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印度航母发展:只是看起来很美 印度媒体经常把中国和印度放到一起对比。所谓“龙象之争”就是印度媒体炒出来的。而一些憋着心思让印度抗衡中国的西方国家,也往往众人抬轿,哄着印度和中国较劲。然而令他们不爽的是,无论是比经济还是比收入;比科技还是比军事,都难以找到印度超越中国的兴奋点,反而等于是给中国做了义务宣传。 不过印度科钦船厂新近下水的“维克兰特”号航母,让印度找到了新的突破点。谁说印度处处不如中国,航母就是印度少有能超过中国的地方。原印度海军参谋长梅赫塔上将公开发表文章:维克兰特号航母会让中国失魂落魄。梅赫塔上将在文章中表示,印度航母使用航母的经验和能力要领先中国很多年。 文章认为,航母是一种用来投射武力的巨大工具,它使印度拥有领先于中国的巨大优势,中国在航母经验方面仍然远远落后于印度。中国正在建造自己的第一艘国产航母,他们的海军眼下一艘国产航母也没有。 中国人讲究话不要说的太满。“不吹牛会死啊”虽是网络语言,但也颇得中庸之道。印度航母怎么发展是印度的事,但为什么总要攀扯上中国呢?更何况,印度航母发展只是看起来“很美”而已。 早在1961年,印度从英国购买了“尊严”级轻型航母的“大力神”号就已经进入印度海军服役,并被更名为“维克兰特”号。印度也成为亚洲地区第一个装备航母的国家。以中国“辽宁”舰2012年入役开始算,印度领先中国51年。但是印度购买第一艘航母,就是彻底被大英帝国忽悠了。其装备的“海鹰”舰载战斗轰炸机,采用的是离心式喷气发动机设计,早就走进了技术死胡同。因此在维克兰特加入印度海军之前,英国早已经全部淘汰了该型战机。 1984年的“维克兰特”号航母,同时装备“海鹞”和“海鹰”舰载机。 印度购买这艘航母可以说下了血本。尽管印度当时没有公布购买的金额,但根据当时巴西向英国花3600万美元购买二手航母及改装的价格来计算,印度的这第一艘新航母价格至少要花费4000万美元。按照上世纪50-60年代的平均金价为每克1.13美元来计算,也就是35吨黄金。但实际战略价值有限,性价比低。在前两次印巴战争中,印度的“维克兰特”号航母要么因为技术原因缺阵,要么作战半径根本达不到要求。而在第三次印巴战争中,表面上“维克兰特”号航母封锁了东巴基斯坦(今孟加拉国)的吉达港,但“维克兰特”号实际任务是封锁巴基斯坦的海上交通线,但由于动力设备再次出现问题,只能前往东巴基斯坦。而且印度海军由于严重缺乏护航舰艇,根本不敢将“维克兰特”号派往东巴基斯坦。巴基斯坦的最终肢解,并不是某些学者认为“维克兰特”号发挥了巨大作用,而是印军地面进攻和东西巴基斯坦作战海区被严重分割的结果。 印度首艘航母的价值,被严重高估。印度所谓的航母以及舰载机使用经验,其实乏善可陈。“维克兰特”号的出勤率、航母舰载机的出动率,不要说达到美英国家水平,就连印度海军的需求都达不到。而到了1989年,印度又将“维克兰特”号进行改装,装备了最新的短距/垂直起降舰载机“海鹞”。当时印度总共购买了30架“海鹞”战机,除了装备“维克兰特”号,还装备了印度从英国购买的另一艘航母“维拉特”号上。 从舰载机的水平上看,当时的“海鹞”是很高的。即便是英国海军,也只是在1981年开始装备该型战机。而印度海军航母有了新舰载机,水平又如何呢?首先印度原有的可怜的蒸汽弹射飞行经验基本上不适用了,90年代以后印度海军舰载机飞行员训练要到英国才能完成。其次是飞行安全极差。印度购买的海鹞总共才有30架,到了2009年有18架坠毁,平均每年都要摔1架飞机,损失率高达60%。