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观察评论 军事技术 各国军队 文献资料 中华文明 军事机构 关于我们
站内搜索 史海钩沉 战略战术 武器装备 军事地理 世界文明 网友视点 给我留言


宙斯盾天下三分世界海军大洗牌


日期:2005-08-25 18:09:23|0000-00-00 00:00:00 来源:no

 ▲法国的SAAM系统已经达到类似美国宙斯盾系统的水准,该系统可在4000到6000吨中等水面战舰上普及。SAAM系统的雷达最多能同时跟踪120个空中目标,并优先处理其中较具威胁的50个,同时导引10枚导弹进行攻击。制图/吴莺   本报综合报道《简氏防务周刊》日前披露,美国智库“传统基金会”近来越发表现出对于欧洲舰载反导系统(SAAM)研发的关注,一方面担忧这种防御性的武器系统有可能进入中国市场,另一方面担心美国在防空反导领域受到欧洲的强有力挑战。   紫苑飞天   今年5月,法国“戴高乐”号航母在一次法美联合训练演习中成功进行了首次舰载反导系统(SAAM)的发射试验,有实战弹头的2枚“紫苑-15”防空导弹均直接命中目标,令在场的美军军官大为震惊。在场的美国军官形容当时场面“如同一颗炽热的流星撞击了太阳”。   这种由法意联合研制的导弹是SAAM系统的一部分。据报道,SAAM系统由火控雷达、发射器及“紫苑-15”导弹组成。本次试验再次证明了这一系统出色的精确性,导弹成功击中目标。   美军认为,法国的SAAM系统已经达到类似美国宙斯盾系统(全称为“全自动作战指挥与武器控制系统”,该系统以舰载防空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和相控阵雷达为显著特征与标志)的水准,该系统可在4000吨到6000吨中等水面战舰上普及。SAAM系统的雷达最多能同时跟踪120个空中目标,并优先处理其中较具威胁的50个,同时导引10枚导弹进行攻击。   美国含恨   从20世纪90年代初鼓动西班牙脱离欧洲版宙斯盾研制计划,到近年来积极向欧洲各国推销美制宙斯盾系统,美国一直没有放弃干扰欧洲高技术武器研制计划的努力。   专家认为,美国屡屡对欧洲反导系统的发展提出非议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方面告诫欧盟在解除对华军售上不要轻举妄动;另一方面意图延缓欧洲高新武器的发展进程,防止欧洲在防空反导领域对美国构成强有力的挑战。用美国“传统基金会”军事观察员理查德·费舍尔的话来说就是:“美国希望大西洋对岸的盟友进行‘有意义’的军事现代化。”与美国意愿相反的是,法意等国在反导系统尤其是舰载反导系统的研制上走得更远。上述提到的反导防空系统只是一种舰载点防御导弹系统,将安装在两国的航母上,用以取代近程“海麻雀”导弹系统。真正意义上的舰载中程乃至区域防空系统是装备“紫苑-30”舰空导弹和相控阵雷达的主防空导弹系统(PAAMS),该系统由英法意联合研制。   6月1日,主动防空导弹系统进行了一次“紫苑-30”导弹发射试验,成功拦截了一枚掠海飞行的反舰导弹。   三分天下   在法国的倡导下,SAAM系统已经成为欧洲大多数下一代水面舰艇的主要防空武器装备。英国未来的45型驱逐舰将配备SAAM系统,法意联合研制的“地平线”级驱逐舰和“欧洲多任务护卫舰”也都采用了SAAM系统。欧洲海军将因SAAM系统的普及而形成相当可观的海上战区反导能力,世界海军力量将会重新洗牌。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多年来欧盟各国在军事一体化与武器联合研制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美俄海军对宙斯盾系统的垄断已经成为历史。可以预测,随着欧洲版宙斯盾防空舰陆续服役,欧洲将与美俄两强并驾齐驱。未来的宙斯盾技术平台也将呈现出美、俄、欧盟三分天下的态势。   ■背景链接   欧版宙斯盾有两个版本   英法意“地平线”计划与荷德护卫舰计划   1991年,为了加速欧盟军事一体化进程并满足各国海军新的舰艇需求,英法共同提出了未来护卫舰计划。1993年意大利加入这一计划,项目被命名为“地平线”。后来由于英国和法意发生了严重分歧,在1999年4月退出,但法意继续发展,法国海军建造的首艘地平线防空型护卫舰“福尔班”号已开始服役。   