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福建党史月刊》2002年第3期,作者:剑音,原题:《国家政治保卫局:中央苏区的特种部队》 20世纪30年代,距离瑞金县城约6公里的叶坪村,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诞生地。中央苏区面积达5万平方公里,辖有25个县,人口达250万。 苏维埃政权的建立,使以蒋介石为首的反动派寝食难安 从1930年10月开始,南京国民政府便统一组织,“集中武装力量、社会力量、经济力量来进攻”苏区,展开一次又一次的“围剿”。而豪绅地主则与之配合,组织各种的所谓善后委员会、清乡委员会、剿匪反共委员会、靖卫团、保安队、民团等反动组织,伺机进扰苏区。苏区内外的豪绅地主相勾结,开展各种破坏活动,有的在苏区内大肆造谣,传播所谓“共产共妻”、“杀死25岁以下之人”之类的谣言;有的藏匿枪支搞暗杀活动;有的纠集武装固守山寨土围,与苏维埃政权相抗衡,破坏苏区的社会秩序;有的则刺探消息,为国民党军队进攻苏区当先导。特别是国民党军队进攻苏区时,采用了所谓的“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策略,对苏区进攻的手段更为多样化、系统化。利用非战争的手段,以金钱来收买利诱革命队伍中动摇异己分子,打入红军、政府、地方武装、党和群众组织中,来破坏革命力量。用一切方法组织苏区内部豪绅地主残余和资本家富农等反革命力量,来进行反抗苏维埃政府的一切活动。种种迹象表明,在如此险恶的环境中,苏维埃政权必须以革命的两手来抗击国民党反革命的两手。中央苏区的特种部队也就孕育而生。 起初,这种特殊战线上的对敌斗争,主要是由各地的肃反委员会承担。而随着形势的发展,仅靠肃反委员会公开的、群众性的斗争方式,已不适应斗争的需要。为此,1931年6月,中央在给红军党部及各级地方党部的训令中,明确指出“苏区内部肃清反革命的工作,必须变成经常性的系统工作,必须立即在各苏区成立起\‘政治保卫处\‘的专门组织”。闽西苏维埃政府根据中央训令的精神,于1931年7月15日正式取消了原属于“过渡时期的一种临时的肃反组织”--肃反委员会,成立了闽西政治保卫处,明确该处的任务为巩固政权,镇压反动,保卫工作人员及群众生命的安全。同时,苏区所辖的各县也先后成立政治保卫处,并配备一支武装力量--政治保卫队。保卫队每人均发有证章,执行任务经过各要隘哨口,凭证章或保卫处介绍证明即可通行无阻。由此,中央苏区特种部队的雏型已基本形成。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随着国家政权的建立,苏区保卫工作的重要性,也被提升到新的高度。苏区中央局第一次代表大会政治决议案认为,在当前的形势下,“肃反工作要集中到政治保卫局的系统去,对付反革命组织的方法与技术,必须改进”。根据这一要求,国家政治保卫局随之成立。 此时的国家政治保卫局已经具有特种部队的性质,中央临时政府赋予国家政治保卫局特殊职能,即在苏维埃境内,依照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之规定,在临时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管辖之下,执行侦察、压制和消灭政治上、经济上一切反革命的组织活动、侦探及盗匪等任务。“秘密工作是保卫局工作的主要原则”,“在侦察和监视反革命派别活动或嫌疑分子时,则是绝对秘密的”。同时,国家政治保卫局以集权的系统组织,经常性系统性地检举和消灭一切公开的,尤其是秘密的暗藏的反革命组织及行动,以保卫和巩固苏维埃政权。 为了保证这支特种部队的特种战斗力,国家政治保卫局有着严密且强有力的组织和执行各种特殊任务所必须的特殊权力。根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治保卫局组织纲要》规定,地方省县两级设分局,县以下设特派员;军队方面在中央军事委员会、苏区军事委员会及军团、军两级也设立分局,军以下设特派员。分局长、特派员的任免处分权,统归于国家政治保卫局,并实行垂直领导,各分局和特派员在政治上受当地各级政府或红军中政治负责人指导,工作则隶属于国家政治保卫局。地方政府或红军指挥机关无权改变或停止国家政治保卫局的命令。同时规定,“国家政治保卫局及其各分局和特派员,是代表政权侦查、接受与处理一切反革命案件的,当地群众及政府机关、共产党部及共产青年团部、各革命团体、红军均负有向其供给和报告消息的责任。在需要时,地方政府及红军应给以武装力量之帮助,且须临时听其指挥”。 国家政治保卫局内设执行和侦察二部,都有明确细致的分工。省国家政治保卫分局的执行部主要有以下几项职责:(一)承受局长命令,办理执行部一切事宜;(二)计划编制省保卫队及各县保卫队政治、军事等训练,与枪支、子弹、服装等一切管理事宜;(三)办理拘捕、处置、送解、管理人犯等事宜;(四)管理本局及各县人犯财物登记等事宜;(五)办理省局及各县分局一切统计事宜;(六)办理预审人犯,整理口供,提出审讯处置意见,送交法庭事宜。