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观察评论 军事技术 各国军队 文献资料 中华文明 军事机构 关于我们
站内搜索 史海钩沉 战略战术 武器装备 军事地理 世界文明 网友视点 给我留言


《橡胶林的回忆》之中篇《红河波涛》[十二][下]


日期:2005-08-28 17:32:53|0000-00-00 00:00:00 来源:no 作者:风牌575

第四集【攻坚不能停止】(下)   “停止前进,在原地用火力支援!”上级向我们传来了命令。   战士们没有犹豫,站在丛林中举枪就射!   旁边战友自动枪弹出的弹壳打在我的头上,生疼!   我们站在丛林中,全部立姿无依托射击。   “哒哒哒、哒哒哒”,射击对越军毫无影响。56冲的点射基本上都是在吓唬人,别说长点射,就是你的两发短点,第一发可能还有目标,后面的一发你根本就找不着了。   冲锋枪的立姿无依托射击,谁都知道那是什么效果。   越军仍然在不停地变换位置,阻击着我友邻部队的进攻,还分别以班为单位从后面的战壕中撤离,他们撒开两腿,跑的可真快啊!   连长看着大伙儿的射击对越军毫无影响,高声喊到:“停止射击!”“不要打了!浪费子弹!”   “距离太远了!”   是啊!距离太远了,800米的距离,又是无依托射击,就是给你200发子弹,你能打着一个人就算不错了!可那样有什么用呢?后勤要给你们送多少弹药啊!   “重机枪给我打!”连长狠声的叫到。   重机枪的班长哭丧着脸说道:“连长,我们的枪架在地上根本就看不出去啊!”   “那你不会高架吗?妈的!笨蛋!”连长急了。   “高架”是我们重机枪另一种架枪方式,它适用于对空目标射击,如果遇到空中袭击,重机枪高射是步兵连唯一的防空武器。   可那个地方适合重机枪高架的位置也有限,它不是象我们单兵,随便找个位置就可以射击,而是要找到牢固的地面,上面又有开阔的视角的地方才适合架枪。   “董存瑞找地方放炸药的镜头”出现了――重机枪班的战友们四处在找寻着架枪的地方,可那枪不是被树木挡住,就是在松软的地面和斜坡上架不稳。   “越军又跑了!越军又跑了一个班!”   看着越军逃跑,战士们都急,除了一挺重机枪找到了位置在猛烈射击外,仍然有战士在举枪射击。   “六0炮快用炮!”连长也着急了!   “用炮!”是要炮兵进行射击准备的口令。炮兵射击哪有步兵用枪射击那么方便,步兵举枪就射!炮兵可不行!他们要固定炮座,稳定炮身,然后测距瞄准;其他人还要给炮弹装上引信,准备好炮弹。这一套动作就需要一分钟,炮弹飞行还需要几秒钟,等你准备好了,越军也跑了。   再说那地方哪有用炮的地方啊,整个连队被森林盖住,很难找到缝隙把炮弹射出去。   大家也许不知道,当时配发的六0迫击炮炮弹全部都是瞬发引信,即碰上东西就爆炸,哪怕是树叶也会爆炸。在那样的密林中,谁敢打?弄不好炮弹一飞出去就碰上自己的头上的树叶而爆炸,还不把自己给灭了!   好不容易两门六0炮找到了位置,做好了准备。   连长一声“打!”   炮弹飞了出去,可两门小炮能拦阻敌人的逃跑吗?我们眼睁睁地看着越军逃跑,他们一个班、一个班的掩护撤退,很有组织,也很灵活,看不出是溃散,而是有组织的逃跑。   越军是有能力逃跑的,他们仗着对地形的熟悉,灵活地在山地间逃窜。   看过一部叫《深入敌后》的美国片,讲的是一个美军领航员落入了塞族武装的敌后,塞族武装成群地在追杀他,他跑掉了。我想这完全是可能的。只要有逃生的欲望,只要有逃生的毅力和平时训练的基础,是能够做到的。   越军就是在我们的火力追击下逃跑的。可见他们平时把撤退作为了训练科目,而且准备撤退的路线选择的也很好。   