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牛级气垫登陆船一直是军迷们关注的重点。近日,有网友上传了南方船厂内两艘野牛级的照片。图上能看到两艘野牛级正在船台上进行舾装工作。相比国产的726型气垫船,“野牛”在体积上要大得多,两艘“野牛”同时坐镇岸边的场面也很壮观。 野牛气垫船是我国从乌克兰引进的一款大型两栖作战舰船,目前已经实现该型装备的国产化。中国从乌克兰一共订购了4艘野牛级。其中至少有一艘已经服役。根据合同后两艘野牛级是由中国自行组装建造。但这两艘的建造进度并不快,很可能是受到了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的危机影响零部件的来源。 延伸阅读 深度:中国野牛气垫艇对登陆战意义 气垫船可分为全垫升式和部分垫升式,购买自乌克兰的“野牛”气垫登陆艇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全升式气垫登陆艇,周围设置了柔性橡胶围裙来约束空气,可使艇体在压缩空气的作用下腾起,与水面脱离接触。部分垫升式气垫船也称为侧壁式气垫船,两侧设置了刚性侧壁,艇首与艇尾为柔性橡胶围裙,以减少空气逃逸,利用升力鼓风机向船底充气,通过螺旋桨或喷水推进前进,这一点与全垫升式气垫船不一样。侧壁式的优点在于空气流失较小,功率损失也小,围裙的使用寿命较高,苏联1985年建造的侧壁式气垫船“海狮”号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野牛”气垫登陆艇设计原型是苏联在20世纪80年代设计制造的1232.2型“Zubr”,北约代号“欧洲野牛”,由位于圣彼得堡的阿尔玛兹造船厂与乌克兰克里米亚半岛的大海造船厂负责建造。1982年,首艘“欧洲野牛”开始建造,三年后完工,首航暴露出的许多问题在第二次改进中得到了解决,1986年再次进行试航测试,两年后通过国家验收。“野牛”气垫登陆艇的设计与建造始于苏联解体前的十年,这也是苏联末期为数不多的“怪物装备”,由5台燃气轮机驱动3台风扇,另外两台负责向下鼓风以形成空气垫。 “野牛”全长达到57米,两侧舷宽达22米(美国海军满载排水量超过9000吨的“伯克”级导弹驱 逐舰的舰宽也只有20.4米),宽大的舰体赋予了“野牛”巨大的内部空间和甲板面积,最大运载能力超过130吨,典型配置为3辆40吨级的主战坦克或8辆制式BMP2步兵战车,如果全部用于运送人员的话,可将一个营级规模的部队投送到500千米外的岛屿上,最大航速超过60节,适于4级海况,全艇具有良好的防核生化打击能力。在武备方面,“野牛”气垫登陆艇主要使用位于前甲板的两座6管AK-630近防炮与22管火箭炮实现对陆和对海的火力覆盖,此外还装备了便携式防空导弹,以对付低空飞行的空中目标,前甲板位置安装了防护装甲,可抵御班用机枪或者榴弹炮破片。 “野牛”登陆艇极大提升了苏联海军的兵力投送能力, 不仅可以运送部队进行两栖登陆作战,而且还可以执行扫雷、巡逻等任务,但两栖登陆作战仍然是其主要作战方向,这也是气垫登陆艇最能发挥优势的地方。苏联在公开场合第确次展示1232.1“鹳”级大型气垫登陆艇时就引起了北约的极大关注,其最大排水量超过320吨,可以50节的航速运载超过70吨的作战装备,典型的登陆配置为2辆T-62型主战坦克,坦克装备了115毫米滑膛炮,可发射高爆反坦克弹、穿甲弹等,在抢滩登陆作战中可提供较强的火力支援;还有一种配置为4辆PT-76两栖坦克,可作为滩头攻坚作战的主力,该型坦克也是我国63式坦克的设计原型之一。“鹳”级大型气垫登陆艇让欧洲国家的岸防形同虚设,配合米-8直升机构成了新的立体登陆模式,为后来气垫登陆艇的发展树立了标杆。 气垫登陆艇的原理和设计最早来源于英国和苏联,这两个国家是气垫船研发的鼻祖。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科 学家齐奥尔夫斯基、列夫科夫就公布了早期气垫技术的研究成果,而英国人在20世纪50年代研制了第一种气垫船,并成功进行了横渡央吉利海峡的航行,耗时2个小时,这对当时的海上航运是个巨大的利好消息。气垫船的原理有别于传统的排水型船,可将鼓风气流送入船底,在船体与水面之间形成气垫,而周围的围裙则将气垫约束住,从而通过风扇推动气垫船前进。阻力减小就意味着气垫船的航速获得了极大提升,早期的气垫船航速已经大于50节,“野牛”气垫登陆艇的航速则达到60节以上,这对登陆作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除了航速优势外,气垫船还具有一定的越障能力,艇体被空气垫托起,可在沼泽、浅水、河口等特殊地形上行驶,延伸了任务覆盖面,以“野牛”为例,它可越过1.6米高的障碍或者水墙。