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观察评论 军事技术 各国军队 文献资料 中华文明 军事机构 关于我们
站内搜索 史海钩沉 战略战术 武器装备 军事地理 世界文明 网友视点 给我留言


百战奇略   第四卷 


日期:2004-08-26 15:13:26|0000-00-00 00:00:00 来源:no

31.斥战 32.泽战 33.争战 34.地战 35.山战 36.谷战 37.攻战 38.守战 39.先战 40.后战 31.斥战 【提示】 本篇以《斥战》为题,旨在阐述作战中实施敌情侦察的重要性。它认为,只有通过侦察 摸清敌人的实际情况,才能使自己预有准备,从而确保作战的胜利。本篇引自《孙子兵 法·谋攻篇》的“以虐待不虞者胜”,虞,准备,防范;全句意思是:以有准备的我军来对 付没有准备的敌人,就能取得胜利。历史的经验告诉人们,战争的准备是以侦察和掌握敌情 实际为根本前提的,而战争的准备工作,不仅在于战前要通过侦察摸清敌情,并据此进行周 密的战略谋划,而且还要在战争实施过程中,继续运用侦察手段,随时了解和掌握敌情动 态,采取相应对策,做好应急准备。只有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西汉宣帝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春,居于今青海境内的西羌先零部胁迫罕、幵等部 举兵反汉,严重危及汉朝河西诸郡的安全。后将军赵充国奉命率军在平息先零羌贵族谋叛的 斗争中,所以能够不费多大代价而取得胜利,得益于他对侦察工作的高度重视,乃是其获胜 的重要原因之一。他率兵到达前线后,并不急于出战,而是通过深入细致的敌情侦察,摸清 了先零是发动这场叛乱的主谋,而罕、幵则是在被胁迫的情况下参与叛乱的;他们之间既相 联合,又有矛盾。据此,赵充国采取了以先零为军事打击重点、以罕、幵为政治招降对象的 战略方针。其后,恰是在这一军政并举的正确方针的指导下,赵充国抓住有利时机,集中兵 力一举击破先零,罕、幵则在政治招抚下不战而降,从而赢得了平叛斗争的完全胜利。这里 值得特别提出的是,老将赵充国不仅用兵持重,先计而后战,而且结合实践经验,首次明确 提出“击虏以殄灭为期”的打歼灭战的指导原则,这是非常可贵的。 【译文】 大凡行军作战的法则,是以侦察敌情为先务。平坦开阔地域使用骑兵侦察、险要狭隘地 域使用步兵侦察。每五个侦察人员编为一甲,每人手持一面白旗,远离大军而对前后左右方 向实施连续侦察。如果发现敌人,就由远及近地转递消息,报告给部队主将,然后再下令部 队预先做好应敌准备。诚如兵法所说:“以有准备的我军来对付没有准备的敌人,就能够取 得胜利。” 西汉宣帝时期,先零羌(胁迫罕、幵)等部发动叛乱,进犯边塞,攻打城镇,杀害官 吏。此时的后将军赵充国已经七十多岁了,宣帝认为他年纪老了,便派御史大夫丙吉问他, 谁可以率兵前往平息叛乱时,赵充国回答说:“没有能超过我的人啦。”宣帝所遣使者又 问:“将军估计一下羌兵现在的情况怎样,我们应当派多少兵去?”赵充国回答说:“百闻 不如亲眼一见。战争的态势是难以在远离前线的地方估计的,我愿意立即飞驰赶到金城前 线,据实地以绘制军事地图,依敌情而拟定攻讨方略,一并上报陛下。然而,先零羌是个小 部族,它违背天意而发动叛乱,其灭亡之日不会太久。希望陛下把平叛的任务交给我,请不 要为此事而担忧。”宣帝听后笑着说:“好!”赵充国到了金城,等到集结了万名骑兵以 后,便打算渡过黄河,但又怕被羌兵阻遏截击,因此就于夜间派遣三校部队悄悄首先渡过黄 河,渡河之后立即安营布阵。等到天明时候,汉军依次全部渡过了黄河。他们发现有几百羌 族骑兵出入于汉军附近。赵充国对将士说:“我们的人马刚到,因疲乏不能出击驱赶羌兵。 这些羌兵都是一下难以战胜的骁勇骑兵,且又怕他们是引人上钩的诱兵。打击敌人是以全歼 有生力量为目的,小利是不值得贪图的。”于是,他下令汉军不得随意出击。其后,赵充国 派遣骑兵到四望狭进行侦察,没有发现敌兵,于是乘夜率军进至落都谷,召集各校指挥官, 说:“现在我才知道羌人是不会用兵的。假使他们派出数千兵扼守四望狭,我们的部队还怎 么能进得来呢!”赵充国用兵打仗的特点是,往往把派员到远处侦察敌情作为重要任务,行 军时必定做好战斗准备,驻扎时必定构筑坚固营垒。尤其可贵的是,他能做到慎重战事,爱 护士卒,先搞好谋划然后再出兵攻战。因此,他能顺利平定了先零羌的叛乱。 【原文】 凡行兵之法,斥堠①为先。平易用骑,险阻用步。每五人为甲②,人持一白旗③,远则 军前后左右④,接续候望⑤。若见贼兵⑥,以次递转,告白主将,令众预为之备。法曰: “以虞待不虞者胜。”⑦ 汉宣帝时,先零诸羌叛,犯边塞,攻城邑,杀长吏。时后将军赵充国,年七十余,上老 之,使〔御史大夫丙吉〕问谁可将者,〔充国对曰:“亡逾于老臣者。”上遣问焉,曰: “将军度羌虏何如,当用几人?”〕充国曰:“百闻不如一见。兵难隃度⑧,臣愿驰至金城 ⑨,图上方略⑩。然羌戎小夷,逆天背叛,灭亡不久,愿陛下属之老臣,勿以为忧。”上笑 曰:“诺。”充国至金城,须兵满万骑,欲渡河,恐为虏所遮。即夜遣三校⑾衔枚先渡,渡 辄营阵,会明,遂以次尽渡。虏数十百骑来,出入军傍。充国曰:“吾士马新至,困倦不可 驰逐⑿。此皆骁骑难制,又恐其为诱兵也。击虏以殄灭为期,小利不足贪。”令军中勿击。 遣骑候望四望狭⒀中,亡虏。夜半兵至落都⒁,召诸校司马,谓曰:“吾知羌虏不能为 〔兵〕矣。使虏发数千人守杜四望狭中,兵众岂得入来!”充国常以远斥堠为务,行必为战 备,止必坚营垒,尤能持重,爱士卒,先计而后战。遂平先零。⒂ 【注释】 ①斥堠:亦作“斥候”。谓侦察,候望;亦指侦察人员。 ②为甲:王本及汪本作“为一甲”。 ③人持一白旗:王本及汪本作“持以白旗”。 ④远则军前后左右:王本及汪本作“军行前后左右”。 ⑤候望:王本及汪本作“瞭望”。 ⑥贼兵:马本及唐本作“贼马”,今从王本及汪本。 ⑦以虞待不虞者胜:语出《孙子兵法·谋攻篇》。 ⑧隃度:谓在远处估计。隃,通“遥”,遥远;度(duó),推测,估计。 ⑨金城:郡名。治所允吾,位于今甘肃永靖西北。 ⑩图上方略:据唐颜师古云:“图其地形,并为攻讨方略,俱奏上也。” ⑾三校:校,古代军队编制单位。汉武帝时设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 射声、虎贲等八校,每校兵数不等,少者七百人,多者一千二百人。统带一校的军官称校 尉。三校,这里也可理解为三支部队。 ⑿驰逐:马本及唐本皆作“骑逐”,今从王本及汪本。 ⒀四望狭:狭谷名。位于今青海乐都西。 ⒁落都:山谷名。即落都谷,位于今青海乐都北。马本及各本皆作“洛都”,今据史校 改。 ⒂本篇史例出自《汉书·赵充国传》。 32.泽战 【提示】 本篇以《泽战》为题,旨在阐述在沼泽地域行军、宿营及作战应注意掌握的问题。它认 为,行军、宿营及作战,应当尽量避开沼泽或是容易被水冲毁的地域,倘若因故而无法避开 时,则须选择那种形似龟背的四周低中间高的地方扎营布阵。