从技术层面上来说,法意的“地平线”是真正的欧洲版宙斯盾防空舰,血统上没有一丝美国的影子,武器装备上没用美国货,也没有寻求与美制武器的兼容性。它的“EMPAR”舰载无源相控阵雷达系统最大作用距离为250千米,同时目标跟踪数为300个;48管“席尔瓦”模块化垂直发射系统组成的主防空导弹系统(PAAMS)担任中远程区域防空任务,能够引导多枚“紫苑-15/30”导弹拦截目标。   英国在退出“地平线”计划后,启动了45型“勇敢”级驱逐舰计划。此外,德国、荷兰和西班牙于1994年也启动了三国护卫舰计划(TFC)。由于西班牙认为该计划风险太大,再加上美国的压力,于1995年6月退出了,因此三国护卫舰计划实际上只剩下荷兰和德国。由TFC计划衍生出的荷兰LCF“普罗文森”级护卫舰和德国F124“萨克森”级护卫舰采取了自主开发和对外引进技术两种方式,其主要防空系统由荷德加三国联合研制的“APAR”四面有源相控阵雷达系统和美制“标准II”增程型/“海麻雀”舰空导弹系统组成,发射装置都是美国的MK41模块化垂直发射系统。目前德国的三艘F124护卫舰与荷兰的4艘LCF舰都已陆续下水并开始服役。   ■明星兵器   日本“金刚”级      该舰是日本海上自卫队战后建造的吨位最大、火力最强、性能最优的驱逐舰,也是世界上第二个拥有先进的“宙斯盾”系统的水面舰艇,目前共生产了4艘。该级舰的指挥系统和武器装备几乎完全是美国的舶来品,但在吨位和航程上较美国的“阿里·伯克”级宙斯盾驱逐舰更重更远。   该级舰全长161米,宽21米,吃水6.2米,标准排水量7250吨。   西班牙F-100      ▲该舰的设计和生产都是在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协助下完成的,是美国“阿里·伯克”级驱逐舰的缩小版,满载排水量只有5760吨,其武器系统俱从美国引进,包括了目前最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系统AN/ SPY-1D,同时还包括了最现代化的MK41垂直发射系统。首批生产的4艘F-100将于2006年全部服役。   ■延伸阅读   美版宙斯盾 冷战时防苏秘技      自1983年至今,该系统已装备27艘“提康得罗加”级巡洋舰,从1991年7月起又开始陆续装备“阿里·伯克”级驱逐舰(上图)。   为了打击美军航母战斗群,冷战时期的苏联制定出了一种新的战术———“饱和攻击”,即在同时(或以秒计算的极短时间内)发射大量的反舰导弹攻击美军水面作战舰艇,以使其有限的对空防御火力通道崩溃,达成反舰导弹突防命中目标的目的。为了应对这一难题,美国海军提出了“先进舰用导弹系统”的要求,并在1969年12月将其命名为宙斯盾(Aegis)系统。这一系统从1969年起正式研制,1981年正式装舰。   宙斯盾系统由包括SPY-1D相控阵雷达、SPG-62防空导弹火控照射雷达、MK1指挥和决策分系统、MK41导弹模块化垂直发射分系统、MK1战备状态测试分系统在内的数个分系统组成,其核心是SPY—1D有源相控阵雷达。   俄版宙斯盾 冷发射天下独步      “基洛夫”级巡洋舰的反导系统体积偏大,载弹量偏少。此外,装备的相控阵雷达也落后于美国,不能充分地发挥舰载导弹垂直发射系统的作战威力(上图)。   俄罗斯的远程舰载防空导弹SA-N-6(陆基S-300的舰载型)首先装备于前苏联“基洛夫”级和“光荣”级巡洋舰上。SA-N-6搭配远程雷达、SA-N-9搭配中程雷达就构成了俄罗斯版宙斯盾防空系统。与美国和西欧的垂直热发射技术不同的是,俄罗斯采用了垂直冷发射技术,这一技术是前苏联研制应用、由俄罗斯继承的独家技术。冷发射系统结构简单,维护的工作量和难度也较小,作战效率高于欧美舰载防空系统。   俄罗斯“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被视为世界海军舰艇发展史上的经典之作。其强大的武器作战平台、舰载导弹垂直发射系统被称为俄版宙斯盾技术的集大成者。   然而由于资金匮乏等种种原因,该系统一直没能实现模块化,各型舰空导弹垂直发射装置无法通用。   


®中国军事 版面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豫ICP备050157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