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观察评论 军事技术 各国军队 文献资料 中华文明 军事机构 关于我们
站内搜索 史海钩沉 战略战术 武器装备 军事地理 世界文明 网友视点 给我留言


关于坦克的干货


日期:2015-06-30 11:31:43|2015-07-02 22:10:56

  能够被一发穿深350的RPG打穿首上导致瘫痪的三代坦克,实在算不上什么好坦克。   土鳖研究过梅卡瓦,至于说三代车初步确定方向时,国内确实有一股要求动力前置的,不过好像最早提出这个的问题的是本菜吧?否定是祝老的决断,因为那帮鼓吹动力前置的人是没有办法确保首上防护能力的,其次土鳖自认为缺乏未来战争中的战场完全控制能力。   至于说梅卡瓦的装甲,看过梅卡瓦生产线的都知道它的那破烂装甲是啥成色,模块化就有这个好处,明眼人一眼就能看透。   梅卡瓦的设计在目前的条件下就是错误的,只是因为以色列周边没有像样的坦克炮和弹,否则,吓死以色列人也不敢这么搞,就梅卡瓦的那种烂货,伊朗从土鳖这买的105都能正面贯穿其炮塔,这种坦克离开了以色列那个小圈子有什么实际意义?   捧梅卡瓦是以色列人故意蒙蔽,不拿出装甲的成分和结构,而且故意修改了一些设计数值(比如以色列对外宣传上一直夸大首上厚度等等),土鳖早些年国内有一股潮流吹捧梅卡瓦,是因为不了解没吃透,被所谓的“亲西方高技术”蒙蔽了眼睛,过了这些年,以色列所谓的“亲西方获取的高技术”被一一拆穿之后,自然就一目了然了,本来梅卡瓦就不是什么好货,实在是“梅卡瓦坦克造得好,没有以色列的广告做得好”对于现在已经把三代车技术基本吃透而且已经开始自行发展四代技术的土鳖来说,把梅卡瓦踩在脚下也是理所应当的。不过矫枉过正,是中国人的一个弱点,这个是必须承认的。   另:本菜从一开始就没有迷信过梅卡瓦,因为基本的装甲防护知识告诉我们,梅卡瓦的装甲外形和结构设计是不可能拥有三代坦克的防护能力的,国内当年那些吹捧梅卡瓦的人,大多数也都是对于装甲技术不甚了解的分系统设计师,做出那种行为,也是正常的。   梅卡瓦的设计不是灵机一动而是被逼无奈,放眼世界,哪个国家的设计师愿意使用超级倾角?那么浪费车内空间的设计,不是被逼上梁山又是如何?梅卡瓦,只能说是命好,没有遇到拥有较大威力(注意是较大威力不是大威力)的坦克炮和炮弹,否则,梅卡瓦就会像T72一样,成为被摧残的典范   梅卡瓦不算是世界三代坦克,那种设计只能用在以色列,而不能用在其他地方,否则,就会成为下一个T72。而且,即使在以色列,面对伊朗,梅卡瓦一样胆战心惊。一个连105都要肝颤的坦克能被成为合格的三代坦克吗?一个车首能被一发RPG打穿并且瘫痪的坦克能算是合格的三代车?要是以色列没有军援,没有那种较强的战场控制能力,梅卡瓦敢这样设计?   别拿小国的思维和土鳖比,以色列的那种设计思路,只能用在以色列,土鳖可是放眼全世界的,用中国一个省的设计思路去比较一个泱泱大国,是不是有点……别说中国,连土耳其都看不上的烂货,那种拙劣的设计可见一斑。   戈兰高地是一群猪和一群受压迫的狼打,典型的人的因素,这也扯到装备了?那怎么不看看开着夜视的猪打得没有夜视的狼屁滚尿流的时候呢?   对于破甲弹,有角度问题吗?对于二代105以上的尾翼弹,78度算大吗?额看过梅卡瓦的首上,不足120毫米,外壳是40-50的RHA,里面是纤维板,这种垃圾材料和厚度对于350以上的射流有啥作用?   倘若全部用RHA,梅卡瓦的全重会超过80吨。   月饼的99早期型号一样比现在的MK4更厚更结实。好歹那时候已经用了陶瓷了,比纤维板强得不是一点半点。   提高抗穿不在于炮塔外面挂什么,而在于夹层里换什么。   在面对聚能装药的时候,等效厚度首选可不是钢装甲了。而随着复合装甲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的等效比已经超过1:1了,尤其是面对聚能装药,1:2甚至1:3 1:4能达到。所以,等效厚度首选的已经不是RHA了   对于脱穿,现代约束型陶瓷装甲的等效能力已经超过了1:1,不过倒退25年,还是RHA的等效厚度较好。   梅卡瓦这东西确实被神话了,当年搞梅1的时候,整个西方都没有合适的复合装甲,乔巴姆那时候英国人自己还没有用上,更不可能出售,美国人也还在摸索,而以军方又要求防护第一,保护成员的生存放在第一位,这让设计者绞尽脑汁也无法满足正面的防护要求,最后想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炮塔采用超级大斜面,通过倾斜钢板增加防护厚度,但是这个办法对车体正面的防护无能为力,万般无奈之下,只好一改常规,把硕大的发动机搬到正面充数,这样一来,整个动力舱都可以算作“正面装甲”。这样一种无奈的设计居然在国内还成了一种崇拜羡慕的风。   早期的MK1用的就是匀质钢装甲,为了达到设计防护值,只好不停地增重,结果在70年代就搞出来一个重达58吨的一个怪物,MK1是典型的间隙装甲,其间隙层数居然有五层之多,车体正面也有三层甲板构成,在车体甲板的间隙中还安装了燃料箱加以利用。58吨的结果就是当时以色列周边没有坦克能打穿MK1的车体正面(这个没办法,装甲层就接近300mm.,再加上一个厚度超过1.2米的动力舱也就是发动机)换做今天的脱穿也一样够呛能打。   炮塔设计成楔形是被逼无奈,以色列人一直没有好的装甲技术,唯一的办法就是增加侵彻通道的距离,加大对侵彻物的消耗,所以从MK1的多层钢叠加到最新的MK4都是这个思路,所谓的合理搭配顶多就是个废物利用。看看其他有着先进装甲技术的国家,哪个用这么大角度的楔形?楔形的弊端就是炮塔空间的极度浪费,大量设备都必须安置在车体内,降低了空间的有效利用效。而且所谓的弹开动能弹,放在70年代早期还有可能,从后来的尾翼稳定弹出来以后,再想弹开基本上就是痴人说梦。倾斜的唯一作用就剩下增加消耗距。而且梅卡瓦所谓的载人,增加载弹,都是发动机前置的副产品,而且由于炮塔空间狭小,大量的设备被挤到车体里布置,再加上基数弹药,实际上能够用于增加装载的空间极其有限。   以色列的这种坦克设计基础思路和别的国家的都不一样,所谓的防护好,仅仅是被命中后生存概率略高一些,付出的代价却极其惨重,至于说前后左右都能防住RPG那就是扯淡。没有什么坦克能做到完全防护,就梅卡瓦那个后门和车体侧后60度以内,不可能抵御住破甲威力在300mm以上的RPG的打。动力前置是早先的设计,用发动机楞冲装甲,这也带来一个巨大的隐患,车体正面的主装甲无法做得很厚,不可能容纳下80年代后期出现的各种新型装甲,而且由于坡度巨大,对装甲所能采用的复合结构设计造成极大障碣。   以色列人不是不想用好的装甲,第一是买不到好的,梅卡瓦那种结构的车根本没办法用美国的半约束贫铀装甲,更不可能用乔巴姆,这些装甲即使是以色列买也一样买不到原装正品,而出口版的水平德国人在豹2A4上面已经吃过苦头。第二是梅卡瓦的动力前置设计导致车体正面无法安装新型复合装甲,想用用不上。再加上以色列自身工业基础是受限的(不否认某些技术领先或者自主,但是对于整体完备的水平来说,缺陷还是极大的)搞不出满足要求的装甲,只好用笨办法来增加防御。