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观察评论 军事技术 各国军队 文献资料 中华文明 军事机构 关于我们
站内搜索 史海钩沉 战略战术 武器装备 军事地理 世界文明 网友视点 给我留言


美军网络中心战的理论与实践:有九大核心系统


日期:2008-04-01 10:53:45|0000-00-00 00:00:00 来源:no 作者:中国网

  网络中心战是通过全球信息网格,将分散配置的作战要素集成为网络化的作战指挥体系、作战力量体系和作战保障体系,实现各作战要素间战场态势感知共享,最大限度地把信息优势转变为决策优势和行动优势,充分发挥整体作战效能。本文从美军网络中心战的产生和背景出发,对网络中心战的基本概念和构想进行了界定,并从网络中心战的实践对其发展进行了勾勒。 网络中心战适应了信息时代的需要,是美军多年来寻求以技术优势获取作战优势的必然结果,正在深刻地改变着美军的文化观念、组织结构、作战理论和装备建设,在美国军事转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一、美军网络中心战理论的产生及其历史背景 美军网络中心战理论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和对未来战争本质特征认识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与特定的历史条件分不开的。 (一)美军网络中心战理论的产生 网络中心战概念由美国海军首先提出,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美国陆、海、空三军普遍接受的作战理论,其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海军内部研讨阶段。1997碾4月,美国海军作战部长杰伊·约翰逊海军上将在美国海军学会年会上发言,正式提出网络中心战理论,并称“网络中心战”是200年来军事领域最重要的变革。1998年1月,美国海军军事学院院长阿瑟·塞布罗斯基海军中将发表题为《网络中心战:起源与未来》的论文,成为网络中心战理论的奠基之作。随后,美国海军内部对该理论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讨论,引起了美国国防部和其他军种的高度重视。 2.全军达成共识阶段。2001年7月,美国国防部向国会提交《网络中心战》报告,强调“网络中心战应成为美国国防力量转型战略规划的基石”,标志着国防部正式接受了“网络中心战”理论。2003年11月,美国陆、海、空三军发表《转型路线图》,从验证军事转型方向和效果等角度,总结了伊拉克战争的经验教训,认为伊拉克战争表明网络中心战具有巨大的潜力。同月,美国国防部部队转型办公室颁发《军事转型战略途径》,首次提出网络中心战是美军新的战争方式,确定美军应以此作为统一美军建设和作战理论发展的指导思想。2004年1月,美国国防部颁布《网络中心战:创造决定性作战优势》和《网络中心战实施纲要》,将发展和建设网络中心战能力作为统揽军事转型的整体框架和中心环节。 3.全面发展阶段。2005年5月,美国国防部发布第5144.1号指令,规定由负责网络与信息一体化的助理国防部长兼任国防部首席信息官,负责网络中心战建没的指导、监督与管理。2005年3月的《美国国防战略》和2006年2月的《四年防务评估报告》都重申了网络中心战的战略地位。2006年10月,美国国防部负责网络与信息一体化的助理部长兼首席信息官格里姆斯,签发了《国防部首席信息官战略计划》,标志着美军网络中心战建设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 (二)网络中心战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科学技术进步导致武器装备发展,武器装备发展促使作战方式发生变化,从而产生新的作战理论。网络中心战理论的出现,是与20世纪末科学技术进步、武器装备发展和战争形态变化密切相关的。 1.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有史以来,人类用什么技术制造工具就用什么技术制造武器,用怎样的方式生产就用怎样的方式进行战争。科学技术是军队作战理论变革必需的基本条件和物质基础。它的发展,必然使武器装备的性质和效能发生变化,进而导致军队作战样式和作战理论的变革。 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掀起了一场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革命浪潮,而军事领域则成为吸纳和运用高新科技成果最快、最多的领域。