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俄罗斯海外军事基地的历史,就不得不从苏联时期说起。相较美国庞大的海外基地网,苏联的海外基地体系虽不像美国那样覆盖全球,却也能满足苏军在热点地区施加影响力的基本需求。全盛时期的苏联,在除中国和朝鲜以外的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都有驻军,共拥有23个规模较大的海外基地,主要分布在东欧以及越南、蒙古、古巴、阿富汗、叙利亚等地区和国家。 苏联最大的海外军事基地,非越南的金兰湾莫属。1980年6月,经与越南政府协商,苏联太平洋舰队将派往南中国海值勤的第8分舰队驻地由岘港改为金兰湾。同时,原驻岘港的歼击机编队也全部改驻金兰湾机场。从1983年开始,苏联派驻金兰湾的舰艇数量平稳保持在20至30艘,而其他军兵种的进驻也是步步跟进:1983年11月,太平洋舰队海军航空兵9架图-16“獾”式中程轰炸机进驻金兰湾机场;1984年1月,太平洋舰队下属海军陆战队1个营被部署于金兰湾;1985年,苏联与越南在金兰湾成立了联合作战司令部,并配备了各种侦察设备和作训人员。至此,金兰湾基地成为苏军在冷战时期最大的海外军事基地。 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重工业发展迅速,苏联一跃成为可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由于美苏都在欧洲集结重兵,一时无法打开局面,苏联便另辟蹊径,在亚非拉地区寻求扩张。在亚洲,为经略波斯湾,掌控南中国海和印度洋全局,苏军在越南、阿富汗、也门、印度和叙利亚都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在非洲,为拓宽自身影响势力范围,苏军以顾问团的形式在埃塞俄比亚、索马里、莫桑比克、刚果、马里、厄立特里亚、安哥拉、阿尔及利亚、利比亚以及埃及(埃苏交恶后,苏联撤出在埃全部基地)驻扎;在拉美,苏联的军事力量存在于古巴、尼加拉瓜和秘鲁这3个“反美前哨”国家。 依托数量众多、分布合理和条件完善的海外军事基地网络,苏军具备了在全球遂行军事行动的能力。“三位一体”的海外基地体系保证了苏联在世界热点地区的影响力,同时也成为苏联展示其大国雄风的最好名片。 苏联解体后,其原来位于中亚的本土基地摇身一变,成为了俄罗斯的海外军事基地。而在苏联以外地区的基地,或是被废弃,或是中止合作,内困外忧的苏联继承者俄罗斯无力维持海外基地的巨额开销,承担对基地属国的保护义务。 目前,俄罗斯在境外保留了20多个军事基地,其中大多数基地都分布在独联体国家境内,而从叙利亚的保障基地——塔尔图斯港撤出之后,即将入驻的塞浦路斯暂时将成为俄罗斯唯一可用的非独联体海外军事基地。 俄罗斯的海外军事基地大体可分为两类:第一类属于维和性质。作为独联体国家的“龙头”,每逢独联体国家间出现冲突,俄罗斯常以“大家长”的身份派兵调停并在冲突地驻扎。其中典型如阿布哈兹的第7军事基地和南奥塞梯的第4军事基地。2008年俄格战争后,俄罗斯公开承认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独立,并在两地分设常驻军事基地,基地租期都是49年附加自动延长15年的条款。执行类似功能的基地还有驻塔吉克斯坦的第201军事基地以及驻亚美尼亚的第102军事基地。此外,俄罗斯为维护本民族利益,在东欧国家摩尔多瓦的俄罗斯族聚居区——德涅斯特河左岸地区常驻有两个摩托化营、1个后勤保障营和1个直升机中队,共1000多人。 第二类则属于俄军的“内需”基地。此类基地事关俄罗斯国土防御和军队发展命脉,因此即便在上世纪90年代俄罗斯经济最困难时期,依然得到了保留。典型如驻白俄罗斯的伏尔加雷达站以及驻阿塞拜疆的甘巴拉雷达站,二者皆为俄罗斯国家反导预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驻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航天中心则是当前俄罗斯三大航天发射基地中纬度最低、最适宜大型航天器升空的发射基地。类似的基地还有驻哈萨克斯坦的929号国家飞行试验中心、“埃姆巴”靶场、“萨雷——沙干”武器试验场、第4号国家中心靶场;驻塔吉克斯坦的“窗口”光电中心(俄罗斯太空监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驻吉尔吉斯斯坦的海军反潜试验基地、国防部地震试验室等。(李佑任 马建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