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1127~1279年)是北宋赵氏王朝的继续,始于高宗赵构,终于卫王赵,共9帝。南宋偏安一隅,国运不昌,帝王懦弱。从赵构开始,皇帝大都没有太大作为,奸臣当道,堪称中国历史上最软弱的王朝之一。它着力经营长江以南广大地区,使我国南方社会经济持续向前发展,呈现出高度繁荣。但在军事上却一直让步于北方强敌,最终为蒙元所灭。 苟且偷安 “靖康之变”后,留守在相州(今河南安阳)的康王赵构逃到了南京(今河南商丘), 27年5月,赵构在南京即位,改元建炎,他就是宋高宗。高宗王朝后来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偏安南方,与定都开封的北宋相区别,故史称为南宋。高宗即位后,迫于舆论的压力,不得不把“主战派”大臣李纲召回朝廷,担任宰相。然而,这只是高宗收买人心的措施,他很担心抗金战争胜利后,宋钦宗会回来和他争夺皇位,并不太想与金朝兵戎相见,于是又任命了一大批“主降派”的官僚居于要职。因此,从南宋建立初期,抗金斗争中主战派与主降派之间的激烈斗争就开始了。 李纲担任宰相后,提出了许多抗金的主张,还极力在宋高宗面前推荐大臣宗泽。宗泽是一位坚决抗金的将领。金兵第二次攻打东京开封的时候,就是宗泽领兵抗击金兵,一连打了13次胜仗。宋高宗对宗泽的勇敢早有耳闻,这次听了李纲的推荐,就派宗泽去开封府做知府。这时候,金兵虽然已经从开封撤出,但开封城经过两次大战,人心惶惶,秩序混乱。宗泽在军民中很有威望。他一到开封,就整顿城中治安,严惩抢劫的罪犯,开封的秩序渐渐安定下来。同时他还积极联络各地民众组织起来的义军。河北义军听到宗泽的威名,都自愿接受他的指挥。这样一来,开封城中人心安定,存粮充足,物价稳定,重新恢复了大战前的局面。但是,就在宗泽准备北上恢复中原时,宋高宗和投降派却嫌南京不安全,想把都城迁移到更南的地方。李纲因反对南逃,被撤了职。 不久,金兵分路大举进攻。金太宗派大将兀术(宗弼,阿骨打之子)向开封进攻,宗泽率部成功地击退了兀术的进攻。金军对宗泽又害怕又钦佩,长时期没敢再挥师南下。宗泽认为高宗应该回开封领导军民收复中原,于是上了二十几道奏章,都石沉大海,毫无音信。这时的宗泽已经是70岁的老人,一气之下卧病不起,临终前还呼喊“过河!过河!过河!”宗泽去世后不久,团聚在开封附近的各地义军既受到南宋政府的猜忌,又遭到金兵的镇压,抗战力量大大削弱,中原地区又全部落入金人手中。建炎三年(29年)初,金兵分路渡河南下,宋高宗等人从扬州仓皇逃往杭州。10月,金将兀术领兵10万分两路渡河,长驱直入。宋高宗又从临安逃往绍兴、明州,当金兵追踪而来时,高宗又从明州乘海船逃往温州。金兵下海追赶三百里,遇大风雨被南宋水师打败,才引兵撤退。这次战事使大江南北许多繁华城市和附近农村遭到严重破坏,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与此同时,江南江北许多地区的人民积极抗击金兵,金兵进攻扬州时,张荣领导的梁山泊水军从清河南下在江苏淮安坚持抗金,队伍发展到一万多人。南宋官军中也不乏坚决抵抗的金军将领,他们英勇善战,不屈不挠。建炎四年(30年)3月,金将兀术率15万金兵到达镇江黄天荡附近时,抗金名将韩世忠率军拦击。当时韩世忠手下只有宋军8000人,双方兵力悬殊。激战时,韩夫人梁红玉亲自击鼓助威,双方相持48天,金军终于撤兵。兀术摆脱了韩世忠的阻击后,带兵转道建康才撤回北方。在返回途中,又遇到了抗金名将岳飞军队的顽强阻击,被杀得溃不成军,狼狈撤回。 这一时期抗金的主力是岳飞及其岳家军。