我们的拦阻射击没有对他们造成太大的威胁,因为我没有看到直接命中敌人。   我们也无法与我们的友军进行联络,我们没有他们的频率,也没有识别呼号,就是我们用的无线电能喊通他们,他们也不敢轻易相信我们的内容,他们更不知是谁在和他们通话!   想到这里,我回忆起那幕,感觉遭透了!压根我们在战前就没有在这方面进行训练和准备。   训练和准备什么?那就是――协同!前一线分队的协同作战!尤其是师与师级的前线分队协同。   由于不是一个师的建制作战,等我们把我们看到的情况通报给我们的上级营指挥所,营到团、团到师、师指挥所再向友邻师通报、友邻师指挥所再到团、团再下达到所在进攻的前线连队,你想想,那会儿越军会跑到了什么地方?   “越军早就跑的没影了!”   咳!什么是“黄瓜菜都凉了!”我看用在这里再合适不过了!   看着越军从我们眼前消失,看着自己的友邻部队没有打到敌人的要害,弟兄们的心里别提有多么的难过!是我们追击的不及时吗?是我们手中的武器不先进吗?是我们没有很好的通信工具吗?是我们的指挥系统落后吗?我说不准确,但我有个非常明显的感觉是:我们协同太差了!按现代时髦的语言说:是我们在一线的部队没有沟通,一线作战的部队缺乏必要的信息。   信息的传递需要有一个“渠道和通路”,在这个“渠道和通路”上,要保证信息秘密地、有效地传递,互相识别尤其显得非常重要。可我们那时除了在手臂上系白毛巾以外,没有什么更好的方法,更没有什么好的方法来进行友军识别了,没有好的方法互相进行识别,你还指望互相传递信息吗?   算了,不去研究这些理论问题了,这些问题留给军事家们来研究吧!   没有密切的协同,前线作战的分队就不能很好地通报敌情,就不能很好地配合,也就谈不上什么相互支援了。   我们的友邻部队经过艰苦的战斗后,终于登上了登朱高地,占领了越军的防御阵地。看得出友邻部队在进行阵地清剿了,他们沿着战壕搜索,谨慎地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地点。   我想,阵地上肯定有被我军击毙的越军,那些越军是为了掩护他们主力部队撤退而被击毙的,他们来不及撤退,就是要跑,也会被我军战士的追击火力消灭,犹如我们第一天的战斗,火力追击逃敌!   跑不掉啊!往哪儿跑?距离实在是太近了!我想战后,那些被击毙的越军也一定会被越军方面授予什么荣誉的称号,因为他们的行为也是为了掩护“战友”啊!   看着友邻部队的战友攻上了登朱高地,我们收拾起了自己的武器。   “撤!回266高地!”连长高喊了一声。全连战士扭头向266高地走去。   连长边走边发牢骚:“打他妈的什么仗!敌人都跑了!”   “如果他们出去一个班,从右面上去,把那小路守住,越军往哪里跑!”他自言自语,又象是在和我们讨论。   是啊!他发牢骚不是说我们友邻部队,而是看着越军从自己的眼前跑掉――窝火!   派出一个班守住小路?那是你旁观者清嘛!进攻的部队能看见右后边的小路吗?他们看不见!   这也充分地说明了一点:‘山岳丛林作战,贵在小群多路的出击!’这一战术要点。   上级没有要求我们继续进攻或者说是继续前进,而是要我们回到266高地待命,也没有要求我们去攻打村庄或者城镇,而是要我们继续在这些山头上留守。目的就是要我们保障我们军主力的右翼安全,保障我们军主力向敌纵深进攻的顺利。   可我们那时哪里知道这些深奥的作战方案?这都是我现在才明白的道理。   撤吧!回到266高地已经是下午3、4点了。连长要求大家隐蔽、迅速地开始构筑工事,在高地上进行防御待命。   兄弟们挖好了工事,已经是累的筋疲力尽,再也无力动作了。大家都爬在自己的工事里,静静地休息。   疲劳加上饥渴,让我们很难受。