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观察评论 军事技术 各国军队 文献资料 中华文明 军事机构 关于我们
站内搜索 史海钩沉 战略战术 武器装备 军事地理 世界文明 网友视点 给我留言


中国反潜深弹武器系统揭秘


日期:2005-08-28 22:46:05|0000-00-00 00:00:00 来源:no

中国的舰载深水炸弹武器系统,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建造苏联转让的舰艇、消化苏式武器装备资料,进而开始仿制、并逐渐实现国产化的基础上,最终过渡到自行研制上来的。 伴随舰艇进入中国 建国初期,我人民海军无论是舰艇,还是舰载武器装备大都是从国民党海军手中缴获的老旧设备,为了从总体上,同时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彻底改变这种状况,中国政府决定向当时科学技术和武器装备十分先进的苏联订购和引进一批舰艇、武器及装备资料。1953年6月,中国政府与苏联政府签订了《关于海军交货和关于在建造军舰方面给予中国以技术援助》的协定(即《六·四协定》)。该协定规定:中方向苏方购买护卫舰、潜艇、扫雷舰、大型猎潜艇、鱼雷艇等五种型号舰艇的全部技术资料及武器技术装备。而在苏联海军当时转让给中国的大型猎潜艇上,就装有“捕鼠器”型的火箭式深水炸弹发射装置。这种深弹发谢装置的发明并非苏联人,而是美国人,而且还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早在二战时期,美国租借给苏联海军的反潜舰艇中,有一种名谓“捕鼠器”的反潜火箭发射装置。它是一种由平行导轨组成的桁架,每一座杵架载放有4枚火箭式深弹。使用时,将杵架支起,呈48度仰角,采用人工装弹(弹重48千克),且可重复装填。苏联海军受美国舰载“捕鼠器”的启发,加之又有“喀秋莎”火箭炮的技术基础,于是就在这上面下功夫,不久就研制出自成系列、独具一格的火箭式深水炸弹武器系统。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苏联海军接连推出RBU-600和RBU-900两型火箭式深弹武器系统。这两型深弹是美制“捕鼠器”火箭深弹的仿制品,其发射的射程均不到1000米,被装配到较小型的护卫舰和巡逻艇上。而苏联真正自行开发研制的火箭式反潜深弹则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的RBU-1200。 到1957年,苏联向中国“转让制造”的舰艇主要项目已基本完成。经过多年对舰艇的装配制造,中国逐渐掌握了建造军舰及其舰载武器装备的生产技术,培养了一部分技术骨干,初步建立了一支年轻的造船和武器设计力量。但当时世界上的海军大国已经发展了核动力和以火箭、导弹为主要武器的舰艇。苏联也已停止制造《六·四协定》的范围内的舰艇,正采用新的舰艇代替它。至于舰艇上的武器装备,也处于更新换代之中。为此,中国决定再引进一批先进的舰艇及开车备,尽快赶上世界潮流。 1959年2月,中苏双方代表团在经过先后6次会谈之后,一致通过了《关于苏联政府给予中国海军制造舰艇方面新技术援助的协定》(即《二·四协定》)。根据这个协定,苏方将向我方提供“五艇两弹”(即一型导弹潜艇、一型鱼雷潜艇、两型导弹快艇、一型水翼鱼雷艇及一型弹道导弹和一型飞航式导弹)(注:有的资料说“三弹三艇”,经编者查对,当时仅潜艇就引进了G级、33型、31型共3型;导弹有“冥河”和542空舰导弹,加上二炮的1059方为“三弹”,可见“三弹三艇”和“五艇两弹”的说法是有些出入的。)的制造技术资料和样机,以及材料设备。虽然苏方向我方提供的技术援助项目不是最尖端的,但在当时还是比较先进的,是中国还不能研制生产的。