也别说梅卡瓦适合巷战,就那个破首上,一发破甲威力在400的单兵火箭就能击穿,同时毁伤发动机导致梅卡瓦丧失动力,失去动力的坦克在巷战中是啥后果,自己回去琢磨。   梅卡瓦的车体后部作战的时候塞得满满的,光弹药就占了一半多,炮塔做成那样,空间小得可怜,而且梅卡瓦为了放置后效,每发弹都用水套包裹,炮塔里实际上根本储备不了几枚。不要用挑战者M1之类的炮塔空间去衡量梅卡瓦,不是一个层次的东西。梅卡瓦的炮塔侧面防护、(正面60度以外的侧面)也没多高,那些地方只有匀质钢,没有什么纤维板(对比照片仔细看),能顶住破甲威力在400的RPG也算是见鬼。此外,梅卡瓦要是携带步兵或者基数以外的弹药,就必须把包装水套去掉,这样一来,一旦被击穿侧后,殉爆就是正常的事情了,看看LZ第一张,就是下场。   说梅卡瓦是最适合巷战的坦克不准确,只能说是最适合巴勒斯坦巷战的(前提还得是对手只能用老旧的RPG7)看看几年前的真主党,用短号和陶(仿制货)打得梅卡瓦屁滚尿流,成员死伤一大片,几十辆车被击毁。这仅仅是单兵导弹的战果,要是遇到T80或者车臣那种环境,梅卡瓦的战损率和成员的伤亡率一点不比别的车差。所谓的人员伤亡真实的情况要比美军的M1高出很多。   还有一个误区就是以为发动机在正面起到防护作用,诚然,发动机在前面,寻常弹药是很难打穿整个动力舱,但是即使打不穿动力舱,打穿发动机上那只有100多mm的装甲还是不难的,也就是说,威力略大的弹药都能在正面一发就让梅卡瓦失去动力,被迫退出战斗,以军是靠步兵保护受损坦克以便于拖回来维修,这种战术和设计是建立在敌人无能的基础上的,换做车臣或者是阿富汗,恐怕就没有这么理想的战场情况了吧。   最后就是这种大倾角设计的装甲很难在改装中采用陶瓷复合装甲或者是目前已知的其他先进结构的复合装甲,陶瓷装甲可不是倾斜了就增加防护能力的东西。而目前梅卡瓦全系列所使用的都是纤维板+橡胶的叠加结构,这种东西面对90年代中后期的弹药基本上就是渣。说难听点,用DM43弹药打梅4的炮塔都可以毫无阻碍地穿透。在土耳其丢了大脸的犹太人再也不敢拿着梅卡瓦去参加国际投标了。而且以色列一直对土鳖向伊朗出口105弹耿耿于怀,原因何在?要是梅卡瓦真的刀枪不入还会在乎区区105弹?   在装甲上,以色列就是买不到好的,全世界,目前除了英国出售过原装的乔巴姆给美国之外,别无他例。也别扯什么合理设计之类,说得直白一点,那就是没办法采用大角度之后的副产品,看看梅卡瓦的炮塔空间,就知道为什么车体后面留那么大一个空了。所谓的合理设计,不过是遮羞布罢了,日本人的装甲是自己搞的,棒子的也是自己搞的,美国人别说卖,连起码的实验条件都不提供。有些东西,老子是不会给干儿子的。想当然的话别说那么多,什么全面防护,就说正面,梅卡瓦的那个炮塔也是世界前十名里最差的。   别说什么存活率,看看真主党用单兵导弹打梅卡瓦的结果,光犹太人自己承认的就几十个人,再打打折扣算算水分,梅卡瓦的神话不攻自破,别再扯什么成员存活率。   不用钢芯弹,一发RPG7就把梅卡瓦动力舱打瘫了。   缩小炮塔投影是因为装甲太重,不缩小投影面积整车就80吨了。防护比重占全车分量大,还是没有先进装甲,靠钢板和纤维板堆在一起充数,占据了大量的重量。结果被国内的一些人一吹就成了最注重防护的东西。   给以军坦克兵一辆挑战者试试,保证没人再愿意用梅卡瓦。一辆炮塔正面能被陶(还是仿制的)打穿的坦克,就不要再吹什么防护至上了。可笑的是当年国内还有一批人鼓吹土鳖三代要搞发动机前置,结果防护论证会上被5X所的曹老大一通臭骂顶回去了。土鳖国内还是有一批明白人的。   铁链子的作用不是提前引爆战斗部,又是一个被误传了多少年的东西,挂铁链的目的是通过铁链的不稳定摆动在RPG进入的时候干扰弹体,使引信不能以正常角度碰撞从而无法起爆,即使是最老的RPG7的战斗部在提前引爆后(提前60CM)依然能打穿180mm的钢板,而梅卡瓦的炮塔后部座圈上方绝没有这个厚度,靠破坏炸高来防护RPG显然是不现实的。   以色列人为什么想停掉梅卡瓦系列的发展和装备,就是已经认识到了这种设计将改进潜力损耗殆尽,没有机会了,一旦改变原始设计初衷,发展出来的就不是梅卡瓦而是全新的车了。   梅卡瓦只有一辆被击穿是犹太人的谣传,82年黎巴嫩之战,梅卡瓦就已经被72废了多辆,前两年打真主党,被打爆了几十辆,乘员伤亡50多人(这还是官方数据,按照犹太人打折的水平推算,实际战况要比这惨得多)所谓的防护和生存也就没人再提了。跟着以色列自己宣布停掉梅4的改进,考虑撤销梅卡瓦。   填充沙子(不能使普通沙子而要填充石英砂)能够起到破坏和阻碍射流的作用,但是对脱穿意义不大,加水基本无效,举个例子,梅卡瓦的正面装甲间隙中安装了夹层油箱,内置的燃油对聚能战斗部的防护系数的0.58(这个系数还是将油箱自封层和阻燃丝网计算在内),对脱穿的防护系数小于0.1(基本视作无效)   苏联坦克的防护并不弱,这是近20年被西方洗脑洗掉的东西,截止到88年,苏联坦克防护依然领先,直到21世纪之后才被超越,一切建立在苏联坦克防护薄弱的基础上的理论,出发点就错了。   40多吨的t80Y(加爆反)和60多吨的M1A1HA在正面防护水平上是基本持平的,在抗穿上80y甚至还要略高一些。不是说车重了防护就一定NB   又跳到土鳖上了:   80y土鳖自己打。M1是土鳖三代设计应对目标之一(后来成为大改的首要目标),自然也有一个设计目标数。额个人认为这个数据还是很真实。   苟不苟同无所谓,但是要知道80y对土鳖的刺激有多大。至于说国外媒体更不要轻视。我们见过的谎言还少吗?本菜好歹也拆见过80装甲里的金属管,对于那种东西多少有点较为直观的认识。   至于说80y的刺激有多大,整个三代计划都受到影响。既然说到这了,就说一点,土鳖在某年某月对某型车全面开打,结果五轮过后,某型车基本无恙,某些人士的眼镜摔碎不。   土鳖在装甲上的创意比毛子更搞。连借鉴都算不上。现在的99已经很能鄙视一下T90了,就是96A也可以轻松地鄙视大改之后的72B。   在90年代末期之前,我们是落后于毛子的,但是我们的基础很好,这就看出来一个大国,尤其是有着完备工业体系国家的优势所在,可能对某些东西暂时不明白,但是只要有人一点拨,很快就能开出一片花来,装甲就是这样,尽自前几十年的浑浑噩噩,但是一经旁人指点,迅速地烧起了燎原之火。   终于回到梅卡瓦了:   1.以色列尽管有一定的先进军事工业能力,但是受到国家整体限制,尚缺乏完善的基础工业,尤其在材料工业上,一直是依靠美国的,但是在装甲上,目前在国际市场能够买到的大多都是AL2O3和氧化硅玻璃纤维之类的复合装甲,没有哪个国家会出售先进的装甲和工艺,这么多年过来,除了英国人将乔巴姆完整地卖给美国以外,再没有出现过类似的,而尽管美国和以色列关系很好,但是在装甲上,也不会将贫铀甲给以色列。   2.看看梅4的巨大楔形就知道,这个坦克依然没有采用陶瓷装甲,必须依靠增加侵彻通道长度来提高对侵彻物的消耗。反观其他国家的三代,没有再采用如此大楔形的炮塔,原因就是较好地解决了装甲的问题,无需如此浪费炮塔空间的设计。   3.关于梅卡瓦车体的问题,现在为了应对大长径比的脱穿,车体正面也必须预留绝大的空间用以安装复合装甲,而梅卡瓦的设计很难预留超过200mm的厚度,而这个厚度远不够安装复合材料的。