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观察评论 军事技术 各国军队 文献资料 中华文明 军事机构 关于我们
站内搜索 史海钩沉 战略战术 武器装备 军事地理 世界文明 网友视点 给我留言


日本入常只是“时间问题”?


日期:2015-05-12 00:36:19|2015-05-12 00:36:19 来源:360军迷俱乐部

  2015年是联合国创设70周年,而2016年就是日本加入联合国60周年。于是,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将今年、明年定位为“具体行动年”,希望日本能进入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主导联合国改革。据媒体报道,在刚刚结束的安倍访美过程中,美国首次明确表态支持日本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常任理事国应增至11个   5月10日,日本政府打算向今年秋天召开的联合国大会提出的新的联合国安理会改革案曝光,内容是以扩大常任理事国及非常任理事国为主。在日本所提这份新的联合国安理会改革案中,常任理事国由目前的5国扩增为11国、非常任理事国由目前的10国扩增为14或15国。相较于2005年日本、德国、印度、巴西这4国(G4)想实现的方案,日本要提出的新的方案做了微调,2005年的G4方案,非常任理事国是14个,这次日本的新方案非常任理事国增为14至15国,主要是考虑到非洲国家,以争取在联合国属大票仓的非洲国家的支持。   目前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有5国,具有否决权。非常任理事国有10国,任期2年,没有否决权。安理会要实现改革,需要目前加盟的193国中2/3(129国)国家以上的支持,在联合国大会决议案做出决议,包含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在内的2/3以上的加盟国批准联合国宪章修正案。   4月28日,美日高峰会后发表的“美日共同愿景声明”中指出,美国支持日本成为常任理事国,这是美国官方首次正式明确表态支持日本入常。   否决权可先冻结15年   在积极争取美国的支持的同时,日本继续联合德国、巴西和印度等“四国集团”次向联大提交安理会改革新方案,内容同样是提出将常任理事国从目前的5国增至11国,非常任理事国从目前的10国增至14国或15国。   值得一提的是,提案中表示,新常任理事国的否决权可以先冻结15年。   2015年1月,在联合国总部召开的亚太地区加盟国会议上,围绕安理会下届常任理事国改选一事,日本得到加盟国同意、成为地区统一候选国。在2015年10月举行的联合国大会的投票上,如果获得2/3以上投票,日本将成为非常任理事国,任期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   日本“入常”并不是神话   从1956年加入联合国以来,日本一直谋求摆脱战败国以及“敌对国家”的身份束缚,早在1957年日本政府发表的首部外交蓝皮书中,就明确指出日本今后的外交中心就是联合国。在借助朝鲜战争而快速回复经济实力之后,日本开始试图扩大在联合国中的话语权,1980年,日本首次提出将“入常”纳入其“政治大国战略轨道”。1990年时,因未能跟随美国参与海湾战争的决策过程,时任首相的海部俊树提出了“入常”时间表,但最终因为国内党派政治分歧而流产。时隔10年,小泉纯一郎政府改变了入常策略,与同样谋求提升国际地位的德国、巴西、印度组成“四国联盟”,因遭到中韩、南非、巴基斯坦、阿根廷等周边国家的强烈反对而最终失败。在2011年,四国再次提出入常期望,并要求联合国将四国一并纳入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行列。   从国际法意义上来看,日本作为二战的发动国仍然是中美等二战同盟国的“敌国”,在1945年6月签署的《联合国宪章》中有关敌国概念的条款至今仍未删除。随着战后国内经济的逐渐恢复和民间反美情绪的影响,战后的日本历任政府都开始谋求“国家正常化”,而由于日本战后一直在美国设定的体制下生存,所以日本正常化国家的重点一直是美国。在上世纪60年代末,日本经济首次跃至全球第二,“经济大国”的雏形初现。但却在80年代后期因美国发生经济危机而被迫签订“广场协议”,最终陷入了20多年的经济低迷期。国际政治上缺乏话语权使得日本庞大的经济总量只是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附庸”,也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日本国内兴起了第一次要求“入常”的政治诉求。   在“911”事件之后,美国的主要精力放在反恐战争上,日本借助这个战略机遇期,也加快了国家“正常化”的脚步。安倍上台以来,日本一直谋求经济地位与政治地位向匹配的国家身份,消除日本在国际社会上“二战侵略战败国”的不良影响,谋求日本建立“政治大国”的图谋,而成为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自然是破除二战阴影的最佳良药,是日本国家“正常化”的最高境界。   但是,安倍晋三上任来展开全球外交,甚至连之前日本首相未曾涉足的中东、非洲、中亚地区也出现了日本政府首脑的身影,在这种“撒钱”外交下,日本已经赢得了战后70年来最好的外交局面。   国际有舆论认为,中国与日本在历史问题与现实领土问题上有重大分歧,是日本“入常”的最大反对者。但实际上,作为二战战后体制产物,联合国的本质就是由二战的五大战胜国来主导。在冷战时期,东西两大阵营就通过美苏运用其在安理会的否决权,在角力的同时保证了全球局势的客观平衡。在苏联解体之后,最需要运用这种权威来“领导世界”的就只有美国了。因此,对于扩大常任理事国数目、稀释美国权力的方案,美国是会产生某种程度的抵制的。   但现实永远胜于历史,利益总是高于友谊,昔日的宿敌在今天也会成为盟友,安倍访美之前后,日本除了在亚投行等问题上对美国“表示忠心”之外,“暂时放弃否决权”的方案更是向美国保证了不会动摇其全球领袖的地位,加上遏制中国的需要,美国表态支持日本入常也就是顺水推舟的事情了。   所以,日本“入常”并不是神话,只是时间问题。   (综合:环球时报、环球网等报道)


®中国军事 版面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豫ICP备050157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