我们知道,沼泽地区,地势低 洼,易被水淹,既不便于部队运动,也不利于部队宿营,是对作战严重妨碍的不利地形条 件。本篇不仅能够认识到这一点,而且主张要尽量避开在此种地形上与敌交战,这无疑是正 确的。 唐高宗调露元年(公元679年)十月,突厥族的阿史德温傅起兵反唐,大将裴行俭奉 命率军进讨。次年三月,当裴行俭进军至单于都护府界北时,天色已晚,部队已经安营歇 息。这时,裴仁俭突然命令部队向高冈处转移营地,诸将对此突如其来的命令十分不解,但 仍该命令行事。待部队移营毕后,风雨骤然大作,顿时,前所营地完全淹没于洪水之中。然 而,由于部队及时奉令移营高冈,避免了一场被巨大洪水冲毁的厄运,从而确保了部队安全 和赢得对东突厥军作战的胜利。裴行俭这种善于根据气象变化和地形条件而适时做出果断处 置的作战指导,是值得用兵者效法的。 【译文】 大凡行军作战,当遇到沼泽地域或被水冲毁的坍塌地域时,应当加速前进,尽快通过, 不可停留于此。倘若万不得已,或因路途遥远,或因夜幕降临,而无法走出此地,那么,宿 营时必须选择四周低而中间高的“环龟”之地,并根据此地形特点布列成圆阵,以便于四面 迎击敌人的进攻。此种宿营布阵的好处,一是可以防止洪水淹没,一是可以防备敌人围攻。 诚如兵法所说:“行军经过沼泽、水毁地域而一旦宿营于此时,应当坚守在形似龟背的高冈 之处。” 唐高宗调露元年(公元679年),东突厥首领阿史德温傅起兵反唐,高宗命以礼部尚 书兼检校右卫大将军裴行俭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率兵北上讨伐。(次年三月)当唐军进入突 厥境内的单于都护府北界时,夜幕已经降临,部队安营扎寨、挖掘堑壕已经完全就绪后,裴 行俭突然改令部队立即迁到高冈为营。有的将领报告说:“将士们现已安居就绪,不可再惊 动他们了。”裴行俭执意不从,硬是命令部队移往高冈处安营。等到深夜,风雨雷霆突然大 作,唐军原来设营地方,顷刻一片汪洋,水深竟达一丈多。众将士目睹此种惊涛骇浪的突变 情景,无不惊叹侥幸,并因此而询问裴仁俭怎样知晓必有风雨要来,行俭只是笑着说:“从 今以后你们只听我指挥就行了,不必问我是怎么知道的。” 【原文】 凡出军行师,或遇沮泽、圮毁之地①,宜倍道兼行速过,不可稽留也。若不得已,与不 能出其地,道远日暮,宿师于其中,必就地形之环龟②,都中高③四下为圆营,四面受敌。 一则防水潦之厄,一则备四周之寇。法曰:“历沛圮,坚环龟。”④ 唐调露元年⑤,突厥⑥阿史德温傅⑦反,诏礼部尚书、检校右卫大将军裴行俭为定襄道 行军大总管讨之。军次⑧单于⑨界北,暮已立营,堑壕既周,行俭更命徙营高冈。吏曰: “吏士安堵,不可扰。”不听,徙之。比夜,风雨雷霆暴至,前设营所,水深丈余,莫不骇 叹,因问何以知风雨也,行俭笑曰:“自今但依我节制,毋问我所由知也。”⑩ 【注释】 ①沮泽、圮毁之地:沮泽,即沼泽之地,圮毁,即被水冲毁的坍塌之地。圮(pì), 马本及唐本皆作“北”,今从王本和汪本。 ②环龟:即四周低中间高的形似龟背之地。 ③都中高:意即居于四周低中间高之地。 ④历沛圮,坚环龟:语出《司马法·用众第五》,但与原文略异,原文为“历沛历圮, 兼舍环龟”。王本及汪本作“历沛历圮,坚舍环龟。”沛(pǐ),有水草的低洼地。此句 意思是:部队经过沼泽低洼地或被水冲毁的坍塌地时,要选择四周低中间高的地形宿营。 ⑤调露元年:调露,唐高宗年号,马本及各本皆误作“甘露”,今据史校改。调露元 年,‘即公元679年;是年十月,东突厥阿史德温傅举兵反唐,次年三月,裴行俭率军抵 达单于都护府界北。 ⑥突厥:我国古代北方地区的一个游牧民族,兴于金山(今阿尔泰山)南部,初属柔然 统治,六世纪中叶,击败柔然,建政权于今鄂尔浑河流域,占有东至辽河,西抵里海(一说 咸海),南到阿姆河南,北越贝加尔湖的辽阔地区。隋初,分裂为东突厥和西突厥两部分。 本篇所称“突厥”,是指东突厥。 ⑦阿史德温傅:东突厥一部落酋长。马本及各本皆误作“阿史德湿傅”,今据史校改。 ⑧次:停留,驻扎。 ⑨单于:这里指“单于都护府”。唐高宗麟德元年(公元664年)改云中都护府置, 治云中古城(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统漠南突厥部落诸州事,辖境当今内蒙古阴山、河 套一带。 ⑩本篇史例出自《新唐书·裴仁俭传》。 33.争战 【提示】 本篇以《争战》为题,旨在阐述争夺有利地形条件对作战胜败的重要性问题。它认为, 对敌作战中,凡是有利地形,都应先敌抢占它,只有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而有利地形 一旦为敌抢先占领时,就不可盲目进攻它,而要等待敌情发生变化时再行攻击才为有利。战 争的实践表明,地形条件的好坏,无疑是直接影响战局发展变化的重要客观因素。占领了有 利地形,就可能打胜仗;失去了有利地形,就可能打败仗。这在战争发展史上是不乏其例 的。三国时期司马懿破诸葛亮五攻曹魏之战,便是体现先敌抢占有利地形而取得战场主动权 的成功战例。 魏明帝青龙二年(公元234年)四月,蜀相诸葛亮率军北出斜谷,向曹魏发动第五次 进攻。诸葛亮鉴于此前四次北攻曹魏“皆以运粮不继”(见《资治通鉴·魏纪四》)而未获 得成功,乃分兵于兰坑地区“屯田为久驻之基”(同上),以解决对敌作战的物资保障问 题。当时,魏将司马懿率军屯驻于渭水之南,采取背水为阵、坚壁不战的方针。诸葛亮企图 攻占北原要地以“隔绝陇道”,陷魏军于困境而迫其决战。然而,此计却被魏将郭淮所识 破,他向司马懿建议并亲自率军抢先占领了北原。诸葛亮见一计未成,又施一计,采用“现 形于西”而实东攻的佯动误敌战法,企图东进攻占阳遂,结果又被郭淮慧眼所识破。诸葛亮 企图先敌占领北原、阳遂的作战行动连遭挫折后,蜀军面对固守不战的司马懿,已完全陷于 无可奈何的被动局面。此后,诸葛亮五攻曹魏之战所以没有成功,固然有其国内政治、经济 方面的深刻原因,但就军事战略而言,蜀军未能先敌抢占北原要地以实现其“隔绝陇道”而 陷魏军于困境的战略企图,也是蜀军未获成功的一个不可小视的原因。 【译文】 大凡对敌作战,倘若遇到对作战有利的地形,应当抢先占据它,凭此作战就能胜利。如 果有利地形为敌人先期占领,我军便不可贸然发动进攻,而应等待敌人自身发生变化,再乘 机发起攻击才有利于取胜。诚如兵法所说:“遇有敌我双方必争的有利地形,已为敌人抢先 占领了,就不要贸然发动攻击。” 三国时期,魏明帝青龙二年(公元234年),蜀国丞相诸葛亮率军(十万)出斜谷北 攻曹魏,且在兰坑一带垦田种地。此时,魏国大将司马懿率兵驻屯在渭水之南,其部将郭淮 推测诸葛亮一定要争夺北原,便建议魏军抢先占领该地,但在讨论中多数人认为不必如此。 郭淮因此而进一步分析说:“倘若诸葛亮跨过渭水而登上北原,再派兵控制了北部山区,就 会切断陇道,动摇民心,这将是不利于国家大计的。”司马懿听完郭淮的一席话非常赞赏, 并派他率兵进屯北原。就在郭淮所部进占北原,正在构筑工事之际,蜀军大批赶到这里,郭 淮于是挥军迎击之。