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38集团军的新发展 因为历史原因,研究38集团军的发展趋势和现状,就能大致了解整个中共陆军的建军方向,而且因为新型陆军战役理论的推出,始终贯彻着陆空合成战力一体化思想,因此研究其新变化和新演习,也能间接明了其陆空合成程度与空军对地支援能水平如何,价值不言而喻。事实上,中共陆军几乎所有的新装备、新编制和许多新战法,都是首先从38军中获得经验,然后再推广全军,可以说它是一支大型的多功能综合性实验部队,当然其综合战力也是全国以至邻近地区首屈一指的。在试验新战术和新编制方面,38军某种程度上相当于美国陆军在加州的欧文堡国家训练中心,同样负有功能相当于美军高级作战实验的任务。 该军在中共陆军中是不少纪录保持者:装备第一支摩托化部队;装备第一支机械化部队;是第一支组建的合成集团军(1984年4月1日);拥有第一支电子对抗大队;拥有第一支防空混成旅;最先成立陆军航空兵大队(1988年1月8日);最先成立数位化实验部队等等,是各集团军中兵力最多、兵种最齐(拥有数十个技术兵种、一百个专业兵种,专业兵种分队占分队总数八成,专业技术兵员占总员额七成),武器装备最优良,火力、机动力、突袭力、防御力、快速反应能力、合成战力、独立作战能力、纵深打击能力、作战保障能力、后勤技术支援能力、自动化数位化作战能力等等都是全军首屈一指,是中共综合作战能力最强的一流拳头部队。 进化中的38集团军 前38军军长李连秀曾在一篇论文中阐述中共集团军的建军目标:一个集团军的编成目标,要能够应付苏军一个摩托化狙击师的入侵,中苏双方的兵力对比应为7:1,战车为2:1,反战车武器为2.5:1,火炮为4:1,防空武器为2:1。这反映了80年代中期中共陆军的现实,即在当时是不得不以数量优势弥补自身的质量劣势。首先组建完成38集团军正是以此为依据改建和训练的,在苏联解体之前各大集团军也是据此为建军目标的,由此可见本刊之前提及该军是战术和技术的先行者一说并无失误。 中共陆军的集团军,实是参考了苏军各军兵种编而成的经验,以及美国第1装甲师等重型师的长处后改编的。中央军委在1987年公布的《有关战役训练的若干规定》中,就是以上述比例和组成为基础的,着重强调提高机械化集团军快速机动部署能力,以适应现代化局部战争需要。而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陆军航空兵在经过充分论证研究和准备后,与逐渐成熟的直升机工业配合,在1988年首先在38军组成一个大队,配备约40架运输直升机,同年39、54军亦相继建成了陆航大队。至此,苏军孕育于30年代,在70年代逐渐推行的大纵深机动作战理论,以及美军孕育于70年代中期,在80年代中期逐渐落实执行的空地一体战理论,也开始在中国萌芽。 冷战结束后,防苏的战略发生了根本性转变,部分战术战法也变得不合时宜。特别是波斯湾战争中空地一体战得到实战检验,促使中共各军兵种痛定思痛,加快大幅改革步伐,过去仍寄望于数量优势加少量先进装备就能应付局部战争的想法,逐渐被加快发展和部署高科技武器装备的共识所取代。再加上1992年邓小平南巡后的国内有利政治形势,高技术兵种得到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而38军当然是陆军中首先受惠的集团军。 目前中共陆军的火炮数量已跃居世界第二,像38军这种重点集团军全部火炮多达约700门,充分继承和发扬苏军的大炮兵主义,尤其是在空中支援火力还不十分发达的情况下不能说没有必要。38军的炮兵火力覆盖范围由前沿数百米至100公里不等,集团军属导弹旅的M-9和M-11战术弹道飞弹又把打击范围延伸到300至600公里的敌后纵深,程度上舒缓了空中支援火力的不足。