这是推论,而梅卡瓦参加过土耳其的测试和谈判,根据北方某单位所掌握的信息,当时以色列人一直在防护水平上支吾,始终在强调整体防护和成员安全性,却一直不给出防护的实际数值,直到最后被另一个投标公司拆穿(这个属于商业斗争了,在这里不做评论)。   4.关于改进潜力问题,梅卡瓦的原始设计对改进形成了极大的阻碍,倘若某天以色列的到了较为先进的陶瓷装甲(或者像棒子的K1那种氧化铝陶瓷),就必须开始对梅卡瓦进行超级手术,改变炮塔形状,甚至改变发动机布局。尽管这样能够有效提高防护系数,但是这么改过之后,也就不叫梅卡瓦。   5.梅卡瓦至今还没有采用陶瓷复合结构,炮塔没有,车体也没有,炮塔从纯钢改进成添加了纤维板和特种橡胶的夹层,车体据我所了解的,还没有添加复合夹层,主要是在正面布置了夹层油箱,在梅4的改进上车体正面添加了某种泡沫材料。   综上所述,梅卡瓦是一种设计合理(仅限于犹太人思维和环境的),在没有好的装甲技术的前提下,为乘员提供了尽可能安全的坦克,也通过巧妙的工程设计弥补了防护技术的缺陷,这是我国设计人员要学习的,但是在我们已经拥有了先进复合装甲技术的今天,梅卡瓦的设计思想和大部分技术对于我们来说,已经落后了,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这种巧妙的技巧和一些设计思维的闪光点,作为中国的军迷,我们现在完全有理由也有能力(尤其是99大改定型之后)小小地轻视一眼梅卡瓦。   陶瓷材料不是倾斜放置就能提高防御能力的,相反倾斜角度过大的话,就需要在陶瓷的背面加强结构强度(这样就要付出极大的重量代价)防止在遭到侵彻后出现应力扩散裂缝。   187b那种炮塔实际上是受到整体重量的限制,尽可能地提高正向两侧的防护角度,减少侧甲所需要的厚度以及重量,但是缺陷就是空间受到一定损害。99的炮塔设计得较为均衡,没有重量的限制,较好的综合了各种性性。(这就又回到土鳖了)   然后又提一下毛子:   80y的正面LOS厚度接近600,按照防护系数1.0计算,也足够了,加上重型爆反的效果,600应该是很正常。   T84用的是187A炮塔,在基础设计上和T90的一样,区别在于夹层数量的多少和布置方式。90的正面是三层预制模块,84是三层钢两层非金属,不是预置形式的。   早期的64陶瓷球并不是约束型,而是非约束型,如何区别约束非约束就是看防护原理,比如这个陶瓷球阵列,通过聚亚安酯的固定使陶瓷球对侵彻物形成强制消耗,而约束型陶瓷装甲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回爆原理”,这是两种不同的东西,直到80年代才出现约束型陶瓷装。   然后是上面的一些原理解释:   反装甲弹药的目的是穿透装甲并利用侵彻中产生的碎片,高温金属,残留担心和剩余射流对车内的人员,设备,弹药等进行杀伤和破坏,尤其是引起二次效应,至于你说的对装甲的破坏来说,通常认为,射流对复合装甲的整体结构破坏能力要弱于弹芯,主要是弹芯所携带的巨大动能以及穿透时的能量传递可能会导致装甲的结构性破坏。理论是这么认为的,实际中究竟会发生什么其他情况,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对于约束型陶瓷装甲来说,由于陶瓷本身的约束体就是应力结构,所以,不再需要特意加强整体结构强度,大体上说厚度系数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比如T80y的管状约束陶瓷装甲,就不再适合用这个理论分析。   挑2到现在还在用平板夹层的陶瓷装甲,防护确实很低,仅仅比玻璃纤维的T72强。不过换句话说,玻璃纤维抗穿也不是饭桶,土鳖80年代做了太多的实验,不同编织形式的纤维组成对穿甲弹防护也不尽同,比如土鳖国产的玻璃纤维布,防护系数也很高的,绝不是某些砖家嘴里的不堪一击。   约束,半约束,非约束,是装甲结构的叫法,同时也是机理的叫法,约束和非约束详尽的东西在NAAS86/87/88上都讲过,三言两语很难讲清楚,在这里只说一下半约束,半约束是介于约束和非约束之间的一种形式,对陶瓷或者其他非架构材料进行紧固但是并不对个体材料进行完全约束,这是一种强制消耗的手段,通过对夹层材料的紧固使其在面对侵彻物时减少动作范围,对侵彻物进行强制对抗消耗,通常用于改进或者增强原有的非约束结构,但是增强之后,受到动作幅度下降的影响,装甲对抗射流的能力要有所下降,但是可以增强对穿甲弹的防护能力,通常的半约束手段有聚酯,纤维网包裹,泡沫材料灌充。半约束通常都用于改进或者加强,不用于新建车辆的建造,目前用于新建车辆的仅有使用了聚酯陶瓷加强结构的美洲狮的最高级别防护车辆。更广义地讲。美帝的M1在逐年的改进中也使用高强纤维材料对原来的陶瓷夹层进行了紧固,尽管是出于对结构强度的提高,但是无形中也增加了对消耗材料的紧固,也算是半约束加强的一种形式。   重型爆反抗击穿甲弹的原理是靠提拉/下切动作,即当弹芯穿透抛板的同时引爆弹药,抛板在炸药的推动下快速移动,这样就对穿过抛板已经“吊”在里面的弹芯有一个提拉/下切(通常重型爆反都有两块以上的抛板)的动作,弹芯此时具有巨大的径向动能,受到侧面的猛烈撞击(炸药爆速都在数千之多)会导致弹芯自身应力不均,穿甲能力降低,而多抛板的结构会对弹芯形成多次的打击,虽然很难切断现在的高硬度杆体,但是会造成杆体的应力强度损伤和降低,在穿透主装甲的时候容易被复合装甲毁伤,从而达到防护的目的,不能单一地依靠爆反进行动能弹的防护,也没有哪款爆反能够单独地防护动能弹,而是要和主装甲配合,在设计上也要针对主装甲的结构有选择地设计爆反的工作原理。   整点土鳖的。   第一部分,当年的悲催岁月   85III的主装甲很悲剧(不是一般的杯具,而是相当的杯具)。说出来怕无数精英骂额。   比如M111,当时被吹得神乎其神,土鳖千辛万苦买回来了测试以后发现,这东西还不如正在研制即将定型的100新弹,而苏制坦克的防护则是土鳖国内较为震惊的,整个80年代以T72首上为目标的设计值基本上是个非常低的数值,很多设计者都是一头冷汗,幸亏当时没有和苏联发生冲突,否则可能出现的后果是非常可怕的,而90年代对T80Y的测试甚至影响了土鳖自己的三代车的原始设计,可见其性能并不是所谓的不堪一击,要知道土鳖当时火力最强的89-120面对80y的碳化硅炮塔都十分勉强,只有这种震撼才能让设计人员大幅修改了三代车的设计初衷。有时候我们不一定能亲眼目睹真相,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事情最后的结果来看起因,这样得出的结论是要比道听途说来得更为准确。前面说的M111就是最好的例子,苏军测试了M111以后仅仅给首上扣了一层25毫米的钢板就解决了问题。对于炮塔则没有改动,这说明什么?呵呵,说明M111也只能在中等距离威胁一下车体而已。这是个典型的例子,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我们可以拿出来一起研究一下。   其实土鳖的120以550的深度都不能保证完全穿透80y的炮塔,可见BM42并不是很多人嘴里的“废柴”,72BU(就是铸造版90)的防护本就好于80,这个是正常的。   