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人,从小刻苦读书,尤其爱读兵法,他还力大过人,十几岁的时候就能拉开300斤的大弓,后来又学得一手百发百中的好箭法。传说岳飞离家抗金前夕,其母姚氏在他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这成为岳飞终生遵奉的信条。先前,都城开封被金军围困时,岳飞曾随宗泽前去救援,多次打败金军,受到宗泽的赏识,称赞他“智勇才艺,古良将不能过”。南宋建立后,岳飞上书高宗,要求收复失地,被革职。岳飞遂改投河北都统张所,在太行山一带抗击金军,屡建战功。后复归东京留守宗泽,宗泽死后,岳飞继续留守开封。高宗被迫流亡海上以后,岳飞孤军坚持敌后作战。他先在广德(今安徽广德)攻击金军,六战六捷。又在金军进攻常州时,率部驰援,四战四胜。这次趁兀术北撤的时候,他跟韩世忠配合,沉重打击了金军的气势。次年,岳飞又与韩世忠配合,在建康城南牛头山设伏,大破金兀术,收复建康,金军被迫北撤。从此,岳飞威名传遍大江南北,声震河朔。同年,岳飞升任通州镇抚使兼知泰州,拥有人马万余,建立起一支纪律严明、作战骁勇的抗金劲旅“岳家军”。 绍兴三年(33年),岳飞剿灭李成、张用等“军贼游寇”。次年4月,岳飞挥师北上,击破金傀儡伪齐军,收复襄阳、信阳等六郡。绍兴四年(34年),32岁的岳飞升任清远军节度使。次年,岳飞率军镇压了洞庭湖地区的杨么起义军,从中收编了五、六万精兵,“岳家军”实力大增。由于“岳家军”英勇善战,很快成为一支抗金的主力部队,成为和刘光世、韩世忠、张俊齐名的抗战派将领。 绍兴六年(36年),岳飞再次出师北伐,一路攻城夺地,由于是孤军深入,不得不撤兵。此次北伐,岳飞壮志盈怀,写下了千古绝唱《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绍兴七年(37年),岳飞再升为太尉。他屡次建议高宗动用全国之力,兴师北伐,收复中原,但都为高宗所拒绝。九年(39年),金国政变,金兀术掌握大权,次年,金兀术兵分四路南下进攻南宋。岳飞率领岳家军深入河南地区,先后收复颍昌(今河南许昌)、郑州、洛阳等地。岳飞把主力驻扎在颍昌,自己亲自率领骑兵驻守在郾城(今河南郾城)。兀术听到岳飞出兵,鼓足勇气率15000余骑精兵,来到郾城北面。金军以身披重铠甲,头戴铁兜的精锐“铁塔兵”列在正面,以号称“拐子马”的骑兵布列两侧。岳飞面对强敌毫不畏惧,派儿子岳云为先锋,命令岳云只许胜,不许败。岳飞看准金军的弱点,命将士预备好长砍刀、大斧,等金军冲来,弯腰下砍马腿,上砍敌兵。激战持续到天黑,杀得金兵尸横遍野。兀术不禁哀叹:“自起兵以来,全仗拐子马取胜,不料今日遭此重创。”此后兀术连战连败,岳飞率兵乘胜追击,一直打到东京附近的朱仙镇。金军深感岳家军的厉害,发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感叹。 岳飞等主战派遂加紧了打击金军、收复中原失地的进程。他在朱仙镇招兵买马,联络河北义军,积极准备渡过黄河收复失地,他激动地对诸将说“直捣黄龙,与诸君痛饮耳!”然而“已把杭州做汴州”的高宗和奸相秦桧却不愿意收复中原失地,他们一心求和,连发12道金字牌,命令岳飞退兵。岳飞抑制不住内心的悲愤,仰天长叹:“十年之功,毁于一旦!”他壮志难酬,只好挥泪班师。岳飞回到临安后,即被解除兵权。绍兴十一年(41年)8月,高宗和秦桧派人向金求和,金兀术要求“必先杀岳飞,方可议和”。秦桧乃诬岳飞谋反,将其下狱。当年12月,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毒死于临安风波亭,是年岳飞仅39岁。其子岳云及部将张宪也同时被害。 宋金双方达成了“和约”:第一、宋向金称臣,“世世子孙,谨守臣节”;第二、划定疆界,东以淮河中流为界,西以大散关(陕西宝鸡西南)为界,以南属宋,以北属金。