现在该军所有炮兵团齐射一次火力投射总量可达30吨之多,起码相当于韩战末期的15倍,已达到今天美俄两军的一流水平,但在命中精度和弹种上与美军仍有些许差距,然而超过了俄军炮兵。在火炮自走化程度方面,该军炮兵团亦已追上俄军,大部分采用了83式和89式自走身管火炮,另外还有约180辆各型火箭炮可支援。在战时该军的炮兵旅/团能随时提供旺盛的随进弹幕和压制火力,火力强度约相当于邻近地区军队的2.5倍至5倍以上。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其炮兵已基本实现全团指挥自动化,C2系统已普及至单炮上,综合自动化水平和快速反应能力也在其他集团军之上。 38军装甲兵 继炮兵后,装甲兵是38军第二大技术兵种。90年代初整个集团军所拥有的战车数量即达800辆之以上,比整个成都军区的战车总和还要多,全部装甲车辆的数量超过1,260辆,加上新型装甲车辆快速取代老旧型号,其突击威力已相当惊人。近年的演习显示,该军每日最高推进速度可达到70公里以上,超过了俄军摩托化狙击师的水平。在年度战役演训中,装甲集群在陆空火力支援下插入敌纵深向心突击瓦解对手,成为必修科目,在在显示美俄的空陆联合战法已深深植根于38军。由于言种演习规模宏大,每次都投入超过一个装甲师的兵力,故作战纵深超过了70年代方面军的水平,而攻击间距亦拉大到80公尺,以致攻击队形的作战纵深达到15公里。在80年代被解放军高层推崇备至,但自身仍未具备技术条件的苏军‘在行进中变换队形并发起攻击’战法,90年代中期以后已成为38军的家常便饭。 最近两年的情况显示,38军在演习中的反应速度和兵力投射能力比1996年时又有了明显变化,其中一个装甲师在7天内的突击前进距离已达到1000公里,比1996年底多出了100公里以上,当中一半时间的进攻速度可维持在高水平,即每天超过150公里。在模拟实战的理境下这是一个十分惊人的速度,当然其中也含了特种部队、陆军航空兵、战役战术导弹营、出色的工程兵与后勤保障部队功劳,否则绝对无此可能,这样的进攻速度至今无人能出其右。 今年5月初至6月38军112师针对台湾进行了渡海和山地攻防训练,参与的包括了武直九和Mi-8MAT武装直升机、83式自走加榴炮,89式自走榴弹炮、89式履带火箭炮,红旗7号机动防空飞弹、89-I装甲运兵车、86式步兵战车、88C/96式战车等数百辆,以及电子战系统、自动化指挥系统等等。在训练中该师探索了起码3种新战法, 38军防空旅 随着红旗61中低空防空弹在1986年定型,改善野战防空系统时机亦已成熟。1987年38军开始组建全军第一支弹炮混合的防空混成旅,两年后全体形成战斗力。防空混成旅由2个红旗61飞弹营和2个59式57公厘高炮营、3个74式37公厘高炮营组成,共有24辆发射车和60门高炮。 1990年9月17日以来,38军防空混成旅开始陆续以红旗7号代替红旗61,用90式35公厘高炮取代59式和74式高炮,少量用于补充的红缨5C也被前卫1、2号单兵防空飞弹替换下来;另外在重要地点还部署有直属防空连。《解放军报》透露,5月以来北京军区某防空旅进入华北某靶场实弹打靶,从这是陆军首支防空旅这一点看,已明白指出是38军的部队。该旅至5月时,发射的34枚红旗7号全部命中目标,文章并强调迎头拦截反辐射飞弹的能力(红旗7号A/FM-90对反辐射飞弹的跟踪距离是17公里),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指挥员通过数字(位)化情报指挥系统下达作战命令’,‘信息快速传送给发射车’等描述,因为红旗7号与7A其中一点区别,就是增加了发射车上的垂直数据链天线。种种迹象表明,这种机动飞防空飞弹应该是最新的红旗7号A。此外也应留意,这个防空旅是有一支伪装分队随行的。 