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观察评论 军事技术 各国军队 文献资料 中华文明 军事机构 关于我们
站内搜索 史海钩沉 战略战术 武器装备 军事地理 世界文明 网友视点 给我留言


发动机或让中国被迫买苏35 专家观摩表演曝光


日期:2013-06-08 11:24:03|2013-06-08 11:24:03 来源:环球网

  据俄罗斯军工信使网6月6日报道,来自俄武器出口系统的消息人士透露,一架苏-35多用途战斗机6月5日为到访的中国代表团进行了专门的展示性飞行,中方专家对该机的飞行性能给予了高度评价。(图为为中国代表团进行表演的07号苏-35S战斗机,该战斗机是苏-35S进入批量生产的第二批次产品。)   俄罗斯军工信使网原文如下:一位来自俄武器出口系统的消息人士本周三透露,一架苏-35多用途战斗机当天为到访的中国代表团进行了展示性飞行,中方专家对该机的飞行性能给予了高度评价。   该消息人士在接受国际文传电讯社采访时指出:“虽然中国伙伴在观看完飞行表演后未发表任何正式的声明,但很显然,他们非常喜欢这架飞机。他们在私下交谈时表示,苏-35差不多是目前世界上最优秀的战斗机,通过采购该型战机将能显著提升中国空军的作战潜力。”   该消息人士同时表示,此次演示飞行是售华苏-35战斗机合同签署前的相关工作之一。此次驾驶战机飞行的两名试飞员均来自俄联合飞机制造公司。据悉,俄空军司令部、俄罗斯国防产品出口公司和苏霍伊公司的代表也一同观看了6月5日进行的演示性飞行。表演结束后,中俄双方专家举行了闭门的情况介绍会,并就此次飞行交换了意见。(图片为现场表演的飞行照片)   该消息人士向国际文传电讯社透露:“向中国提供苏-35战斗机的政治决定已经做出,目前正在详细拟定合同的技术和资金条款。”不过,他并未说明售华苏-35战机的具体数量和交付时间。   此前曾有国外媒体宣传,中国在第一阶段将向俄采购不少于24架苏-35战斗机。   有军事专家认为,促使中方决定采购苏-35战机的主要原因是其在研制歼-20第五代战斗机动力系统的过程中遭遇了短期内无法克服的困难。   尽管歼-20试飞频繁,但中方迄今仍未能在研制用于装备歼-20的新一代发动机方面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歼-20的首架原型机在试飞时使用的是俄制AL-31F发动机,而第二架原型机则安装了国产的WS-10G,其中,后一种发动机还被用于装备仿制自苏-27SK的歼-11。   有专家认为,歼-20的研制工作还将持续6年以上的时间,这意味着,这种新型战斗机将无法在2017年之前服役。与此同时,中方向俄罗斯订购的24架苏-35战机(配备由AL-31F改进而来的117S型矢量推力发动机)则会从2015年开始交货。分析人士指出,中国购买苏-35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117S发动机的制造技术,并将其用于推进歼-20项目。   苏-35由苏霍伊设计局研制,是通过对苏-27系列战斗机进行深入现代化改装后发展出的一种超机动多用途战斗机,该机运用了大量为第五代战机研发的新型技术,是一种属于“四代半”的现代化多用途战斗机。   在保持苏-27/30系列战机气动特点的同时,苏-35的整体作战效能有了显著的提升。苏-35不但雷达反射率更低,并且装备了全新的数字化控制系统和功能强大的“雪豹-E”相控阵雷达,可在更远的距离上同时对多个目标发动攻击。据介绍,该雷达不但可同时追踪30个目标,还能保障战机同时对其中的8个目标发动攻击。   苏-35的最大飞行时速为2500千米/小时,航程3400千米,作战半径1600千米,配备有一门30毫米机关炮,用于携带导弹和各型航弹的外挂点多达12个,总载弹量为8吨。   苏霍伊公司宣称,该机运用了大量第五代战机的技术,性能超越西方的“阵风”、“台风”、F-15、F-16和F-18等第四代战机以及最新型的F-35,并且还有能力对抗F-22A。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中俄之间的军事技术交流,已经从过去中国向俄罗斯购买装备和技术,向中俄联合研发转变。这是中俄在新世纪军事技术合作的主要发展方向,联合研制和技术共享将成为中俄军事技术交流的主要途径。随着中国军事科技能力的提高,中国即将向俄罗斯出口和输出军事技术。(图为俄罗斯生产的117S发动机,一些媒体认为它是中国歼-20战斗机和一种新型中程隐身轰炸机的可替代动力选择。)   观点一:中国目前部分引进俄罗斯技术装备,只是为了弥补个别军事技术研制“空窗期”的特殊案例,中国大规模引进俄罗斯军火的时代已经结束,中俄军事技术贸易主要集中在原有产品的售后服务上。   据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月刊2013年3月号(提前出版)报道,在俄罗斯防长2012年11月访问中国之后,中俄媒体再次掀起中国购买俄罗斯苏-35战机的热潮,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国防部发言人对该传闻并未彻底否认。