几天后,诸葛亮大张旗鼓地调兵西行,郭淮的部将们都认为诸葛亮要攻 打魏军西部阵地,唯独郭淮看出诸葛亮是用“示形”之法伪装向西进攻的样子,以此诱使魏 军前去应战,而真正企图则是向东进攻阳遂。当天夜里,蜀军果然向阳遂发起进攻,但因郭 淮预先有所准备,才使魏军没有打败仗。 【原文】 凡与敌战,若有形势便利之处,宜争先据之,以战则胜。若敌人先至,我不可攻,候其 有变则击之,乃利。法曰:“争地勿攻。”① 三国魏青龙二年,蜀将诸葛亮出斜谷②,并田③于兰坑④。是时,魏将司马懿屯渭南, 郭淮⑤策亮必争北原⑥,宜先据之,议者多谓不然。淮曰:“若亮跨渭登原,连兵北山,隔 绝陇道,摇荡民心,此非国之利也。”懿善之,淮遂屯北原。堑垒未成,蜀兵大至,淮遂逆 击之。后数日,亮盛兵西行,淮将皆以为欲攻西围⑦,淮独以亮见形于西,欲使兵众应之, 必攻东耳。其夜,果攻阳遂⑧,有备不败。⑨ 【注释】 ①争地勿攻:语出《孙子兵法·九地篇》,但与原文略异,原文是:“争地则无攻。” ②斜谷:山谷名。位于今陕西郿县西南终南山,谷呈南北走向,南口曰褒,北口曰斜, 故又名“褒斜道”。 ③田:马本及诸本皆误作“由”,今据史校改。田,这里作动词,意谓屯田。 ④兰坑:地名。位于今陕西郿县西之渭水南。 ⑤郭淮。三国魏将。阳曲(今山西太原北)人,字伯济。魏文帝时,任雍州刺史,封射 阳亭侯。明帝时,任征西将军,都督雍凉诸军事,长期驻守关右,后任车骑将军,封阳曲侯。 ⑥北原:地名。位于今陕西宝鸡与郿县之间的渭水北岸,军事要地。 ⑦西围:马本及诸本皆误作“西国”,今据史校改。西围,乃魏军营垒之称。 ⑧阳遂:地名。故址在北原东,即今陕西郿县西之渭水北。 ⑨本篇史例出自《三国志·魏书·郭淮传》。 34.地战 【提示】 本篇以《地战》为题,旨在从战略的高度进一步阐述地理条件与战争实践的关系,揭示 充分利用有利地形乃是实现“以寡敌众,以弱胜强”的重要条件。它认为,战争指导者仅仅 从兵力对比上知道敌人可以打和自己能够打,这仅有一半胜利的可能性,而只有知道敌人可 以打和自己能够打,同时又能得“地利之助”,即充分利用了有利地形条件时,才有取得作 战全胜的把握性。战争总是在一定的空间进行的,换言之,空间则是战争赖以进行的载体。 因此,任何战争无一不受地理条件的影响。本篇再次强调“地利之助”对作战胜负的重要 性,这无疑是十分正确的。得“地利”者得胜利,失“地利”者遭失败,这在战争的历史上 是不乏其例的。十六国时期,南燕主慕容超因主动放弃险要地形而终于败亡于东晋的事实, 就是一个失“地利”者遭失败的典型战例。 东晋义熙五年(公元409年)四月,晋安帝派遣大将刘裕率兵十万北攻南燕,仅用八 个月就灭亡了南燕。南燕的败亡,除了政治上的腐败和内部不团结等原因外,在战略指导上 犯了弃险不守、纵敌深入的错误,是其失败的主要原因。它从反面说明了充分利用有利地形 条件对赢得战争胜利的重要作用,这是战争指导者不可疏忽的大问题。晋军北进,必经大岘 山险要地带。据明清之际著名学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载称:大岘山位于今山东临朐县 东南一百五十里,山势十分险峻,山高七十余丈,周围二十里,其上有穆陵关,路狭仅容一 车通过,素有“齐南天险”之称。显而易见,这里无疑是南燕抗御东晋军北进的战略要地。 如果南燕皇帝慕容超能够倾听并采纳将军公孙五楼所提建议的上策,以兵扼守大岘山,不仅 可以阻止晋军长驱北进,而且运用持久疲敌的战法,还有伺机反攻取胜的可能。但是,慕容 超刚愎自用,一意孤行,有险不守,纵敌深入,最后落得个国破身亡的可悲下场。 【译文】 大凡对敌作战,全军必须占据有利地形条件,这样就可以用较少的兵力抗击兵力众多的 敌人,用力量弱小的部队战胜力量强大的敌人。人们通常所说的,知道了敌人可以打,也知 道了自己部队能够打,但不知道利用有利地形条件,胜利的可能性只有一半。此话也就是 说,既知道了敌方情况,又知道了己方情况,但不知道借助于有利地形条件,那么,也就不 能取得全胜的战果。诚如兵法所说:“天候气象虽然有利,但不如地形条件有利。” 东晋安帝派遣大将刘裕率军进讨南燕。南燕皇帝慕容超召集群臣研究抵抗晋军之策,征 虏将军公孙五楼献计说:“晋军强劲果断,利于速战速决,他们初来锋锐气盛,不可以立即 迎击它。应当据守大岘山险,阻截晋军使其不得深入我境,以旷日持久的战法,来消磨晋军 的锐气。我们可以从容不迫地选拔精锐骑兵二千人,沿着海边南下,切断晋军的运粮道路; 再派左将军段晖率领大军,顺大岘山东进,从而对晋军形成前后夹击之势,这是上策。命令 各地将吏凭险固守,计点军资仓储而留足所需物资之外,其余的一律焚毁,铲除田间禾苗, 使敌人来了得不到可以利用的东西,以坚壁清野的办法,来等待敌人可能出现的破绽,这是 中策。放纵敌人越过大岘山,我们再出城迎战,这是下策。”慕容超听后说:“我们京都地 区繁荣昌盛,人口众多,不可能一下子都把他们迁入城内固守;青苗已布满田野,也不可能 全都铲除,假如说采用此种铲苗守城的办法,可以保全性命的话,我也不能同意这样干。我 们现在是据有五州地盘的强国,山河环绕而地形险固,战车万辆,战马万群,即便让敌人越 过大岘山而进到平原地区,再从容不迫地用精锐部队袭击它,敌人则必为我们所擒获。”尚 书令慕容镇则建议说:“倘若依照陛下的旨意去做,也必须是在平原地区每十里处驻扎一支 部队,构筑好工事,以便利于使用骑兵为条件,因此,我们应当越出大岘山去迎战敌人,而 一旦迎战不胜,还可以退守大岘山。不应当放纵敌人进入大岘山以里,而给自己造成被动挨 打的困难局面。从前成安君陈馀不坚守井陉之险关,终于被韩信所打败;诸葛瞻放弃马阁山 险不守,最后为邓艾所擒杀。我认为天时不如地利,扼守大岘山以阻截敌人,是诸种对策中 最好的对策。”慕容超听后还是不予采纳,只是命令驻莒、梁父二地的部队,整修护城墙, 选练兵马,养精蓄锐以等待晋军的到来。这年夏天,晋军已进至东莞,慕容超派遣左将军段 晖等率领步骑兵五万人,进据临朐。不久,晋军顺利越过大岘山。慕容超这时才害怕起来, 于是急忙率兵四万奔赴临朐与段晖等合兵一处。晋军来攻,燕军一战大败,慕容超逃回京都 广固。数日后,广固也被攻克,南燕土地全部沦陷。 【原文】 凡与敌战,三军必要得其地利,则可以寡敌众,以弱胜强。所谓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 可以击,而不知地利,胜之半也。此言既知彼又知己,但不得地利之助,则亦不全胜。法 曰:“天时不如地利。”① 晋安帝②讨南燕③,慕容超④召群臣议拒晋师。公孙五楼⑤曰:“晋师劲果,所利在速 战,初锋勇锐,不可击也。宜据大岘⑥,使不得入,旷日延时,沮其锐气。可徐拣精兵二千 骑,循海而南,绝其粮道;别遣段晖率诸州之军,缘山东下。腹背击之,此上策也。各命守 宰依险自固,较其资储之外,余悉焚荡,苍除⑦粟苗,使敌来无所资,坚壁清野,以待其 衅,中策也。纵贼入岘,出城迎战,下策也。”超曰:“京都富盛,户口众多,非可以一时 入守。青苗布野,非可卒芟。设使芟苗守城,以全性命,朕所不能。〔今〕据五州⑧之强, 带山河之固,战车万乘,铁马万群,纵令过岘,至于平地,徐以精骑蹂之,必成擒也。”