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观察评论 军事技术 各国军队 文献资料 中华文明 军事机构 关于我们
站内搜索 史海钩沉 战略战术 武器装备 军事地理 世界文明 网友视点 给我留言


西路军董振堂军长浴血甘肃 打光子弹后阵亡


日期:2011-08-15 16:12:32|2011-08-15 16:12:32 来源:新民晚报

  本文摘自《新民晚报》2011年6月14日A08版 作者:董用威 原题为:他奋勇跳下城墙,打光最后一颗子弹   新民晚报·推荐 今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日,12月14日也是宁都起义80周年纪念日,作为宁都起义主要发起人之一董振堂在世的唯一儿子,我更加深切地怀念我的父亲。   全部积蓄尽数给党   父亲生于1895年,是河北省新河县西李家庄人。1923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9期炮科,后投身于冯玉祥的西北军,由于善战,短短5年就由一名见习排长升至师长。1930年中原大战后,冯玉祥的残部被蒋介石收编为第26路军,调至江西宁都围剿红军,父亲当时在25师73旅任旅长。   1931年12月14日,父亲和赵博生、季振同等率国民党26路军1.7万余名官兵、2万余件武器在宁都举行起义。起义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父亲任红五军团副总指挥兼13军军长,后任军团长。   1932年2月,经13军政委何长工介绍,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亲自批准,父亲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把积蓄的3000块银元全部交给了党。毛主席知道此事后,让我父亲留一些零用钱,父亲对毛主席说:“我现在是红军战士,又加入了党,我的一切包括生命都要献给党,还留钱干什么呢?请党收下我这一片心吧!”   师长家属生活“寒酸”   在我并不太清晰的记忆中,跟父亲生活在一起最长的一段时间,是我4岁那年。   1928年冬天到1929年初,时在西北军的父亲调任13师师长兼洛阳警备司令,把爷爷、母亲、伯母和我等人接到洛阳团聚。   父亲生活非常简朴,吃饭时最多两菜一汤。我们到了以后,吃饭的人多了,也不过加一个菜、一个汤。有时勤务员多给他要了菜和汤,父亲就让退回去。父亲给我母亲买了一件棉袍、一件小棉袄和一条棉裤,都是布的。那些穿绫罗绸缎的地方官太太见了,觉得“师长太太”也太寒酸了,父亲却不以为意。   大概在洛阳呆了半个多月,我们就回老家了。临走前,父亲给母亲买了一件毛衣、一个枕头,给了10元钱,让她回去给3个孩子做衣服。接着,父亲又对母亲说:“你不要惦记我一个人在外面,我这一辈子,不会吸烟、喝酒,更不会逛窑子。即使我阔了起来,也不会寻小老婆。”就这样,我们与父亲分别了。谁也没想到,这竟是我与父亲的永别!   长征军中“铁流后卫”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8.6万余人开始长征,一军团为左翼,三军团为右翼,五军团为后卫,中间是庞大的军委纵队。父亲任五军团军团长,率领五军团(辖13师、34师共1.2万余人)随时阻击国民党军的追击部队,掩护军委纵队安全前进。   11月11日,在湖南汝城县以西的百丈岭和延寿一带,父亲指挥部队经过3天3夜的血战,掩护辎重队伍顺利通过。半个月后在湘江战役中,负责殿后的五军团出色地完成了中央军委下达的命令,但损失也极为惨重。父亲率领五军团13师完成掩护任务后,才强行渡过湘江,但34师被阻于湘江以东,终因寡不敌众,大部分将士壮烈牺牲。湘江血战打了7天,中央红军遭受了严重损失,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多人,五军团也由1.2万多人减到不足5000人。   1935年5月3日,军委纵队在绞平渡抢渡金沙江,五军团苦战3天3夜,保证了军委纵队安全渡过金沙江。由于一、三军团原定的渡口无法通过,3个军团只好集中于五军团所在的绞平渡。军委命令五军团坚守阵地。在石板河一线,五军团坚守了9天9夜,终于掩护红军全部安全渡过了金沙江,从此父亲率领的五军团也有了长征“铁流后卫”的美誉。   血战高台全军阵亡   长征结束后,为了得到苏联的直接援助,中央决定开辟通往苏联的国际路线,组建了西路军,由四方面军的五军、九军、三十军组成,共计2.1万余人。在这之前,五军团与四方面军的第三十三军合编,改称五军,父亲任军长,下有两个师、4个团共计4000人。   1936年10月,父亲所部编入西路军,渡黄河西征。在当年12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会议上,父亲被选为23名领导成员之一。   1937年元旦,红五军攻克了甘肃境内位于张掖与酒泉之间、距兰州约600公里的高台县。1月12日,西北军阀马步芳、马步青等匪军调集10倍于红五军的兵力包围了高台县,当时红五军仅有的一部电台留在临泽县,无法向西路军总指挥部报告情况,只得孤军作战。浴血苦战9昼夜后,弹尽粮绝,原来收编的民团官兵又叛变,将城门打开,红五军和马匪军展开了更加惨烈的肉搏战。