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未来装甲作战平台的发展(第一部)[三]
日期:2005-08-24 10:03:10|0000-00-00 00:00:00 来源:no 作者: 《军事力量》
《军事力量》杂志供中华网特稿
七、全新的尾舱式自动装弹机和弹药的隔舱化问题
多次的实战证明,俄式自动装弹机的结构特点不符合未来战争的需要。加上未来装甲作战平台所用弹种结构的变化,笔者建议我军应该抛弃俄式吊篮式自动装弹机,发展炮塔尾舱式自动装弹机,并实现弹药的隔舱化,以提高未来装甲作战平台的生存力。为此,建议我们在发展未来140毫米火炮和改进现有125毫米火炮弹种时,可采用全可燃整药简的分装式(140)和整驻式(125)弹药。在炮塔尾部的自动装弹机内可根据弹种的不同分别存放12发125毫米整装弹或10发140毫米分装弹。车体储弹舱可存放24发125毫米整装弹或18发分装式140毫米炮弹(如采用底盘动力传动室前置,储弹量还会大幅提高)。可能有人会对自动装弹机内只有12发125毫米炮弹或10发140毫米炮弹提出异议,即弹药太少了。对此笔者以为,任未来的战争中,作战双方武器系统的威力和命中精度都要比现在有空前提高,在当时的战场环境下,如果无法做到先敌发现、先敌开火、精确命中的话,即使你有再多的弹药也会伴随敌方的火力瞬间蒸发掉。再者说,在来来依托空优条件下的空地一体联合作战中,单平台间的对抗几率呈减小的趋势,而一个单元的装甲作战平台如果能在一场战斗中将自动装弹机种的12发或者10发弹药全部发射出去的话,即便是平均只有50%的命中率,对于单个装甲作战平台而言,l:6左右的战损率还有谁不能够承受和接受呢?
图8
八、采用新型炮塔,用30毫米速射炮取代传统的127毫米高机
考虑到未来装甲作战平台所面对目标的多样化,在整体火力的分配问题上,笔者建议在新型坦克炮塔上安装引进的俄式2A72型30毫米自动炮,作为补充火力使用。该炮全重但为84千克,为适应需要进行局部改进后的重量也不会超过100千克。在对付轻型装甲目标和空中目标时,其优势是127高射机枪所望尘奠及的,在大大加强坦克自身防御的情况下,该炮的安装非常方便,没有任何技术难题,且对炮塔的结构不会有什么负面影响。再者,增加30毫米自动炮后,会将主炮弹药略显不足的瑕疵擦冼得干干净净。
未来重型装甲作战平台底盘的通用化和动力系统的选择
从目前的情况看,世界备坦克生产大国均放慢了第四代坦克的发展步伐,而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了二代坦克的改进上。这就给我们追赶世界先进水平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在发展未来重型装甲作战平台时,笔者以为,为了节省资金和时间,没有必要重新研制全新的底盘,并建议新型重型装甲作战平台的底盘最好在现有的MBT 2000坦克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且采用动力传动室前置。动力传动室前置,在增强装甲平台生存能力的同时,也给扩展变型车提供了方便。主战坦克、步兵战车、自行火炮以及相关的辅助战斗车辆实现底盘通用化,实现了整个重装作战平台在机动性和防护性上的统一,即可大大简化后勤,也可以降低批量生产成本。以此为基础,整个未来重型装甲作战平台的战斗全重可控制任52吨左右。
图9
长期以来,动力传动系统的先进性和可靠性是一直困扰我国主战坦克发展的一个技术难题,以我们目前的技术储备和制造工艺而言,要在短时间内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愿望尚难以实现。因此,有选择的引进较为成熟先进的动力传动系统进行仿制生产是我们能征短期内解决来来重型装甲作战平台动力系统的一条捷径。