宋割唐(今河南唐河)、邓(今河南邓县)二州及商(今陕西商县)、秦(今甘肃天水)二州之大半予金;第三、宋岁贡银25万两、绢25万匹。“绍兴和议”确定了宋金之间政治上的不平等关系,结束了长达十余年的战争状态,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帝王无能 绍兴三十二年(62年),宋高宗禅位,36岁的孝宗赵即位。孝宗颇欲有番作为,他给岳飞平反,又将秦桧时期制造的冤假错案全部予以昭雪。先后起用了张浚、虞允文等主战派大臣,力图恢复中原。然而,面对高宗的处处牵制、主和派的极力阻挠,孝宗深感力不从心,中兴大业最终不得不付之东流。其后的帝王们大多满足于安逸的生活,满足于偏安江南的既成事实,北复中原的大计渐渐归于沉寂。 孝宗之后,其子光宗赵继立,光宗似乎智力上有些障碍,加上皇后李氏生光宗之后,宁宗赵扩亦是一位毫无作为的皇帝。他即位时竟发生了戏剧性一幕,当太皇太后吴氏命赵扩穿戴黄袍登基时,赵扩居然吓得极力挣脱,口中还大声地喊道:“儿臣做不得,做不得!”太皇太后只好强行与他披上黄袍,登上皇位。宁宗即位后,毫无主见,任人摆布。宁宗朝,外戚韩胄把持朝政,此人结党营私,打击异己,历史上称为“庆元党禁”。庆元党禁很不得人心,韩胄为了挽回人心,决定北伐金国,建立不世之功业。于是他起用辛弃疾、叶适等主战派,从开禧二年(1206年)开始北伐。战争初期,宋军收复了一些地方,但是在金军的反攻下,很快趋于失败。投降派史弥远勾结杨皇后,乘机反扑,打击主战派。他们槌杀韩胄,割下他的脑袋献给金朝,乞求和议,宋金达成“嘉定和议”。史弥远因此升任右丞相兼枢密使,把持宋宁宗赵扩一朝达17年之久。史弥远对金采取屈服妥协的政策,对南宋人民则疯狂掠夺。他的擅权极大地损害了南宋统治的根基,南宋政治从此更加败坏。 孝宗至宁宗三朝共统治南宋60多年,北伐大业一误再误,在此期间,金国统治也日益腐朽,然而兴起于蒙古高原的蒙古汗国气势正旺。蒙古铁骑不仅灭了西辽,围攻西夏,而且在成吉思汗的领导下,完成了对中亚的征伐。嘉定十七年(1224年),宁宗病死,史弥远立赵昀为皇帝,这就是宋理宗。宁宗时,在选立太子问题上,史弥远为保持自己擅权的地位,玩弄手段废掉皇弟沂王之子贵和,从越州找到了另一宗室子赵与莒,赐名贵诚,立为沂王,全力扶植。宁宗死后,他马上矫诏拥立贵诚,改名昀,继续擅权理宗一朝。史弥远两朝擅权长达26年之久,权倾朝野,把国家一步步拖向绝境。他以宣缯、薛极 为肺腑,王愈为耳目,盛章、李知孝为鹰犬,冯为爪牙,专擅朝政,权倾内外。薛极与胡榘、聂子述、赵汝述,依附史弥远,人谓之为“四木”;李知孝与梁成大、莫泽,为史弥远排斥异己,不遗余力,人谓之为“三凶”。廷臣真德秀、魏了翁、洪咨夔、胡梦昱等官员因为反对他的专权,皆遭窜逐。史弥远等人,对金一贯采取屈服妥协的政策,对南宋人民则疯狂掠夺。他招权纳贿,贪污公行。还大量印造新纸币,不再以金、银、铜钱兑换,而只以新币兑换旧币,并且把旧币折价一半。致使纸币充斥,币值跌落,物价飞涨,民不聊生。史弥远一直得到宋宁宗、理宗的信任,封官加爵不已,甚至到绍定六年(1233年)病死,还被追封为卫王,谥忠献。 理宗当政,“渊默十年无为”。理宗亲政后,大力倡导理学,企图借理学力量缓和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一时间理学思想弥漫朝野。官员一面夸夸其谈,空讲仁义道德,一面欺世盗名,鱼肉百姓。此外,理宗沉溺美色,怠于政事。也正是理宗情色之好,导致另一位奸相权臣爬上权力的巅峰,实际上为南宋的命运提前划上了句号。这一权臣就是贾似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