从1995年开始,38军防空旅用了俄国最新的TOR-M1(SA-15)履带野战防空飞弹,在强烈电子干扰下全部击落靶机,1997年购入的15套随后又转交了一部分给南京军区的集团军防空旅,以防局势有变。据开发该型飞弹的俄罗斯安泰武器公司指出,第2批是在1998年底订购,这批为数15套的TOR-M1本来于去年交付中国,半数属以物易物方式,但因故延至今年4月才付运,武器亦用于抵偿债务。同时,该公司已接获北京的要求,授权在大陆仿制160套同型系统,可装备16个防空团,这就是红旗17。 航空兵力 38军陆军航空兵大队与54军的陆航大队是各集团军同类部队中战斗力最强的。这两个大队各自装备了一种全军独一无二的飞机,前者有8架SA342瞪羚(Gazelle)反战车直升机,后者有23架UH-60A黑鹰运输直升机,深刻突显出它们的作战侧重点和受重视程度。以规模来说,作为防苏战略预备队的54军陆航大队最大,以攻击力来说则以38军陆航大队较优。对台湾来说似乎前者更值得注意,因为今年3月以后中央军委已打算把54军作为‘攻台战略预备队’,陆航大队当然亦在其中。由于中央军委副主席张万年上将出身于前第4野战军系统(38军也是该系统),1982年至1985年曾任前武汉军区司令,直接指挥54军,且现南京军区司令梁光烈中将曾长期担任54军军长,也是张万年的下属,加上张氏属于对台强硬的鹰派将领,因此这一消息可靠性极高。 1986年10月3日中央军委工8式批准组建陆军航空兵,1988年1月8日,中共第一个陆航大队在北京通县机场成军,它由北京空军航运团、空军飞行学院及陆军10支部队抽调组成,主力机型是直五和直九,本来曾打算引进美制CH-47D大幅强化机动力,但六四事件后被美国政府封杀。1990年5月中共最后一次从前苏联采购军备,购入24架Mi-17运输直升机装备38军,之后该机和直九就成为主力机种。1997年中共一批高层将领访问莫斯科并参观了一次陆军演习,首次目睹了数以百计的直升机从天而降的壮观场面,陪同参观的俄国军官透露中共很快也会有这种能力,事实上光是Mi-17系列,在2005年前将进口600架以上。 目前38军配备有瞪羚直升机、武直九、Mi-8MAT三种武装直升机,直九A/B、Mi-8、Mi-17/171运输直升机,特种直升机已有直九通信干扰型、远程中继通讯型、侦察校射型、转讯距离达数千公里的Mi-8河马G远程中继通讯型、Mi-8PP河马K通信干扰和电子反制型、Mi-171侦察校射型等等,此外1994年定型的直八和同年底首飞的直十一,陆军型已少量交付38军。上述各种直九的衍生型,曾参加1991年9月18日在燕山训练场举行的军事训练成果汇报表演,高级将领并现场试验了直九中继通讯型的远程通讯能力。此外武直十将在明年投产后加入38军,直八A也会在3年后服役,Mi-17/171的后继机种直十二或直十三,将会在2005年配备38军。 与美俄陆军师各有约121架或80架以上直升机,加上丰富的实战及操作经验,比较起来中共的陆航部队仍相当幼稚,不过发展亦快。与90年代中期相比,38军陆航大队的作战半径已增加约一倍,达到150至200公里,在夜航夜战能力方面亦大为提高,在演习中已能熟练运用多点同时着陆、空中蛙跳战术等作战方式。有一个问题是,中共的直升机数量仍然很有限,中共3个陆航大队的直升机才相当于美军一个师的所有数量。不过总参谋部下设置了陆航局,并由一位少将管理,现任局长为李希元少将,在裁军50万时其比例不降反升,可知陆航角色重要,陆航部队已成集团军尖刀突击部队,未来发展势将加快。 军自动指挥系统 1984年解放军3总部和各大军区、军兵种、国防科工委建立了达程汉字联机系统,揭开中共自动化指挥系统序幕。同年4月1日38军率先成立自动化作指挥中心。