通过分析我们有可能获得先进动力的渠道来看,主要有乌克兰的6TD-2涡轮增压发动机,法国的UDV 8X15 00超高增压发动机、德国的MT 883型涡轮增压发动机。由于欧洲对华军贸尚未解禁,所以估计法德两国在向我们出售它们最先进的发动机时,可能会附加一些苛刻条件。所以,最可行获取先进发动机的渠道很可能是乌克兰。
在对比6TD-2、UDV 8X1500超高压发动机和MT 883型涡轮增压发动机后(见表1),我们可以看出,尽管乌克兰的6TD-2型发动机没有采用什么太高端的技术,但该发动机的整体性能与法德产品相比并不逊色,甚至在综合性能上还要优于法德的发动机。据最新资料,乌克兰已经在6T D-2的基础上研制成功了l,5 00马力的6TD-3型坦克发动机,且其外形尺寸与6TD-2基本相同。如果单从发动机的综合指标来看,6TD-3型l,5 00马力发动机的综合性能是目前最优秀的。在我国向巴基斯坦出口的MBT 2000型主战坦克上,6TD-2型发动机(整个动力系统体积仅为3.2立方米)已经得到了成功地运用,而我们也借此对6TD-2型发动机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笔者以为,在未来重型装甲作战平台的动力选择上,我们可以采用分两步走的方法:第一步,吃透6TD-2型发动机的技术特点,将其作为未来重型装甲作战平台的前期动力;第二步,引进6T D-3的制造专利和生产线(就像引进其DN 80舰用燃气轮机一样),以此为契机将我国大功率坦克发动机的技术水平提高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从目前中乌两国间良好的外交关系来看,乌克兰在对我国军售问题上持非常积极的态度。另外,可以以此压低法德向我们提供最新发动机技术的价码,在条件成熟时,少最引进法德在发动机领域的最新技术(欧洲联合动力),通过消化后将其用于对6TD-2/3型坦克发动机的改造和新型发动机的研制。相信通过上述努力,可使我国彻底摆脱长期以来在大功率坦克发动机技术上徘徊不前的窘境。
未来重型步兵战车的发展
笔者以为,长期以来世界范围内步兵战车的发展疏忽了一个问题——将投入一线作战的步兵战车置于主战坦克同样危险的作战环境中时,忘记了其防护水平与交战的火力平台间存在的强烈反差。在协同作战时,冲在步兵战车前面的主战坦克只要稍有疏忽或照顾不周,软弱的步兵战车就会被敌方的重装火力撕咬得支离破碎。而这一幕,曾在两次海湾战争中多次重现。其实,即便是遭受步兵轻型反装甲武器的攻击时,步兵战车也很难抵挡。有趣的是,步兵战车设计之初,是为了防止主战坦克遭受敌方步兵的攻击而伴随主战坦克作战的。这就是说,当拥有3-4名乘员的主战坦克在突击时,拥有10名左右乘员步兵战车(人员为坦克的3倍)的使命是为了保障坦克安全。可事实上,无论在何种战场环境下,前者的安全系数要远远高于后者。据美军两次海湾战争中的伤亡统计,协同主战坦克作战的步兵战车乘员的伤亡至少是主战坦克乘员的7倍以上。
图10:重型步兵战车方案
随着未来战场条件下,反装甲武器的多样他小型化,智能化和大成力化对仅有有限防护的步兵战车而言,已经成为一场挥抹不去的恶梦。因此,在主战坦克底盘上发展与其防护性能相当的重型步兵战车将成为步兵战车发展史上一页新的篇章。所以,笔者建议,在发展未来装甲作战平台时,尽可能的实现主战坦克与步兵战车底盘通用化,当然。为适应步兵战车的特点要对通用底盘进行相应的改进,以满足步兵上下车的要求,主战坦克与步兵战车底盘的通用他是未来作战任务中,两者能否相互真正进行协调作战的重要一环。
图11:重型步兵战车方案
对于未来重型步兵战车的武器系统选择上,笔者觉得引进的MBP 3步兵战车的战斗部是一种理想的选择。这是因为MBP 3步兵战车的战斗部是目前世界上威力最强大的步兵战车火力系统,符合我军未来作战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