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南京军区指挥自动化工作站网络信息中心主任许峰 本报通讯员 倪敏芝 夏忠 王梦义 本报记者 喻国英 在南京军区,不知道许峰这个名字的人屈指可数。 他在军区自动化工作站7年,领衔攻关,研制开发20多个训练软件,取得7项重大军事科技成果,其中“指挥自动化某系统”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参加全军通信兵科技练兵大比武,与队友一举夺得指挥自动化专业团体金牌;两次荣立二等功,被全国、全军评为学雷锋先进个人;今年5月被评为全军十大学习成才标兵。 数拒幸运之神 1990年6月,许峰放弃保送入天津大学就读的机会,考出可上国内任何一所一流大学的高分,踏进国防科技大学校门。 7年后,当许峰完成硕士研究生学业时,幸运之神又一次向他招手:国防科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郭桂蓉希望他免试攻读博士学位,攀登新的高峰……而他毅然选择到基层部队淬火加钢,锻炼成才。经过几年摔打,许峰已小有名气。幸运之神再一次向他招手:2001年3月,上级一纸命令,把他从小小的团级单位——指挥自动化站,调到军区机关工作。许峰急了,找领导摆出一大堆不想去的理由。在军区机关工作两个多月,实在憋不住的许峰直接找到首长,坦露心迹:科研工作更适合我、需要我,指挥自动化站有很多事情等着我去做。恳切的话语感动了首长,许峰重又回到他钟爱的岗位。 把难题当机遇 1997年3月,许峰跨出校门,走上指挥自动化工作站网络信息中心岗位时,专业不对口成了他实现抱负的一只“拦路虎”。许峰没有退却。他把难题当作成才机遇,开始第一次“专业切换”。为使自己尽快适应这一领域的工作,他给自己制定“三个一”学习计划:一周内掌握网络值勤业务所涉及的知识,一个月熟悉指挥自动化基本业务,一年内能够接触到指挥自动化领域的前沿。许峰潜心研究世界军事强国网络建设发展方向和趋势,拼命吮吸网络组织、设备配置、软件研制等高科技知识,写下十几万字读书笔记,很快成为站里的行家里手。当年,他研制的两个科研项目,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 上接A1版 正当许峰在指挥自动化领域奋力遨游的时候,攻读博士学位又使他碰上“卫星导航”新专业。这一次,许峰只用了3个月就完成第二次“专业切换”,并承担起实验室建设和课题攻关任务。他率领课题组知难而进,采取软硬件相结合的办法,连续奋战三个月,攻克数百个技术难点问题。这一成果填补我军网络时统系统的空白,开创我军战役演习作战时间同步、跳越和实时控制的先例,技术居国内领先水平。 成才就成“打赢之才” 许峰认为,新一代知识军人肩负机械化、信息化双重历史使命,只有紧贴军事斗争需求,成才之路才会越走越宽广。于是,他结合部队需求,确立了一批科研重点项目。 许峰发现,现代坦克、导弹、飞机等武器装备都配备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如果解决好指挥自动化与部队、单兵、武器系统连接的相关数据链技术,就能发挥武器系统的最大作战效能,成为战斗力的“倍增器”,从而加速推进部队信息化建设步伐。面对“构建指挥自动化软硬件支撑平台”的前沿性课题,许峰一马当先,找国防科技大学的同学、教授、导师请教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高速数字处理系统硬件设计、软件固化和算法固化等问题,引进数十万元的新技术,自费求得5套宝贵资料。目前,这一项目的关键技术已取得突破性进展。 许峰开发完成的每一项成果,都是科技含量高、技术难度大、部队急需的重大科研课题 指挥自动化网络安全值勤管理系统,实现了网络资源控制和安全值勤管理一体化,运行中已成功处置网络攻击和网络病毒侵袭千余次,大大提高了战区指挥自动化网安全防护水平。指挥自动化网上训练考核系统,具有网上出题、训练、答题、考核、评卷、综合评估等多种功能,为全区部队各类训练的组织、管理、评估开辟了新途径。他拟制的复杂条件下网络信道备份预案、网络遇敌火力打击预案等多种应急方案,有效增强了我军野战指挥自动化网络的抗毁性。 在许峰的影响和带动下,南京军区指挥自动化工作站近年形成一个成才报国群体,全站涌现出全军和军区表彰的“科技英才”、“学习成才标兵”和“优秀中青年科技干部”20多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