1985年远程汉字终端联机系统也逐渐网路化,集团军数百部汉字终端机联网成功,总参谋部能直以指挥系统管制军内各师。翌年10月17日,38军首次进行自动化指挥作战演习,军司令部内有两部大型电脑与20部小型电脑,作战指令几分钟内即可由司令部下达到营级,在演习中使用IBM PC-AT级的电脑影像显示系统,VAX785、MICROVAX II和国产JH系列中文电脑等当时先进设备。同年中共指挥自动化有重大突破:语音汉字输入电脑、手写汉字联机识别系统、语音识别电脑,拼音汉字编码技术相继面世,电脑卫星通信也实验成功,并建立卫星通信网,全军电脑联网实用化,炮兵指挥接近全自动化,这些成果为38军实现全面电脑化贡献良多。 1991年9月18日燕山综合训练场上,自动化指挥中心当着中央军委、国务院官员及上千军官面前展示。当38军军长启动遥控器,蓝军阵地和纵深地形、地貌、道路网、方位物、支撑点等全部投影到大型屏幕上,口述的命令立即即时显示出来。同时电脑文书处理员马上把命令印成电文,从命令下达到电文发出只用了10分钟,整个演习百分之八十作战文件和战情分析都用电脑完成。指挥官可直接与前沿任何一级作战单位通话,这种电脑化程度即使到现在总体上仍不至于很落伍。 10年之后,除了战斗文书已全部以电脑处理外,负责指挥自动化工程的总参61所又为该军配置了新系统。6月中旬38军某机步师在太行山远程机动演习中,使用了该师参与研制的师团两级野战指挥自动化系统,加倍提升机动指挥效能。该系统由机步师内外10多个机构携手合作,在原有基础上改革。 另外,该师还开发出江河湖泊桥梁兵要地志、战标图等各种软体上百套,采用网上对抗等多种方法,研究机动跨越江河天险、三栖运输装载等手段,累积了大量资料和数据。另据消息指出,7月10日上午在通信指挥学院模拟训练实验室内,包括来自38军的各军兵种、各战区和多名师级军官,进行师级电脑兵棋推演,模拟登陆与反登陆战法。红军的数位化部队由师级主官担任,与虚拟的蓝军在电脑上厮杀。红军首先通过电脑网路,向蓝军指挥中心发动电子炸弹和病毒入侵行动。同时海空火力也向指挥设施和要点进行火力突击,蓝军通信节点惨遭点穴打击,一开战,四成军事设施陷于瘫痪,二些红军军官甚至破译了对方密码,以电脑网路破坏其‘国防部网站’。残存蓝军关键通信节点并未逃过打击,几分钟的数据分析处理后,作战方案在电脑上形成,M族飞弹以及红鸟巡弋飞弹随即将之彻底摧毁,C3I受到致命打击的对手防线接连崩溃,红军轻易登岛成功。在这个明显针对台湾的演习中,清楚反映出解放军大致的攻台战术,也使人更清楚了解38军在这方面担当的角色。 解放军总参谋部5年前在教材中承认,在指挥系统自动化方面中国与世界一水平差距约15年。然而5年过去了,在指挥系统对抗战中各国又发生了不少变化,就以中共本身来说随着大量中、俄、以色列的机动电战系统加入成军,以及每年大量中共产软体编成,这个差距正日益模糊化。 38军的数位化建设 1997年3月15日,美国陆军在加州欧文堡国家训练中心进行了为期2周的数位化特遣部队高级作战实验,这是继1994年进行的营级数位化演习后美国陆军数位建设的又一重大举措。参与实验的蓝军数位化实验旅,由第4机步师第1旅担任,红军是国家训练中心的第11装甲骑兵团(旅级编制)。前者配备2亿5千万美元的改良型实验兵器及通信系统,以新的军事革命作战理论为依据,采用新的作战编制,并由第4支援营提供后勤支援。后者则采用传统和略加改良的苏式战术和类似的武器。此次实验共进行了8次演习,其中红军6胜1平1负,蓝军1胜1和6负,也就是说数位化旅全盘败北,而且败得比平时更惨。例如蓝军的毁伤概率就比平时训练时装备比其他旅要少,但因为敌我识别欠佳,误伤友军比前更多,高达30起。即使如此,军方仍认为实验取得圆满成功,国防部长科恩更是数位化部队的坚定支持者,他并认为经验应推广到各军兵种所有领域。 在38军同样存在类似的部队和实验,1995年正式开始。