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15 2015年,在风云激荡的世界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挥毫泼墨出一幅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年终岁尾,新华国际客户端独家专访中国资深外交官、前驻法大使、外交学院前院长吴建民,为您解读世界变革背景下的中国大外交。 【现在的世界,已不是丛林法则】 现在的世界,已不是丛林法则。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这是国际关系当中最大的变化。“战争与革命”的时代,是零和博弈,是你死我活,但现在,时代主题变了,游戏规则也在跟着改变。中国提出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与时代主题变化密切相连。 进入21世纪,美国打了三场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和利比亚战争。打成什么结果?把中东打乱了!不久前,英国前首相布莱尔接受CNN采访,为当年支持小布什打伊拉克做检讨,说没想到打出一个“伊斯兰国”,没想到把中东打乱了。让政治家出来做检讨是很难的,布莱尔这样做,为什么,因为战争的恶果显示出来了。 我前不久去欧洲,感到欧洲现在的日子很难过。难民潮与恐怖主义袭击,很大程度上也是打出来的。时代主题发生了变化,再用战争打的办法,会打出一大堆问题,而且很难解决。 2011年“9·11”10周年前夕,《华盛顿邮报》记者采访我,说的第一句话便是:“吴大使,你们是“9·11”的最大受益者,你看过去10年,你们发展得多好,我们美国人就只顾得打仗了”。我说:“你说的不对,我们遵循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才会大发展,你们逆了这个潮流就要倒霉。” 【全世界都在问:崛起的中国会做什么】 2015年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之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提出有两个重要时代背景。一个是以一批发展中国家崛起为标志的世界大变化,分水岭是2008年金融危机,当年在华盛顿举行的二十国集团峰会是一个里程碑,西方世界开始意识到,但靠“七国”解决不了问题。另一个是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达到全球第二,中国日益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心。在这样的背景下,全世界都在问:崛起的中国会做什么?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便是要回答这样的问题。 【从500万美元到5500亿美元,中美之间没有一点信任能行吗】 中国与美国,一个新兴大国,一个守成大国,彼此之间的战略疑虑是个长期问题,不可能一下子就解决。但是比较历史上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的关系,中美关系又不一样。双方都确认,绝不落入“修昔底德陷阱”。这里有两层意思:第一,双方不走冲突对抗的老路,第二,双方共同利益大于分歧。 1971年,我作为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中的一员去美国,当时中美贸易额只有500万美元,去年是多少,5500多亿美元!谁想到中美关系会发展得这么快。一些人总是强调中美战略上不互信,但我跟美国人、中国人都讲过这样的话:“中美关系,从500万美元到5500亿美元,没有一点信任能行吗?” 从1971年7月基辛格访华打开中美交往大门,44年来,中国经历5代领导人,美国经历8任总统,双方的关系,总的来说,是在不断发展。这说明,发展中美关系,中国方面,历届领导人有共识,美国方面,两党有共识。对“中美互疑”这个事情要分析着看,天天讲没有互信,对发展中美关系没有好处。 【有人曾预言,2015年中日关系要出大麻烦,但总体上,还是比较平稳地过来了】 从2011年开始,中国同周边国家的贸易额超过了中国同美欧贸易的总和,这个数字非常说明问题。周边国家对我们非常重要。今年,中越实现最高领导人互访,把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搞好,这个大方向非常明确。 发展周边关系,一个是要大力推进合作,另一个就是要把分歧管控好。中日关系是一个明显的例子。2015年是非常敏感的一年,此前我见了一些日本朋友和国外一些国际问题研究专家,他们说2015年中日关系会出大麻烦,事实上,这一年总体上还是比较平稳地过来了。 【42个非洲归家元首出席,很了不起】 中非之间的合作是全方位的,从工业化到农业化、基础设施、卫生、民生,涵盖各个方面。