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观察评论 军事技术 各国军队 文献资料 中华文明 军事机构 关于我们
站内搜索 史海钩沉 战略战术 武器装备 军事地理 世界文明 网友视点 给我留言


席亚洲:一周军情| 给金将军说两句公道话


日期:2016-03-20 20:19:10|2016-03-20 20:19:10

  要是丢了朝鲜半岛,美日只能在欢声笑语中打出GG了   本周,朝鲜展示了“远程导弹”弹头耐热试验,并连续进行了“火星”和“劳动”弹道导弹试射。这又引起了网络上一阵讨论,许多人指责朝鲜“乱搞”,认为中国应该配合美国彻底“饿死”朝鲜。这种言论让笔者觉得非常好笑,在本周军评里,我们就从地缘角度谈一谈朝鲜为何“跳得高”。   此外,日本“心神”原型机终于在跑道上进行了高速滑行测试,读者们大概还记得我们前几个礼拜拿它首飞开涮的事,这次我们说多一点,借“心神”契机,谈谈日本航空工业的历史,看看从“超音速零战”、“平成零战”到今天的“不知道什么零战”是怎么一路走来的。   朝鲜跳这么高,能上天不?   本周,朝鲜半岛的局势看起来热热闹闹,南边集结大量先进武器进行大规模军演,北边火箭导弹连番发射,最高领导人当演员展示“大弹弹”。一些专家的忧虑通过媒体放大,例行渲染出“随时可能爆发战争”的紧张状态。不过依笔者所见,现在的朝鲜半岛发生战争是几乎不可能的,因为这是中美都不可能允许的。   话虽如此,朝鲜最近“跳得高”还是会让人不禁发问:金正恩到底怎么了?为啥明知道搞核导会被制裁还非要搞?跳这么高,朝鲜是不是想上天啊?   要解释这件事,我们应该先了解一下历史:自从朝鲜战争结束以来,朝韩两国实力的此消彼长会迅速在38线上表现出来。   大家都知道,在冷战中朝鲜占优势的时期,朝鲜频繁派遣特种部队对韩国进行渗透、侦察、破坏,甚至这种活动一度扩展到日本。   而当朝鲜实力下降,经济困难,扎紧裤腰带过日子的时候,它的南方“兄弟”当然也绝不可能老老实实。   别的不说,美韩每年冬春之际举行大规模军演,逼迫朝鲜全国动员进行应对,导致春播受影响,从而进一步加大朝鲜粮食困难。这让朝鲜极为愤怒,却几乎没有什么办法。   同时,朝韩海上冲突也多是为了争夺水产捕捞权,对于朝鲜来说,出口海鲜产品是重要的外汇收入。为此,韩国一直努力打击朝鲜的这项收入,而朝鲜一边要尽力保护在己方海域的捕捞,甚至还要越境去韩国一侧捞,这样一来双方自然会冲突不断。   而最极端的,就是和“缅因号事件”一样众说纷纭的“天安号事件”,所幸没有像前者那样成为战争的导火索,因为中美都不愿意看到战争的爆发。   可以说,朝韩两国都不会放弃统一半岛的最终目标,一旦双方实力差距达到一定程度,就一定会开始试图采取实际行动——甚至可能试图“牵着大国鼻子走”。   经历过“天安号事件”,朝鲜的危机感简直爆棚,这可比世纪之交中国遭遇的“炸馆、撞机、台独”等一系列事件严重得多。那次如果没有中国“出头”,朝鲜自己是绝对顶不过去的。   因此,朝鲜现在最重要的目标是起码在某种程度上恢复朝鲜半岛军力平衡,打消南方“北进”的念头。在朝鲜看来,核武器的意义主要恐怕就在这里。而“打狗看主人”,能威胁到美国才有用,这是朝鲜一贯的思路。这就可以理解朝鲜为何努力发展洲际导弹了。   此外,关于中国媒体上朝鲜“跳得高”的感觉,韩国功不可没。几年前,韩国《中央日报》就发表社论说过,韩国应该与朝鲜在中国媒体上“争宠”,改变中国民众对朝鲜的观感,从而影响中国政府的对朝鲜政策。   正如1948年蒋介石给与杜鲁门竞争美国总统的杜威参议员提供政治献金,这体现的恰恰是“美援”在蒋介石心目中的地位。韩国从2010年的教训中已经认识到中国在朝鲜半岛事务中的影响力有多大,既然硬抗中国的军事实力对于韩国来说是不可能的,那么就只能看看能不能慢慢改变中国的态度了。   