至于说80y的刺激有多大,整个三代计划都受到影响。既然说到这了,就说一点,土鳖在某年某月对某型车全面开打,结果五轮过后,某型车基本无恙,某些人士的眼镜摔碎不。   K1坦克虽然是美国设计,但是由于是缩小版本,存在非常大的问题,首先就是一味地追求缩小体积,导致车内空间严重不足,在使用105炮的时候已经是非常拥挤,换装了120以后更为悲剧,以至于不得不大幅减少备弹数量来缓解空间不足的问题,倘若要更换L55级别的火炮,恐怕炮塔空间很难容纳下全新的反后座和新的火炮部件。其次是设备的升级同样需要更大的空间,M1A2升级的时候第一个问题就是空间,以其巨大的体积计算尚且有些吃紧,何况K1这个小家伙。   土鳖的99在改型时为了应对各种设备的增加,不得不改进了炮塔后部的结构(例如,仅电力设备就比原有系统增加了XX个蓄电池组),焊接了一个超长的尾箱,同时在车内增加了两个体积不小的设备舱,K1的内部空间是非常有限的,对其进行所谓的“数字化改进”和“升级火力”都是非常难以进行的,而动力舱,K1当年在选择动力时,就进行了有名的“减缸降效”的活动,升级动力,要打一个问号。最后就是防护,这是K1致命的软肋,原有的设计就是仅能够抵御2000米的115弹的打击,因此,装甲厚度已经到了极限,而无法通过增加厚度来进一步提高防御力,所以,棒子搞K2其实实在是无奈之举,K1设计的时候就和鬼子的90一样,没有预留(或者说没办法预留)足够的升级潜力空间,另起炉灶也就不奇怪了。   棒子的一贯德行,宁可穷得吃泡菜,也要面子上好看。结果就是,面子也没好看,泡菜都快穷得吃不上了。   棒子的坦克部队在前线作战,后面要跟着:美国人的电子设备保障分队,火力保障分队,弹药补给分队,装甲模块修复保障分队;德国人的动力维护保障分队,火力分队,弹药补给分队(K2专用),然后要跟着法国人的装弹机保障分队,以色列人的灭火抑爆系统保障分队。   对泥轰的吐槽:   日本至今不能生产高性能炮钢,所使用的坦克炮毛坯和内膛加工均是由德国工厂进行生产,这个车所用的依然是沿袭了90坦克的L44坦克炮,没有任何突出之处,而在弹药方面,日本更是技术匮乏,至今依然在组装和使用德国DM23和33,从历年国际武器交易信息看,没有进口新型弹药的合同,所以说这个炮的穿深依然是500级别的,这个深度,面对周边国家的三代车,说它打不动说错了吗?   其次,日本虽然没有公开其装甲技术,但是其整体水平还停留在非约束状况,日本也承认90式坦克的防护仅仅是位列世界中流水准。日本在本世纪初提出要研制以钛合金和碳纤维为基础的约束陶瓷装甲技术,而这项技术在十五年前就已经在苏联和东亚某国开始应用,按照目前国际装甲水平的发展判断,以40吨车重想抵御穿深在600以上的脱穿的打击,是不可能做到的。有些东西,即使没有官方资料,但是我们是能够得出结论的,说这个车防不住,也没有说错什么吧。。   觉得没深度?那就深入一点,看这个车的首上(日10式)沿用了欧式设计,靠78度跳弹进行防护,车体主要是首下迎弹,首下设计的角度较为靠近垂直,加之负重轮的位置判断,首下应该是非复式结构。这个位置的中弹概率为10%左右(具体的我以前讲过统计数据,这里不重复)而近乎垂直的结构决定了除非采用大厚度非约束结构的硬质芯板才能取得较好的防护效果(这个和苏制坦克大多采用22度首上的装甲结构原理一样,本菜也多次讲过,可以回去翻以前的帖子)但是付出的代价就是巨大的重量。   以所谓的模块化设计是不能替代主装甲防护的,车体装甲更是如此。   说完了车体,看看炮塔。楔形前端,想必是空心结构,和豹2那个罩子一样,要是实心结构,那就成了大倾角结构,而这个结构是不能采用目前的复合装甲结构的(这个问题更是讲了无数遍)所谓的模块化,都是在主装甲外面挂上形形色色的附加件,称之为模块化。靠这个去顶大口径脱穿?不是白日做梦是什么?   看看炮长镜到炮塔前部的距离,就算鬼子搞成了钛合金约束陶瓷装甲,有了1.0的系数,这个厚度才多少?相比现在三代坦克动辄600的厚度,别说日本的装甲技术逆天,也别说火星,更别说日本在装甲技术上落后世界水平N年,就这么个烂货,还有人吹捧?   (泥轰坦克炮)没有核心技术,性能的提高就要依赖于莱茵,而没有好弹,炮性能再提高,也打不出好成绩,在坦克火力方面,世界五大流氓还是比较垄断的。   弹药就更不说了,连炮钢都搞不定的,弹芯就更没戏了,再加上其他基础行业的支持,除非全面发展否则根本搞不定。韩国就是例子,至今120炮弹还停留在组装阶段。   就DM23那个破蛋,别说炮塔,连99的车体都打不穿,在复合装甲时代,吨位重就是牛的基础和资本。   另:有些东西,虽然我们不一定有详尽的技术资料,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不能推测和分析出其技术水平,目前的技术发展水平是一定的,就像我们知道了一辆车的重量,体积,油箱容积等等参数以后,就能推测出该车的航程,油耗等。装甲设计是有技术规律可循的,例如无数网友不感冒的99的首上22度大倾角,其实不是工业设计师决定的,而是取决于装甲结构,看10的炮塔,本菜讲过多次,真要是实心楔形结构,只能说这个车的防护很垃圾,因为其倾角决定了其芯层的硬度不能超过面板,否则就会适得其反,导致防护效果严重降低。这就是一般性设计原理,不懂得,回家去看书学习,不要在这里怪言怪语,把技术贴搅成无意义的口水贴。   一般精度下降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炮管即宣布报废,我的数据比较老,这些年有什么发展不太清楚,前些年是德国的寿命较高,精度下降值较为平均,美国的初期下降值很低,但是打到一定程度会突然下降得厉害,土鳖和毛子的寿命相比欧洲要低一些,具体原因不好说,感觉可能是工艺的差距吧,个人观点。记得L44的极限可以打700发穿甲弹,但是我表示怀疑,个人认为一般打到400-500发精度就很差了,大致如此,有问题我们随时交流   哦,忘了,线膛炮比滑膛要低得多,牛牛的120要是打全装药脱穿,200多发就开始有明显的精度下降,这是先天条件决定的。   高膛压坦克炮,目前只有五大流氓能搞,这不是简单的某一个行业就能做到的,,必须具备完整的,成体系的并且有多年积淀的基础才能搞出来,日本的工业,有太多的短板和缺陷。尤其是在军工方面。所谓的自产分的种类太多了,鬼子至今还在进口莱茵的炮管毛坯和弹药,所谓的自产,大概就和阿三生产T90是一个道理。   问一个问题,小鬼子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之前号称自行研制105和120坦克炮的身管技术来自什么?了解了这个问题,就不要问鬼子为什么还要进口德国的坦克炮和身管毛坯了。   五大流氓,最板的是公鸡。   那麻烦告诉我鬼子80年代末自行研制的120和105坦克炮的身管技术来源于啥再过来说鬼子的技术第一好不?估计要是你知道了,会气得把制钢所炸掉的,告诉你,所谓的炮钢,鬼子和世界先进水平地下天上的差距。光身管技术,就够小鬼子再奋斗20年的,还必须有人提供基础设备才可以。