12月的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是中非关系的一个里程碑,把中非关系推向一个新的阶段。这件事情,非常了不起,什么活动能把42个非洲国家元首聚集到一起,然后提出一整套合作方案?这件事情对今后的中非关系乃至世界大格局都会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人发挥了如此突出的作用,这是第一次】 国际舞台就像足球场,没有规则就没有秩序。在世界大变化的大背景下,怎么定规则,要大家商量。巴黎气候变化大会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那么多国家聚集在一起讨论应对非常严峻的挑战,在这个定规则的过程,中国的作用是相当突出的。 我跟气候谈判有关人员有些接触,在中美两国首脑达成关于气候变化两个声明之前,大家都很悲观,以为巴黎会议可能会流产,但是中美达成协议之后,柳暗花明。历史上什么时候,像气候变化这么大的问题,中国人发挥了如此突出的作用,这是第一次。 前瞻2016 激荡的世界期许更多温暖 当2016年第一缕阳光自国际日期变更线徐徐划来,由东向西,太阳把新一轮温暖洒向我们这个星球。 焰火闪耀、笑颜相拥——全世界从未如此欢乐与共。新年钟声即将敲响,从白雪皑皑的北半球到鲜花盛放的南半球,不同的肤色、不同的种族、不同的信仰,幸福与安康是共同的期许。 回望2015,世界有阳光,也有泪水。 刚刚过去的2015年是不平静的一年,而展望接下来的2016,全球反恐大旗必须高举,油价走向引发猜测;日本可能在安倍的影响下进一步“右转”,混乱的中东又将向何处去,都是绕不开的话题。 从沙尔利周刊的新年之殇到巴塔克兰剧场的血流成河,从黑海之北的震耳枪声到小亚细亚之南的连环爆炸,暴力与恐怖主义犹如“毒蘑菇”,在人类文明的肌体野蛮生长。当小艾兰“躺卧”在冰冷的海滩,当蜂拥的难民在欧洲边境线上哭泣、挣扎,悲伤的泪水在世界的心里默默流淌。尼泊尔的强震,西奈半岛的坠机,还有疲敝不堪的全球经济……2015年的世界,并不总是万里晴空。 资料图:当地时间2015年8月31日,叙利亚古城台德穆尔最重要的古迹之一的贝尔神庙遭极端组织“伊斯兰国”部分损毁。贝尔神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32年,近2000年来一直保存良好,是叙利亚人的骄傲。 反恐大旗怎么举 ——“一些国家在反恐问题上存在双重标准,各有利益考量,让国际反恐‘治标不治本’。” 随着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在中东的扩张和各国恐袭事件的增多,相关国家暂时放下分歧,2015年的国际反恐呈现出积极态势:俄罗斯介入对IS空袭;沙特组建34国国际反恐联盟,美俄也加强了沟通。 各国联合反恐,效用几何?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反恐中心主任李伟指出,各方虽暂时形成反恐阵营,但鉴于未能真正促进叙利亚等国的政治和平进程,单靠军事打击难解决根本问题;加上一些国家在反恐问题上存在双重标准,同盟内部各有利益考量,当前反恐处于“治标不治本”的阶段。 如不久前发生的土耳其击落俄战机事件,让两国关系陷入冰点,也令国际反恐联盟内部嫌隙难合。 新的一年,如何有效反恐考验国际智慧。专家指出,促成叙利亚等国政治和解进程才是根本解决之道。各国应从整体利益出发,落实情报共享、严控本国恐怖分子活动。 资料图:三年一度的日本自卫队海上“观舰式”2015年10月18日在相模湾举行,当天的这个大规模海上阅兵活动堪称精锐尽出,刻意展示日本包括最新装备在内的海上军事实力。王健 摄 日本借船要出海? ——“2016参院选举前安倍在安保领域可能会有所收敛,转而强调经济课题。” 怀揣“军国旧梦”上台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2015年如愿推进了新安保法的通过,使日本得以借船出海突破战后禁区。2016年,日本的年度防卫费用将首次突破5万亿日元大关;日本陆海空自卫队员也正围绕新安保法内容展开训练。 安倍政权的强势并未抑制民众的反对声,连家庭主妇和高中生也纷纷走上街头抗议;“安倍政治不容继续”的口号更是入选日本“年度十大流行语”。2016年春天起,日本法律界团体将在各地方法院就新安保法提起违宪诉讼。 就日本新一年的走向,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黄大慧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 2016年,日本方面会继续加强日美同盟军事一体化。但面对汹涌的民意,同年参议院选举前,安倍在安保领域可能会有所收敛,转而强调经济课题。 2015年,国际油价在低位徘徊了整整一年。 敢问油价底在哪 ——“30美元是经济学意义上的底部,上限可能是70、80美元。” 