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军应该发展什么样的两栖攻击舰?
日期:2015-03-25 17:38:17|2015-03-25 17:41:30 作者:刀口谈兵
在最近的兰卡威国际防务展上,我国展出了外贸型两栖攻击舰的模型。作为中国海军不多几项装备空白之一,被俗称为“小平顶”的两栖攻击舰的发展近年来备受军迷关注。中国应该发展什么样的“小平顶”呢?
当今世界,只有美英中三个国家的海军还在建造大型航空母舰,而用途多样的“小平顶”却悄悄地成为了很多国家的轻型航母解决方案。就连俄罗斯海军最近都从法国购买两艘“西北风”级,可见这类军舰还是很有一番市场的。按照功能和侧重点不同,“小平顶”大概可以分为五个类别。
第一类是“全能高大上”型,这自然说的就是美国海军的“塔拉瓦”、“黄蜂”以及最新的“美国”级这些,后者5万吨级的排水量和20-25架F-35B的搭载能力这两项硬指标,就是标准中型航母的档次,30亿美元一条的价格更是标准中型航母的档次,一条够买10条“海洋”级,就是这么任性。
第二类是“瘦驴拉硬屎”型,代表作就是英国“海洋”级。在三艘“无敌”退役之后,“伊丽莎白女王”级服役之前,总得有艘不太贵还能保证皇家海军脸面的船。类似的还有韩国“独岛”级,虽说有个坞舱但整体还是走省钱路线,不过它的服役还是让韩国海军两栖作战能力有了质的变化。
第三类“二合一优惠装”型,澳大利亚的“堪培拉”和西班牙的“胡安卡洛斯一世”都属于这类,在25000吨级的船体上两大功能尽量兼顾,由于都是真要既作为航母又做为两栖攻击舰使用的,所以其成本普遍比上一类高,但由于两国也没有发展更大的航母的计划,这种高成本无疑是很具性价比的。
第四类“轻型航母”型,将于3月25日服役的“出云”号按照日本人的说法是直升机驱逐舰,不过长达248米排水量27000吨的船居然叫“驱逐舰”这种设定仍然让人很想吐槽。其设计上确实更像航母,更加突出直升机搭载能力。意大利的“加富尔”也是这样,并且通过滑跃甲板可以更好的操作F-35B。
第五类“我真不是航母”型,可以说唯一例子就是“西北风”,和“瘦驴拉硬屎”型不同,法国人的“西北风”就是一艘安安心心做好两栖登陆的军舰。别看吨位比前几种小些,但由于基本专攻两栖作战,其搭载的人员和装备数量却完全不输。甚至略有超出,法国人的思维果然是与众不同。
总之,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小平顶”,无论有没有坞舱和车辆甲板,均有一个大面积飞行甲板,普遍重视航空操作能力。而对两栖运载能力的取舍平衡,除了和各自国家的财力有关之外,各国海军对“小平顶”的作用定位的差别以及不同国家海军舰艇装备结构的差异等要素也是重要原因。
说到这回在兰卡威展示的“小平顶”模型,和之前在其他防务展亮相的那个模型相比,进行了诸多细化工作,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明,近几年这个方案来还在推进之中。中船重工人员多次表示这个方案并非针对某一个国家的用户设计,这种大舰也确实不是一般国家想买就买的,可以理解。
参照当初展出的“改进型054型护卫舰”的模型和后来054A型护卫舰的高度相似性,虽然不能说这个外贸版两栖攻击舰的模型就是中国海军未来的国产“小平顶”,至少也不能说“本模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其总体设计和诸多细节还是非常值得从中分析一二的。
外贸版“小平顶”的模型最早出现在2012年的泰国防务展上,从船形上来看,它采用了高干舷平甲板型,拥有一座升降机,可以同时起降4架直升机,总搭载数在13架左右。全长198米,排水量22000吨,采用柴油机作为动力,航速22节。总体看来是一艘大小和理念很接近“西北风”的小平顶。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其上层建筑明显带有054A型导弹护卫舰的痕迹,而且这个模型有很多细节上较有特色,比如使用了“密集阵”而非国产730近防炮等等。但这个设计排水量大概在20000吨左右的方案模型和中国海军未来装备的“小平顶”相比,最大的差别很可能并不在细节,而是吨位。
众所周知的是,中国海军面对着世界上最艰巨的两栖登陆作战任务,某敌占大型岛屿防御体系苦心经营多年,针对我军以平面登陆作战为主的策略进行了长期对应准备,常规作战难度极大,首波兵力如果没有一个旅,很难攻克滩头。所以中国的两栖攻击舰,也应当走美国海军的大型化道路。