(七)办理代表原告起草控词,出席法庭等一切事宜。而侦察部则承担着以下任务:(一)承受局长命令,办理侦察部一切事宜;(二)计划编制和训练公开及秘密侦探队等工作事宜;(三)重复审查侦探所获的材料及预审口供;(四)办理检查邮电、水陆交通及非苏区出版之书报等事宜;(五)保管侦察部秘密文件及搜获的反动派证物等;(六)布置全省侦探并帮助各县布置侦探工作等事宜。 国家政治保卫局的工作人员,大多从各部队精心挑选而来,并经过各种诸如“保卫干部训练班”、“侦察干部训练班”、“游击区保卫干部训练班”、“县保卫局长科长班”等的严格训练。同时,训练班还十分重视培养学员铁的纪律,要求保卫干部必须做到:(一)服从命令听指挥,一切要服从组织决定,随时准备牺牲个人的一切;(二)严守秘密,严守党的纪律、保卫工作纪律,党组织交待的秘密,不能说的就不能说,允许一个人知道的就只能让一个人知道;(三)工作要积极、认真、负责,保证按时完成任务;(四)坚决与非无产阶级分子划清界限,与地富出身的亲友不能有任何来往;(五)不能违法乱纪,生活作风严肃,行为正轨,经济上要分明等。 各级国家政治保卫局都辖有一支精干的武装--保卫队。福建省国家政治保卫分局辖约有一个营兵力的保卫大队,各县的保卫队也约有七八十人不等。保卫队的战士一般年龄都在18至20岁之间,年龄最大不得超过23岁。都统一着军黄色服装,戴八角帽,绣布的红五星帽徽,蓝色的领章,配备当时较好的武器,每人有一枚西瓜手榴弹。 秘密工作是政治保卫局与反革命派别斗争的主要战术。而各项秘密工作的开展,主要是依靠苏区的工作网和白区的侦察网。1932年3月,国家政治保卫局制订《工作网组织法》称:“工作网是保卫局工作中之耳目。” 工作网的构建任务主要由特派员承担,特派员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组建广泛的工作网。在乡村,由特派员选择若干党团员或出身好、政治坚定,并经过斗争考验的基本群众,组成3人一组或单线联系的秘密工作网,从事了解敌情、社情,监视本乡村范围内阶级敌人的动态。在部队中则每班有一名党员或团员战士参加这项秘密工作,每连有10个人,因此又称“十人团”,承担着巩固部队,防止逃亡、投敌,对俘虏的审查及防止敌特打入红军内部等任务。 工作网的具体任务为:(一)注意城市乡村中,红军队伍中,群众组织之内,政治上可疑的事与秩序的混乱。(二)监视和注意政治上的可疑分子。(三)在城市中,注意商人同白区人通商的关系,商人的资本、营业状况、渔利程度,来往停留客商的表现,有无操纵金融物价等。在农村中,监视那些被剥夺政治自由的地主、豪绅、富农的表现。(四)侦察和防止反革命分子从白区混进苏区活动,或潜入革命政权机关、武装队伍中进行阴谋活动,及反革命暗杀机关秘密发展其组织等活动。白区的侦察网每一区域设侦察指导员1人,下属2个至4个侦察小组,每组3人,1人为组长,当发展到5人时,即分为两组。指导员与指导员之间不发生横向联系,组长与组长之间也不发生横向联系,实行垂直的按级报告和指导。侦察指导员指挥全区侦察工作,一方面搜集各组长的报告,另一方面,经由通讯路线将情报报告县分局长,县分局长报告省分局,再由省分局转报国家政治保卫局。 侦察网的主要任务是侦探敌人组织的内部情况,包括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刺探敌人对苏区进攻的阴谋、策略、方法;获取反革命之一切计划、军用地图和各种机密文件等。在战争的状态下,各种军事情报犹为重要。为此,侦察网要对敌方的军事情况大量细致地侦察。白军或地主武装的番号、数目及分布,白军士兵的生活状况,对官长的态度,白军的军纪和士气;构筑公路的路线、纪律的情形和方法,特种武器的情况,运输的方法,给养的来源,运输路程的远近,粮草库、军械弹药库、飞机场、无线电台的所在地等,均为侦察的范围。 国家政治保卫局对侦察人员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首先,在政治方面必须具备:(一)经过多种革命斗争,如暴动、罢工、游击战争等的考验,未表现动摇;(二)有坚定的阶级立场和阶级觉悟,有一年以上党团生活的党团员;(三)要有在任何环境下不会动摇的素质,金钱美女不能收买,不受敌人任何挑拨离间。在个人素质方面,要求侦察员必须富有胆略,勇于冒险,富有忍耐心,不辞劳苦,行动机敏,脑子灵活等。在技能方面,要求侦察员富有各种科学常识及军事常识,对社会各阶级的状况有深刻了解。要有敏锐判断力,能通过各种细微的变化推测和判断敌情。 国家政治保卫局这支中央苏区的特种部队,面对国民党反动派不惜用尽一切卑鄙手段施行阴谋破坏,针锋相对地在隐蔽战线开展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斗争,取得了赫赫战绩,为粉碎国民党军队对苏区的进攻,保卫苏维埃政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