷达操纵员和测高雷达操纵员不断用话筒互相提醒:注意搜索。 此时的拉萨机场上空乱云飞渡,是一个恶劣的飞行天气、天空中正有一架国际航班朝机场上空飞临。 两分钟过去了,还没有发现目标,工作室里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在场的每一位同志都屏住了呼吸。突然,一个响亮清脆的声音打破了沉寂。 “发现目标” 1号雷达操纵员平方首先捕捉到了荧光屏上微弱的亮点,紧接着,2号操纵员向前也发现了目标。这两位老战士,凭着他们平时苦练的硬功夫,迅速熟练准确地报出了五十多点。十三点二十三分,一架来自尼泊尔的国际航班飞机飞临机场上空,在他们快速、准确、连续的引导下,飞机稳稳地降落在拉萨机场。 甘巴拉雷达站位于高原航空港拉萨机场附近,是连接西藏与内地,祖国与东南西亚各国的重要航空枢纽,每周有六批国际航班途经雷达站上空到拉萨机场落地加油,他们肩负的担子很重。 一天下午两点,雷达操纵员朱益民刚上阵地值班,就听到引导雷达操纵员窦家敏急切地问。“2号,国际航班高度多少?”朱益民一看荧光屏的显示,心情骤然紧张起来,飞机实际高度只有四千二百米,比四周的山还低,而拉萨机场的海拔高度就是三千七百米。那架国际航班飞机正在两山夹击的缝联中贴着雅鲁藏布江面徐徐降落。 “不好!飞机要在雅鲁藏布江上降落,高度四千一,赶快引导!”朱益民焦急的声音还没落,窦家敏就以最快地速度把险情、飞机的高度、方位等情况报告给了指挥所。仅仅几十秒钟,那架国际航班接到了校准航向的指令,猛然收起已经放开的减速机翼,昂起头呼啸着拉了起来。飞机飞出两山相夹的缝隙,在高空盘旋一周,终于对准跑道,缓缓降落在拉萨机场。 甘巴拉雷达站零下三四十度,寸草不生,溪水不流,飞鸟绝迹,甚至空气凝固,却无法凝固官兵们那满腔的热血,在这里任过职的中国空军官兵,没有一位不是靠拼搏奋斗过来的。 刘世国,甘巴拉第十七任连长,一九八二年六月,从地方招募飞行员时入伍,曾驾驶战机在蓝天里飞行了一百六十多个小时,之后他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空军雷达学院。毕业时,主动申请进藏,来到了离天空最近的甘巴拉山,因为他向往无垠的蓝天,希望离蓝天很近。 在连队最艰巨的任务就是上甘巴拉阵地担负值班,作为一连之长,每次值班,他都争着上。担任总值班,压力大,风险大,一些难以预料的事不断发生,如突然降临的风灾、雪灾摧毁房屋,刮断天线杆,雷达故障,断水、断油,战士得了重病等,甚至在紧急情况下,不得不发生罕见的人推雷达转的奇闻。 刘世国任职数年,除了休假和外出,有近二分之一的时间是在阵地度过的。仅一九九一年,他上下甘巴拉阵地二十七次。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有人曾计算过,在海拔五千米的高度上睡觉,相当于海平面负重二十公斤,而从连队休整点到阵地,一百多公里的颠簸,从山下到阵地主峰高度差达一千六百七十四米,每一次上山,都会给身体带来一定的影响。 古诗云: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讲的是南北方交界处秦岭山脉的高与险,然而当你站在高出秦岭两千多米的甘巴拉山顶,它只不过是众山中的一座小丘而已。一九八七年,高长国从内地调到甘巴拉阵地,执行的第一项任务,就是修复通往阵地的盘山公路。凡是上过甘巴拉的人,无一不对这里的缺氧行走困难而深有体会。别说修路,就是给一条现成的路让你走,你也未必愿意。为了保护过往飞机的安全,高长国和他的十二名战友在盘山公路上,顶着严寒和啸叫的狂风,克服因高原缺氧所带来的不适,用铁锹铲和锄头挖,在经过60多个日日夜夜的艰苦奋战后,一条通往甘巴拉的山路修通了。 