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后,狙击成为了战争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狙击手的训练也自然而然地展开了。但是直到二十年代末,苏联才开始关注狙击手的作用,然而不是来自军队高层,而是来自格伯乌〔国家政治保卫局〕和人民内务委员会。由于和德国魏玛政府关系密切,苏联得以在该阶段获得一些新装备和新的武器生产技术。苏联的第一个生产光学瞄准镜的工厂也在当时建成。很明显,苏德早期的合作改善了莫辛纳甘的性能,影响了一九二七~一九二八年产生的、基于一八九一型骑步枪的第一种狙击步枪。 新狙击步枪同老步枪的差别在于加上了四倍率DⅢ型光学瞄准镜。作为该国第一款瞄准镜的DⅢ,是仿照德国蔡司瞄准镜设计的。目的是能够准确射击小型移动目标。这是一具配有射角调整器和弹着偏差记录器的光学放大瞄准具。目镜顶端有一个〔目镜〕千分尺,分划标度为1-10,单位为一百米,左边配有水平弹着散布标度盘。瞄准标识由一根有尖锐端面〔瞄准尖锲〕的垂直瞄准线和瞄准尖锲右边的水平瞄准线组成。水平瞄准线的上沿与瞄准尖锲端点齐平,构成瞄准十字。当瞄准具同目标在同一焦平面上时,将十字准线和目标处于同一直线上,即可完成瞄准。 装备VP型瞄准镜的1891/30型狙击步枪 卸下瞄准具后的1891/30型狙击步枪 这种装有瞄准具的狙击步枪可在一百米~一千米上瞄准射击,亦可在六百米距离上不依靠瞄准具射击,〔无需取下瞄准镜〕以获得较好的视野。实验证明,这种配合瞄准具使用的新武器很有效。十发子弹的弹着分布半径分别为一百米3.5厘米,二百米7.5厘米,四百米18厘米,六百米35厘米。狙击步枪很快成为了格伯乌和人民内务委员会的制式武器。 苏联在两年后的一九三○年又推出了另一种相似的武器。位于杜拉的设计局在细节上对普通莫辛步枪作了改进,推出了这种1891/30型专用狙击步枪。狙击步枪的弹道同普通量产步枪相似,但射击更精准,它们是经过射击检验而筛选出来的,增加了光学瞄准具,内镗受过特意的加工,没有枪刺,准星上调了一毫米,扳机压力降至2~2.4千克。由于机闸尾部与枪托护木更加匹配,狙击步枪的战斗稳定性要比量产型步枪好得多。枪托是由很好的胡桃木制成。因为瞄准具重叠地安装在机匣盖的后方,挡住了弹夹插口,狙击步枪不能装入普通的五发弹夹,只能一次装一发子弹。这样就大大地降低了战斗效率。 最初,1891/30型狙击步枪采纳的是四倍率PT型瞄准具〔同DⅢ型、VP型一样都由 A.A Smirsky 设计〕,但鉴于它的种种缺陷,一九三一年苏联推出了它的改良型——VP型瞄准具。但苏方在屈光学技术上的欠缺,新型号仍不是一种理想的瞄准具。由于被六颗螺钉牢牢地固定在机匣盖的后方,装弹十分不便。一九三六~一九三七年,VP型被PE型瞄准具取代。该型瞄准具重0.62千克,装在可靠的“Seso”支架的一侧。PE对提高命中率起了很大的作用,使用它可对一千四百米距离上的目标进行射击。一旦瞄准具在行动中受损,可依靠瞄准导轨进行射击。 PE型瞄准具 三十年代的弗洛希洛夫射手计划为苏联做出了卓越贡献。射击训练受到当局很大的重视。为此他们修建了大量的室内射击场,年轻人学习了为数众多的射击课程。在冬季战争中,苏联狙击手使用装备着VP、PT和PE型瞄准具的狙击步枪,第一次受到真正考验。然而,在这次战争中,却是芬兰狙击手大出风头。芬兰人在战斗中表现出的射击技巧令苏联人记忆犹新。苏联军队高层意识到,狙击手能够破坏通信,扰乱战斗的顺利进行,降低前线士兵的士气。这次战争为苏联在随后的卫国战争中的狙击战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最初的计划是,每个排都装备一支狙击步枪,由排里最好的射手使用。但由于步兵总共才拥有五万支狙击步枪,使每个排都拥有狙击手的计划无法在全军推广。出于想大规模地为步兵装备自动武器,军方高层做出了一项错误决定,于一九三七年开展了一项计划,用西蒙诺夫AVS自动狙击步枪取代1891/30型莫辛狙击步枪。但由于AVS的射击精度实在太差,无法满足狙击的要求,最后只生产了少量的该型狙击步枪。最终只好用 Tokarev SVT半自动狙击步枪替换1891/30型莫辛步枪。该枪同普通SVT-40型步枪的差别在于加装了3.5倍率PU型瞄准具,内镗也经过特意加工。 在随后的苏德战争中,该枪暴露了众多不足。根据前线部队的反映,在二百米距离以上,它的精度不如莫辛步枪,枪口的火焰也很容易暴露狙击手的位置〔主要由于SVT的枪管要比莫辛的短一百毫米〕,SVT开火后还有一个时差,一旦首发没有命中,狙击手很可能错过第二次射击的机会。