不是没有吃的,是我们已经连续三天吃那压缩饼干,喝那带着“药味”的凉水,看来这天晚上又只有吃饼干了。   连长看着大家难受的样子,为了不使自己连队的战斗力有所损失,他带头吃起来饼干。这就象电影《上甘岭》里的连长带头吃饼干一样,不同的是《上甘岭》里的八连长吃饼干是因为没有水咽不下去,我们连长吃饼干,是因为大家吃饼干吃腻了吃不下去!   两者不同,但同样是吃饼干,只是我们比上甘岭升华了,因为我们还有水,我们的饼干更营养、更丰富。要么说过去的老电影拍的好呢,因为他们更真实!想想拍《上甘岭》这部电影时,上甘岭战役刚打完还没有几年啊!   “吃吧!不吃哪有战斗力!”   “李云龙、伍达正!给我吃!这是命令!”连长命令着一些吃不下饼干的战士。   黑夜又向我们袭来。   连长派出了班哨,在连阵地的周围布置好了警戒,可他仍然不放心,命令二分之一的人担任掩护警戒,二分之一的人休息。   这可是来到越南的第三个晚上,黑夜对我们每个人都是恐惧的。这不是象小孩子,遇见天黑就害怕。而是夜晚会给我们的观察带来非常大的困难,我们要时刻睁大眼睛,看着前方,竖立耳朵,听着周围,防止敌人的突袭。   这天晚上我们的警戒比前两夜都严,因为我们是在敌的前沿,在我们的右翼就有越军活动,没有谁敢马虎,就是本该休息的战友们也都加入了值班的行列。   我们同样是裹着那件雨衣,卷缩在工事里。那件雨衣成了我们的宝贝,成了我们夜晚的被褥,谁也离不开它。虽然天没有下雨,但仍然很冷。   经过漫漫的长夜,天终于亮了起来。   大家仿佛也开心了许多,还好,昨晚并没有遇到什么更多的麻烦。战友们能看清了眼前的一切,不再象晚上那样紧张了。   连长传来命令,让三分之二的人休息,三分之一的人继续担任警戒。许多人又开始闭上了眼睛睡了起来,我也一样,抓紧时间,尽量恢复着体力。   1979年2月20日这一天上午,由于接到敌情通报,我们右前方的高地上有越军防守,因而我们的阵地管理非常严格,不准走动、不准抽烟、不准高声说话,每个战士只能呆在自己的掩体里。   此时,我们这只连队所有人已经三天没有吃过粮食了,全靠饼干和水来补充体力。   由于我们整个野战团在不停的战斗,一个后勤处要供应三个步兵营的食物,三个步兵营又在不停地运动,只有供应饼干最省事儿!我们没有大米、没有面条、更没有馒头和面包。罐头就别想了,所发的罐头在战前全给丢了,现在后勤没有罐头给你了!   为什么?罐头那么重,要派多少人送罐头才能满足连队的需要啊!更别说这是在前线,暴露了目标你就不怕越军的炮火吗?   我们没有多余的食物,只有饼干!也许上级早已知道,这样无疑会对部队的战斗力产生很大的影响,逐派出后勤分队为我们补充食物。补充什么?他们派出民工偷偷地给我们送来了苹果!   这天上午,后勤送来了一袋苹果,数量很少,还达不到每人一个。是啊!人家后勤送苹果,还会数数你们前线有多少人吗?战友们在掩体中互相传递着。   几十个苹果传到大家手中,已经使我们所有的战士感谢万分了!苹果!――“这是祖国亲人送来的苹果呀!”送苹果的军工向我们传达了祖国人民这一问候!   是的,这是祖国人民送来的苹果!这一点没有谁怀疑!   平时,部队里什么时候有水果供应?就是你那点儿伙食费,每天4毛1分钱的伙食标准能吃苹果吗?不是祖国人民送给你的还能从哪儿来?   战友们手里拿着苹果,虽然没有象电影《上甘岭》里的志愿军那样舍不得吃,但也够珍贵它了。   由于数量不够,大家一人咬一口的传递着。就是那一口苹果,也足以让我们精神为之一震!   我们感谢后方的祖国给我们送来的苹果,同时也对自己的祖国产生着思念。此时的祖国人民都在干什么呢?此时的祖国又是什么状况呢?是象抗美援朝时期那样,全国人民齐动员支持前线吗?我们家中的亲人又在干什么呢?   