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观察评论 军事技术 各国军队 文献资料 中华文明 军事机构 关于我们
站内搜索 史海钩沉 战略战术 武器装备 军事地理 世界文明 网友视点 给我留言


中国与捷克可推行“东欧走廊”战略


日期:2016-03-30 11:09:53|2016-03-30 11:09:53

  真的很博通红德名家   近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欧洲中部的内陆国家捷克,这也是中国领导人首次访问捷克,同时标志着中欧合作深度化时代的来临,在一个方面上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另一个方面上欧洲各国正在经受着严峻的考验。   可以发现由于ISIS对于欧洲的渗透,现在欧洲内部正在经受着难民问题、反恐问题爆发社会矛盾的风险加剧,如果恐怖袭击长期化将使得欧洲的社会安全、金融稳定受到严峻影响。但是不能仅从一个阴谋论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因为中国也是受极端思想威胁的国家。所以如何寻找到共同点和出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这使得在很多领域上中国和捷克可以实现深度合作,中国是一个大国,并且是一个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国家,在处理因为灾害导致灾民出现的问题上自古以来中国就积累了非常多的经验,随着现代化的科技水平提高,对于大规模难民或流民的安置和处理中国具有先进的经验,可以与捷克实现经验的交流,在反恐问题上中国和捷克同样受到恐怖组织和极端思想的威胁,可以建立一些管道相互交换情报。降低和避免遭受恐怖袭击的风险。   另外在很多领域上中国和捷克都可以合作,捷克虽然国土面积不大,可捷克同时是褐煤和硬煤的能源大国,中国是一个煤炭的消费大国和生产大国,其中一些地区煤炭品质不高,容易造成严重污染,中国和捷克可以共同合作设立煤炭能源领域研究,形成环保领域和提高资源利用率为目标的新经济增长项目计划。   同时在另一个领域上,现在欧洲国家普遍受到债务困扰,欧洲大国通过向小国输血式救援存在风险,这种方法很难长期稳定持续,在这方面捷克是一个小国容易受到金融动荡的影响,所以加强中国和捷克的贸易交流和创造新的增长点可以使得两国共同受益。   中国正在积极推动一带一路战略建设,这对处于欧洲地缘位置中心的捷克来说具有优势的条件,在仓储、物流等环节中国可以和捷克进行广泛合作,通过捷克作为试点建设属于一带一路的“东欧走廊”,打通三条贸易线路,西段是从希腊开始至阿尔巴尼亚-萨拉热窝-奥地利进入捷克,中段是从希腊进入马其顿-贝尔格莱德-匈牙利-到达捷克,东段是从希腊至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斯洛伐克-最终进入捷克。   “东欧走廊”的三条贸易线上聚集着大量的东欧国家,这些东欧国家虽然单独看来国力不强,但是通过贸易线路的建设,将东欧小国之间的贸易形成网络,促成更多与中国的贸易合作将成为应对债务风险的新方式,并且从输血式向造血式的方向转变,增强各欧洲小国应对风险能力。   在能源、制造、运输、仓储、设计、金融、投资等各领域都可以采取积极的合作政策,中国既可以将这些国家的优秀技术实现交流或者共同研究,又可以以中国作为贸易的中转站和中介将这些国家与其他亚非拉国家进行贸易的整合,从而形成强与弱、弱与弱等不同模式的贸易合作。   通过贸易和资本的流动打通这条“东欧走廊”,可以使得很多欧洲小国从消极的等待援助,转变为形成联盟促成贸易的合作和发展,不仅可以使得新的贸易增长点出现,实现中国和欧洲国家中的小国深度合作,又可以将各自所需的产品进行贸易,达成双赢或多赢的关系。   当贸易的网络形成以后,中国可以推动亚投行或者人民币国际化,使得人民币与东欧国家的贸易交流与交换变得更加频繁与紧密,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另一方面亚投行也可以为“东欧走廊”提供机遇与帮助。   一方面东欧很多国家需要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东欧国家在一些其优势项目和领域也需要对其他国家的出口,在亚投行的作用下可以促成与欧盟的深度合作。   在未来美国和欧洲大国深陷债务问题的时候,小国如何寻找到自己的出路将成为决定未来欧洲小国发展的关键,如果可以推进贸易的深度合作与贸易网络的建设,虽然从单个小国的角度上看,其弱小的实力没有办法快速转变。但是通过小国和小国或小国与大国的贸易网络建设形成以产品生产与研制等贸易新增长点的转变,即形成小国联合对抗风险的方式增强自身抵抗能力,又可以使得贸易的发展可以实现增长,从被动式的等待向主动式的增长转变。   不仅可以深化中国和欧洲小国的关系,同时可以创造更多的贸易与利润交流出来,创造多赢和共存的结果出现,为增进中国和欧洲各国友谊服务。


®中国军事 版面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豫ICP备050157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