慕 容镇⑨曰:“若如圣旨,必须平原十里而军,军垒成,用马为便,宜出岘逆战,〔战〕而不 胜,犹可退守。不宜纵敌人岘,自贻窘逼。昔成安君不守井陉之险⑩,终屈于韩信;诸葛瞻 不守马阁之险⑾,卒擒于邓艾。臣以天时不如地利也,阻守大岘,策之上也。”超又不从。 而摄莒、梁父⑿二戍,修城隍⒀,拣士马,蓄锐以待之。其夏,晋师已次〔东莞⒁〕,超遣 其左军段晖等步骑五万,进据临朐⒂。俄而⒃,晋师渡岘,慕容超惧,率兵四万就段晖等于 临朐,战败,超奔广固⒄,数日而拔,燕地悉平。⒅ 【注释】 ①天时不如地利:语出《孟子·公孙丑下》又见于《尉缭子·战威第四》。 ②晋安帝:马本及诸本皆误作“晋武帝”,今据史校改。晋安帝,即东晋皇帝司马德 宗。义熙五年(公元409年),他派刘裕为将率兵十万灭亡了南燕。 ③南燕:十六国之一。东晋隆安元年(公元397年),北魏拓跋珪率兵击败后燕,燕 相慕容德率众从邺城迁至滑台(今河南滑县)称燕王,后又迁至广固称帝,占有今山东和河 南一部分,史称其政权为“南燕”。 ④慕容超:慕容德之侄。晋义熙元年(公元405年)即帝位。他不恤政事,信用奸 佞,丧失民心。义熙六年(公元410年)二月,被东晋大将刘裕军所俘获,送至建康(今 南京)斩首。在位仅六年。⑤公孙五楼:南燕将领,官至征虏将军。 ⑥大岘:即大岘山,位于今山东临朐东南。此山险峻路狭,其上有穆陵关,向称“齐南 天险”。 ⑦芟除:谓铲除,除掉。芟(shān),除草为芟。 ⑧五州:南燕分其地为幽、并、青、徐、兖五州。 ⑨慕容镇:南燕将领。曾任车骑将军。慕容超称帝后,加任其为开府仪同三司、尚书令。 ⑩昔成安君不守井陉之险:即汉高帝三年(公元前204年)赵军主帅成安君陈馀因弃 守井陉之险,而遭兵败被杀之祸。此战例详见本书《客战》篇。 ⑾诸葛瞻不守马阁之险:此战例详见本书《奇战》篇。马阁,即马阁山。马本及诸本皆 误作“剑阁”,今据史校改。《十六国春秋》和《晋书·慕容超记》则作“束马”,亦不 确。马阁山,位于今四川平武县东南,据《资治通鉴》卷七十八胡三省注云:此山“峻峭崚 嶒,极为艰险。邓艾军行至此,路不得通,乃悬车束马,造作栈阁,始通江油,因名马 阁。”可见,“束马”当为“马阁”。 ⑿ 莒、梁父:均为地名。莒,今山东莒县;梁父,位于今山东泰安东南。 ⒀隍(huáng):无水的护城壕为隍。 ⒁东莞:地名。今山东沂水。 ⒂临朐:马本及各本皆误作“临衢”,今据史校改。该地今属山东。 ⒃俄而:不久,旋即。 ⒄广固:南燕都城,位于今山东淄博东。 ⒅本篇史例出自《晋书·慕容超记》。 35.山战 【提示】 本篇虽以《山战》为题,但实质所阐述的是控扼制高点对作战的重要性问题。它认为, 无论是在山林或是平原对敌作战,都应先敌抢占制高点,从而使自己处于居高临下的有利态 势。这样,既可以发挥兵器的击刺作用,又便于向敌人猛烈冲杀而取胜。这里所引“山陵之 战,不仰其高”语,系出自三国时期著名军事家诸葛亮的《便宜十六策·治军第九》,意思 是说,在山地作战,对于已经先于自己而占领了制高点的敌人,不要轻率对它实施仰攻,以 免增大部队伤亡而失败。此种主张在冷兵器时代作战,是不无道理的。然而,在火器发达的 时代作战,则并非对于先期控扼制高点的敌人一律不能实施仰攻,这要从战场态势的实际情 况出发,根据需要和可能来确定是否采用仰攻战法,不可主观教条对待之。这是兵家不可不 加具体分析研究的问题。 战国末期,即周赧王四十六年(公元前269年)的赵国救韩反击秦军的阏与之战,赵 军之所以能够比较顺利地打败秦军,重要原因之一在于赵军统帅赵奢作战指导的正确。他奉 命率军离开国都邯郸三十里后,采取止军不前、增垒示敌以固守不战之法,来麻痹秦军,使 敌人失去战斗警觉;尔后乘敌不备,“乃卷甲而趋之”,以突然行动迫近秦军,收到了“攻 其无备,出其不意”之效。在双方即将展开决战之际,他又一反“有以军事谏者死”的前 令,适时采纳了军士许历“先据北山”的正确建议,迅即发兵万人先敌控扼了北山制高点; 待秦军刚到,立足未稳之际,立即“纵兵击之”,打敌措手不及,结果大败秦军,遂解除了 阏与之围。 【译文】 大凡对敌作战,无论是在山林地带,还是在平原旷野,都必须占据制高点,凭借此种居 高临下的有利地势,便于兵器击刺杀敌,利于部队奔冲陷阵,以此对敌作战就能取得胜利。 诚如兵法所说:“在山陵地带作战,不要仰攻居高临下之敌。” 战国时期,秦国进攻韩国而驻军于阏与,韩国向赵国求援。赵惠文王召见大将廉颇,问 道:“可不可以前去援救?”廉颇回答说:“因为道路遥远险狭,难以去救。”赵王又召见 乐乘来问:“可不可以前去援救?”乐乘所答与廉颇一样。赵王又召见赵奢询问,赵奢回答 说:“虽然道路遥远险狭,(但在这种地方作战)恰似两只老鼠争斗在洞穴中,将是勇敢者 取胜。”赵惠文王于是任命赵奢为将前往援救阏与。赵奢率军离开赵国都城邯郸三十里时, 就构筑营垒不再前进了,并且命令部队说:“有谁敢为军事问题进谏的就处以死刑。”秦国 军队进驻武安西。军中有一人建议火速去救武安,赵奢立即把他杀掉了。赵奢率军坚守营垒 二十八天不行动,而且再次增筑营垒。秦军派遣间谍进入赵军驻地侦察,赵奢以好饭食招待 后把他放走。间谍把赵军的情况报告给秦军将领,秦将非常高兴,说道:“赵军离开国都三 十里就停止不再前进,并且一再增修营垒。这样看来,阏与将不是赵国的土地了。”赵奢在 送走秦军间谍以后,下令部队收拾盔甲而快速前进,两天一夜赶到了前线,命令优秀射手到 距阏与五十里的地方驻扎下来。营垒筑成后,秦军听到这个消息,全军立即赶来迎战。这 时,军士许历为军事问题请求进言,赵奢让他进入帐中。许历说:“秦军意想不到赵军会一 下子来到这里,但他们迎战的来势很猛,将军您必须集中兵力加强阵地以等待他们进攻。不 然的话,一定要失败的。”赵奢说:“我愿意接受你的赐教。”许历说:“我请求接受您的 刑罚。”赵奢说:“等回到邯郸后再听候命令吧。”许历于是进一步献策说:“谁先占领北 山谁就胜利,谁后到达那里谁就失败。”赵奢听后采纳说:“那好吧。”随即发兵一万迅速 占领了北山制高点。秦军后到,企图争夺北山,却又攻不上去;赵奢乘势挥军反攻,把秦军 打得大败而逃,从而解除了阏与之围。 【原文】 凡与敌战,或居山林,或在平陆,须居高阜,恃于形势,顺于击刺,便于奔冲,以战则 胜。法曰:“山陵之战,不仰其高。”① 战国秦伐韩,〔军于阏与〕。韩求救于赵,王②召廉颇③而问曰:“可救否?”曰: “道远险狭,难救。”又召乐乘④而问曰:“可救否?”乐乘对如颇言。又召赵奢⑤问,奢 曰:“道远路狭,譬如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王乃令奢将,救之。兵去赵国都三十 里,垒不进,而令军中曰:“有以军事谏者死。”秦军武安⑥〔西〕。有一人谏,奢立斩 之。坚壁,留二十八日不行,复益增垒。秦间来入,赵奢善食而遣之。间以报秦将,秦将大 喜,曰:“夫去国三十里而军不行,乃增垒,非赵地也。” 赵奢既遣秦间,乃卷甲而趋之,二日一夜至⑦,〔令善射者去阏与五十里而军。军垒 成〕,秦人闻之,悉甲而至。军士许历请〔以军事〕入谏,赵奢内之⑧。许历曰:“秦人不 意赵师至此,其来气盛,将军必厚集其阵以待之。不然,必败。”奢曰:“请受教⑨。”历 曰:“请受刑⑩。”