文章据此对俄罗斯售华苏-35前景和可能性进行了分析,认为有关传言并非空穴来风。   此前俄媒曾报道称,中俄就购买24架苏-35战机签署初步的“政府间协议”,似乎已经板上钉钉,但是汉和认为中俄并没签署正式协议,所谓的“初步协议”应该指的是会谈纪要、备忘录,而这是每次会谈都要签署的。这一次保留了“继续研究”的空间。但它距离签署正式协议还差很远,变数极大。中俄关于苏-35的关键分歧在于进口数字和技术转移。尤其是进口数字,这一次缩小到24架,表明这是双方都能够接受的数字,各有妥协。在俄罗斯内部,主要存在的分歧是俄政府高层与俄军工业、军队间的矛盾。俄军工业领袖普遍认为不能向中国出售苏-35,或者在保证不被仿制的前提下可以出售,但是克林姆林宫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俄罗斯政府从政治和外交等全球利益出发,认为应该向中国出售苏-35,因此,最终的决定权在普京手中。   但是此前俄方在中俄国防部长会谈等会议上多次提出推销苏-35给中国,汉和认为,这表明在俄罗斯内部,主张出售派显然是主流。有传言称,俄售华苏-35的目的是因为研发T-50隐形战机的资金出现了问题,汉和认为俄罗斯已不是90年代的困难时期,钱对俄方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苏-35订货过少,目前仅有俄空军订购的48架,中国最初仅愿意购买4架,这与苏霍伊希望大量出口以降低苏-35造价的初衷明显不符。(图为俄罗斯空军的苏-35CM战斗机)   文章提及,中国国防部发言人在谈及中俄谈判购买苏-35的问题时,称“中俄都拥有完整的国防工业和较强的装备研发能力,两军合作有着广泛的前景和发展空间。”这暗示中国坚持要得到苏-35的技术转移,至少是部分转移。俄希望中国进口至少48架才能技术转移,目前达成的初步数量是24架。汉和称,虽然中方因仿制俄战机多次受到指责,但是中方认为中俄合作不太愉快的原因不完全在中方,俄方对技术限制卡得过紧,令中方认为不可能在俄方许可下获得技术进步,因此不得已进行自主仿制。   中国最想要苏-35的什么技术?   汉和认为,中方有兴趣引进苏-35的原因主要在于117S发动机和IRBIS-E雷达。歼-20战机的研制暴露出中国航空工业的短板。首先是发动机,有了苏-35的117S发动机,歼-20就能变身成为真正的第四代战斗机,实现超音速巡航的梦想,否则只能说是“有中国特色的四代机”。苏-35的矢量发动机技术也是中国急于获得的。因此,哪怕是发动机的技术部分转移,中国也希望达成。(图为苏-35的117S发动机,该发动机具备推力矢量能力。)   文章称,中国的WS-15“太行”发动机仍处于核心机的研制阶段(原文如此——环球网军事注),2012年中俄签署了新一批AL-31F/FN发动机的合同,可见“太行”在中国空军心中的地位。但是发动机工业是百年大计,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印度已经放弃了“卡维里”国产大推力发动机的研制,15年努力废于一旦,从这一意义来看,中国的航空发动机工业已经是第三世界最好!虽然距离美俄还有漫长的差距。   汉和称,另一项苏-35的关键技术是IRBIS被动相控阵雷达(PESA),这也是中国的短板。中国版PESA雷达只在一架歼-10B战机上进行过实验,中方号称有源相控阵战斗机载雷达已研制成功,的确如此,中方甚至开始向俄罗斯推销T/R模块,但是要组织大批量的AESA雷达生产,即使是俄罗斯都存在巨大困难,最大的困难是成本问题,除美国之外,欧洲各国都对此头疼。因此,中方第二感兴趣的应该是IRBIS-E雷达。   汉和认为中方第二感兴趣的应该是IRBIS-E雷达,理由是平可夫认为中国没能力立即给国产战斗机提供高性能雷达。   汉和称,这是俄罗斯关心的核心问题,俄方敢于售华苏-35的原因在于,更先进的117系列发动机已经投入试验,安装在T-50战机上,中国今后20年是否仍将步俄制发动机后尘,需要中国自己来回答。一旦中国决定复制苏-35,沈飞凭借仿制苏-33和苏-30MK2的经验,解决机身仿制不是大问题,雷达不一定要追求相控阵,可以换装中国产的任何雷达,关键问题还是发动机。   汉和称,这一方案在俄罗斯军工业界内部最为流行,长期以来,俄军工业都出口简化版武器,实际上,俄出口中国的苏-27也进行了小范围简化,出售给中国的简化版苏-35可能具有以下特点:   一、只安装117S发动机,不安装矢量推进技术、相控阵雷达的苏-35K。   二、不安装117S发动机,其他基本沿用苏-35S俄军版。中方极可能不接受,要的就是117S发动机。   三、只去掉矢量推进技术。   四、简化雷达,换装其它型号等。


®中国军事 版面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豫ICP备050157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