经历2014年油价“腰斩”后,2015年,国际油价在低位徘徊了整整一年,年末下穿40美元,仍难见筑底的迹象。 低油价的原因之一是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导致原油需求下降。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清楚供大于求的后果,但拒绝减产。2015年末的美联储加息更是让低油价雪上加霜。 油价见底了么?由于投资者看空情绪升温,高盛预测2016年可能继续腰斩至20美元。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曹和平则认为,综合考虑生产成本等因素,“30美元是一个经济学意义上的底部,油价的上限可能是70、80美元。” 当前,国际投资大佬正从低油价中寻找机会,而能源大国俄罗斯和部分海湾国家却苦于骤增的财政赤字,期待着2016年油价的春天。 当地时间11月23日,一名以色列女兵在约旦河西岸遭刺杀,其同僚在遇难者葬礼上哭泣。 中东火药难平熄 ——“新的一年,中东局势或仍会处于动荡中。” 2015年,中东地区乱象持续。叙利亚、伊拉克等国饱受极端组织及国内冲突困扰,导致难民危机冲击欧洲;巴以冲突不断,安全局势仍然严峻。 2016年,中东的老问题、新问题该如何解决?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董漫远认为,伊核协议的达成、也门与叙利亚国内的和谈虽有助于缓解紧张局势,但还不足以消除整体动荡;要想平息乱局,应当继续在战乱国家推进和平进程和热点问题的政治解决。 对最令中东和西方头疼的难民问题,专家预计未来难有根本改观:欧盟内部意见不一,接收国负担沉重,接连发生的恐袭更令欧洲顾虑重重。新的一年,欧洲在建立合理接收机制的同时也须适当阻拦,增加人手甄别审核,以杜绝可能滋生的其他问题。 当地时间2015年7月23日,美国南卡罗来纳州西哥伦比亚,前美国国务卿兼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前往当地举行竞选活动。 美国总统会是她? ——2009年,奥巴马成为美国首位非洲裔总统;8年之后的2016,美国是否有希望迎来首位女性总统? 2016年是美国选举年,谁将接替奥巴马执掌这个超级大国的未来航向?从最新民调看,虽然在2015年经历了“邮件门”和班加西事件听证两大绊脚石,假设立即大选,民主党参选者、前国务卿希拉里有望赢得最多的投票。 不过,共和党的竞选势头也不容小觑:“骂”出一片天的特朗普、支持率稳步上升的克鲁兹,在吸引少数族裔选票上有先天优势的卢比奥,都有可能成为希拉里未来的竞争对手。 美国第一夫人、参议员、前国务卿、总统参选人……在这些头衔之后,希拉里是否能如愿添上“总统”头衔?也许瞬息万变的选情让大选结果难以预测,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以往美国还从未有这样一位强势的女性候选人,这也为2016年的大选增添了看点。 然而希望之光依然不可阻挡地照亮我们这个星球--联合国通过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巴黎气候变化大会达成历史性协定,伊朗核问题达成协议…… 苍穹之下,日往月来。正与邪,乱与治、光明与黑夜,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各种力量仍在角力,国际格局继续嬗变。人说世事如棋,但无论这盘棋怎样变动,不变的是人们对光明与正义的追求,不变的是人们对和平稳定的期许,不变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 2016正向我们走来,我们希望,世界早日归于安宁,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不被扭曲;我们希望,袅袅炊烟能替代摧残文明与生命的硝烟,所罗门的瓶子能替代被打开的恐怖主义潘多拉魔盒;我们希望,暴力与恐怖早日从我们这个星球萎缩、根除、消失…… 2016正向我们走来,我们希望,这个世界早日告别人为的磨难,不要让生离死别与人造灾难继续抹黑文明、抹杀良心;我们希望,千百万沦落他乡的难民早日安居乐业,无数遭受饥饿、贫困、病痛、失业折磨的人民早日走出阴霾;我们希望,世界经济早日恢复生机与活力…… 2016正向我们走来,我们憧憬“一带一路”的新画卷、G20峰会的西湖之约、里约奥运的英雄相会;我们憧憬,“中国梦”与“世界梦”深度交融,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合作共赢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靠近我,温暖你。站在新年的门槛上,让我们彼此偎依,携手前行,为了一个更加温暖的世界,为了一个更加灿烂的未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