奢曰:“须后令⑾至邯郸。”历复请〔谏〕曰:“先据北山者胜,后至 者败。”赵奢曰:“诺。”即发万人趋之。秦兵后至,争山不得上,奢纵兵击之,大破秦 军,遂解其围。⑿ 【注释】 ①山陵之战,不仰其高:语出诸葛亮《便宜十六策·治军第九》。山陵之“陵”,马本 及诸本皆作“上”,与原义不尽同,故据原著校改。 ②王:指赵惠文王。 ③廉颇:赵国名将。赵惠文王拜其为上卿。作战勇敢,屡败齐、魏等国。赵孝成王时, 任相国,封信平君。 ④乐乘:战国赵将。本燕国将领乐毅之后,因燕王不听其计,出兵攻赵失败被俘而留于 赵国,封为武襄君。 ⑤赵奢:战国赵将。初任田部吏,主治国赋;后任将军,善于用兵,因率军救韩大破秦 军有功,被封为马服君。 ⑥武安:赵国城邑。位于今河北武安西南。 ⑦二日一夜至:马本及诸本皆误作“一昼夜至”,今据史校改。 ⑧内之:谓请许历进来。内,同“纳”,使进入;之,指许历。 ⑨请受教:史载原文作“请受令”,义同,不改。 ⑩请受刑:史载原文作“请就鈇质之诛”,义同,不改。鈇质,即古代腰斩人的用具。 鈇,通“斧”,质,垫在下面的砧板。 ⑾须后令:史载原文作“胥后令”。古人“胥”“须”通用。须者,待也。须后令,谓 待后令。“后令”是对前令“有以军事谏者死”而言。赵奢率军离开邯郸三十里后止军不 进,乃是用以麻痹秦军的一种计谋,因恐人谏而破坏此谋,故出前令。现在即将交战,须得 新谋策,不能再用前令,故云“须后令”。赵奢采纳军士许历“先据北山”的建议打败秦 军,回到都城邯郸后,不但未治其罪,相反,赵惠文王还授任许历为国尉(执掌全国军政的 长官)。 ⑿本篇史例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6.谷战 【提示】 本篇以《谷战》为题,旨在阐述山谷地带作战如何择地安营布阵问题。它认为,凡是途 经山地而与敌交战时,必须选择地势险要且有水草可资利用的谷地安营布阵,这样对敌作战 就能取得胜利。“绝山依谷”,是孙子提出的在山地条件下行军作战选择地形应注意掌握的 原则。其意思是,部队在山地作战,必须沿着山谷行进,依傍谷地安营布阵。实际上,这在 古代战争中,是常被兵家所采用的作战指导原则。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反击参狼羌的作战,就 是较好体现“绝山依谷”原则的一个战例。 东汉光武帝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马援率军反击参狼羌(羌族一个部落)而自陇 西南下进至氏道县境后,他根据“羌在山上”设阵的敌情实际,立即指挥部队占领了水草丰 盛且地势险要的谷地,采取围而不击的战法,陷羌兵于困敝的境地,迫使其最后不得不弃山 溃逃或投降,收到了“不战而胜”的效果,羌兵“不知依谷之利”,竟把兵力集中于山上, 失去了赖以生存和作战的水草。这无疑是导致参狼羌兵失败的一个直接的重要原因。 【译文】 大凡行军跨越险峻山岭地带而安营布阵时,必须依托山涧谷地,一者可得水草之利,一 者可以凭险固守。这样,对敌作战就能取胜。诚如兵法所说:“部队在山地行军作战,必须 沿着山谷行进,依托谷地设阵。” 东汉将领马援出任陇西太守期间,居于武都境内的参狼羌与塞外的其它部族寇掠边民, 杀害地方官吏。马援亲率部队四千余人进行反击,抵达氏道县境。当时,羌兵驻扎在山上, 马援率军占据山下有利地形,夺取了羌兵的水源草地,采取围而不打的战法,迫使羌兵陷于 穷困境地,其首领被迫率领数十万户羌人逃往塞外,而其它部族万金人全部归降马援。羌兵 由于不懂得依托山谷安营布阵的好处,所以遭到了失败。 【原文】 凡行军越过山险而阵,必依附山谷,一则利水草,一则附险固,以战则胜。法曰:“绝 山依谷。”①后汉②将马援③为陇西太守,三降羌④与塞外诸种为寇,杀长吏。援将四千余 人击之,至氐道县⑤。羌在山上,援军据便地⑥,夺其水草,不与战,羌遂穷困,豪帅数十 万户亡出塞外,诸种万余人悉降。羌不知依谷之利,而取败焉。⑦ 【注释】 ①绝山依谷:语出《孙子兵法·行军篇》。意思是:沿着山地行进,依傍溪谷设阵。 绝,横渡,穿越;依,依傍,凭借。 ②后汉:即东汉。 ③马援:东汉名将。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字文渊。本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 奢后裔,其先世以奢封号“马服君”而改赵姓为马姓。王莽执政时期,曾任新城太尹(太 守),莽败,依附于割据陇西的隗嚣,后归刘秀。他在东汉朝廷任将二十二年,曾参加北击 匈奴、乌桓,西平隗嚣、先零羌,南定交趾、武陵等战争,因功累官伏波将军,封新息侯。 ④三降羌:史载原作“参狼羌”,《百战奇法》原作者因避讳宋太祖赵匡胤始祖嫌名 (“玄朗”之“朗”),援引时而改“狼”为“降”。参,同“三”。参狼羌,即汉代时羌 族的一种,主要分布于武都郡(今甘肃武都地区),故又称武都羌。 ⑤氏道县:西汉置。故址在今甘肃礼县西北。 ⑥便地:谓便利之地,亦即有利地形。 ⑦本篇史例出自《后汉书·马援传》。 37.攻战 【提示】 本篇以《攻战》为题,旨在阐述采用进攻方式作战时所应掌握的原则。它认为,进攻作 战是以“知彼”为前提条件的。就是说,一旦了解到敌人有被我打败的可能时,就要不失时 机地向敌人发动进攻,这样作战没有不胜。本篇引自《孙子兵法·形篇》的“可胜者,攻 也”句,意思是说,敌人有可能被战胜的时候,就应果断采取进攻战。显而易见,本篇以孙 子的论述为理论依据,不仅从力量对比上阐明了进攻作战所应具备的条件,而且从作战时机 上阐明了发动进攻的时机选择问题。这无疑是对孙子思想的弘扬,值得肯定。 东汉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五月,孙权率军同曹操争夺皖城之战,就是体现进攻 作战原则的一个战例。当时,曹操派遣朱光率军屯驻皖城,并“大开稻田”作持久打算。孙 权在吕蒙的积极建议下,亲率大军前来进攻,企图夺取皖城。他在召集诸将研究计策时, “诸将皆劝作高垒”,采取长围久困之策。唯独大将吕蒙却主张乘敌城备“不甚固”、外援 未至以及雨季水涨未落之前,“以三军锐气,四面攻之”,这样,既能乘敌城防空虚而迅速 拔城,又能乘水涨未落而顺利于水上还军。吕蒙认为,只有采用进攻战才能达成全胜之功。 孙权听后欣然采纳了他的建议,不失时机地向皖城发动了进攻,结果只在吃顿饭的功夫,就 攻克了皖城,并迫使曹操援军不得不回撤。 【译文】 大凡战争中所说的进攻,是指在了解了敌情之后所采取的作战行动。即是说当了解到敌 人确有被打败的可能时,就要出兵进攻它,这样作战便没有不胜利的。诚如兵法所说:“敌 人有被我战胜的时候,就要实施进攻作战。” 三国时期,魏公曹操派遣朱光为庐江太守,朱光率兵驻屯在皖县,大力开田种稻,同时 又使令间谍到吴地鄱阳联络起义首领,让他们充当内应。东吴大将吕蒙说:“皖县田地肥 美,如果稻禾一旦成熟收割,魏军必定扩充兵员,像这样搞上几年,曹操强大的态势一形成 便难以制服了。因此,应当尽早拔掉朱光这颗钉子。”