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避实击虚的战术大师
日期:2004-08-29 20:10:33|0000-00-00 00:00:00 来源:no 作者:高子雄
<>
李靖
李靖,字药师,隋末唐初京兆三原人,生于公元571年,是唐朝开国著名战将。幼年时的李靖便资质不凡,不仅人生得高大魁梧,而且眉目之间隐现一股凛凛正气。早在少年时代,李靖就曾说过:“男子汉大丈夫,应当以功名取富贵,何必去做咬文嚼字的书生!”其后,更随着年龄的增长,李靖开始研习兵法,演练弓马之术。他的舅父隋朝名将韩擒虎,对他独垂青目,开始悉心传授他武艺。
李靖于20岁开始从军。30岁任隋朝兵部车驾司员外郎。公元605年至617年,也就是隋炀帝大业末年,李靖曾任马邑(今山西朔县)郡丞。公元617年,隋大业十三年,太原留守李渊起兵反隋。李靖归附李渊和李世民父子,被封三卫之中的职务。公元618年五月,李渊在长安登上皇帝宝座,改隋为唐,年号武德。李渊就是唐高祖。李靖由于跟随李世民平定王世充有功,唐高祖李渊论功封赏,给予李靖开府选僚的地位,其地位已经位至三公,封为卫国公。
公元620年,开州(四川开县)少数民族首领冉肇则带领数万人马进攻夔州,驻守夔州的赵郡王李孝恭迎战失利。李靖闻讯,急率800士卒偷袭冉肇则大营。他身先士卒一马当先,枪挑冉肇则,俘敌5000余人。唐高祖闻讯赞道:“李靖800骑击破敌酋所率万余众,甚当奇才。”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9月,唐王李渊终于采纳李靖的建议,决定向割据长江中上游九江流域的萧铣的梁国政权发起进攻。命李靖以行军总管兼摄赵郡王李孝恭长史,负责全部作战事宜。“唐平萧铣之战“是隋末唐初战争的后期著名战役,在这次战役中体现了李靖调敌出动,避其锐进,击其惰归的特征。
时值长江水汛,大潮频起,大部分的参战将领均表示应等待潮水退去再行进攻。然而,李靖则说:“兵贵神速,今吾兵始集,铣尚未知,若乘江涨,倏忽抵其城下,掩其不备,此必成擒;不可失也。“(《资治通鉴》卷189)。李孝恭经过与李靖多次商议,最终采纳了李靖的建议,于10月沿江东下,战船2000余艘,浩浩荡荡扑向萧铣的老巢金陵。
萧铣确实未出李靖所料,认为长江正值水涨期间,唐军不可能于此时发动进攻作战,因此并没有认真组织防御。当李靖大军深入萧铣统治地区纵深的时候,萧铣方感受到无比的危机感,迅速率领身边数千铁骑于金陵城外迎击李靖军。李靖却命令属下兵马避开萧铣军,并抛弃大量物资和军器,故意示弱于敌。
萧铣军见李靖未战而引兵撤去,认为李靖并非传言所说的那么厉害,于是争相抢夺李靖军遗弃的物资。就在这时,李靖突然率军返回,对正在抢夺物资的萧铣军展开袭杀。萧铣军在仓促之间并没有组织起有效的抵抗,慌忙撤入金陵城中,固守待援。
李靖则不慌不忙地围住金陵城,并下令将大批物资和残破船体丢入长江任其顺流而下。众将不解,纷纷前去询问李靖,李靖微笑着说:“我军突然出现于金陵城外,萧铣必以身边精骑组成敢死队突袭我军,一战立威。然后,固守金陵,以待援军。如今精兵尽去,其所倚仗之物已然化为乌有,所能依靠的只有下游援军。“说着,李靖一指江面漂浮着的物资和破旧船体,继续说:“我以这些物资任其顺流而下,使下游梁军认为金陵已破,则援救亦无所获。似此,金陵指日可破。“众将听完,莫不满心拜服。
果然,下游梁军见上游漂浮下来的物资和破旧船体之后,纷纷停止前进打探金陵的消息。萧铣固守金陵近一月,却不见援军到来,粮尽之余,终于率众投降。
李靖平萧铣之战,首在抓住战机,不因长江水涨而裹足不前,利用萧铣的麻痹和敌人的轻敌,迅速沿江而下控制了长江流域水道;其次,李靖在作战过程中,不断调动萧铣,使萧铣部队的锐气不断削弱,最终失去速战的决心与信心。最后,李靖放舟入江,使下游驰援的梁军认为金陵已破,对金陵局势作出错误判断,失去了支援金陵的最佳时机。
李靖为唐朝初年著名将领,其擅长谋略和精于智机的表现在说唐演义中被神话成一个会腾云驾雾的神仙存在。而现实中,李靖以其优秀的军事才干而得到李世民的青睐和器重,并一直到死都受到重用。后来李靖患疾而请辞,李世民仍令李靖每两三日至中书门下平章政事,足可见对其依赖之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