朝鲜现在对此也很敏感,近几年多次通过外交部向我国抗议媒体上对朝鲜的无端抹黑宣传,比如一度在中国媒体上疯传的“犬决”谣言。   现在国内部分媒体对朝鲜核导试验报道得很多,且经常语带夸张;却不怎么报道美韩联合军演对朝鲜的威胁,似乎那真的只是“例行”、“常规”军演,其实这很不客观。   不过,朝韩虽然在前台跳得欢,但朝鲜半岛棋局的真正对局双方,依然是中国和美国。   从地缘角度来说,朝鲜是中国的北大门,一旦被敌对势力控制,将成为进入中国大陆的一根楔子。   如果朝鲜半岛完全被亲中国的政权控制,那么中国面向太平洋方向几乎没有任何可供敌军立足的出发阵地。这种情况下,不论是谁要想从东面入侵中国,就要来一场规模远远超过诺曼底登陆几百倍的登陆作战,这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这也就是所谓朝鲜半岛是进攻中国跳板说法的来源。   而反过来,对于美国来说,如果亲中国的政权完全控制了朝鲜半岛,那么日本就不再是东北亚方向的战略纵深后方,而变成了最前沿。日本人不是一向最担心中俄联合起来,一个从北面占领北海道,一个从南边占领冲绳嘛?如果朝鲜半岛完全倒向中国,那还要加上从西边直接登陆日本的威胁。   如果失去韩国,美国基本就失去了东北亚方向战略纵深,中俄可以随时打破第一岛链北段。如果连日本都丢了,美国在北太平洋方向的下一个支撑点直接就退到阿留申群岛、夏威夷了。   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中美都不会甘愿放弃朝鲜半岛。关于在朝鲜半岛双方愿意投入多少力量的问题,例子远的有朝鲜战争,近的有黄海对峙,都是毋庸讳言的。   有人说,朝鲜“不老实”,绕过中国企图直接和美国、俄罗斯乃至日本谈。其实,当年金日成就绕过中国偷偷接触斯大林,并在后者默许和支持下背着中国突然发动了朝鲜战争,这就已经是朝鲜“鸡贼”心思的最典型表现了。   但想重演这一幕,现在却是开玩笑,朝鲜现在也很清楚,不管俄罗斯给什么援助,要改变朝鲜处于防御地位的现实,也是不可能的。如果能的话,俄罗斯自己就先去解决北约东扩问题了……   至于金正日曾在90年代初致信克林顿表示要“改换门庭”的传闻,且不说这个传说的真实性,也不说“改换门庭”的卡扎菲是否给朝鲜上了“最后一课”,就说朝鲜如果真的采取实质性行动,难道有人真的以为中国不能、或者不敢采取“非常手段”避免朝鲜半岛全面落入美国之手?   让我们这么说吧,2010年那场危机里中国的态度已经很明确了:朝鲜决不能落入美国之手,为了维持这一点,中国可以不惜一战——这话够明白了不?   有这个背景,朝鲜的“鸡贼”心思,不论是什么,都达不到目的,没有任何意义。   况且,以现在中美在东北亚实力对比的情况,连韩国都努力改善与中国关系,这个时候指望朝鲜向美国投降?金正恩吃错药了?   顺便说一句,朝鲜的核导试验带来了一个附带“收获”,就是成功将韩国这个“狐狸精”从中国身边赶走,维护了自己“正房”的地位……这次韩国在朝鲜核导试验后在“萨德”问题上的态度让中国非常不悦——虽然从军事角度讲,“萨德”其实对中国没有什么大影响,但关键是态度问题。   中国在中朝边境一直部署重兵,就像是悬在朝鲜和韩国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话题拉回来,某种程度上,笔者认为,朝鲜现在进行的核导试验,一方面确实是让中国头痛的“惹是生非”,但另一方面也是朝鲜获得中国友谊的特殊方式——虽然在今天看来有点难以理喻。   别忘了,对于大国而言,自己的“小朋友”首先得“能打”。   看看冷战时代的历史,能在大国支持下打出一片天地,都绝非“善茬”。