目前军已完成首阶段数位化实验,刚完成第二阶段升级试验,包括数位化步兵、侦察兵、炮兵、装甲兵、通信兵、电子对抗兵、陆军航空兵、自动化光纤多媒体高速指挥控制网路等实验,其中炮兵、装甲兵、通信兵的实验成果已被应用于改造现有装备或新型装备上,产生了很高的效益,并向各集团军演示推广。 在试验中该军发现这些昂贵的数位化设备,除了可靠性和稳定性有提高外,敌我识别也大有问题。另外与美军相同的是作战时的成本效益不太好,胜负仍未产生一面倒的情况,因此曾经颇有争议。但因为通过论证研究发现,长远而言其成本效益势必倍增,而且是新军事革命的不二法门及早日追上先进军队的捷径。 透过实验,38军也体认到新的数位化装备的确能提高部队战斗和效能,同时也发现和装备的潜力并未全发挥出来。其原因首先是虽然实验部队已用了较长时间熟习装备,并将之进行日常训练,还制定了新战术和使用守则,但与使用现役武器和战术的部队比较,因为理念和运用方法上往往完全不同,在传统思维未完全消除的过渡期内,实验部队潜意识上往往以传统的习惯操作新装备,使得部队和和武器熟练使用上事倍功半,效能大打折扣。 第二是部队在接收数位化装备后,都会把大部分注意力放在新装备研究、新编制研究和新理论落实上,并因应士兵电脑知识不足作强化训练,因而使士兵的基本作战技能、体能训练和战术训练受到压缩,影响正常任务的执行。这个弱点使正常时候能够较易取胜的实验队变得信心不足,可用直射火力解决的问题有时也会呼叫后方火力支援,变成开始依赖远程打击武器消耗敌人。为此军部已找专家研究一套心理法纠正第一项问题,同时研究一套均衡合理的训练时间分配方法克服第二项问题。 美军的数位化计画已因客观因素延迟,要求在今年内建成第一个数位化师,在2006年建成第一个数位化师,到2020年全陆军实现数位化,比原计画晚了10年。至于全陆军实现资讯化则是2050年的事,由此可见目前军事数位化热潮炒作成分居多,真正的数位化战场大概要到半个世纪以后。 中共已在38军建成一个实验性数位化营,从时间和规模来说,比美军约落后6年。中共希望在2年内建立首个数位化师,把和美军的差距缩小到4年,在2010年时与美军并驾齐驱。随着下一轮裁军和军费的增加,中共陆军也希望在2020年实现数位化,至少将和美军的差距控制在2年左右。为达目的,中共陆军打算由38军开始,分两步建构资讯化部队,第一步是在原编制不变或小变的情况下完成数位化,以镶嵌法增强现装备数位化作战能力,例如配备数位化通信设备、敌我识别系统、侦察系统、抗干扰全球定位系统(GPS)等,第二步是依据最新的资讯战理论,从根本上改革部队编制体制,才能全面实现资讯化。从发展方向和步伐来说,中共和美军十分接近,原因是彼此互为假想敌,加上美军执世界军事牛耳,参考美军并不出奇。与美军不同的是,中共并不追求全面的压倒性技术优势,受限于财力,仅有半数部队会实现数位化。 透过数位化实验,38军发现在作战速度、杀伤能力、生存能力三项指标中,进步最显著的是作战速度,也就是说数位化部队有加快战争进程,减少消耗的神奇效果,目前亦循此途径而努力,未来集团军将会缩小为军。 在整体合成战力上,军方希像38军这类重点集团军能足以抗衡美军2个重型师或3个轻型师。以美军标准而言,像第一装甲师、第一骑兵师、第一机步师等属重型师,而像第82空降师,第101空中突击师,第10山地师等属轻型师。目前38军的综合战力达到最高,高于中共建政以来任何一个时期,以目前最强的第7装甲师(装备98式战车)来说,除了日本北海道的第7装甲师在战车性能上互有长短外,综合战力在整个远东无出其右。据此进一步研究,可以发现总参谋部的希望并非凭空想像,当然在目前两岸形势下,38军有多少会用于台海,恐怕有更多人关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