进而他又详细地陈述了该地的情况。 于是,孙权亲自出征皖县、一昼夜就到达这里。孙权接见众将,征询攻城之策,大家都建议 采取构筑攻城土山高垒之法,只有吕蒙提出不同看法,说:“构筑土山高垒必须经过好多天 才能完成,等到那时,敌人的城防已经整修加固,外部的救兵必将赶到,该城就无法攻破 了。况且我军是乘着雨季从水道而来,倘若在此停留而耽搁时日,上涨的江水必将退尽,返 回时道路就会非常艰难,我觉得这是很危险的。据我观察,现今该城并不很坚固,凭借我军 锐不可当的士气,从四面实施围攻,不用多久就可破城,然后乘着水位高涨而还军,这才是 全胜无损之策啊。”吴主孙权听后采纳了他的意见。吕蒙就推荐甘宁担任登城都督,率兵进 攻在前,吕蒙率领精锐主力随后跟进。天刚亮时吴军发起进攻,吕蒙手持鼓槌擂鼓督战,士 兵们个个龙腾虎跃,奋勇登城,仅到吃早饭时候就攻克了该城。接着不久,魏将张辽率领援 兵进至夹石时,听说皖城已被攻破,不得不率兵退回。孙权为了奖赏吕蒙此战所建功勋,当 即任命他为庐江太守。 【原文】 凡战,所谓攻者,知彼者也。知彼有可破之理,则出兵以攻之,无有不胜。法曰:“可 胜者,攻也。”① 三国魏曹公②遣朱光③为庐江太守,屯皖④,大开稻田,又令间人⑤招诱鄱阳⑥贼帅 ⑦,使作内应。吴将吕蒙曰:“野田肥美,若一收熟,彼众必增,如是数岁,操态见矣,宜 早除之。” 乃具陈其状。于是,孙权亲征〔皖〕,一朝夜至⑧,问诸将计策,诸将皆劝作高垒⑨。 蒙曰:“治垒必历日乃成⑩,彼城备已修,外救必至,不可图也。且乘雨水以入,若淹留经 日⑾,水必向尽⑿,还道艰难,蒙窃⒀危之。今⒁观此城,不甚固,以三军锐气,四面攻 之,不移时可拔,及水以归,全胜之术也。”吴主权从之。蒙乃荐甘宁⒂为升城都督⒃,率 兵攻其前,蒙以精锐继之。侵晨⒄进攻,蒙手执枹鼓⒅,士卒皆腾踊自升,食时破之。既而 张辽至夹石⒆,闻城已拔,乃退。权嘉蒙功,即拜庐江太守。⒇ 【注释】 ①可胜者,攻也:语出《孙子兵法·形篇》。 ②曹公:即曹操。 ③朱光:马本及唐本皆误作“朱公”,今从王本及汪本。 ④皖:即皖县,庐江郡治,位于今安徽潜山。 ⑤间人:即间谍。 ⑥鄱阳:郡名。三国吴置。治所在今江西波阳。 ⑦贼帅:马本作“败归”,唐本作“叛归”,汪本作“贼师”,皆与史载不符,今从王 本。贼帅,旧史对人民起义首领的诬称。 ⑧一朝夜至:犹言一昼夜至。 ⑨作高垒:王本及汪本作“作土山攻具”,义同。 ⑩治垒必历日乃成:马本及唐本皆将此句置于“蒙曰”之前,但据史载,此句实为吕蒙 向孙权进言的话,故应置于“蒙曰”之后。⑾淹留经日:谓停留数日。经日,一日或数日之 谓,这里指数日。 ⑿水必向尽:马本及唐本皆误作“必须尽还”,今据史校改。此句意为上涨的江水必然 退尽。 ⒀窃:马本及诸本皆误作“切”,今据史校改。窃,犹私,这里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 词。 ⒁今:马本及唐本误作“徐”,今从王本及汪本。 ⒂甘宁:巴郡临江(今四川忠县)人,字兴霸。初附刘表,后归孙权。作战勇敢,为孙 权所推重,官至西陵太守、折冲将军。 ⒃升城都督:马本及诸本皆误作“外城都督”,今据史校改。升城都督,系作战临时任 命的统兵攻城的长官。 ⒄侵晨:天刚亮。 ⒅枹鼓:谓以槌击鼓。枹,同“桴”,鼓槌,这里作动词。 ⒆夹石:地名。位于今安徽桐城北。 ⒇本篇史倒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及裴松之注引《吴书》。 38.守战 【提示】 本篇以《守战》为题,旨在阐述采用防御方式作战所应掌握的原则。它认为,防御作战 是以“知己”为前提条件的。就是说,当在知道自己力量尚未达到足以马上战胜敌人的时 候,要取防御作战方式以消耗和疲惫敌人,待敌出现有被我打败的条件时,再转入进攻,便 没有不胜利的。联系前篇《攻战》所阐述的观点,不难看出,从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实际出 发,能攻则攻,不能攻则守,此种依据不同态势采取不同作战方式,以及根据事态的发展变 化而适时转换攻守作战方式的思想,这正是《百战奇略》作战谋略的鲜明特点之一。毫无疑 义,这是完全符合战争实际和作战需要的正确指导。更难能可贵的是,本篇《守战》所论内 容,已经明显包含有先守后攻、攻守结合的积极防御的重要思想。 西汉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大将周亚夫平定吴、楚七国叛乱的战争,便是 运用先守后攻、攻守结合的积极防御战略的成功战例。当时,吴、楚联军是七诸侯王所属部 队中力量最为强大的军队。因此,战胜吴、楚联军,是平定七国叛军的关键。大将周亚夫受 命后,他基于对楚军剽轻、吴军精锐的实际情况的正确分析,采取了“以梁委之”、坚守昌 邑不战,伺敌疲弊而后击的先守后攻的作战指导方针。梁国地处吴、楚联军西进而夺取关中 的必经之路,亚夫以梁为饵,实施坚守,这既可以吸引、迟滞和消耗吴、楚联军,又为汉军 主力据守昌邑要地、进行决战的充分准备,提供了可靠保障。故周亚夫率军进据昌邑以后, 不为吴、楚军的多次挑战所动,他一方面凭据深沟高垒,坚壁不出,以保存决战的足够兵 力,一方面及时派兵截断了吴、楚军的运粮道路,从而使敌人立即陷入粮绝力疲的困境,最 后不得不引兵后撤。在此决战时机已经完全成熟的情况下,周亚夫不失时机地率军猛烈追 击,终于大败吴、楚联军,取得了平定七国叛乱战争的决定性胜利。 【译文】 大凡战争中所说的防守,是指在了解了己方情况后所采取的作战行动。就是说,当了解 到自己没有立即战胜敌人的条件时,我就坚守不与敌人交战,等到敌人出现可以被我战胜的 条件时,就不失时机地出兵进攻它,这样作战就没有不胜利的。诚如兵法所说:“了解到自 己不能立即战胜敌人时,就要采取防守作战。” 西汉景帝时期,吴、楚等七诸侯国发动武装叛乱,景帝命以周亚夫为太尉,率军东向进 击吴、楚等七国叛军。周亚夫因此而亲自请示景帝说:“楚国等军队凶悍轻捷,一时难以与 它正面交锋。我打算暂时把梁国舍弃给他们,但要派兵断绝他们的运粮道路,这样才可以制 服它。”景帝同意了这个意见。周亚夫受任后调集部队至荥阳时,吴国军队正在进攻梁国, 梁国危急乃向周亚夫请求援救。周亚夫却率军进至东北方向的昌邑,高筑壁垒而坚守不出 战。梁王派遣使者前往请求亚夫出援,亚夫以采取坚守不出的战略为有利,而不肯前往救援 梁国。梁王无奈,又上书于景帝,景帝诏令周亚夫救援梁国,亚夫拒不奉命,仍然坚守壁垒 而不出兵救梁,同时却派遣弓高侯韩颓当等人率领轻骑切断了吴、楚军后方的运粮道路。 吴、楚军由于缺粮饥饿,想要退兵,并多次向亚夫部队挑战,但亚夫始终坚守壁垒而不出兵 应战。一天夜里,亚夫军营突然惊乱,互相攻扰,竟至闹到亚夫帐前,但他却不动声色地静 卧不起。不一会,惊乱自息,部队重新稳定下来。其后,吴军奔袭亚夫军营的东南角,周亚 夫却令部队防备西北角以调动敌人就范。不久,吴军精锐主力果然奔向西北角,但却无法攻 入。吴、楚军实在饥饿难奈,便引兵撤退了。周亚夫乘机出动精锐部队跟踪追击,大破吴 军。