Consarc给小鬼子提供的ESR150T今年才能投入使用,才刚刚做到双头双位,电渣重熔单壁自紧,这八个字代表着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冶金,机械加工等等几十个行业的顶级水平,能造海军炮,那都是上个世纪50年代以前的事情了,不代表后来的技术制钢所也都掌握。   概率论线性代数: 其实鬼子的海军炮也不咋地,用的是双层身管中间用钢丝缠绕的固定方式,美军用的是一体的,而且战列舰火炮是线膛炮,初速低膛压同比小很多,跟坦克滑膛炮技术不同。所以说,生产那种战列舰火炮跟现代坦克炮难度不在一个量级上   其实不妨揭个短,被无数国内童鞋吹捧的小鬼子的90式坦克的火控,也仅仅是实现了稳线,而没有实现完全稳像。所谓的自动跟踪,不过就是个简单的角速度器罢了。热像也只有2000的视距,识别距离仅为视距的XX%,不知道这些扔出来,是不是会让很多人觉得窘迫万分,难以接受呢?这还不算那故障率高达1X%的装弹机,夏天爬大坡没事就爆爆缸的两冲程发动机,那冬天太冷了不敢开出加温车库的悬挂。不知道这玩意怎么能成为明星涅?是90不行还是很多人的眼神不行呢。   其实还没有揭完涅,嘿嘿,比如那个YAG测距仪,不是啥高科技,就是普通的钇铝石榴石激光器,结果鬼子不知道怎么搞的,搞的这玩意和热像频率有些接近(导致冲突?不清楚原因)。结果就经常出现热像看得到,测距仪测不到的搞笑场面。   是啊,就是富士火力上,狠狠地扇了自X队的耳光,去查查吧,公开新闻。五辆车,首轮故障三辆,次轮故障一辆,最后取消演示。另外,3000动对静命中就算好火控?嘿嘿,土鳖90年代初的某次大演习,79坦克动对动三发三中,不知道这算不算火控先进的证据。区区稳线,就不要提了,上世纪90年代也不算先进的。   98年,四辆车退三辆,剩下一辆打完次轮也退了。   军工,是一个国家工业金字塔塔尖的那颗钻石,有些国家,拥有金字塔某一面塔身的光鲜,却没有拥有完整的金字塔。有些国家或许塔身有些残缺,但是塔尖的钻石却璀璨夺目,这就是完整工业体系的体现。   不开玩笑了,本菜说下日本鬼子搞10的真实目的好了,首先,10坦克的设计是立足于本土防御,其一:鬼子考虑其周边国家目前尚不具备强大的两栖投送能力,即使发生对日本的两栖登陆作战,第一波和第二波(即非港口卸载投送)应该是两栖坦克和中轻型坦克(入土鳖的96或者是俄罗斯的T62/72),在此情况下,10坦克可以借助电子设备的优势和信息化的优势对敌人进行攻击并消灭敌人。因其重量较小,在全岛机动受到的限制较小,对于多方向被袭击(日本的地形决定)容易进行快速部署和出击。其次,日本的军国主义思想不死,一直试图在海外拓展自己的空间,发展能够被本国运输机(在研)快速空运的坦克,对于维护未来可能出现的海湾利益是有一定作用的。最后,就是前面说的,在美国爸爸的掩护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治安,消灭小规模恐怖分子,小型局部不对称战争中发挥一定的作用。这些思路,有些日本能说,有些,则不能说,其实10不是个什么新思路的坦克,依然是传统的思路设计的,根本算不上所谓的四代或者是**性设计。。。。。   第二部分,有限度的爆料:土鳖的崛起   不过在99大改的新炮新弹面前,所有现役坦克的炮塔正面都是渣。。。。。   90坦克的装甲哪里能承受550毫米穿深的弹药的打击?当年定型生产的时候,M1A1HA的炮塔正面才勉强能抵御穿深500的弹药,高达近700的厚度才勉强做到这个程度,90那两个“微乳”(连个乳罩都不带的贱轮)哪里能抵御21世纪出现的大穿深的105弹药。近十年的105搞定90正面,分分钟的事情。想搞定96A,可就难喽!   50年代,土鳖确实一直进口炮钢,放在今天,再说土鳖进口炮钢,真的是穿越了。   进步是肯定的,其实从土鳖10年内彻底搞定L7的完全自主生产和改进(加长型),并且大幅提高火力的能力看,土鳖这方面的实力是非常强的。估计当年要是有59-120卖出去,现在土鳖也搞定了120-L44的生产了。除了寿命要比欧美的差一些以外,在性能上,我们是不输的。   说两个问题,第一土鳖八十年代就已经在炮钢材料理论上有了自己的突破,而且美国人也承认,土鳖解决了去杂机理的争论,而此时的德国人还在纠结是真空还是电渣,意大利和日本人还在孜孜不倦地研究如何把二者结合在一起(最后发现这是很失败的设计),其次,购买所得的电渣炉,通常都是去功能化的,啥意思应该明白吧?保加利亚,巴西都有高性能电渣炉,但是却一样做不了管坯,就是因为它的设备是去功能化的。第二:除去设备因素,再就是材料学的问题,炮钢成分说起来简单,实际上做起来可不是那么回事,配方二字,难倒了多少国家多少的冶金专家。   99三期灭掉鬼子的任意一款坦克都没有问题,而且,以鬼子的120+DM33的活力,想在正面击穿99,基本就是痴人说梦。什么叫不如?转盘装弹机比90的那种尾舱的安全多了,居然还有人说90坦克的安全设计。   挖潜,125分装比120定装大得多,尤其是在提高初速上。   不过在99大改的新炮新弹面前,所有现役坦克的炮塔正面都是渣。。。。。   (如果了解了99大改的性能)裤衩都要紫。....   点评   woody_37   99拿出来,就是告诉周边国家,不要幻想和中国坦克对战,z-10出来,那就是传统的空地一体装甲突击就不要再想了,打卫星一出来嘛……只有美国有资格过来和中国谈谈,剩下的,听着  发表于 2013-1-20 13:38   概率论线性代数: 尾仓储弹的原因是装弹机设计。。。。怎么老有人以为那是安全的。我们的坦克打中炮塔是不会旬爆的,美军的则有可能旬爆,。。。。至于车体,都有储弹,谁被打中不是死?   苏制坦克习惯设计为首上迎弹,首下中弹概率极低,就像西方使用首下迎弹一样,首上概率极低。这个不存在什么裤裆软硬的问题,真要是比较软硬,苏式车体正面防护能力的设计一直强于西方坦克。   根本不可能,这么厚的陶瓷要多少背板支撑才能发挥作用?截止土耳其招标,M1首下未添加陶瓷,仅为多硬度混合钢板。   M1首下神马都没有,只有钢板和橡胶而已   评:   概率论线性代数: M1首下有陶瓷的吧。。。。。首上没有陶瓷。。。打算用首下迎弹,这样内部空间大一些,但是导致了首上脆弱,要是一发120迫击炮弹命中了首上,乐子就大了。也就是说,稍微高角度一点打来的炮弹就能要M1的命。而首上迎弹空间小些,但是防护力强,正面上面是一起防护的,至于下面,除非你运气差到踩地雷   概率论线性代数: 正常的交手,不可能被击中车体下方   渺幽蓝点: 回复 概率论线性代数 :火炮俯角不够的时候首下就很容易被命中了,这时候首下迎弹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概率论线性代数: 回复 渺幽蓝点 :。。。。这是在山上打底下的敌人啊。。。。这个真心少见,反倒是坦克被高角度攻击科可能性大一些   渺幽蓝点: 回复 概率论线性代数 :不少见。比如在地势有少量起伏的地形。   概率论线性代数: 回复 渺幽蓝点 :这种地形貌似步兵更给力点,坦克什么的压力大   渺幽蓝点: 回复 概率论线性代数 :这种地形也还算比较开阔,只能刚好遮挡直射火力,步兵也好不到哪去。   理解什么是贫铀装甲吗?那玩意可不是贫铀合金块,要是那,坦克兵就都绝后了。。。。。