古巴、北越、以色列、安人运……都是例证。甚至中国最初也是因为朝鲜战争中的表现,才彻底打消了苏联对援助中国的顾虑。所谓“人必自助,而后天助”嘛。   相反地,南越、解放战争时期的国民党、安盟……这些政权内外交困,离心离德,军心涣散……完全一副“扶不起来的刘阿斗”模样,最后干脆被原本支持他们的大国为了止损而放弃。   有了这样的历史经验,在朝鲜看来,必须展示足够的能力和决心,才能争取更好的局面。朝鲜现在的激进态度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姿态,战争反而最不可能由朝鲜这边来发动。   本周,朝鲜两年来首次进行“劳动”(火星-10)导弹试射,金正恩又表示稍后要发射KN-08(火星-13)洲际导弹。这种做法其实和俄罗斯把军费的大头用在核武器上,三天两头就试射一样,无非是在经济无法支撑常规军力的情况下,试图用更“省钱”的核武器代替常规军力来维护国家安全。   维持雄厚的常规兵力需要中美这样的经济体量,力不从心的朝鲜只能靠导弹撑场面   从中国的国家利益出发,朝鲜半岛力量失衡,是不利的——正如我们所说,那样“棋子”就可能决定要摆脱“棋手”自己做决定了,这是最坏的局面,甚至可能导致中美都不愿看到的直接冲突。某种程度上来说,随着朝鲜拥有足以吓唬人的核武器,朝鲜半岛局面恢复平衡,出现“恐怖和平”,这个结果并非不可接受——甚至美国都可能最终接受。当然,站在核不扩散的立场上——我们依然要坚决地谴责朝鲜。   “平成新零战”也许是日本自研飞机的“大结局”   首先,“心神”今天飞了吗?   还是没有……   诸君先不要急着抄家伙……不要打脸……   好吧,“心神”首飞再次被推迟了,这次被推倒4月份。不过最近它的高滑试验倒是紧锣密鼓,已经在地面上进行了开加力滑行试验——因此被嘲讽为世界上最贵的跑车。   国内上世纪80年代以来鼓吹“日本威胁论”的遗毒甚深,甚至很多主流媒体至今还在一本正经地吹捧“心神”是第五代战斗机,还拿它和歼-20相提并论。   某种程度上,笔者此前也曾因为这种吹捧,认为“心神”是一架具备第五代战斗机特点的验证机。然而现在看来,“心神”验证机上除了少数几个部件采用了锯齿型设计,尾喷口采用了折流板以外,实在没有任何“第五代”战斗机该有的特点,该机的许多零部件甚至直接出自T-2和T-4教练机。   无码的心神让军迷们大失所望,人与人之间基本的信任呢?   换言之,“心神”实在没能真正验证什么,它顶多算是表明日本还有研制新飞机能力的一个象征。这就难怪不久前几个美国专家专门批评“心神”是个“无用的玩具”。   日本民间虽然一度对它寄予厚望,但不管是航空自卫队还是三菱,都明白“心神”的实际命运恐怕不佳。   在“心神”的一次发布会上,一位日本航空自卫队中佐在向一些资深记者介绍“心神”的时候,先是说这种飞机的机动性能不亚于号称“平成零战”的F-2战斗机,堪称“平成新零战”。然后话锋一转,表示在此基础上要研制出F-3战斗机,最乐观的估计大概是2030年。最后又心情沉重地补上一句,然而遗憾的是,以现在的情况来看,“心神”可能会成为我们有生之年内日本自行研制的最后一架飞机。   日本航空工业何以沦落至此?   当年日本可是研制出了世界一流的“零战”啊!   零式战斗机问世之初,狂扫美国P-40战斗机,一举改变了当时人们心目中长期以来“日本制造=粗制滥造”的印象,甚至可以说,它是公众印象中,非英美国家制造的,仅有的在战绩上对同时期美英飞机取得绝对压倒性优势的两种飞机之一——另一种是一战期间的“福克式灾难”中的德国福克式飞机。   因此,尽管“零战”在二战中后期被美军各种羞辱,什么马里亚纳猎火鸡,什么零式打火机,乃至战争后期还被穷途末路的日军大量用来执行“神风特攻”自杀攻击任务,也没能影响“零战”在世界军事历史界的地位。