1月20日,高台城已落入敌手,父亲带领仅有的十几名战士来到东南角城墙上继续抗击敌人,他一面向敌人射击,一面高喊:“同志们,坚持到底,为革命流尽最后一滴血!”身边的战士相继倒下,他无险可守,无路可退,和几位战士跳下城墙,双脚刚刚落地就陷入敌人的重重包围中。父亲挥动双枪向敌人射击,敌人不敢近前。敌人的子弹打中他的腿,他无法站立,就跪在地上射击,直到子弹打完,壮烈牺牲。   父亲牺牲后,党中央、毛主席在延安宝塔山下为他和西路军众多烈士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毛主席曾深情地说,“路遥知马力”,董振堂是“坚决革命的同志”。   父亲牺牲的消息,我们家直到5年后才知道,此前只听说他在新疆带领队伍练兵。   当时国共合作,已是国民党少将的伯父董升堂在重庆找到了八路军办事处,见到周恩来后,才得知我父亲在5年前就牺牲了。   1946年,刘伯承、邓小平把我的堂伯父接到设在冶陶镇的晋冀鲁豫军区司令部,详细询问我们全家的情况,随后派人到安徽把我母亲一家接回已是解放区的冀南。   毛毯记录战友情深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陈列着一条颜色陈旧、缀满补丁的枣红色毛毯,这条毛毯起先是我父亲的。宁都起义后不久,1932年初的一天,父亲到红军总部开会。在朱德总司令住处,父亲惊讶地发现,木板床上只有一个垫褥和一条很薄的军被,根本无法御寒。第二天,父亲拿了自己的毛毯送给他敬仰的朱总司令。朱总司令对这条毛毯非常珍惜,经过长征,一直带到了延安。   1936年西安事变后,周恩来副主席作为我党的全权代表,经常往返于延安与西安之间,朱总司令就把这条毛毯送给周恩来。1937年5月,周恩来经甘泉县崂山村时,突遭国民党武装土匪的袭击,匪徒们在这条毛毯上砍了十几刀。即使这样,周恩来也没舍得丢掉毛毯,缝补后继续带在身边。   1937年七七事变后,周恩来又将这条毛毯回赠朱总司令。朱总司令带着这条毛毯南征北战,直到新中国成立。   仅有遗像险被烧毁   父亲生前仅留下一张照片,是他在西北军的时候拍摄的。抗日战争期间,老家被日军占领,全家逃难到安徽。临走前,堂兄把这张照片藏在墙缝里。日军听说我家是八路军军属,要点火烧房。后来房子虽然没被烧毁,但藏在墙缝里的这张照片还是被烧掉了一个角,从全身像变成了半身像。   父亲还留下了一张画像,作者是父亲在宁都起义时的部下黄镇。   1938年10月5日,一本名为《西行漫画》的画册在上海出版,封面是一位挎枪扶杖、昂首屹立于风雨中的红军指挥员形象。1958年11月,人民美术出版社准备重印《西行漫画》,但找不到作者。直到1961年,黄镇从国外归来,才证实是他在长征途中所作。1962年7月,《西行漫画》改名《长征画集》出版,画像下方有这样的句子:“董振堂同志,他平时一只手欢喜叉腰,一根短棍子是离不了,一支手枪是一刻钟都不会离身的,他非常和气!”魏传统将军在书中配了这样一首诗:“军团长,董振堂;战士雄姿人尊仰!随身不离枪。和气待同志,耿耿忠于党。虔诚作殿军,有勇且知方!”   子女继承父亲遗志   父亲乐于清贫、正直自律的优秀品质,也影响了家人。在西北军时,有次父亲带侄子董光权到河南念书。有人知道他是师长的侄子,就喊他去坐军车,董光权回答:“二叔给我买了车票,他刚跟我说,不让我占公家的便宜。”   父亲牺牲时,我还不满13岁,加上他长年在外,我对他的印象不是很深,然而父亲的伟大形象长存在我的记忆中。我们兄妹3人以及我们的下一代,都没有躺在父亲的功劳簿上,勤勤恳恳工作,清清白白做人。每年清明节,我们都会到华北军区烈士陵园父亲的雕像前,献上我们的悼念。(王亦君整理)   生平简介   董振堂(1895-1937)河北新河人。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9期炮科。投身冯玉祥的西北军,因战功显赫,由排长逐级递升至师长。九一八事变后,反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思想日益倾向革命。   1931年12月14日,和赵博生、季振同等率第26路军1.7万余名官兵在宁都举行起义。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起义部队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团,他任军团副总指挥兼13军军长。1935年6月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后,任红5军军长。1936年10月所部编入西路军。1937年1月,红5军与西北军阀马步芳、马步青等部在高台县激战。因弹尽粮绝,1月20日和全军将士一起壮烈牺牲,时年42岁。   作者简历   董用威原名董光桢,生于1924年,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曾就读于西北工学院、北洋大学、华北大学。1950年3月至1957年11月在中国人民大学担任助教。1957年底举家迁至河北石家庄。   离休后曾担任石家庄纺织工程学会主任、石家庄新纺技术开发研究所所长,1990年被评为高级工程师。


®中国军事 版面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豫ICP备050157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