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至今,世界经济大博弈已经进行过两局。2000—2008为第一局,美国消费、中国生产,2008—2015为第二局,美国疲软、中国过剩。2016,美国加息,中国人民币与美元脱钩,世界经济大对决进入第三局。 以三局两胜制,中国在过去的两局最多可以说一胜一平。中国曾是第一局的赢家。GDP总量从2004年超意大利始,在2005-2010年间,分别赶超法、英、德、日等国,成为世界第二。但是在世界经济大博弈的第二局中,中国产能过剩。1953-2008年55年间我国货币累积增长47.5万亿元,2009-2014年仅6年间,货币累计增长却高达76万亿元。巨量的货币刺激,严重的产能过剩、过重的债务负担,隐藏的系统性风险,中国第二局只打了个平手。 2016正式进入第三局,美国加息,中国人民币与美元脱钩,这几天中美正在世界银行交火,所有涉及中国的贷款和投资,美国只有两个态度,或反对,或弃权。和美元脱钩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大战略,美国为了维持经济霸权布置“岛链”打压封锁人民币。 能源价格居高不下 电网和电力价格,石油,天然气,煤炭都属于“国有资源”,而且国家还可以通过资源税等方法进一步强化控制。美国的页岩气革命带来的能源价格只有中国的一半,而且还没有电价、石油、天然气、页岩气、煤炭的垄断,而能源最终决定大宗交易商品的价格。价格倒逼改革,假如中国能把现有的能源价格打压到和美国同样的水平,或者比美国还低,那中国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提高社会生产效率,来对冲美国的能源价格优势,也就不需要人民币贬值。 美元坚挺,中国资本大量外流 美国加息,意味着美元将进入一个坚挺的时代。首先,美元还有升值趋势,美国也不会为了单一油价而改变国家既定的经济和货币战略。其二,油价暴跌带来的美元坚挺,谁获益最大?答案是美国,由于页岩气革命和油价暴跌,美国大量的制造业开始回流美国,给奥巴马创造了700万个就业岗位。美元坚挺,必然导致资本大量从中国外流。 如果人民币迅速贬值——对油价的打压将是巨震 仅需贬值15%就足以将国际原油价格打至20美元/桶。该行同时指出,一些分析师“极端”的价格预测认为货币将“轻而易举”地将油价“锁定”在20-25美元/桶的价格区间。人民币加速贬值及市场对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影响原油需求的忧虑,市场预期原油近期不会反弹,做空筹码持续增加。周二(1月12日)亚洲时段美原油继续震荡下行,交投于31.14美元/桶。 中国经济放缓的预期打击了人们对于石油需求的信心,油价承压大跌。摩根士丹利表示,如果人民币迅速贬值,可能令油价跌至20美元区域。短期内,投资人担心人民币贬值和美元升值会对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施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