大家谈起“零战”,想到的依然是在中国和整个太平洋上空耀武扬威,把美国当时的主力P-40、F2A战斗机打得满地找牙的“零战”。   正是因为这种印象,“零战”成了日本航空工业的骄傲。   二战后日本自行研制的第一种作战飞机,也就是三菱公司在T-2教练机基础上研制的F-1战斗轰炸机,就被当时的日本媒体冠以“超音速零战”的美称。   只不过,“超音速零战”在当时世界战斗机中的地位,可真是无法与当初的零战相提并论。   1978年服役的“超音速零战”的设计定位本身就只是一种攻击机,主要的任务是发射反舰导弹攻击水面目标,还有就是攻击地面目标,空战能力只能说是可以自卫。   虽然有些“名不符实”,但“超音速零战”其实还设计得不错。与规格相似,同样采用英国“阿杜尔”发动机的“美洲豹”战斗轰炸机相比,“超音速零战”在飞机本身小一圈的情况下,具备略大一点的载弹量,只是航程短不少。但该机使用了类似英国F-4M战斗机的火控雷达,这可比完全没有雷达的“美洲豹”不知强到哪里去了。日本当时对国产飞机的主要需求就是执行对海、对地攻击任务,至于制空作战,完全可以交给当时崭新的F-15J来执行。所以日本自制战斗机只要有个好雷达,低空飞行性能不错,能挂4枚反舰导弹,能进行自卫空战,这就足够了,F-1正好符合这些定义。   也正是因为“超音速零战”性能够用, 定位明确,它从1978年服役,到2006年退役,整个服役生涯“平平淡淡才是真”,没什么波澜壮阔的故事,但在冷战高潮时期勤勤恳恳地守卫了日本海疆,算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了。   不过F-1战斗机之后,又加上授权制造F-4EJ和F-15J的经验,日本对于自行研制新型战斗机热情空前高涨。于是,日本航空工业界开始了“逆袭美国”的第一步——研制三菱F-2战斗机。   在F-2战斗机正式方案选定之前,日本为这种飞机设计了大量不同的气动外形方案,一时之间可以说是光怪陆离,前掠翼、静不稳定设计、隐身……不过日本还是选择了F-2来运送食草。   F-2战斗机的气动外形,基本就是F-16C换了个“敏捷隼”机翼,然后整体放大一些,只要进行几次试飞就基本知道飞机的基本型性能了。   然而F-2飞机的服役经历却是相当坎坷。其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被发现视距只有40公里,据说是空速管的设计有问题。   美国利用研制F-2的机会,从日本弄到了不少新型芯片和材料,尤其是F-2机身上方大块复合材料一体成型技术,这是美国研制F-22的时候才开始用的新技术。   虽然雷达很坑爹,但是F-2的制造技术还是很不错的   不论如何,F-2服役到了现在,也算是一种比较令人满意的反舰、对地攻击机,至于它的空战能力,虽然理论上还不错,尤其是继承F-16的特点,稳定盘旋率出人意料地高。   然而到了今天,F-3尚未立项,“心神”试飞一再拖延。日本航空工业终于走到了穷途末路的地步。事实上“心神”的出现,几乎完全是美国F-35的“功劳”。日本希望自行研制战斗机能够推动美国出售F-22和F-35。最终美国答应出售F-35,这一击成功摧毁了日本航空工业研制新型战斗机的热情。   现在的“心神”,已经没有什么可说的了,这很可能成为日本自行研制战斗机的“大结局”之作。   我们等着看日本航空工业结局的开始吧——得等它先首飞。


®中国军事 版面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豫ICP备050157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