我们吃着苹果,或多或少的人一定在思念自己的祖国、自己的家乡、自己的亲人!   我也一样,由于没有新的命令下来,嘴里又是祖国家乡苹果的余味,不免使我想起了家中的父母。   战前,父母积极地支持我走上前线,此时难道他们就不为儿女担心吗?若干前线儿女的父母不思念他们的骨肉吗?   答案是肯定的!没有一个父母不在思念他们的儿女,没有一个妻子不在思念他们的丈夫,没有一个儿女不在思念他们的父亲,没有一个兄弟姐妹不在思念他们的同胞骨肉!   我们也一样,我们想念家中的亲人,我们想念我们的祖国,我们想念那生我养我的土地!   可我们相互之间没有通信,没有可以联络的方式,更没有时间聆听来自祖国的信息,因为我们还要战斗,我们还要进攻,我们还要为祖国惩罚那些忘恩负义的家伙!   理论上讲,上级接到我们连队的那台电话机是可以打回国内的,甚至可以说中央军委主席他要和我们前线通话都是可以做到的。不要说可以打回重庆,更可以接回你的家中,因为都是军线。   可这是在战时,通信线路就一条。你以为还是在连队的驻地,向上级报告一下,给你个特批,你就可以打电话回家了吗?完全不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别说是一个战士,就是一个师长也不会在那个时候提出这样的要求!   我看了看连长身边的那台磁电式的军用电话机,想起了在北边一千多公里外的家中那台电话机。如果在平时,只要我拿起话筒,摇动摇把,通过我们军中那些可爱的军妹妹甜美的声音,就可以把我的电话转接到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中。可是现在,我只有把我所有对他们的思念和祝福都藏在心里。   电话机又响了,那是在上午十点,连长接到营指挥所通知,要连长到营指开会。连长带上通信员和两个战士离开了我们。   会议很快结束,接近中午时分,连长回到了连队,并向各排传达了会议内容。各排长、配属分队的班长都聚集到了连长周围,聆听着连长下达的作战命令:   “各排长注意!今天下午15:00时,我营奉命向当面215高地之敌进攻,215高地有越军守敌一个连,是192团一营营部所在地。我营由三连担任主攻,从215高地北面突击;我们连担任助攻,由215高地西侧进攻,一连担任营预备队,在三连后跟进,必要时接替三连进攻!”   “协同动作是:15:00时正,炮火准备,由师炮群对当面215高地之敌进行打击,30分钟后,炮火延伸至349、402高地,打击逃敌和阻断敌人退路,随后我们开始冲击!与三连密切配合拿下215高地!”   “我连由三排担任主攻,二排担任助攻,一排担任预备队。炮火准备后,我连按三排、二排、重机枪班、一排、喷火班、60炮班、炊事班的顺序出发!”   连长指着手中那份被塑料皮包着的地图比画着,讲解着。   他同时要求各排迅速完成战斗准备,严格阵地管理,不要暴露目标。由于敌阵距离我方距离较近,要求我连所有人员在我师炮火准备时注意保护自己,不要产生非战斗减员。   215高地,一个不起眼的小山头,不管是从标高还是从面积都无法与我们第一天攻击的滩头阵地相比。它在我们所处位置的右前方,直接控制着我军向敌纵深坝洒县穿插的必经之路。   它的背后是349和402高地,从谷柳到谷珊的公路就在其后,那也是老街通往坝洒的主要公路。   从我们的阵地到越军防守的215高地,直线距离不超过800米。高度还比我们驻守的266高地低,我们完全能够远距离俯视215。   215高地上顶部相对平缓,周围绿郁葱葱,灌木和林木都有,完全被植被覆盖,根本看不到有越军构筑阵地的痕迹,也看不到有越军在防守。   在215高地的两侧有两条延伸的山脊,很象一个“人”字型,顶上是215,左边的一条腿向东,朝向我连,另一条腿向北,朝向三连。   