精确制导技术的发展,使导弹在战争中大量使用,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时,导弹已成为制空、制海和打坦克的主要火力打击手段。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卫星和遥感技术的兴起,使通信手段获得新的突破,为军事强国建立指挥自动化系统奠定了技术基础。在军事探测技术方面,出现了计算机控制的探测器材,以及单个作战平台和武器系统的信息化,信息化的平台不仅可以探测和跟踪目标,还可以用精确制导弹药对目标实施超视距攻击。在作战指挥方面,可处理大量数据信息的指挥自动化系统,成为指挥调动战场力量的“大脑”和“神经中枢”。 信息技术广泛用于军事领域所引起的上述变化,对传统的作战理论造成了根本性冲击,为新作战理论的诞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条件。 2.战争形态从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不同的战争形态要求与之相适应的不同的作战理论。军事历史表明,战争形态发生转折时期,也是作战理论创新最为活跃的时期。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广泛应用的直接结果,就是引发战争形态的根本嬗变,即从机械化战争逐步向信息化战争过渡。 工业时代的主要战争形态,是以装甲机械化大兵团作战为基本特征的机械化战争。机械化战争规模大、战线绵长、战场广阔、消耗巨大。与这种战争形态相适应的是消耗战理论、大纵深作战理论、机动作战理论等。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开始加速从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过渡,战争形态也随之发生明显变化。信息时代的主要战争形态,是以信息为第一战斗力、以网络化部队实施一体化联合作战、以精确制导弹药实施精确打击为主要特征的信息化战争。随着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的加速演变,信息力、火力和机动力更加有机结合,机械化战争时期的作战样式和军队建设思想都将发生根本性变化。与此相适应,机械化战争时期的作战理论也必然要让位于能够充分发挥信息的效能和适应信息化战争需要的作战理论。 3.新作战理论层出不穷。海湾战争是美军在机械化战争作战理论指导下进行的一场高技术局部战争,既有机械化战争的旧貌,又有信息化战争的新颜,使美军看到了探索新一代作战理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海湾战争结束后,美军掀起了探索和创新作战理论的高潮,创新性作战理论层出不穷。 首先,联合作战理论形成体系。1991年11月,美国参联会正式颁布第一部联合作战条令——1号联合出版物《美国武装部队的联合作战》。在随后的儿年中,美军陆续颁布了0至6系列联合出版物(共112本),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信息作战、机动作战、全纵深同时作战、非对称作战等作战思想,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联合作战理论体系。美国参联会又于1996年7月颁发《2010年联合构想》,2000年5月颁发《2020年联合构想》,提出了制敌机动、精确打击、全维防护、聚焦后勤、全谱优势等联合作战新思想。1999和2001年,美国联合部队司令部连续推出了三个版本的《快速决定性作战概念》,提出了“基于效果作战”、“并行作战”等联合作战新思想。 其次,美国陆军提出“全维作战”(Full Dimension Operations)理论和“全频谱作战”(Full Spectrum Operations)理论。美国陆军于1993年颁布了新版FM100-5《作战纲要》,提出了“全维作战”理论,力争“在战争和非战争行动的各种可能行动中运用所掌握的一切手段,以最小的代价果断地完成任何受领的任务”。2001年6月,美国陆军颁发FM3-0《作战纲要》,提出“全频谱作战”理论。其主要内容包括:美国陆军是一支战略陆军和全能部队、是联合部队的平等一员、将以信息作战夺取信息优势、将靠先进技术提高战斗力等。2001年1月,美国陆军提出“行动中心战”(Operation Centric Warfare)的概念。