贫铀装甲也是陶瓷结构,贫铀合金在里面起的是结构加强而不是消耗的作用   美帝的思路基本上就是一片混沌(开始研制M1时候),开始搞垂直装甲(这是被豹II忽悠的),然后又想搞首上大厚度迎弹,(这个被谁忽悠的太明显了)拿到乔巴姆了,发现样车炮塔结构不能装,需要加大厚度。好不容易装上去了,重量太大,又开始琢磨炮塔配平的问题,全整完了,一看,日,好恶心。。。。。没办法,索性开始全面调整结构,整容!最后就成了正品M1早期样车的模样。。。。。好痛苦的历程。。。。   其实M1A1火控迷惑之处在于丫的居然把炮塔搞了一个独立稳定,要是不注意这一点,就真的把该火控看成类似扰动机制了。。。。。另:当时只有M1搞了炮塔独立稳定控制,豹2都没有搞。。。。。。白话文之:美帝是用炮塔的稳定部分替代了方向独立稳定的能力,即为将炮塔角速度传感器替换掉了,从而达到类似指挥仪的效果。。。。。真不知道美帝怎么想的。。。。   是,炮随镜,但是水平方向是单独解算并入火控的,一度有人认为M1A1的迷惑之处是镜子虽然是相对于炮塔是固定的,但是却让炮塔同步于镜子并行。这玩意的思想很怪,后来就都淘汰了。反正额至今依然认为这个时期的M1A1不能叫指挥仪火控,只能是类指挥仪式的。   点评   大象无形   看了以后发觉原来美国也就是那么回事,也不是什么神一样的存在,原来也是水多了加面,它也有很多吃不透的地方,我国在不远的将来是可以全面超越的。 但是M1和豹2的翘臀还是很美观的,我国的坦克也应该借鉴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22 21:04   继续,刚才是对M1的一些总结,然后是白头鸡的其他情况:   美帝搞过复合装甲,用过锯末,聚氨酯,一些硬化橡胶还有些其他的,但是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研究,仅仅停留在材料选型上,至于说防破高达等效4倍RHA,这个基本不可能,80年代的M1都做不到这个水平,战后怎么可能会有?单项技术?应该说毛子除了电子技术以外,火炮,装甲都要强于同时期的西方,通过整合,将整体性能调整到全面领先,这才是厉害之处。当然,这一切都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做后盾,在T80y之后,苏联悲剧了,自然,武器装备也就杯具了。。。。   美国战后的复合装甲发展没有成体系发展,而是根据从德国搜缴到得资料进行了试验,于52年进入样品试产,主材为氧化硅,还是有聚氨酯以及锯末的成分,并最终制成了36个嵌有不同类型复合层的炮塔并于58的夏天进行了全面的射击实验,最终结论为:在和RHA具有相同质量的前提下,能够获得比RHA更优良的对射流的防护能力,而能够获得与RHA非常接近的抗穿甲弹的能力,而非所谓的高出XXX%。但是这个结构的装甲,在重量和体积上没有任何优势,最终未能得到有效应用(主要原因还是防护系数过低导致的)美国在完成了德国的资料深入研究后,没有建立复合装甲全套科研体系,导致了整个50-70年代末复合装甲技术发展极其缓慢,西方大致情况也是如此,只有牛牛在德国的研究基础上(尚不知是美国提供的还是自己搜缴的)进行了系统和全面的科研,并最终在30年后收获了西方第一款实用化的复合装甲-乔巴姆   苏联的坦克动力和西方比,技术上确实要落后,但是我们要注意到的是,除了64最早的5TD有些较为严重的问题以外,苏联所有现役车辆的动力都能够完全并有效地满足车辆的机动要求和可靠性要求,从这个角度看,是不能说苏联的技术是落后的,因为他有效地满足了作战的需求。别说苏联火力落后,第一个搞出量产服役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是毛子,滑膛炮大规模服役的也是毛子,自动装弹机+分装尾稳弹的还是毛子,西方却一直拿着L7改来改去,直到70年代后期才勉强超过300以上的穿深,这是什么概念?苏联的电子技术落后,但是不能掩盖其工业实力的光辉,我们不鼓吹,但是我们也不能抹杀,要中肯地看待问题,吸取教训和经验,为我们自己的国防工业打造出一流的产品   乃不知道?德国人在二战后期就进行了氧化硅,陶瓷,橡胶,混合硬度板的组合研究,并制造出了试验样品(出没出样品至今还有极大的争论,本版不证实该消息,仅供参考)但是在完成了初级理论基础后德国投降,大部分资料被美国搜缴,苏军随后也获得了部分样品和少量资料。美军很快就对德国的资料进行了验证,45年美军对一辆M4进行了改装,加装了由石英砂(矿粉状态而非成品氧化硅),锯末,橡胶等成分制成的复合结构组件,并进行了实弹射击,但是没见到其公布效果数据(估计不理想),这也算是美帝最早的复合装甲实验吧。   然后是从技术角度对一直被误导的西方90年代前的神话进行科普:   设计理念和整合能力,实现手段是什么?给一个140毫米的炮,按照60年代的水平,能搞出115滑的效果吗?任何设计和整合,前提都要有足够的技术实力的支持,你的这种论点基本属于自我说服自我,而没有实际意义。别的不要比,同时期的的105线(西方)的威力和115(毛子)比,如何?西方为什么不搞滑膛和尾稳脱穿?为何不搞全面的复合装甲化?说难听点,就是技术实力差距,而不是那么多可笑的搪塞理由。   什么叫变相的承认?拥有更先进的技术,能够制造更先进的来压倒对手就是最好的选择!这是设计者追求的方向和目的让他们放弃上一代的产品转而走向更先进的东西,怎么成了变相承认技术差距?(西方)一个破105,改来改去,到了70年代末才勉强稳定在300多一点的水平,西方是不是要变相承认自己的火力太垃圾呢?乔巴姆的发展和具体内容,本版文章里早就做了说明,乔巴姆的有效性是建立在大厚度大重量的基础上的,这一点上,比起约束型复合装甲, 本身就是一种落后,迫使坦克重量急速上升,这是不是也是变相的承认技术的差距了?   西方不想造大口径滑膛炮?不想在60年代就拥有300级别的弹药?搞不定罢了!抱着105胆战心惊地看着红色集群晃来晃去,这时候恐怕没哪个坦克兵会想:苏联人换炮是为了变相的承认他们的火力不行吧?   莫非认为105很好?105要是动能,发射药膛压都有优势,为啥一直在220左右徘徊了那么久?为啥不在75年以前就把火力提高到300级别?为啥一直抱着220的弹药胆战心惊的看着红色铁流四处转悠?220的威力也算好的吗?什么叫不是大不了的问题?西方又不是没搞过滑膛+尾翼稳定,结果呢?还不是草草收场,最后还是死守着105混?L11就很有效吗?西方的困惑在于旋转稳定技术没有搞定,滑膛也没有搞定,所以才一直拿着105改来改去,真以为60年代的西方坦克技术有多少先进?   评:   概率论线性代数: 有人以为苏联先开始改进火炮就意味着苏联火炮不行。。。关键是谁会嫌自己的炮太好了?能有更好的炮干嘛不装,要知道一直是苏攻美守,知道海湾战争打了猴版T72,之前谁敢对苏联坦克说个不字?苏联坦克苏联的钢铁洪流压力还是非常大的!  发表于 2013-1-23 13:15   即使是120线,也同样受到旋转稳定技术的困扰,在60年代一样很孱弱,只能靠大口径勉强撑着,但是T64陶瓷装甲一出来,120线的武功也被废了。   所谓的保密问题导致火力升级慢,还是自我说服自我安慰的一种想当然的思路。   