而英国海军海鹞战机在马岛海战中总共的损失率才有2.3%。不知道印度引以为傲的航母使用经验到底是什么,难道就是告诉世界,海鹞是一款不适合航母使用的舰载机?从“维克兰特”号到“维拉特”号,只能证明印度购买了航空母舰,但还远没有达到用好航空母舰的程度。印度航母舰载机从落后于时代的“海鹰”,到损失率极高的“海鹞”,只能说明印度航母实质上作战能力极为低下,根本不掌握现代航母的使用规律。 其他军事评论 从现阶段来说,中美培养航母舰载机飞行员还有一个最显著的差别,就是中国海军可以从大批现役海航飞行员中选拔舰载机飞行员。这是一种精英选拨模式,类似于现在美军F-22飞行员选拔模式。据中国军网透露,我军首批舰载机飞行员年龄在35岁以下,飞过至少5个机种,飞行时间超过1000小时,其中3代战机飞行时间超过500小时,且多次参加过军兵种联演联训、重大演习任务。 除了航母的高速机动需要强劲的动力,蒸汽弹射也装置和航母动力有很大的关联。因此,航母动力是衡量航母性能的一个非常关键的指标和核心技术问题。 相较于核动力,国产航母的常规动力则是一道必须翻过去的坎。因为在无法获得满足航母要求的核动力之前,常规动力是必然的选择。这里中国的选择只有两条路:要么走大功率蒸汽动力方案,要么借鉴西方走燃气轮机路线。 中国核电产业飞速发展,肯定会为舰艇的核动力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不过,中国航母是否采用核动力,除了技术的限制,还取决于海军的战略、航母的总体设计和经费。 最近国内有专家指出,中国的歼15舰载机就是改装电子战飞机的优秀平台。那么以舰载战斗机为平台开发电子战飞机,优势体现在哪里,又需要哪些技术上的突破呢? 现在很多网友所迫切希望的,实际上就是体现航空快速直达特性的“最后一公里”。也就是物资的精确空投和受伤人员的直接救助。 原标题:印度航母发展:只是看起来很美 印度采购并改装“戈尔什科夫”号航母,更进一步证明印度完全是航母使用的门外汉。戈尔什科夫号航母本身是介于巡洋舰和航空母舰之间的混搭型舰艇,其主要设计思路是搭载雅克-38这类短距/垂直起降战机。因此戈尔什科夫号航母机库和携带战机都有限。印度白拿二手航母后想大幅提高其性能的心情被俄方所利用,最后竟然冒出一个大幅度修改原始设计,加装滑跃式甲板,增大整个飞行甲板的宽度,将其改造为能够起降米格-29K的缩小版“库兹涅佐夫”号的方案。而这一鲁莽的方案,竟然能够被印度海军所接受。纵观世界战后的航母建造历史,从来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如此大幅度修改航母原有设计。因为现代舰艇是一个精密而复杂的系统,环环相扣,任何大规模的修改都有可能造成整个系统的失衡,引发不可预知风险的几率大大增加。即便是开发改进型号和新型号,也要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从顶层设计开始逐步推进。中国在改装瓦良格号的时候,基本没有改动飞行甲板,也没有大幅度修改舰岛。相比中国的谨慎,戈尔什科夫号航母的改装“大手术”可以说是彻底的蛮干。戈尔什科夫号航母改装过程如此耗资、耗时,和印度这种不切实际的思路有直接的关系。即便是改装完成,也会给米格-29K带来安全起降等一系列舰机适配上的麻烦。 从俄罗斯二手航母的改造来看,印度完全是不着边际的跟着感觉走,装备规划一塌糊涂,没有丝毫的继承与发扬。