小编预测,中国海军的两栖攻击舰标排将在35000吨左右,满载排水量可能达到40000吨,和“黄蜂”级基本相当,这样才能有条件搭载一个陆战旅的兵力。由于吨位较大,其动力系统很可能将引入燃气轮机,使得航速维持在和外贸版小平顶相同的22节水平,这个速度对于两栖舰艇完全足够。
在这个吨位的保证下,其内部三大装载空间才能实现均衡布局:坞舱具备搭载3艘726型气垫登陆艇(每艘可搭载一辆96式主战坦克)的能力;多层车辆甲板能够搭载海军陆战旅从卡车到坦克自行火炮等所需的各种车辆;机库稍后再说,生活空间则足以保障800名舰员和1200名海军陆战队员。
更大的吨位也有助于更好实现多样化任务。西方国家普遍青睐两栖攻击舰,很大程度上有其使用成本比航母低,但在执行和平时期多样化任务,特别是人道主义救援任务的时候其效能和大型航母相比还不遑多让,且由于坞舱更利于装载运输人员和物资,在某些任务中往往比航母更加有效。
假如沿海地区遭受自然灾害,“小平顶”可以在短时间内装载大量人员和物资前往灾区,并可通过车辆、登陆艇和直升机等多种手段迅速投送,比现有的舰艇在救灾时都更加全面,可以说是海军执行非战争重大行动的最佳载体,同时也是对战争时期紧急人员物资装载能力的最好检验。
大吨位带来的好处还不仅如此,仅从战时角度出发,依靠充足的空间,舰上可以设立两栖作战指挥所,在组建两栖登陆编队时起到指挥作用;加装干货液货补给站,为两栖舰艇编队中小型舰艇进行补给,减轻大型舰队补给舰的压力;扩大医疗设备和人员的编制设置,增加对伤员的处置能力。
最后当然要单独说说少了大吨位对航空搭载能力的好处。其长度从200米增加到250米左右之后,飞行甲板面积也将扩大,可以将直升机起降点从4个增加到6-7个,并在舰桥前后各设计一台升降机,机库空间足可混合装载20架以上的运输直升机和武装直升机,必要时也可搭载反潜直升机。
但由于中国海军在可预见的将来都不会在远离本土上千公里的海域进行大规模两栖登陆作战,夺取制空权和对地攻击的任务多半都可以由岸基航空兵完成,“小平顶”只需要携带武装直升机执行部分近距空中支援任务即可。目前我军的两款武装直升机直-10和直-19都有上舰的潜力。
实际上与前一点相比,“小平顶”缺乏合适的重型舰载直升机是更加致命的问题。两栖登陆舰相对其他两栖舰艇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通过使用重型直升机携带人员装备,摆脱滩头自然环境的限制,进行超地平线登陆作战。
中国海军的“小平顶”在预定战场上也将通过这一手段实现突然打击。
我国目前最大的舰载直升机是直-18,虽然屡经改进,但起飞重量为14吨的它和起飞重量达20吨以上的美国CH-53“超级种马”相比仍然差距明显,特别是其有效载荷仅有4吨左右,陆战队里稍微重一点的武器装备就难以运输。不过中俄合作的新重型直升机项目如果有谱的话,有望改变这一局面。
但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小编认为在这个重型直升机项目进入具体型号设计之前,国产“小平顶”的设计建造进度也并不是十分迫切。但不排除根据外贸订单情况,建造一艘出口型“小平顶”用作相关技术验证的可能性。在904型综合补给舰的研制上,我们就曾用过这种方法成功进行了技术验证。
从这个角度分析,在兰卡威亮相的这个模型的意义就更为清晰。20000吨这个吨位较为适合小国海军使用,主推两栖攻击舰的高性价优势,而其为何使用美制“密集阵”近防武器系统等等细节也就能够理解了,这是在展示该舰可以兼容来自不同国家的武器系统,满足客户要求。
---------------------------------------------
刀口:国产两栖登陆舰分两期,第一期保有坞舱,第二期没有坞舱。第二期上滑跃模块(可整体拆装),起降短距\垂直战斗机,方案已经定了。满排不变,都是50000吨-55000吨。短距\垂直战斗机的核心技术就是矢量推力发动机和风扇,可以利用涡扇十五的成果改造一下就没有任何问题。
短距\垂直战斗机核心技术的矢量推力发动机的前起降风扇,就是将发动机风扇轴加长,再通过齿轮传动垂直风扇,就是一套伞齿轮,对材料要求较高,其他没有什么太难的技术。
短距\垂直战斗机通过滑跃起飞可以节省大量燃料,主要是垂直降落难度大,这个通过训练可以克服(咱们飞行员怎么也比阿三的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