在敌我两阵之间,有一条机耕路横在我们的山下,机耕路旁是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河水深度不超过0.5米,宽度不超过10米。对我们进攻形不成障碍,只要我们过河后,就能迅速登上215高地左边这条山腿的无名高地,沿着山脊向215进攻。   顺着机耕路往左再往前的山沟里,坐落着一个村庄,名字叫“早外”,地势相对平坦。村子里的房屋都是用茅草盖的屋顶,大小怎么也有40户以上的人家吧!   村子里冷冷清清,由于战火纷飞,早已不见人烟。   全连的战士都接到命令,隐蔽起来,积极做好了战斗的准备,就等着炮火准备的那一时刻到来   我们要进攻的路线也非常清楚,跃出战壕,下到山下,穿过机耕路,跨过小河,登上215高地左边的山脊,顺着山脊就能向215高地进攻了。   正当所有的战士们都在静静的等待炮火准备的时候,突然有人报告,发现一名越军朝我们走来。报告人是我的老乡何崇宾,他是二班副,此时担任全连的观察哨,拿着连长的望远镜在右侧的一个隐蔽处观察。   这一报告引起了全连的骚动,大家纷纷抬头,都想看清这个大胆越军的动机,并将枪口都对准了来人。   “不准搞!”   “谁也不准开枪!”连长重复着他的命令。   所有在前面的战士都压低了身子,互相传递着连长不准开枪的手势。   这名越军背着武器,慢慢的走着,不时地抬起头来,眼睛东张西望,在他身后的山头上还有徐徐的炊烟升起。   这小子要干什么?我们不得而知。   “一排长,干掉他!”连长下了命令。   连长让大家不要动,那是为了隐蔽,不要暴露全连的目标。命令一排长动手,那是由于一排长是全连的射击标兵,特等射手,只有他能够胜任这一任务。   “拿只半自动给我!”一排长向旁边的战友伸出了手。   一排长名叫李永贵,云南墨江人,个子矮矮的,皮肤黑黑的,可射击相当准确。不要说百米之内说打你的鼻子决不会打着你的眼睛,就是对200米外的运动目标射击,也是弹无虚发!要么怎么会是射击标兵呢!   “排长,这只枪好用!”一班的一名叫普九的彝族战友递上了手中的半自动。   “有没有误差?”   “没有,标尺一瞄哪儿打哪儿!”普九答道。   “晓得喽!”矮个子排长自信的答道。   可能会有人说,叫个狙击手用狙击步枪一枪就给毙了,哪有那么麻烦?   可在那个时候,有什么狙击步枪啊?所有的士兵只有在电影里见过那玩意儿!我军的装备里根本就没那东西!   战前扩编时,说到装备问题,有人对“56式半自动”步枪是否适用于作战提出了疑问。认为步枪不适合丛林作战,也不适合进攻战斗。但也有人反对这一观点,认为步枪对精确目标的打击有它不可比拟的优势!步兵班里必须保留步枪。   我弄不明白是由于经费的问题还是由于作战的需要,“56半”仍然在我们手里。所以,我们每个步兵班都有三只“56半自动步枪”。   今天,如果有人问我,你认为是何种原因呢?我会回答:“那是由于战场的需要!”也许今天这种武器早已从我们的步兵班的装备中撤去,换上了更新式的狙击步枪,但是,步枪在作战中的作用是不可磨灭的。   那名越军向早外村方向走着,目光警惕,是侦察兵?不象!是下山找食物的?也不象!是送信的?还是不知道!大家在心中猜测着。   李永贵排长估计了一下距离,有200多米远,他定好了标尺,在掩体上做好了依托,稳定了一下枪身,接下来是静静地瞄准。   “啪!”一身清脆的枪响后,越军并没有立即倒下,而是楞了一下,拔腿就跑!   子弹打在了越军前一米的地上,一股尘土冒了起来,惊动了这小子,他知道有人在向他射击了。   “啪!”紧接着又是一声枪响,这小子摔在了地上,身上的自动枪摔出了很远,趴在那里不动了。   “打着了!”有战友兴奋地喊着。   几秒钟之后,这名越军又动了起来,他努力地移动着身子,向旁边山脚下的树林中滚去。   “没死?打伤了!他滚进了树林。”老乡何崇宾报告这一情况。   怎么没有一枪命中?不是射击标兵吗?不是弹无虚发吗?   那是在靶场!你以为打人象打靶一样那么容易呀!你以为是用现在的79狙击的光学瞄准呀!又不是象现在电视里播的特警打100米内劫持人质的罪犯,那可是用步枪对200米以外的运动敌人射击!能用两枪把他击中就够神的了!   第一枪一排长多取了些提前量,或者说没有想到那小子走的那么慢,子弹打在了他的前面。可他一跑,速度刚好与平时训练的移动靶一样!这第二枪补的可真准啊!   “继续监视!只要他出来捡武器,就干掉他!”连长又发了话。   自那以后,这小子就再也没敢露头,一直躲在林子里。   全连战士注视着前方的高地,静静的等待着上级的炮火准备。   15:00时正,我们只听着头上一群巨大的声音传来,就象是一群飞石从你头上掠过,又象是一群黄蜂,呼的一声,狠狠地砸向了对面的山头,一声巨响!真是地动山摇!连我们待机的266高地上都能感觉到那爆炸的震撼!   强大的气浪滚滚袭来,甚至都能感觉到那灼人的热浪!   我们听不见火炮发射的响声,这突如其来的爆炸着实让我们吃惊不小,那一群炮弹飞过的瞬间,那爆炸的威力,以及那震撼的声响,都让我们毫无准备,感觉就象是炮弹落到了自己头上。   爆炸的震动使得我们不得不将身子离开地面,以减少那震动带给我们的冲击,我们本能地都把头埋进了自己的双肘之间。   那爆炸的声响我无法描述,既不是“轰”的一声,也不是“轰隆隆”的一片。那感觉就象小时候和小朋友玩打仗游戏,对手抓了把小鹅卵石向你洒来,你一低头,一群鹅卵石从你头上飞过,然后落在了你身后的水泥地上,“哗啦啦”响了一片!对!就是这样的感觉,包括那炮弹从你头上飞过都是象一群石头飞过那样的声音!   随着那滚滚的热浪,一片片黑烟升起,弹着点完全覆盖了我们前面的高地。   齐射!集速射!又是齐射!   好半天我们才能听到了后方传来的炮声,前方的爆炸声和后方传来的开炮声交替响应着,看着那炸点一处处开花,真有说不出的痛快!   这也就是122榴和130火在射击,平时看着那炮弹也没有多大,怎么落在地上威力的那么大呢?   即便我入伍已有两年,但在平时训练中,我从没有参加过正经八百的步炮协同演习,我想我们连队大部分人都没有参加过,平时的训练,最多就是营炮连打一打,再不就是团里的100迫击炮打两发。没有谁和师炮团玩过。即使有人参加过大规模的演习,在演习时的步炮协同也不会让你们步兵距离弹着点那么近!炮兵也不会打那么多炮弹,最多用一个连打两个齐射表演一下,而且还要让你们步兵趴的低低的、远远的。   毕竟演习是要注意安全的。   要么说电影《英雄儿女》中,王成在要炮火支援时,炮兵会犹豫呢?不得已,王成英雄喊出了“向我开炮”的口号!那不是王成想让炮兵打近一点吗?炮兵敢打吗?什么是“近”?200米以内就算是向你开炮了!   现在的实战终于让我有了深刻的体验,体会到了那火炮真正的威力,为什么说它是“战争之神”呢!为什么老兵会怕炮呢?那是慑于它的威力!那是慑于炮火打来你无处可藏!   前方的高地瞬间成了一片火海,有的树林燃烧了起来,可更大的火焰来自于早外的村庄。   真是炮弹不长眼睛!也许是一发炮弹偏离了方向,落在了村庄的周围,火花引燃了茅草屋。瞬间早外村庄成了一片火海!   大火劈劈叭叭燃了起来,火势凶猛,浓烟滚滚,加上炮弹的爆炸,真是火海一片,硝烟弥漫啊!   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人为那炮兵的火力叫好了,因为我们要时刻准备战斗,时刻准备出击,大家的注意力全部放在了前方的目标上。   