最老的“维克兰特”号是二战蒸汽弹射航母;第二艘“维拉特”号又变成了装备“海鹞”的英式滑跃起飞航母,弹射起飞-阻拦降落换成了滑跃起飞-垂直降落;第三艘“维克拉马蒂亚”号成了使用米格-29K的俄式滑跃起飞航母,原有损失惨重换来经验的“海鹞”飞行员又不得不重头学习米格-29K的降落技术;新“维克兰特”号要使用国产的光辉战斗机;还在论证中的国产第二艘“维萨尔”号竟然排水量骤然增长到6.4万吨,还要安装蒸汽弹射器,滑跃起飞又要换成弹射起飞。印度航母发展之跳跃,令其他国家叹为观止。 同时,印度没有打造一个健全的军事工业体系。由于印度可以在国际上购买很多先进技术和装备,因此从来不重视本国装备的国产化和配套能力,而更多的定位于国际部件的组装厂,指望国际集成就能打造出大国海军。然而事实是,靠买是买不来强大军队的,更买不来像样的航母编队,只能拣别人的二手航母来搭台唱戏。即便是国产航母,实际上也是八国联军式的装备,核心部件差不多都来源于别国,就连航母用钢材都无法自产。这种“万国牌”风格,不但安装进度将受制于国外供应商,而且势必对印度航母未来形成作战能力带来巨大风险。 美英法等军事大国,航母规划井然有序,新设计的航母都能够吸收以前型号的优点,兼容旧有装备,降低后勤维护压力。苏联虽然走过航母发展的弯路,但也算是自成一派。而阿根廷、巴西、泰国等发展中国家,尽管航母均为外购,但都是购买一艘航母,并将其作为海军核心力量来使用。只有印度航母发展,在几十年中走马灯似的不断变换装备,昨天从英国购买,今天又转向俄罗斯,明天又要国产航母,拼命想凑出梦想中的“三航母”编队却始终不得其法,欲速而不达。 就在航母刚刚下水不到一天,孟买军港的爆炸声就击碎了印度海军的梦想。刚耗资8000万美元完成武器装备升级的印度“基洛”级潜艇“辛杜拉克沙克”号由于船员违反规定装载导弹而导致爆炸并沉没。这又暴露了印度军队的基层装备使用管理问题。而航母是将水面舰艇和现代战斗机融合的产物,使用管理难度更大。印度实现军事大国、航母大国的梦想,还要面临更多的挑战。 其他军事评论 从现阶段来说,中美培养航母舰载机飞行员还有一个最显著的差别,就是中国海军可以从大批现役海航飞行员中选拔舰载机飞行员。这是一种精英选拨模式,类似于现在美军F-22飞行员选拔模式。据中国军网透露,我军首批舰载机飞行员年龄在35岁以下,飞过至少5个机种,飞行时间超过1000小时,其中3代战机飞行时间超过500小时,且多次参加过军兵种联演联训、重大演习任务。 除了航母的高速机动需要强劲的动力,蒸汽弹射也装置和航母动力有很大的关联。因此,航母动力是衡量航母性能的一个非常关键的指标和核心技术问题。 相较于核动力,国产航母的常规动力则是一道必须翻过去的坎。因为在无法获得满足航母要求的核动力之前,常规动力是必然的选择。这里中国的选择只有两条路:要么走大功率蒸汽动力方案,要么借鉴西方走燃气轮机路线。 中国核电产业飞速发展,肯定会为舰艇的核动力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不过,中国航母是否采用核动力,除了技术的限制,还取决于海军的战略、航母的总体设计和经费。 最近国内有专家指出,中国的歼15舰载机就是改装电子战飞机的优秀平台。那么以舰载战斗机为平台开发电子战飞机,优势体现在哪里,又需要哪些技术上的突破呢? 现在很多网友所迫切希望的,实际上就是体现航空快速直达特性的“最后一公里”。也就是物资的精确空投和受伤人员的直接救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