吴王刘濞丢弃大部队,只带数千名精壮亲兵逃走,逃往江南的丹徒,企图负隅顽抗。汉 军乘胜追击,全部俘获了刘濞所丢弃的部队,降服了吴国所辖之郡县。周亚夫下悬赏令说: “有谁能抓获吴王的,重赏千金。”一个多月以后,东越人便斩了吴王首级前来报功请赏。 此役,周亚夫率军同叛军相攻守历时三个月,吴、楚叛乱就被全部平定了。 【原文】 v凡战,所谓守者,知己者也。知己有未可胜之理,则我且固守,待敌有可胜之理,则 出兵以击之,无有不胜。法曰:“知不可胜,则守。”① 汉景帝时,吴、楚七国反②,以周亚夫③为太尉,东击吴、楚七国。因自请于上曰: “楚兵剽轻④,难与争锋,愿以梁⑤委之、绝其食道,乃可制也。”上许之。亚夫率兵既会 兵荥阳⑥,吴方攻梁,梁急,请救于亚夫。亚夫率兵东北走昌邑⑦,坚壁而守。梁王使使请 亚夫,亚夫守便宜,不往救。梁上书于景帝,帝诏亚夫救梁。亚夫不奉诏,坚壁不出,而使 弓高侯⑧等将轻骑绝吴、楚兵后食道。吴、楚兵乏粮,饥,欲退,数挑战,终不出。夜,亚 夫军中惊乱,自相攻击至于帐下。亚夫坚卧不起,顷之,自定。后吴奔壁东南陬⑨,亚夫使 备西北。已而,吴兵果奔西北,不得入。吴、楚兵饥,乃引兵退。亚夫出精兵追击,大破 之。吴王濞弃其军,与壮士数千人亡走,保于江南丹徒⑩。汉兵因乘胜追击,尽虏之,降其 郡县。亚夫下令曰:“有得吴王者,赏千金。”月余,越人斩〔吴王〕首以告。凡相攻守三 月⑾,而吴、楚悉平。⑿ 【注释】 ①知不可胜,则守:语出《孙子兵法·形篇》,但与孙子原文略异,原文是:“不可胜 者,守也。” ②吴、楚七国反:西汉初年,高祖刘邦为巩固刘氏家族的最高封建统治地位,大封同姓 子弟为王。受封的诸侯王,在其封国之内,有自行收取租赋、煮盐铸钱的权力,因而逐渐形 成与中央政权相抗衡的独立王国。到文、景二帝时,先后采纳贾谊、晁错建议,实行削弱王 国封地的措施,以加强中央集权。这就激起诸侯王的严重不满。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 4年)吴王刘濞联合楚王刘戊、赵王刘遂、胶东王刘雄渠、胶西王刘卯、济南王刘辟光、淄 川王刘贤等,以诛晁错为名,发动大规模武装叛乱。后为中央政府先后平定。 ③周亚夫:西汉名将。汉初大将周勃之子,初封条侯,文帝时受命驻军细柳(今陕西咸 阳西南),在防御匈奴贵族进攻的斗争中,军功卓著,治军严整。景帝时因率军平定吴、楚 七国叛乱有功,升任丞相。 ④剽轻:谓勇猛轻捷。 ⑤梁:即梁国,西汉初所封诸侯国之一。 ⑥荥阳:地名。位于今河南荥阳东北。 ⑦昌邑:属梁地,位于今山东金乡西北。 ⑧弓高侯:马本及诸本皆脱“弓”,今据史补。弓高侯,即韩王信之子颓当。汉文帝十 四年(公元前166年),颓当自匈奴归汉,被封为弓高侯。弓高,县名,位于今河北阜城 南。 ⑨陬(zōu):意同隅,角落。 ⑩丹徒:地名。位于今江苏镇江东南。 ⑾三月:马本及诸本皆误作“七月”,今据史校改。 ⑿本篇史例出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又见于《汉书·周勃传附周亚夫》。 39.先战 【提示】 本篇以《先战》为题,旨在阐述运用“先发制人”作战原则的条件及其作用问题。它认 为,在与敌人作战中,对于立足未稳的来犯之敌,应当采取“先发制人”,打敌措手不及。 这样,可以迅速瓦解敌人斗志,夺取作战胜利。这里引自《左传》的“先人有夺人之心”一 语,其主旨在于论断“先发制人”原则在战役战斗上的重要作用问题。战争的历史经验证 明,在具备先发制人的条件下,敢于先敌发动攻击,就能迅速取得作战胜利;不敢先敌发动 攻击,将会贻误战机而可能导致作战的失败。春秋初期,宋襄公败于楚军的泓水之战,就是 一个在具备先发制人的条件下,不敢先敌发动攻击而最终导致失败的典型战例。 周襄王十四年(公元前638年),宋、楚两国争夺霸主地位而交战于泓水之域。从当 时双方兵力对比的情况看,宋军虽处于己寡敌众的不利态势,但从双方所处的地理条件来 看,宋军则有泓水这道“天险”可以凭恃。在此形势下,宋军只有凭据泓水之险,采用灵活 巧妙的战法,给来犯的楚军以出其不意地攻击,才有取得胜利的可能性。可是,根本不懂战 争规律和作战指导艺术的宋襄公,竟以所谓古之君子“不以阻隘”(见《左传·僖公二十二 年》,下同。此句意谓不凭据险要地形拦击敌人。)、“不鼓不成列”(意即不攻击没有列 好阵势的敌军)等辞为由,拒绝了司马子鱼多次提出的先机制敌的正确建议,接连丧失攻击 楚军的有利战机,而导致宋军失败,他本人也中箭受伤,不久而死去,成为战争史上遗笑千 古的一大蠢事。从此,这个曾一度成为霸主的宋国便永远一蹶不振了。宋军的失败,固然有 其国内的深刻原因,然而,宋襄公“那种蠢猪式的仁义道德”(毛泽东语)及其作战上的瞎 指挥,却是造成宋军泓水之战惨败的主要而直接的原因。 【译文】 大凡对敌作战,如果敌人刚刚来到,其阵脚还没有立稳,队形未来得及整顿,应当先机 出兵急速进击它,这样就可以取得胜利。诚如兵法所说:“先发制人,有致敌丧魂破胆的作 用。” 春秋时期,宋襄公率兵与楚国军队交战于泓水之域。宋军已经摆好阵势,但楚军还没有 全部渡过泓水。这时,司马子鱼向宋襄公建议说:“楚军众多,我军寡少,应当乘其还未全 部渡河之时,请君王下令急速攻击它。”宋襄公没有同意。等到楚军全部渡过泓水但尚未摆 好战斗队列之时,子鱼再次请求宋襄公下令部队攻击它,宋襄公又没有同意。直到楚军摆好 队列,宋襄公才指挥部队与其交战,结果遭到惨败。 【原文】 凡与敌战,若敌人初来,阵势未定,行阵未整,先以兵急击之,则胜。法曰:“先人有 夺人之心。”① 春秋,宋襄公②及楚人战于泓③,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子鱼④曰:“彼众我 寡,及其未既济,请急击之。”公弗许。既济未成列,子鱼复请。公复未之许。及成列而 战,宋师败绩。⑤ 【注释】 ①先人有夺人之心:语出《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引自《军志》。 ②宋襄公:春秋时宋国国君,名兹父。齐桓公死后,他与楚国争夺霸主,一度为楚所 拘。其后,与楚军战于泓水,因其不听劝谏,空讲“仁义”而屡失有利战机,结果被楚军打 败受伤,不久因伤重而死。 ③泓:即泓水,位于今河南柘城西北。 ④司马子鱼:司马,官职名,掌管军政和军赋。西周始置,春秋、战国仍沿用。子鱼, 人名,即宋襄公庶兄公子目夷,与前《舟战》所引史例中的“司马子鱼”非一人。 ⑤本篇史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40.后战 【提示】 本篇以《后战》为题,旨在阐述运用“后发制人”作战原则的条件及其作用问题,与前 篇《先战》乃是相反相成的姊妹篇。它以《左传》的“后于人以待其衰”为理论根据,主张 对于行阵严整、士气锐盛的来犯之敌,不要轻易与之决战,应当采取“后发制人”而坚壁不 出,等待敌人出现阵久气衰、师老兵疲的情况时,再出兵攻击之,便可取得胜利。这一作战 思想无疑是正确的。