水是雷达阵地生存的血液,机器和人都离不了。一九八九年初春,一场罕见的风暴突袭甘巴拉。山下送来的主副食品和柴油困在半山腰,开往阵地的送水车漏油抛锚。时任甘巴拉雷达连连长聂健得知情况后,立即带两名战士扛上两桶机油,奔向抛锚的汽车。阵地上狂风怒吼,他们刚一出门就被狂风掀倒了。聂健心一横,就是滚,也要赶下山去,他找来一根绳子,一端握在手里,一端拴在桶上,桶顺着斜坡往下滑,人在路边的低洼处倒着往下爬,一米,二米…寒风冻得人浑身发抖,沙石打在脸上针扎般难受,他咬咬牙,一面坚持爬在最前面,一面给两名战士鼓劲。有几次强大的风暴卷过来,差点把他们掀下山去。聂健和两名战士手拉手,死死抓住路边的石头,他们与风暴、严寒和高原缺氧整整搏斗了六小时,直到深夜十二点才赶到汽车抛锚的地方。接着,他又带领大家忍着饥饿,连夜抢修汽车。清晨,汽车吼叫着载着圆鼓鼓的水罐爬上山顶,阵地上的战友们早已站在路口迎接。 难忘甘巴拉断水三日 一九九一年十月,甘巴拉山上因拉水车几次发生故障,雷达站曾断水三日。从二十二日开始,因水没能及时送上山,阵地用水告急。到了二十五日,除了仅有的一点油机用水外,生活用水已停止供应。 二十六日晚饭后,官兵们围在一起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对策。会议是在沉闷的气氛中开始的。每个人的嘴唇已干裂,然而,一杯普通的凉水,在会场的十多名官兵中传了一圈,几乎还是原样。就是在这次会议上,官兵们一致决定:“就是不喝一口水,也要保证雷达运转。” 傍晚,山风呼呼地刮着,战士们登上阵地主峰朝山下公路张望,还是不见送水车上来。这时油机员杨少喜声音沙哑着对排长夏洪军说:“排长,请个假,我们下山找点水去,不然明天的飞行就没法保障了”待副连长知道后,杨少喜和战友向开远已打着手电走出老远,他焦急地呼喊:“回来,快——回——来!”然而传来的是:“放心吧,马上就回来。” 一束微弱的手电光朝山下挪动。他俩跌跌绊绊在山坡上行走,终于在三公里外的一个低洼处打到了一桶浑浊的雪水。直到晚上十点钟,在战友们的接应下,他们才一步一步喘着气爬回阵地,一路的磕磕碰碰,一桶水仅剩半桶,望着这水,战友们真想抱头大哭一场。到第四天清晨,天气晴朗,朝霞满天,阵地上的巨大雷达防风罩球体,在阳光的照耀下,银光闪闪,那绿色的雷达天线在油机的轰鸣中正常运转着,把红色电波不断传向远方。 “甘巴拉断水三日”的事情被报道后,在中国军队官兵中引起很大反响,这个雷达站官兵的事迹已成为全体军人学习的榜样。 随着国防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这个雷达站的管理和设施有了很大的改变,官兵的生活条件和文化娱乐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如今,甘巴拉的官兵们配发了电视机、放像机、乒乓球台、棋桌及各类文体器材十余种,还建起了蓝球场、俱乐部、图书室、荣誉室;为解决高山缺氧,特地配备了制氧机,同时雷达官兵还喝上了具有净化、矿化、磁化、灭菌等功能的纯净水,彻底解决了喝水难问题。而在甘巴拉雷达阵地主峰,雷达防风罩的安装,使甘巴拉阵地结束了官兵们顶着狂风加固雷达天线缆绳,冒着生命危险爬上摇摇晃晃的雷达天线架,以及人推雷达转的历史。防风罩像一颗闪亮的明珠,巍然屹立在世界屋脊的群峰之中。它将继续为巩固国防、守卫祖国的西南领空和为往来的国际、国内航班导航起着重要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