80年代中后期,苏联经济已经几近崩溃,而西方从70年代末开始加大投入,这中间出现了超越的现象,太正常不过了,要是用这个时候说西方基础研究有多好,根本就是个笑话,豹2到了90年代还在用混合钢板的装甲,不是德国人不想换,实在是技术实力不够,美国的贫铀装甲,那是建立在碳化硼的高昂造价和英国人提供的乔巴姆结构的基础之上的,和这个时候病猫一般的苏联比,美国人自己都会觉得不好意思的。   不是很好,而是L7很适合那个年代的坦克装车而已,也没人说L7一开始就能和对手的火力持平,220的深度保持了多久才有所突破?不是不想换,而是没办法。。。。   (腹黑土鳖)酋长搞回来一看,我X,整个一黑心包子(除了皮厚一无是处),T64搞回来一看,我X,幸亏当年没和毛子翻脸,否则,根本搞不定的东西。   不计算经济因素?什么叫一不小心?至苏联解体,苏军列装的新型弹药都能够有效穿透同时期的对手装甲, 这还不叫领先?抛开经济因素,苏联的四代坦克对豹子,M1,挑战者不又是一次压倒性优势?没钱了,80y都买不起了,没钱了,经费拨款都受到了严重限制,没钱了,四代车选型都难以为继,这样的条件下,还被叫做一不留神?   别逗了,120滑出来的时候,连T72M的炮塔都打不穿,到了DM33时代,才400多的深度,DM13和23就不要提了,这东西要是说一出来就全面领先,那就是笑话了,按照苏联陆军的发展计划,95年就要开始列装四代坦克了,135以上火炮,等效1000毫米的复合层,弹托弹体加工领先,这都是80年代中后期的事情了,苏联经济从何时开始紧张的涅?乃既然谈经济因素,自然应该知道的吧?   120滑直到829A1的出现,才能勉强对付72B和早期的80,对80y炮塔正面是基本无效的。。。。这东西也叫全面领先?乃不要移花接木,把动辄几年的时间一语带过,这玩意太快了   真以为西方没下功夫?829为啥叫银弹?MTU每年天价的科研费用往外堆才出来那么个好东西,乔巴姆则是潜心30年搞出来的,别忘了,西方所谓的先进技术可不是一家搞出来的,而是N多个国家堆彻的。   毛子的一些情况   (T-80火控)1A45,装龙舌兰2热像仪,能够在30KM运动中设计时速不超过70KM的地面目标和时速不超过200KM的低空匀速目标,配备双轴陀螺稳定瞄准镜和主炮稳定装置,同时配备横风传感仪(含大气数据仪),耳轴数据装置,药温装置,核心为数字化弹道计算机,标准状态下(为苏联测试标准),首发命中率(动对动)为75%以上,乃觉得这个东西够不够用?   苏联火控各部件的东东和性能乃知道吗?以为保留红外大灯就代表没有热像?就代表还在用老旧的扰动火控?保留一个应急大灯就代表没有指挥仪火控?真是搞笑的思维   有些人命名故意忽视了坦克的重量,同样1200马力的发动机,用在55吨(西方普遍重量)和44(T系列)吨的车上,功率比一样吗?大马力有何用?   苏联的原计划就是用188替代62和72,用187以及后续项目少量替代T64,这二者的区别就是低端炮灰和高端炮灰,四代车才是新的尖刀部队。实在是80年代的苏联经济几近崩溃,连80Y都没钱购买了,更别说其他了,真是搞笑的思维,用这些炮灰坦克和顶尖的豹2M1去拼单项性能,真成了田忌赛马了。   其实现在的T90严格说只是个没出路的产品,本就不是按照高端车设计的,硬要武装起来撑门面,尽管这样,经历了20年的停滞,依然比第一集团的东东不差什么,这还看不出当年的积淀?抛开其他因素,让其他坦克停滞20年不要发展,什么成色?个人觉得毛子再发展一代坦克也是可以的,毕竟90AM已经把潜力几乎挖尽了。。。。   尽管T64的问题在NAAS86期里面讲过了,这里还是重新讲一下,T64在设计过程中,装甲是分成两个分支进行发展的,前者是混合金属,实际应用为最开始的铝合金夹层,这种夹层是利用铝的特性破坏金属射流来达到防护聚能战斗部的目的,后来发现使用铝合金夹层的炮塔正面厚度太大,一度超过了600MM,这是不能被整体设计所允许的,为此,又发展了第二种混合金属装甲,就是高硬度混合钢,将厚度不一的高硬度钢制成板状在进行整体封装,最后在铸造炮塔的时候放入正面预留的凹槽里,这种装甲对破甲弹(由于钢板之间是有间隙的,可对射流进行发散和折射)和穿甲弹(是侵彻弹芯在穿透多层钢板时产生应力疲劳最终解体)都有良好的效果,根据苏军的测试,可以抵御破甲深度为400-500MM的聚能战斗部和穿深在300mm左右(模拟弹)的打击,甚至一度被选中作为T64的正式装备,但是这种装甲的重量系数严重超标,导致验证车的全重接近45吨,最后还是被否决。而早期生产和装备部队的T64基本上都是采用铝合金装甲,但是保留了更换的能力。   而在这同一时间发展AL203氧化铝陶瓷复合夹层遇到了工艺上的困难,主要是烧结成型的成品率较低,同时成本却极高,装备陶瓷复合装甲的样车是和使用钢制夹层的样车同时参加军方测试的,而且取得了比钢制夹层更好的效果,而唯一阻碍量产的就是成本问题,这个问题直到60年代末(1969年2月)才取得突破,同年开始对已经装备的T64开始改装,同时由于其他部件的可靠性不高,一直在进行改进,直到了70年代才开始大批量生产改进型的T64B以及后续型号。采用陶瓷夹层的T64防护水平是当时最好的,尽管115炮发射的穿甲弹难以在2000米处击穿酋长,但是却可以使用破甲弹在2000米处摧毁酋长,而酋长的120线尽管口径较大,但是其发射的穿甲弹和破甲弹均无法在2000米处击穿T64的陶瓷炮塔,T64陶瓷炮塔抗穿甲弹的能力在400mm以。.........当T64换装了125炮之后,火力逐渐追平了酋长,而酋长的装甲基本上还是装甲钢,仅仅依靠厚度防护,早已经落后于时代了   64和72没什么关系,除去那门125炮以外,基本上都是下塔吉尔人悄悄搞。..........一定要说有什么联系,那就是研制72的经费来自于T64的改进经。..具体的参看NAAS86期   M111能击穿T72早已经是80年代的事情。而且击穿的还是猴版的铸钢炮塔的T72而。..   应该说在70年之后,T64才具备了完整的作战能力,60年代的T64在性能上确实领先很多,但是在可靠性上,尤其是动力上缺陷太大,这是关键问题,说句玩笑话,真的打起来,T64部队冲击结束以后,确实能够攻陷北约阵地,但是攻陷之后,不用北约去摧毁,T64自己就全部趴窝。...需要开始大修和维。.........但是在70年代这十年,基本上T64是可以扫荡西方所有的现役主力坦克。...........再加上T72和大量的改装后的T62/55的配合,苏联装甲力量还是占绝绝对优势。...........   俄文里V就是爆炸的第一个字母,后缀为V的都是挂装爆反的,一般来说比如T64BV,T80BV之类的都是,挂装爆反是需要对车辆进行改装的,最主要是在车内挂一层衬层用于吸收爆轰波,尤其是侧面没有安装复合装甲的部位,更是要安装,尽可能降低对乘员的伤。.........   苏军是在82年以后开始量产爆反的,80年之前的基本上没有挂装,只是给T62和T55挂装了一种BDD膨胀装甲, 用以增强对破甲弹的防护   比如炮坦配合,对敌方一定区域进行遮蔽或者是不间歇覆盖,尽可能压缩敌我双方的观瞄距离,同时对敌人一定纵深内的直升机野战机场和侦查发现的固定阵地或者是可能的目标进行覆盖,同时对装甲集群预定冲击地狱的地方一侧进行多种火力**的多层次打击,从大口径火箭炮到中口径火箭炮再到远程152榴弹到122榴弹伴随跟进,最大限度发挥装甲集群的数量优势,迫使对方和自己打消耗战和对攻。.