如五十年代苏联向中国转让的RBU-1200反潜火箭武器系统,尽管它在对付性能日益完善的潜艇时有一些不足,但在当时中国舰艇部队中也算得上先进武备了。中国海军正是通过掌握这些武装和技术后,才具备了仿制和研制新的动力装置与武器装备的必要基础和有利条件。在基本条件成熟后,中国决定开始仿制舰载深水炸弹反潜武器。 深水炸弹技术讲解 深水炸弹是用来攻击和消灭隐蔽在水下的敌方潜艇的专用兵器。它是由专用的发射装具发射投放,入水后在设定的深度上爆炸,直接击中或利用爆炸的冲击波击毁(伤)潜艇。深水炸弹的出现,和其它兵器一样,都是被对方逼出来的。在深水炸弹诞生之前,对付潜艇只能用火炮、鱼雷去攻击,有的还在军舰首部安装“撞击器”去撞击潜艇,这对攻击处于水面的潜艇还有点作用,而一旦潜艇潜入水下,哪怕仅仅数米,这些攻潜手段都将无效(那时的鱼雷是用来攻击水面舰艇的),因而各海军强国纷纷致力于置潜艇于死地的武器的研究,深水炸弹也就应运而生。深水炸弹从原理上来说很像一枚压发地雷,弹体内装满炸药,只在中心装一引爆器,入水后到达设定的压力时,击发器点火,引爆深水炸弹。深水炸弹作为有效的反潜武器,越来越为包括中国海军在内的许多国家海军所认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深弹击沉潜艇的数量占潜艇损失总数的45%,可见其当时在反潜作战中的突出作用。可是,战后由于声自导鱼雷的出现和反潜导弹的诞生,特别是潜艇性能大幅度提高,深弹在反潜作战中作为主要武器的地位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美英等国一度甚至认为可以由效能更高的反潜鱼雷和反潜导弹来取代它,所以这些国家的舰艇基本上停止装备和使用深弹。而苏联,在充分估价装备反潜鱼雷和反潜导弹的同时,仍然继续以深弹武器装备各型水面战斗舰艇和反潜飞机,并接连研究发展了十余型各种性能的舰用火箭式深弹。 从结构上讲,火箭式深水炸弹由弹头和弹尾两大部分组成。弹头由弹体、引信、装药三部分组成;弹尾由发动机和尾翼组成(非发射式深弹没有尾翼),发动机为火箭式,尾翼为护圈式稳定器。其作用是使火箭式深弹保持空中飞行和水中运动的稳定性,沿预先制定好的弹道运行,准确命中目标。该装备利用火箭反作用原理发射,无后坐力,结构轻便,使用灵活。 国产公开型号介绍 在对潜作战方面,中国对苏联深弹的威力和经验是深信不疑的。于是,从1959年起,中国首先开始仿制苏联海军舰艇上装备的RBU-1200反潜火箭武器系统,即国产62式火箭深弹武器系统。从陈列在青岛海军博物馆广场展区中的62式火箭深弹发射装置来看,其发射装置为5联装布局,分上下二层排列,上层三管,下层左右各一管,高1.5米。为了消除舰艇纵摇的影响,62式火箭深弹武器系统采用电力瞄准;还实现了快速准确地跟踪、瞄准目标。该装置的高低角范围为0~51度。有效射程为400~1450米,散布椭圆为70×120米。它发射的是RGB-12反潜火箭深弹,弹径252毫米,弹体长约1.3米,弹重71.5千克,战斗部装药32千克,可设定深度为10~300米,破坏半径9米。62式反潜深弹装置虽比“捕鼠器”反潜火箭深弹装置有多处改进,如射程远、威力也大,但仍满足不了对性能不断提高的潜艇的作战需求。尤其是攻击时,它要像“捕鼠器”一样瞄准前方,很容易被敌潜艇规避开投弹点。但该装置外形尺寸小、重量轻,适于装备中小型反潜水面舰艇,执行近海反潜、巡逻、护航等任务。中国早期的猎潜艇就装有62式反潜火箭系统。之后,中国又在62式联装发射管的改型深化弹发射装置,性能有所提升。而中国早期的猎潜艇和驱护舰曾大量换装过该型火箭深弹武器系统。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中期,为了更有效地对付潜艇的威胁,苏联海军又陆续推出了RBU-2500和RBU-6000等多种型号的火箭式深弹系统。中国某研究所在总结以往仿制设计的基础上,自行研制出了75式火箭式深弹武器系统。该系统由75式火箭式深水炸弹、发射管与电力瞄准传动装置组成。