气垫船的特点使其非常适合于抢滩登陆、夺岛作战,尤其是在那些没有码头、暗礁遍布的岛屿地域,全垫升气垫船几乎畅行无阻,甚至连布雷区也无法阻止其自由通过,优异的适航性使得全球超过70%的登陆场都可进行水平登陆,极大拓展了登陆作战的战术应用,因此受到各国海军重视。 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两款气垫登陆艇当数苏俄的“野牛”与美军的水平登陆主力LCAC气垫登陆艇。“野牛”突出了“大”的特点,是苏俄气垫登陆艇发展的最重要成果。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苏联就开始研制全垫升气垫船,与美军的“由海向陆”作战思想不同的是,苏联的登陆作战体系更倾向于由陆向陆模式,从己方基地向目标登陆场挺进,不需要美式的大型船坞登陆舰与中小型气垫登陆艇。在这个指导思想下,苏俄的气垫登陆艇一向都很庞大,从早期的“鹳”级到“野牛”级都属于大型气垫登陆艇,“野牛”级超过了500吨,达到“舰”的水平,且拥有非常强大的自卫与打击火力、自持力,可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己方掩护,独立执行作战任务。 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强的气垫登陆艇,“野牛”级问世后就受到各国军方 的关注,虽然其功能强大,兵力投送能力强,但其造价也非常昂贵,因而限制了其大规模装备。其实,像“野牛”级这样数百吨重的庞然大物更像是高速轻型护卫舰,如同一种多用途海上平台,可以携带海军陆战队快速抵达争端海域,比传统的两栖登陆舰更管用。 目前世界上数量最多的气垫登陆艇要数美军的LCAC,其服役数量超过90艘,艇长26.8米,艇宽 14.3米,标准排水量87吨,吃水0.9米,全艇采用铝 合金结构,动力装置为4台燃气轮机,总功率达到12000马力,艇尾2台风扇用于推进,设计时速达到50节,续航力在200海里左右,低于苏/俄300海里以上的投送距离,是一种典型的全垫升气垫登陆艇。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国防部提出了新的两栖攻击作战计划,要求配属108艘全新的百吨级气垫登陆艇,以保证两栖作战有足够的兵力投送。1984年,美军第一艘按照要求制造的LCAC开始交付使用,两年后形成了一定的作战能力,在此后长达20年的时间内,LCAC一直维持着生产线,直到2001年最后一艘交付使用,此后LCAC仍然接受出口订单,日本和韩国就装备了与美军同级别的LCAC气垫登陆艇。 气垫登陆艇的原理相对简单,其主要技术瓶颈在于动力系统。“野牛”级配置了5台燃气轮机,其中3台NX-12MV(MT-70)用于推进,2台用于举升,风扇采用了可变距四叶片;美军的LCAC装备了40B燃气轮机,而后续改进计划也是重点升级动力系统,比如使用TF-50型燃气轮机,最大输出功率增加20%以上,达到4100千瓦,持续功率提升了1000千 瓦,动力涡轮转速达到16000转/分,而且会更加省油。要知道,标准排水量仅为87吨的要求投送1辆M1A1主战坦克或75吨军用物资,因此其动力系统是非常关键的。 美军的LCAC发展道路与苏俄有着非常大的差异。苏俄强调单艇作战能力,配置了相对完善的对 空、对海和对陆打击火力,可以脱离己方火力支援而单独开展登陆作战,因此其推出的“鹳”“野牛”排水量都达到数百吨。苏联登陆部队甚至可以不需要大型两栖登陆舰就可以完成一次战役级别渡海登陆,尤其是在波罗的海和黑海方向上,数百吨的大型气垫登陆艇发挥的作用非常大,20艘左右的 数量可以集中定向投放,形成足够的优势兵力。但是,大型气垫登陆艇不利于远离基地进行作战,如“野牛”这样的大型登陆艇最大航程在300海里,不能由万吨级的两栖攻击舰携带,只能依靠自身动力航行,这就决定了其趋向近岸海域的登陆和夺岛作战任务。 美国和苏俄的两栖气垫登陆艇各有千秋,对我国的登陆作战而言也有相当的启发。我军目前己经有3艘大型两栖船坞登陆舰,也配属了类似LCAC这样的两栖登陆艇,可运输车辆和人员,用于由海向陆的登陆作战,而最新入役的“野牛”则可以执行由陆向陆式的两栖登陆作战,这对近海水域而言可发挥出最大效能。我军可在短时间内集结数艘“野牛”作为奇袭兵力,展示出气垫登陆艇在多种地形条件下发起登陆的优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