苏军在每个军级单位都编制有战术导弹,目的就是让攻击机群有自己的灵活的远程打击力。   苏军有一个战术就是一车开灯照射,其他的车不开灯,仅仅通过被动仪器进行观。..........而且苏军还装备有一种前线照射器材,目的也是为坦克提供这种照射,当头车(即开灯的车)被摧毁之后,马上有预先安排好的后一辆车接上继续照。0.............而且苏军一般尽可能避免夜间突。...同时对于北约部队的夜间突击大多采用集火覆盖的方式进行回。.........同时极力的压缩夜间交战距离,尽可能压缩到千米之内,其实北约坦克也是在80年代中后期才开始普及热像仪,微光夜视实际交战距离也没有多远,所以,火控差距就是在80年代中后期来开的   T64没有用过钢网约束,使用的是聚亚安酯特种橡胶进行约束,而T72从来也没有安装过陶瓷夹层,原因很简单:成。...........T72的团队一共向装甲兵局打过三次申请要求为T72安装陶瓷装甲,但是都没有通过,最后被逼无奈给T72B搞了一个金属膨胀装甲,尽管这样,T72(苏军装备)的防护在70年代也依然能够满足战场需。....   T72B是80年代才出现的,70年代装备的都是72和72A之类的,不过出口的和自用的装甲区别在夹层上,出口的夹层是铸造用的石英砂,自用的是高氧化硅玻璃纤维,尽管成分类似,但是效果还是有一定差别的,尤其是在面对穿甲弹的时候,效果差距就更明显。..   当时设计这种陶瓷装甲的主要目的是防护聚能装药的战斗部,用特种橡胶约束还可以使夹层在受到冲击后产生移动,进一步破坏射。.而对于穿甲弹芯,小幅移动的陶瓷球同样有着较好的效。........前面有张图,就是陶瓷夹层的剖面。可以看到弹芯被阻止在夹层。.而且当时装甲理论尚不完善,还没有发展到约束和非约束的层。....当时基本上就是消耗理论为主,位移干扰为。........   其实是资金链断掉。.........加上国家分崩离析的,人员流失也非常严重,而且乌克兰又拉走了一大设计局,再加上整个十年没有发展,原地踏步,所以,现在的俄制坦克只能说仅仅是站在第一集团的中后部。........   当时北方边防的压力非常大,当时某大佬询问位于雨淋(凑合看吧,谐音)的某集群司令:要是苏联发动全面进攻,你能给我多少时间组织撤离?该司令回答到:我能坚守24个小时;大佬又问:那你能再给我多长时间用于调动部队反击?答:没有时间了,因为24小时以后,苏军坦克就已经轧过我的身体。...........当时苏军北方集群的两万多装甲突击力量让土鳖的诸位大佬着实胆颤心惊了20。....当时土鳖的反装甲武器少得可怜,步兵还是以40火为主,反坦克导弹这种稀罕东西,直到70年代末才开始小批量装备部队,当时土鳖团以下的部队配备的反坦克火力全部是破甲弹,即使是步兵师级别的部队也仅仅有不到5%的反坦克炮或者是导。...   (当年可怕地钢铁洪流。.......)   T64和T72的装弹机是不同的两种形式,T64的装弹机药筒是直立放置的,被弹面积较大,容易被穿透侧后方薄弱装甲的弹药集中并引燃。K系列装甲,一般来说,早期大量装备T64BVT80BV等型号的是接触1型,接触2型没有量产,T55和T62挂的BDD装甲也不是中空的,内部是多层5MM钢板层叠,中间有数厘米的聚亚安酯作为缓冲层,对破甲弹穿甲弹都有一定的效果,属于膨胀装甲的一个分支,能不能击穿猴版的T72不在于坦克的型号,而在于所使用的弹药,即使是猴版的72在没有出现M111之前,除去酋长的120线在中近距离有可能击穿,早期的105是很难打穿的,T80B从76就已经开始量产,78年就开始批量装备部队,较早期的T80改进了装甲和火控,还增加了炮射导弹的能力,T80y则是84年底完成测试,85年投入量产,同时苏军还对早期生产的80系列进行升级改造,使之接近或者具备80y的作战能力。同时随着80y和72BM(计划在89年量产)的大批量服役(苏军计划的前提是国家不解体),依然能对西方构成绝对优势,只是随着国家经济的衰败,没有完成苏军的计划目标,接着苏联解体,一切就付诸东流。   现在的105弹发射包括86在内的弹,能搞穿80y炮塔正面的恐怕也要看运气。...........要说车体,肯定可以,但是炮塔很。...   苏军在90年代中后期就要装备135炮的四代坦克了,只是国家穷途末路,不过至少在80年代中期之前,依然保持着对西方的地面攻击优。..........硬要用后来发展的国家和已经解体的国家相比,大概有句话很合适,那就是关公战秦琼,早期的M1A1也很菜,到了M1A2才逐渐NB起。......   60-70年代的中东,阿拉伯蜀黍们就是开着红外大灯打得犹太人屁滚尿流的,那个年代的微光根本不如红外大灯好使,犹太人被西方忽悠的信以为真,结果夜里被阿拉伯蜀黍们打得稀里哗啦。64最大的问题就是动力(网上传得装弹机故障,其实是115的那款装弹机,而非125的),真打起来,毛子换一种马力略小的动力即可,没必要死守着故障多的。   不要用阿拉伯人糟糕的素质来衡量苏制装备,要用中肯的眼光看待。T72对梅卡瓦,没有人说有什么优势,但是也绝不是劣势,对于一个初始设计于60年代后期的坦克来说,和一个设计于70年代中后期的坦克相比,不落后,已经是很可以的水准了,拿一个晚出生10年的东西比,不知道是不是合理。   故障多,请指出什么型号,具体内容,可靠性差,这一点,应该是你说反了。陆军装备上西方的娇嫩产品才真的不能适应世界各地的环境。操作困难,请指出来,哪里操作困难?别说所谓的拉杆操纵,坦克不是轿车,符合战争条件的坦克就是好坦克。火炮精度差,苏制115炮直射距离比105高出近300多米,而且一切坦克炮都是完全符合苏军的装甲攻击战术的,单纯的比根本毫无意义。火控极差,这个差距要承认,但是苏联一贯是靠战术弥补技术,而且1A33和1A45的火控性能上完全能够满足使用。真正的差距是从85年前后拉开的,这时候的苏联已经非常孱弱,虽然有很多火控的实验型号,但是已经无力投入量产和装备了。   可靠性差,集中在64早期的5TD原型机上,自动装弹机故障不是125的而是最早设计的115的问题太多(因为其使用定装弹)火控落后,当时世界上先进的火控有什么?夜视仪糟糕,只能说同时期打着手电筒的西方坦克更是眼神不济(君不见60年代和70年代的西方坦克上都装着N大的一个手电筒?)毛子死脑筋非要解决5TD的问题,直接换72的发动机就全部搞定的事情,因为内部原因没有换,但不是单表64没有可用的发动机,真的打起来,百分百都是72的动力。   苏制坦克不是完美的,但是却是最能适合当时战争情况的坦克。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总是用很多单项的东西去对比,殊不知这才是最不科学的讨论和研究。


®中国军事 版面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豫ICP备050157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