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翟—理想主义的实干家
日期:2004-08-29 19:07:04|0000-00-00 00:00:00 来源:no 作者:高子雄
墨子
《墨子》是战国显学墨家学派的论文集,未必尽是墨子自著。
墨子,名翟,战国时鲁国人(或说宋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
据孙诒让考证,墨子生卒年在公元前468~公元前376年。他出身低微,“上无君子之子,下无耕农之难”,可能是一个接近手工业劳动者的读书人。因而养成了注重节俭、劳身苦志的作风,“量腹而食,度身而衣”,吃的是“藜藿之羹”,穿的是“短褐之衣”,足登“跋跷”。他注重实践,善于制作,相传他的木工技术,与鲁班齐名。在学术上,初受孔子影响,“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后逐渐成了孔子和儒家叛逆,创建了与儒家相对立的墨家学派。儒和墨两派互相驳辩,在先秦首先揭开了百家争鸣的序幕。人们常把孔墨、儒墨并提。墨子在战国时代乃是流誉四方、最具影响力的大思想家之一。墨家以“为万民兴利除害”为自己使命,并为之孜孜奋斗,游说诸侯,谋求制止战争,安定社会,安定民生。墨子“平生足迹所及,则尝北之齐,西使卫,又屡游楚,前至郢,后客鲁阳,复欲适越而未果。”(孙诒让《墨子传略》)“席不暖”,“衣不黔”,真有孟子所说的“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主”的精神。两千多年来一直流传着他止楚攻宋的传说。正因如此,他的智慧、坚定和见义勇为博得了历代人民尊敬。鲁迅根据《公输篇》写成了著名小说《非攻》,再现了墨子的传奇形象。
到了汉代,随着儒学统治地位的确立,墨家学派渐趋式微。但体现墨家思想精华的《墨子》一书得以保存下来,并一直流传至今。《墨子》的主要版本有:①汉秘府藏简原本七十一篇(今不存);②汉魏间改写古卷本(今不存);③隋唐卷子本(今藏于日本宫内省);④宋刊本;⑤明正统十年刊道藏本(五十三篇,今藏于北京白云观);⑥明唐尧臣刊本;⑦清毕沅乾隆四十八年校刊本。《墨子》一书由历代墨者薪尽火传,一再加工整理或集体创作而成,时间跨度从战国初至战国末,即公元前五世纪至公元前三世纪,决不可能成于一人之手,也非成于一时。因而内容比较复杂。据专家考订,其中《尚贤》、《尚同》、《非攻》、《兼爱》等二十四篇是墨家专论城守防御的著述,《耕柱》等篇记录了墨子及其弟子言行,《经上》、《经下》等六篇是墨家后学著作,《亲士》等篇内容混糅,有街于进一步考证。
在墨家整个思想体系中,军事思想占有重要位置。《墨子》军事思想是处于弱者地位的自卫学说,其主要内容有二:一是非攻,反对攻伐掠夺的不义之战;二是救守,支持防守诛讨的正义之战。
(一)非攻:反对攻伐掠夺的不义之战
墨子认为,当时进行的战争均属掠夺性非正义战争,在《非攻》诸篇中,反复申诉非攻之大义,认为战争是凶事。他说,古者万国,绝大多数在攻战中消亡殆尽,只有极少数国家幸存。这就好比医生医了上万人,仅仅有几人痊愈,这个医生不配称之为良医一亲友,战争同样不是治病良方。历史上好战而亡的统治者不可胜数。这无异于给那些企图通过攻战来开疆拓土吞并天下的人以当头棒喝。所以墨子主张,以德义服天下,以兼爱来消弭祸乱。在墨子眼里,兼爱可以止攻,可以去乱。兼爱是非攻的伦理道德基础,非攻是兼爱的必然结果。
墨子主张非攻,是特指反对当时的“大则攻小也,强则侮弱也,众则贼寡也,诈则欺愚也,贵则傲贱也,富则骄贫也”的掠夺性战争。墨子以是否兼爱为准绳,把战争严格区分为“诛”(诛无道)和“攻”(攻无罪),即正义与非正义两类。“兼爱天下之百姓”的战争,如禹攻三苗、商汤伐桀、武王伐纣,是上中(符合)天之利、中中鬼之利、下中人之利的,因而有天命指示,有鬼神的帮助,是正义战争。反之,大攻下,强凌弱,众暴寡,“兼恶天下之百姓”的战争。是非正义的。
墨子还坚决无情地揭发当时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沉重无尽的灾难。①贻误农时,破坏生产。农业是斩断了老百姓的衣食之源。②抢劫财富,不劳而获。窃入桃李,抢人犬豕鸡豚、牛马,杀人越货者,“谓之不义”,攻小国,“入其沟境,刈其庄稼,斩其树木”,同样是“不与其劳就其实,以非其所有而取”的不义行为。③残害无辜,掠民为奴。墨子指出,大国君主命令军队攻小国,“民之格者,则迳杀之。不格者,则系操而归。丈夫以为仆圉胥靡,妇人以为舂酋。”
(二)救守:支持防守诛讨的正义之战
墨子“惟非攻,是以讲求备御之法”,从“非攻”出发,《墨子》论述了作为弱小国家如何积极防御的问题。墨子深知,光讲道理,大国君主是不会放弃战争的,因而主张“深谋备御”,以积极防御制止以大攻小的侵略战争。这些研究防御作战的论述,集中在《备城门》以下十一篇,形成了一个以城池防守为核心的防御理论体系,概言之,包括三个方面内容。