大家心里想着:这样的炮火打击,越南人还挺的住吗?我们那么远都感觉到害怕,更别说这炮弹是落到他们头上的!别说没有炸着你,就是震也会把你给震晕了,我们上去就是去清剿吧?那可是太好了!   早外很快被烧的干干净净,随着村庄火焰的逐渐熄灭,30分钟的炮火准备也很快结束,连长的电话机里传来了上级的命令!   “出发!”连长一声令下,全连战士跃出了掩体,向山下冲去!   第四集【攻坚不能停止】(完)   我想说的话   各位网友,中篇<红河波涛>的前四集我写完了,不瞒大家,最后2000字是我今天晚上才写完。有网友说:你这是吊胃口,怎么不一天多贴出一些?这不是我有意要这样做,一是我写不了那么快,虽然现在打字的速度有提高,但回想往事还是需要时间的。二是网上的排版不允许那么多字,好象超出了12000字就贴不上了,这点我不能肯定,但字多了一定是不行的。   在这,我首先要感谢各位对我的支持和鼓励!也要感谢网友们对我的帮助和建议,有很多人提醒我写错了字,有很多人帮助我弄清了一些问题,所有这些我都会在文章中改正过来。   中篇的四集与上篇的篇幅差不多长,确实费了我很多力气。主要是战斗的情节太不容易回忆,战斗本来就是高度紧张,又事隔那么多年。我至少在写中篇的时候与战友聚会了三次以上,还不停地给战友们打电话,请他们帮着回忆我们那些天所发生的事。   为此,我也专门和老连长及战友去了趟河口,主要是感受当年的气氛,找寻当年的足迹,自从那天晚上黑呼呼地过了河我就再也没去过那个地方,我太想去了!除此外还去看了看我那些牺牲的战友,很多年了,他们一直睡在那里。   不容易啊,原来没有时间、也没有条件,现在不抓紧,以后说不定又走不动了!   此行还得到了“燃烧的血”网友32688的大力支持,还得到了我的云南朋友的积极帮助,在这我借此地表示大力感谢!   中篇写了四集,可回过来一看,才写了三天发生的事,又让我丧失了信心,还有那么多内容要写啊?   因而今天这四集贴完,我不敢再作承诺。有网友说:是不是又要我们等三个月啊?我在这里要说:或许时间更长吧,因为确实写的有点累了,我需要休息一下。   但我不会忘记你们!我会继续努力写下去的!要说我有什么承诺?那就是――我要把他写完。一直写到:   所有回来的人都见到了他们的母亲;   所有牺牲的烈士都埋在了祖国;   所有被俘的战友都回到了自己的家中;   所有负伤的战友都重新站了起来!   有些网友对我现在的情况也很感兴趣,我也简单说几句:   我现在既不是当官的,也不是大款,而是自食其力的纳税人。和大家一样,要为家庭、儿女而辛勤地工作。   很多人也对我的“回忆”的真实性表示怀疑?我想说的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是百分之百的真实!有没有假呢?肯定有,起码我的名字就是假的。   最后,也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的两幅广告照片,一幅回忆照片,一幅战斗照片,都是我本人的照片。第一张是我85年的一张训练照;第二张是我们连队在前线的真实照片;二张照片都是我的小兄弟帮我设计制作的。   好了,就说这么多,再次谢谢大家了!   祝大家生活愉快!幸福!   风牌575   2005年8月27日星期六


®中国军事 版面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豫ICP备050157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