75式深弹弹重72千克、弹体直径超过200毫米,弹体长1450毫米,射程为1200~2500米。这种深水炸弹属低速旋转尾翼弹,使用75式火箭式深化弹发射装置发射,主要用来反击潜艇,也可用来攻击水面舰艇。该深弹发射装置由12个发射管组成,可以实施齐射或部分齐射,也可以单点发射,建成后主要装备于驱逐舰。其电力瞄准传动装置有自动、半自动和手动操作三种工作方式,可以自动设定角度、进行装填、实施跟踪、完成射击;也可以进行半自动装填、跟踪、射击。在必要时,还可以进行手动操作射击。比起62式火箭式深弹发射系统,75式火箭深弹发射系统不仅有效攻击距离与反潜作战能力大大提高,而且战斗状态下的机动性也明显增强。对此,笔者在参观青岛海军博物馆时就曾在广场展区中见过该型号的发射装置。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尽管苏联的火箭式反潜深弹型号在不断地发展,但由于苏联对中国采取武器装备与技术禁运和封锁,所以中国只能走自力更生的道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某厂在62式火箭式深弹系统的基础上,研制出了改进型火箭式深弹发射系统。该系统采用燃气侧向分流技术,减小了轴向推力,改进了发动机的尾部结构。它的总体结构与62式深弹发射系统十分相近,弹体约长1230毫米、弹径约为250毫米,装药量与弹重两者基本相当,威力也相似。不过,该型深弹有很多重大改进,有多项技术性能方面要优于62式,如它的射程也差不多为后者两倍,达到约3000米;不仅如此,还具备有两种发射距离,即它不仅可以远射(3000米),而且也可以打击近距离的水下目标(约60米)左右,从而使其打击范围明显扩大。 奇特的滚放式深弹 值得一提的是,国产早期的舰载深化弹武器系统还有另一门类,就是舰载滚放式深弹,而滚放这种方式也是中国最初的舰载深弹发射方式。中国当时也曾研制出一型大型深弹系统,它可放在舰尾滚架上,投放时,按一下机械开关,深弹从滚架上滚出一枚落水。关于这一点,从“鞍山”舰舰尾的那两条滚架就能依稀看见一点痕迹。使用这种滚入式深水炸弹攻击潜艇时,舰长根据声呐提供的敌潜艇位置和航向航速,解算出发射阵位,就指挥舰艇高速奔向这一点,按一定间隔头投下所需数量的深水炸弹。深水炸弹到达设定的深度爆炸,靠爆炸产生的冲击波能将敌潜艇击毁(伤)。这种滚放式大型深化弹的装药量约为135千克,单枚深水炸弹的波及范围(危险半径)在7~15米左右。为消除所测敌潜艇要素的误差和增大毁伤潜艇的概率,攻击潜艇时一般投入数枚,称“连串”(注:“连串”为指令术语,小连串3枚,中连串7枚,大连串9枚)。同时为了增强反潜效果,一般也从两舷用发射炮向左右方向各发射1枚。艉部的投放架左右各一个(有的各2个),每个存放6枚深弹,使用时可用吊车从弹药库吊出随时补充,药库内存放有40~60枚深水炸弹。这种投入式深水炸弹攻击潜艇时,水面舰艇必须穿过潜艇航向前适当的距离,并使深水炸弹到达预定深度爆炸时,刚好潜艇到达此处。由于攻击时水面舰艇要加速(避免深弹爆炸波及自己,当然也为了不使潜艇有规避的机会),因此潜艇能从这种迹象发现遭受攻击,立即进行规避。所以,这种深弹的攻击效果是不够理想的。 为了克服这种不足,中国又发展出了深水炸弹发射炮作为辅助武器。这种深水炸弹发射系统采用发射药发射,射程为140~150米,布置在舰艉。中国早期的驱逐舰、护卫舰上都配备有该型装备。如从陈列在青岛海军博物馆中的“鞍山”舰、“鹰潭”舰、“南充”舰上都可见一斑。和多管的火箭深弹发射系统相比,该发射炮射程较近,火力稍弱,但在近距离的反潜中它又能发挥较大的作用。(


®中国军事 版面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豫ICP备050157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