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观察评论 军事技术 各国军队 文献资料 中华文明 军事机构 关于我们
站内搜索 史海钩沉 战略战术 武器装备 军事地理 世界文明 网友视点 给我留言


两个近邻曾为一体 叙利亚黎巴嫩的历史恩怨


日期:2005-02-25 14:43:52|0000-00-00 00:00:00 来源:no 作者:环球时报

孔寒冰      黎巴嫩前总理哈里里葬礼变成反叙示威游行。   叙利亚和黎巴嫩是中东两个相邻的国家。近来,由于黎巴嫩前总理哈里里被炸身亡,不仅黎巴嫩人反叙利亚的情绪高涨,而且美国与叙利亚的关系也急剧恶化。黎巴嫩为什么反对叙利亚?叙利亚为什么与美国交恶?这些都起因于叙利亚和黎巴嫩历史上的政治恩怨。   叙利亚:与西方文明对峙   20世纪中期以前的几千年,阿拉伯半岛最繁荣的区域就属叙利亚和伊拉克。叙利亚曾经是赫梯、亚述、塞琉古等强国的一部分。叙利亚人以阿拉伯人和库尔德、切尔克斯等其他穆斯林民族为主,是北阿拉伯地区仅次于伊拉克的大国,与伊拉克、土耳其、黎巴嫩和约旦相邻。不仅如此,叙利亚还处在亚欧之间的重要商路上,历史上曾是重要的小麦产区。后来统治西亚的亚历山大大帝时期大将塞琉古,建立阿拉伯帝国伍麦叶王朝的穆阿威叶,以及抗击十字军的著名领袖萨拉丁,都曾将叙利亚作为自己的重要基地。   叙利亚和伊拉克也颇多渊源,两国的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原本就是一个组织,而且1953年建党时地点是叙利亚。虽然后来两国在幼发拉底河用水和两伊战争、海湾战争等问题上关系一度紧张,但是到伊拉克战争时,叙利亚又对萨达姆政权表示了相当多的支持。战争爆发后,叙利亚就表示“坚决支持伊拉克人民抗击美英联军的斗争”。从1966年复兴社会党掌权开始,叙利亚在国际交往上又亲近苏联和后来的俄罗斯。   黎巴嫩:容纳西方文明   黎巴嫩面积只有1万多平方公里、人口300多万,与叙利亚在北、西两面接界,南部与以色列毗邻。   在地中海东岸的三个国家中,叙利亚与西方的关系最远,以色列与西方的关系最近,而处于叙利亚和以色列之间黎巴嫩与西方的关系则刚好居中。纵贯南北的黎巴嫩山脉将西部平坦的沿岸地带与东部的山地分开。在这样的地理条件下,黎巴嫩传统的活动更多的是面向地中海,与西方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因而也一直有容纳外来文化的传统。   在古代,今天黎巴嫩的大部分领土与古腓尼基人的国土一致,而古腓尼基人早在公元前1000年就是地中海地区著名的商人和殖民者,最早的建国之地就在黎巴嫩。罗马帝国后期和拜占庭时期,信奉基督教的各位皇帝都将黎巴嫩划归己有。6世纪时,黎巴嫩接纳了基督教异端马龙派。该教派长期信奉基督教一性论,即使在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也不曾改变,在法国的保护下保持着固有的信仰和习俗。11世纪左右,黎巴嫩又接纳了起源埃及的伊斯兰教封闭宗派德鲁兹教派。在十字军东征时期,黎巴嫩又成了欧洲人的重要据点,受欧洲人(特别是法国人)的影响很深。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黎巴嫩演变成中东的一个非常独特的阿拉伯国家:不以伊斯兰教为国教,阿拉伯语虽然是官方语言,但通用法语和英语。在如今的黎巴嫩,居民50%以上信奉伊斯兰教,主要是什叶派、逊尼派和德鲁兹派;40%左右信奉基督教,主要有马龙派、希腊东正教、罗马天主教和亚美尼亚东正教。教派林立成了黎巴嫩长期受外部势力干预和内战不已的重要原因。   多重因素造成历史恩怨   从古罗马时期以来,叙利亚和黎巴嫩先后同被罗马、拜占庭、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统辖,大多数时期同属一个行政区。由于宗教信仰等不同,各大帝国对待叙利亚和黎巴嫩亲疏有别,但总体来看,叙黎之间并无太多历史恩怨。   到了19世纪,由于黎巴嫩的马龙教派和德鲁兹教派冲突,奥斯曼土耳其政府在法国等压力下被迫将黎巴嫩作为保护基督教徒的山地教区与叙利亚分离。一战结束之初,黎巴嫩受法国管辖,而叙利亚则由英国人控制。1920年,国际联盟正式将叙利亚和黎巴嫩委托给法国统治,此后,两国分别于1941年和1943年宣布独立。   叙利亚独立后,国内政治出现过几次波折。1949年和1954年,叙利亚发生了两次不流血政变,更迭了政府。1958—1961年间,它与埃及合并组成了阿拉伯联合共和国。1961年,叙利亚发生政变,脱离了阿联。此后,叙利亚又分别于1963年3月和1970年11月发生两次政变,最终复兴社会党领导人阿萨德掌管了叙利亚。2000年阿萨德去世后,其子巴沙尔接任总统。   黎巴嫩更是命运多舛。在独立后最初十几年中,由于总统、总理和国民议会议长分别由马龙派基督徒、逊尼派穆斯林和什叶派穆斯林担当,黎巴嫩的政治发展一度比较顺畅,经济也较为繁荣。从1958年起,黎巴嫩局势开始变得复杂起来。一方面受泛阿拉伯理想的影响,另一方面随着巴勒斯坦难民的大量涌入,黎巴嫩的穆斯林认为自己的人数增长得快,应该比基督徒掌握更多的国家政权,一度发动了一场试图夺取政权的暴动,但被中央政府在美国军队的帮助下镇压了下去。从这时起,黎巴嫩就再难有宁日。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1970年将总部从约旦迁到黎巴嫩后,多次越过边境向以色列北部发动攻击,但由基督徒控制的黎巴嫩政府却试图遏制巴解组织在黎巴嫩领土的军事行动。因此,巴解组织便在黎巴嫩内部冲突中支持穆斯林。到1975年,黎巴嫩的内乱升级为以本国穆斯林和巴勒斯坦人为一方,以基督徒为另一方的公开战争,这场战争直到1991年才结束,持续了十几年,造成14万人死亡和数百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在黎巴嫩内战中,3.5万叙利亚军队于1976年以“阿拉伯威慑部队”名义进驻黎巴嫩,至今仍有1.6万人驻扎在黎巴嫩东部。叙利亚这样做有多重目的:一是维持邻国稳定,保护黎巴嫩各族群的和平生活,防止内乱波及本国;二是防止以色列势力进入黎巴嫩;三是以调停内战为由进入黎巴嫩,从而建立自己的势力,达到在地区和国际关系中控制黎巴嫩的目的。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叙利亚和黎巴嫩之间的关系不仅是中东地区复杂的民族、宗教冲突的缩影,也是不同文明冲突的缩影,还是世界大国矛盾与冲突的缩影。只要叙利亚支持中东阿拉伯国家的立场与做地区强国的目标不变,美国就会对叙利亚保持戒备、敌视甚至打压,叙利亚与黎巴嫩之间的恩怨就不会得到最终解决。▲    《环球时报》 (2005年02月21日 第二十三版)


®中国军事 版面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豫ICP备050157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