此外,该枪在严寒的天气下并不可靠。 鉴于对SVT的大量抱怨,该型狙击步枪于一九四一年末撤下了生产线。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战士都对该枪不满。苏联英雄 Lyudmila Pavlichenko 中尉使用SVT狙击步枪在敖德萨和塞瓦斯托波尔成功地进行了三百零九次射杀〔苏方数据〕。而莫辛步枪也并非无懈可击。前线战士发觉当对步枪进行调整归零时,垂直视角的标度经常无法和实际的距离相吻合。而且频繁的调节垂直视角会导致水平偏差。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瞄准镜距离射手的眼睛有一段距离,也就是说,狙击手就位瞄准时,必须使自己的脸颊与枪托之间的距离保持在三厘米以上,同时伸展自己的颈部〔这样可以方便的观察整个视界而不会由于晕的效果在视界边缘产生新月型阴影〕。射手的头如果处于不正确的瞄准位置,将会使射手的眼睛偏离瞄准镜光学轴线而造成瞄准偏差。另外,每分钟十发~十二发的射速也过低了,难以对付快速移动目标。扣动扳机所需力量太大,影响射击精度。而且为了便于大量生产,一九四二年起枪托改用桦树木作为材料。结果长期使用后枪托很容易变形,在使用胡桃木作材料时,该情况从未发生过。 苏联英雄 Lyudmila Pavlichenko 尽管如此,一九四二年初,Izhevsk 工厂恢复了1891/30型狙击步枪的生产。随着越来越多的狙击步枪投入使用,狙击战术得以在实战中得到检验。在苏联的体系下,狙击手被分为若干组,每组两人。一名狙击手,一名观察员。所有的组员都是合格的射手。每次射杀后,双方互换角色。狙击手除了担负侦察的任务外,还应迂回射击敌军,以扰乱其正常的行动和通讯。观察员除了应协助狙击手搜索重要目标外,还应担任警戒的任务,并记录和确认每次射击的结果。每个狙击手都随身携带着一个射杀记录本。上面记载着每次射击的日期、时间、地点和结果。该记录本同样记录德军的数量和行动情况。前面已经提到过,每个排都安排着一名狙击手,直接归排长指挥。而大部分狙击组独立行动,一般在军队前方进行侦察。 随着苏德战争的进行,狙击手的行动也相应作了一定的调整。由于德军机动很快,进攻方向常令苏军摸不着头脑,往往从侧翼将正在撤退或固守原地的苏军包围分割,苏军的指挥官就把狙击手部署在部队侧翼,阻碍德军在侧翼顺利行动。这往往需要众多排和狙击组的参与,以向指挥官提供德军的行动方向,必要时则可集中火力。 同一般的想法不同,苏联狙击手并不在远距离上进行射击。在乡村射击距离在四百米以内,在城区更缩短到了一百米以内。狙击手常在夜幕的掩护下进入分割两方的真空地带,建立巧妙伪装过的隐蔽点或观察点。如果需要,它们会悄悄地混入难民中,扰乱德军行动,记录德军的数量和位置。在晚上他们则偷偷地抵近德军阵地,进行扰乱性射击,然后迅速撤出该地区。 当德军在一九四一年的攻势受阻时,苏联军队的编制已经混乱不堪。每个排都拥有狙击手的制度大多不复存在。军队重整后,狙击组由营指挥,在特殊情况下甚至归师或军指挥,比如在斯大林格勒。 在随后的战斗中,如何在城区作战成为苏联狙击手的一大考验。狙击战术要做一定的调整。以前的掩护和隐蔽战术在大多数情况下都适用,但在城区则行不通。在乡村这些行动大多依赖灌木和矮树,而在城区,狙击手则要学会如何使用废墟和阴影。 根据战斗经验,苏军的狙击手除了使用光学瞄准具外,还装备6~8倍率野战望远镜以及TR型单桶望远镜。另外,他们还需要装备近战武器。许多狙击手在进入战场时会携带两~三枚手榴弹、手枪、芬兰狩猎刀和一九四○型侦察兵佩刀。如果结伴而行,他们还会携带冲锋枪。由于狙击手经常越过前线,一旦遇上德国的侦察兵,这些武器会很有用。 以下这些弹药是苏联狙击手经常使用的:7.62毫米轻、重弹,B-30型穿甲弹,B-32型穿甲燃烧弹以及T-46型曳光弹。轻、重弹用来对付士兵;穿甲弹和穿甲燃烧弹用来对付机枪组、火炮、土质或木质的碉堡以及建筑物后的敌军;曳光弹用来指明方向。苏联狙击手一般携带一百二十发子弹,其中60%是轻、重弹。 不论在城区还是在乡村作战,狙击手都被军方给予足够重视。狙击手在行动中获得的自主权,在苏军历史上是空前的。这是一支集打击、侦查和心理震撼作用于一体的部队。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狙击手,他或她必须熟练掌握普通步枪射击方法、小型部队的战术;既能对付路上目标又能对付空中目标;还要学会使用手榴弹和工兵爆破武器,并拥有领导才能。狙击手无愧是军队中的楷模。 转自:博客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