一是倡导积极准备,力争做到有备无患。“备者,国之重也。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故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库无备兵,虽有义不能征无义;城廓不备全,不可以自守;必无备虑,不可以应卒。”只有在战前进行后勤、城防、军备、外交、内政等物质和精神上诸方面的充分准备,才能造成守城防御战斗中的有利条件和主动地位,赢得防御作战胜利。
二是“守城者以亟敌为上”的积极防御指导思想。墨子认为在守城防御中,应守中有攻,积极歼敌。“延日持久以待救之至”,是下策。“亟伤敌”的具体措施是:利用地形、依托城池,正确布置兵力;以国都为中心,形成边城、县邑、国都的多层次纵深防御,层层阻击,消耗敌人;顽强坚守与适时出击结合。
三是在防御作战具体战法方面,提出了一整套防御作战战术原则。《备城门》等篇,墨子通过禽滑厘的询问,对十二种攻城方法一一对以有效防御。如高临法、水攻法、穴攻法等,是当时颇为先进的攻城术,墨子对以别具匠心的应对措施,并详细解说守城器械的制作方法、使用技巧等。
墨子防御理论在中国兵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世有关防御原则和战术的记述,多祖述《墨子》,以至于一切牢固的防御也被笼统称为“墨守”。如果说范蠡是从战略高度提出了朴素的积极防御理论,墨子则更多从作战角度探讨防御,形成了较完备的防御作战理论体系,而这一体系恰好与孙子以进攻为主的作战理论形成互补关系,对传统兵学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而墨家的主要思想体系是建立务实的理想主义追求之上的,墨翟长期身体力行的各种墨家主要思想核心代表了墨子一生追求世界大同、希求众生平等的朴素共产主义思想。墨子的主要思想核心可归结为这样几句名言:
1、兼爱
倡导人人互相敬爱,互相扶助的精神,希求社会整个体系的同一化,同时提倡人与人之间应平等均化各自的理想、喜好及各种物质财富和精神力量。
2、非攻
墨翟作为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是一个出身贫微的人,他能够理解并乐于帮助弱势群体。在与楚国的交涉中,墨翟不求闻达于诸侯,也不希望自己的名声过分张扬,其目的只是为了保证弱势群体的利益。
3、尚贤
墨翟认为古圣先贤是值得推崇及尊敬的,尊奉古圣先贤不是类似于儒教的那种绝对化的尊奉,这是一个基本的前提,墨家思想的根本核心是找出社会生产力与人民生活水平及待遇提高的方法,因此需要借鉴古圣先贤的经验。
4、尚同
人类思想体系的同一化是不容易实现的,这也是墨家思想的核心体系之一,为此,墨家信徒在其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四处奔走以追求解决社会动荡和追求天下大道一同的根源因素。
5、节用
墨家思想的根源是生活,所有的墨家信徒都是身体力行的实践者,他们在正常的生活中体会人生于世的主旨,尚节用是墨家思想最根本的处事原则之一。
6、节葬
墨家信徒崇尚节葬的思想,墨翟认为人死即为升天,是不必要在人世间在铺张浪费,但这不是宿命论的观点,而是带有朴素唯物主义观点的节俭思想。
7、非乐
墨家信徒根据墨翟的思想不崇尚虚浮飘渺的礼乐,他们更推崇现实的生活,对一切消磨人的意志与精神的东西都极端排斥,墨家信徒在出行和平时都保持着自然的风貌,赤脚结发,长途旅行随遇而安。因此,墨家思想更具有现实主义的色彩,这体现了一种古代唯物主义和务实主义思想家的风范。
8、非命
墨家信徒或墨翟本人都认为人本无生因,那么宿命论就是虚无的,而人生于世,最重要的是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因此,一切宿命论的观点都应该是屏弃的,因此也就无须为虚无的宿命而祈祷上苍。
9、天志
墨翟认为人首先应确立一个非常远大的目标,根据这一目标来安排自己的生活轨迹,墨翟认为人只有确定一个非常远大的目标才能够更好的完成自己的人生目的。当然即便有了远大的理想也未必就能够达成,但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理想。
10、明鬼
鬼神之说本为虚幻,墨翟对鬼神的看法是敬而远之,既不妄谤、亦不崇尚。所谓明鬼的意思,就是对鬼神之说应有自己的主见,不应根据其他人随声附和的一些不负责的言论而误导自己的看法。
综观墨翟的学说,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和认识:墨家思想的主旨是倡导一种更现实化的生活,将个人的价值通过对实践的应用表现出来,而不是通过家世、财富、名位、宿命、鬼神等虚无不实在的外在事物来证明。这才是墨家思想的根源,应该说,对于现代社会而言,墨翟的思想更具有普遍性,也更具备实用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