具备先机制敌的条件而不敢于适时出兵进攻敌人,这是右倾保守主义; 不具备先机制敌的条件却轻率出兵进攻敌人,这是左倾冒险主义。此两种倾向,都极易导致 作战的失败,因此,如何防止在对敌作战中可能发生的上述两种致败倾向,便成为历代兵家 十分注重研究解决的问题。唐初李世民率兵抗击窦建德军的虎牢之战,便是在不具备先机制 敌条件下运用“后发制人”原则而取胜的典型一例。 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五月,正当秦王李世民率军围攻拒守洛阳的王世充的 时候,据河北称夏王的窦建德应王世充之求援,亲率十万大军南下渡过黄河后正向洛阳方向 机动。显而易见,一旦窦、王合势,那么,从兵力对比和战场态势上,将使唐军处于劣势和 被动挨打之地位。而对此种严峻形势,李世民沉着应战,一面留部分兵力继续围困洛阳的王 世充,一面亲率精锐骑兵迅速东向进据虎牢关以阻截西进的窦建德。唐军进驻虎牢后,李世 民亲自登高观察当面敌情,并根据敌人来势凶猛的实际情况,采取了按兵不动以凭险固守, 待机破敌以后发制人的正确作战方针,迫使窦建德的十万大军受阻于虎牢之东月余不得西 进,已经完全陷于师老气衰的困难境地。此时,李世民鉴于出兵击敌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 亲率程咬金、秦叔宝等骑兵主力东进“直突出其阵后”(见《旧唐书·太宗纪上》),实施 内外夹击,一举歼灭窦军,生擒窦建德。尔后,李世民乘胜挥军回攻洛阳,兵不血刃地迫降 了王世充,取得了整个作战的全面胜利。 【译文】 大凡作战中,如果遇到敌人阵容严整且士气锐盛时,不可贸然与其决战,应当坚守壁垒 以待有利时机;等到敌人列阵过久而士气衰落之时,再出兵攻击它,就没有不胜利的。诚如 兵法所说:“后发制人是为了等待敌人士气衰落时再攻击它。” 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五月,秦王李世民率军围攻洛阳的王世充,窦建德应 王世充之请而率领全部兵马自河北而来援救。李世民率军东进扼守虎牢以阻截窦建德军。窦 建德于汜水以东布阵,绵延横贯数里,唐军将领望见此情都面生惧色。李世民亲率数名骑兵 登上高冈观察敌阵,回头对将领们说:“窦建德自山东(指太行山以东地区)起兵至今,尚 未遇到过强大对手。如今他们越过险要地带而喧闹不止,这说明其军队没有严格的号令;迫 近我们城前而布列营阵,这说明其有轻视我军的心理。对此,我们要按兵不与其交战,以等 待其士气衰落之时;他们列阵过久而士卒饥疲,必将自行退走,乘其后退而出兵追击,哪有 不胜之理!我与诸位约定,一定要在中午刚过之时打败它。”窦建德军从清晨摆开阵势,直 到中午时分(也不见唐军出战),士卒们饥疲不堪,个个都无精打彩地坐在队列里,以至又 有互相争夺饮水的。李世民(见此情景)便命令宇文士及率领三百骑兵,经敌阵之西向南急 驰,并告戒他说:“如果此举仍不见敌军有后退行动,你应引兵退回;如果发觉敌军行动 了,就应率兵向东出击。”宇文士及刚过敌阵,敌军果然行动了。李世民这时对部将说: “现在可以出击了。”于是,命令骑兵将领树旗列阵,从虎牢关上以高屋建瓴之势直插南 山,沿着山谷向东,袭击敌军背后。窦建德急忙率领其军向后撤退,刚刚退到东山坡处,还 未来得及整顿好队伍,李世民已率领轻骑兵冲杀过来。唐军所向之处,敌军无不瓦解溃散。 唐军大将程咬金等所率骑兵卷起军旗冲进敌阵,径直突击敌军阵后,齐张旗帜,内外奋击, 大败敌军,活捉了窦建德。 【原文】 凡战,若敌人行阵整而且锐,未可与战,宜坚壁待之,候其阵久气衰,起而击之,无有 不胜。法曰:“后于人以待其衰。”① 唐武德②中,太宗③围王世充④于东都⑤,窦建德⑥悉众来救。太宗守武牢⑦以拒之。 建德阵汜水⑧东,弥亘数里,诸将皆有惧色。太宗将数骑登高以观之,谓诸将曰:“贼起山 东⑨,未见大敌。今渡险而嚣,是军无政令;逼城而阵者,有轻我之心也。我按兵不动,待 彼气衰,阵久卒饥,必将自退,退而击之,何往不克!”建德列阵,自辰至午时⑩,卒饥 倦,皆列坐,又争饮水。太宗令宇文士及⑾率三百骑,经贼阵之西,驰而南,戒曰:“贼若 不动,正宜退归;如觉其动,宜率东出。”士及才过,贼众果动。太宗曰:“可击矣。”乃 命骑将建旗列阵,自武牢乘高入南山,循谷而东,以掩贼背。建德遽率其阵,却止东原,未 及整列,太宗轻骑击之,所向披靡。程咬金⑿等众骑缠幡⒀而入,直突出贼阵后,齐张旗 帜,表里俱奋,贼众大溃,生擒建德。⒁ 【注释】 ①后于人以待其衰:语出《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引自《军志》。但与原文略异,原文 为:“后人有待其衰”。 ②武德:唐高祖李渊的年号。 ③太宗:即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率军围攻王世充、抗击窦建德之战发生在唐高祖武德 四年(公元621年),此时李世民为秦王,尚未即帝位。 ④王世充:隋代官吏。新封(今陕西临潼东北)人,字行满。隋炀帝时任江都通守等 职,镇压过隋末农民起义。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三月,隋炀帝于江都被杀后,他在 洛阳拥立越王杨侗为帝,次年废侗,自称皇帝,国号郑。唐武德四年被李世民打败降唐。 ⑤东都:即洛阳(位于今河南洛阳东)。隋大业五年(公元609年)改称“东都”。 ⑥窦建德:隋末河北农民起义军首领。大业七年(公元611年)率众起义,投高士达 处任军司马。士达牺牲后,他继为领袖,称将军,拥兵十余万。大业十三年(公元617 年),在河间作战中,歼灭隋将薛世雄部三万余人,声势大振。次年,称夏王,建都乐寿 (今河北献县),国号夏,据有今河北大部地区。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在虎牢作 战中被李世民军所俘,后被害于长安。 ⑦武牢:本为“虎牢”,因唐讳“虎”(唐太宗曾祖李虎),故写史者改“虎”为 “武”。虎牢,故址在今河南荥阳县汜水镇。该处地势险要,向为军事要地。 ⑧汜水:古县名。位于今河南荥阳西北。 ⑨山东:古代指太行山以东地区为“山东”,即今河北地区。 ⑩自辰至午时:马本及各本皆将“辰”误作“卯”,今据史校改。 自辰至午时,即从七时至十三时,亦即上午时间。 ⑾宇文士及:武川(今河南南阳北)人,字仁人。隋炀帝之婿。炀帝死后,他归附李渊 父子,因从讨王世充有功,封郢国公,官拜中书令。 ⑿程咬金:唐初大将,后改名知节。济州东阿(今属山东)人。隋末从李密参加瓦岗 军,任内军骠骑。密败,归王世充;后归唐任秦王府左三统军,后又任左领军大将军,封卢 国公。 ⒀缠幡:谓卷起旗帜。缠,扎束,卷起;幡,旗帜。 ⒁本篇史例出自《旧唐书·太宗纪上》和《资治通鉴·唐纪五》。


®中国军事 版面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豫ICP备050157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