“行动中心战”是指以作战行动为中心,是相对“计划中心战”(Plan Centric warfare)而言的。美军认为,工业时代的战争以计划为中心,战前制定好详细的作战计划,作战中根据战场实际情况修改计划,士兵是同计划中的敌人作战,计划是作战活动的中心;信息时代的战争以行动为中心,虽然仍旧需要作战计划,但指挥官和士兵都能近实时地看见战场,能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准确度修改作战计划,士兵是同眼前的敌人作战,行动本身是作战活动的中心。 第三,美国海军提出“近岸作战”(Littoral Operations)理论和“网络中心战”(Network-Centric Warfare)理论。美国海军于1992年10月正式提出“由海向陆”(FroB the Sea…)战略后,美国海军认为,海上与区域控制要求部队能够打败近海防御之敌并且能够控制海岸外数百公里的海域以及陆上纵深数百公里的战场空间。只有夺取了制海权和制空权,首批部署部队及后续梯队才能安全地进入。海军部队必须控制通向某一区域的海上通道,因为大部分的部队、装备和供给都是通过海运到达战区的。一旦部署在战区内,海军部队必须具备强大的强行进入能力,并且能够在世界上任何地区执行这一任务。1997年4月,美国海军提出“网络中心战”理论。“网络中心战”是相对“平台中心战”(Platforrn-Centric Warfare)而言的,是指通过战场各作战单元的网络化,使分散配置的部队共同感知战场态势,从而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把信息优势变为作战行动优势,使作战行动发挥出最大的作战效能。 第四,美国空军提出“全球攻击”(Global Auaek)理论和“空天一体作战”(Airspace Opemtions)理论。1990年美国空军部长赖斯提出了“全球到达,全球力鼍”的发展战略,1995年,新任空军部长希拉·维德诺尔又在这一战略后面增加了“全球视野”4个字。根据这一发展战略,美国空军提出了“全球攻击”的作战理论(贯穿在AFM 1、2、3系列条令中)。2002年8月,美国参联会颁发《联合太空作战纲要》,系统地阐述了美军联合实施太空作战的原则、联合太空作战的计划与实施、军种太空作战行动、战区太空支援行动等内容。这种太空作战理论与美国空军的“空中作战”(Air Operations)理论一起,形成了新的“空天一体作战”理论。 美军开发的这些联合作战和军种作战新理论,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未来信息化战争的一些基本特征。但比较而言,就像“机械化”(Mechanized)最直观、最准确地反映了工业时代机械化战争的表象特征一样,“网络化”(Networked,在《实施网络中心战》中出现了78次)最直观、最准确地反映了信息时代信息化战争的表象特征。因此,“网络中心战”理论能够从众多创新性作战理论中脱颖而出,被美军选定为全军共同采用的未来作战理论。 二、美军网络中心战的基本概念和构想 网络中心战通过有效连接战场己方部队、提供更好的态势感知共享、在各种军事作战行动中做出更为迅速有效的决策以及加快执行速度等举措,将信息优势转化为行动优势。网络中心战理论适用于战略、战役和战术三个作战层次,并且贯穿于从大规模作战行动到维和行动的所有军事行动。 (一)基本概念 美军对网络中心战的定义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1999年6月,美国国防部负责网络与信息一体化的助理国防部长办公室研究室主任艾伯茨在《网络中心战:发展和利用信息优势》一书中对“网络中心战”的定义是:“网络中心战是人员和编组在以网络为中心的新的思维方式基础上的一种作战行动。它关注的是对作战各要素进行有效联通和网络化所生成的战斗力。”2001年7月,美国国防部在提交给国会的《网络中心战》报告中指出:“网络中心战是通过部队网络化和发展新型信息优势而实现的军事行动。它是同时发生在物理域、信息域和认知域内及三者之间的战争。”2005年1月,美国国防部部队转型办公室发布的《实施网络中心战》文件,对“网络中心战”下的定义是:“网络中心战是信息时代正在兴起的战争理论。它也是一种观念,在最高层次上构成了军队对信息时代的反应。网络中心战这一术语从广义上描述综合运用一支完全或部分网络化的部队所能利用的战略、战术、技术、程序和编制,去创造决定性作战优势。” 综上所述,网络中心战是指:通过全球信息网格,将分散配置的作战要素集成为网络化的作战指挥体系、作战力量体系和作战保障体系,实现各作战要素间战场态势感知共享,最大限度地把信息优势转变为决策优势和行动优势,充分发挥整体作战效能。 (二)基本构想 网络中心战的实质,是通过成熟的网络化部队,提高信息共享程度、态势感知质量、协作和自我同步能力,在广阔空间实施高度同步的联合作战,极大地提高完成任务的效率。 在作战理念上,主张以网络为中心来思考和处理作战问题,通过所有作战要素网络化,力求取得物理域、信息域、认知域和社会域的全面优势。物理域是作战体系中的各种物理中心、终端和平台以及连接它们的各种网络所存在的陆、海、李、天有形空间,也是多种作战力量实施机动、打击、保护等活动的空间。信息域是创造、收集、处理、传输、共享信息的领域,是争取信息优势的关键领域,也是促进作战人员间信息交流的领域。认知域存在于参战人员的思想中,既包括知觉、感知、理解及据此做出的决策,也涉及军事领导才能、部队士气与凝聚力、训练水平与作战经验、态势感知能力等。社会域是人们交流互动、交换信息、相互影响、达成共识的群体活动空问,涉及文化、信仰、价值观等。 在作战体系上,依托全球信息网格,建成传感器、指挥控制和交战三大网络。传感器网络包括各种侦察卫星、侦察舰机、陆基侦察阵地,以及具有感知能力的武器平台,把所有战略级、战役级和战术级信息融合在一起,迅速产生作战空间的态势感知能力;指挥控制网络包括“全球指挥控制系统”、“战区作战管理核心系统”、“海上联合指挥信息系统”等,对传感器网络和交战网络起支撑作用,对作战行动进行指挥控制;交战网络包括坦克、陆基导弹、作战飞机、舰艇等打击武器系统,负责对目标迅速实施打击。 在作战流程上,各作战单元以“即插即用”方式接入网络,形成“传感器一指控中心一射手”无缝链接,缩短观察、判断、决策和行动周期,提高指挥速度,加快作战节奏,最终实现“发现即摧毁”。 (三)美军网络中心战核心系统 网络中心战体系是一个规模极其庞大的巨系统,从信息化作战中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利用等环节来看,其核心系统作要由战场感知、数据链、信息传输、敌我识别、导航定位、电视会议、数字地理、模拟仿真、数据库等九大系统构成。 1.战场感知系统。战场感知系统主要由传感器网络组成,担负着在信息化战场获取信息优势的任务。美军战场感知系统大体分为外太空、高空、中空、低空、陆地、海上六个层次。感知对象除敌情之外,还包括我情、友情、地理环境和气象水文等。 2.数据链系统。美军自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先后研发了各种不同用途的通用数据链和专用数据链,除了“Link 11”和“Link 16”等数据链外,还有公共数据链、多平台通用数据链、高整合数据链、防空导弹专用数据链、精确制导武器系统专用数据链、联合监视目标攻击雷达系统、增强型定位报告系统、态势感知数据链、协同作战能力系统等。 3.信息传输系统。美国国防信息系统局负责全球指挥控制系统、全球战斗支援系统、国防文电系统、国防信息系统网等四大支柱性系统。这些网络系统既是美军实施信息传输、信息处理和战略指挥的主要依托,也是连接各种战术信息系统的骨干网络。 4.敌我识别系统。在信息化作战中,准确可靠地识别战场目标的敌我属性,既是获取整个战场态势感知的重要内容,也饲实施信息化作战和精确打击的前提。目前,美军所有作战平台的信息系统都具有敌我识别的功能。 5.导航定位系统。美军全球定位系统在全球卫星导航领域中处于绝对统治地位,已普遍用于美军各种作战平台、精确制导武器、信息化弹药和单兵,是美军实施机动控制和精确打击的核心支柱之一。 6.电视会议系统。美军电视会议系统是从远程教学和远程医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已成为美军实现面对面指挥控制的重要手段,在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应用广泛。 7.数字地理系统。该系统是把地球上每一个点的所有信息,按地球的地理坐标加以整理,构成数字化地球,即全球地理信息模型。 8.模拟仿真系统。美军比较典型的联合作战训练仿真系统包括联合战区级模拟系统、模拟战场、扩展型防空模拟系统及联合建模与模拟系统。 9.数据库系统。美军用于信息化作战的数据库,规模庞大。目前已建立了各种大型数据库1000多个。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所应用的数据库存储了多达70万亿字节的数据信息,其数据量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的3倍。


®中国军事 版面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豫ICP备050157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