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装工程兵某研究所承担着全军75%以上工程装备研制任务。他们坚持“科研为一线,试验在一线,服务为一线”的方针,创造了我军工程装备研制史上100多个“第一”;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发明奖42项,军队科技进步奖459项、国家发明专利127项,为我军工程兵武器装备实现跨越式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科研课题来自部队训练场 奔腾的黄河,一桥飞架南北,千军万马如铁流……记者走进该所荣誉室,一块块浓缩历史的展板,记录着该所几代人的奋斗历程: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铁锹榔头到系列发展,从机械化到机械化信息化融为一体,我军工程装备研发大步追赶世界先进水平,他们研制的工程装备97%列装部队。 然而,记者采访该所党委书记、政委姚平时,他却讲述了一段“走麦城”的经历。2000年他们开展的一项重大项目,由于脱离部队实际,装备研制成功配发部队后,基层部队反映,铰接式设计的工程机械笨重,操作、维修复杂繁琐,许多官兵戏称此工程机械是“应景”装备。摔个跟头捡个明白。科研立项只有瞄准未来战场,才能在军事变革中大有作为。 于是,所党委改革科研立项管理模式,用“战场需要就是科研课题,训练需求就是立项标准”刷新科研人员的科研指导思想。 我国高灵敏度探测技术研究比较落后,一些急需器材只能依赖进口。针对部队急需,倪宏伟博士经过8年攻关,成功研制出新型高灵敏度探测器,其一套主机多个探头互换的创新思路为国际首创,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为研制新型探雷器,倪宏伟3次踏上被称为“死亡地带”的南方某雷区,研制的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我军工程兵使用这种探雷器,一次探测清除2000平方公里地雷区,无一漏排,无一人伤亡! 赋予“开路架桥”新的内涵 今年春,我国南方部分地区遭遇突如其来的冰雪灾害,多处交通中断。为此,研究所紧急成立攻关小组,连夜设计图纸,将两台装载车改装成扫雪车,直奔无锡机场,为班机正常起飞赢得了宝贵时间。 随着军用保障装备通用化程度越来越高,工程装备军民融合程度也日趋紧密。为此,该所在强化军事科研的同时,闯出一条军民融合的创业之路,运用高新技术赋予工程兵“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新内涵。在参加大庆、大港、胜利等油田开发会战中,他们研制出一系列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型摆渡平台、岸滩路面器材等,解决了会战之师跨河流、越沼泽的难题。特别是他们为南疆油田开发研制的百吨箱式巨型浮桥,曾10次飞架被称为“无缰野马”的塔里木河,成为军用舟桥技术移植民用的成功范例,标志着我国舟桥器材研制跻身于世界前列。 通过走军民融合之路,微波防泄漏材料、防水涂层、雷达角反射等一批科技成果迅速转化。定向爆破、静态爆破等技术投入市场,在贵阳国际机场、京九铁路、江阴长江大桥等大型工程建设中发挥威力;在南京爆破拆除特大型水泥仓库,赢得中国“水压第一爆”的美称。此外,他们注重科研成果向生产力、战斗力转化,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型机械化桥、带式舟桥等6项产品和技术先后转让国外,首创我军国防专利出口的先例。得益于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转换机制,该所科技人才队伍素质得到了大幅提高,促进了军事科研发展。 攻下一个课题培养一批人才 2008年1月8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该所研制的某创新工程课题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青年高工蒋建平作为项目主要完成人参加了颁奖大会。这项课题是该所实施“攻下一个课题,培养一批人才”战略的又一成功范例。立项之初,该所党委权衡再三,决定将此重任交给时年只有37岁的蒋建平。经过7年艰苦攻关,他带领课题组攻克1000多个技术难题,终于不负众望获得成功。 老专家徐玉清从事工程装备科研30年,承接并完成科研任务17项,主持完成的某型工程侦察车首次实现了实时成像探测、数据处理和传输、通信指挥自动化,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他本人获2005年度总装第二届“优秀人才奖”。在老专家领航和推动下,一批青年人走上了前台,成为我军工程装备研制的中坚力量。青年高工胡永平率领课题组经过两年攻关,通过研究汽艇“吸底”作用机理、艇底水流压力和模型试验,独辟蹊径地提出独特的进水线型,巧妙地将正车水流作用原理应用于倒车装置的设计,该课题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人才催出成果,成果催生人才”的良性循环,提升了该研究所科研整体实力。研究所先后被表彰为全军人才培养先进单位、科研工作先进单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