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观察评论 军事技术 各国军队 文献资料 中华文明 军事机构 关于我们
站内搜索 史海钩沉 战略战术 武器装备 军事地理 世界文明 网友视点 给我留言


空袭与吹牛:特朗普的导弹有多准?


日期:2018-04-20 10:49:30|2018-04-20 10:49:30

  原创 澎湃新闻 2018-04-19 18:23:00

  美英法对叙利亚的空袭已过去五天,但有一些问题仍值得玩味:叙政府化武攻击的证据;行动层面的空袭效果;战略层面的空袭影响。第一个问题,疑点很多,证据很少,这里暂不讨论。后两个问题,已经有不少专家学者与科普作者做出了分析,笔者尝试对他们的讨论做一些补充与纠错。

  此次空袭行动以红海和阿拉伯湾方向为主,地中海方向为辅;海军为主,空军为辅;美国为主,英法为辅。主要目标中,大马士革北部拜耳宰的研究中心与霍姆斯附近的化武存储设施承受了大部分的打击。

  美国表示叙方的防空火力大都是空袭之后发射的,没有一枚拦截成功,强调空袭是“精确、压倒性的和有效的”。叙方先在第一时间宣布防空作战胜利,后声明拦截了13枚导弹,而俄罗斯则宣称103枚导弹中有71枚被拦截。

  战果宣传各执一词历来如此,这里有战略和政治需要,也有战场统计的误差因素。2017年4月美军空袭叙利亚之后,各方同样各说各话。那么这一次是谁在吹牛?笔者认为,双方的说法都有水分。

  大马士革的牛皮

  空袭之后,一种意见认为美国在战果上吹了大牛。首先,在“矛”方面,这种观点认为空袭导弹中只有隐身型号如JASSM和暴风影的突防效果较好,而占打击火力绝大多数的“战斧”导弹比较平庸,一定被拦下了不少。这种判断是有问题的。

  的确,战斧算不得高大上。但是目前美国海军装备的战斧4(或称“战术战斧”,并不是97年下马的战斧Block 4)相比之前型号已发生不少变化。

  首先,新战斧不再是低空、超低空抵近目标,而改为高空巡航、特种巡逻攻击,突防和航程方面均有显著提高;在制导方面,新战斧更加灵活,可进行空中待机与目标重新扫描;更加智能化,双向数据链与新的编程设备使其拥有一定的自主规划航迹能力;数据链得到加强,大大放宽了后方与战斧通信的限制,使得飞行中的战斧可以更迅速地接收目标信息、改变飞行线路、更好地打击移动目标,如在2017年美军对叙利亚的袭击中,战斧导弹便通过数据链系统的多线路迂回躲避了防空侦察预警;另一个相关改进便是加强了以上信息和数据交换过程中的抗干扰能力。

  总之,虽然战斧对于具有健全体系对抗能力的大国防空系统来说也许已变得平庸,但对于叙利亚来说仍然是很大的威胁。

  在“盾”方面,叙利亚的防空能力虽在本地区不弱,更有着贝卡谷地惨痛教训后的“卧薪尝胆”和俄罗斯的支持。但它最近的防空表现并不好,例如应对2017年春秋两季美国和以色列的空袭。很多人认为俄在叙部署的防空部队对后者是很大的加持。但问题在于,俄的防空保护伞并不是很多分析中以导弹和雷达理论覆盖半径画几个圈那么简单。以拉塔基亚省赫梅明空军基地与塔尔图斯港为核心的俄罗斯防空兵力部署在叙利亚西侧地中海沿岸设置了一道屏障,但并没有覆盖大马士革等主要城市。

  除了导弹和雷达的覆盖范围之外,更重要的因素是地形。这些部署地点面朝地中海,距离东部的阿拉维山脉不到10公里,北面距离土库曼山也只有40公里。强如S-400防空系统的91N6E雷达也无法看到赫梅明以东20公里、以北40公里的中低空来袭目标。对于俄罗斯基地自身的安全来说,问题并不太大,但对于协防叙利亚重要目标来说就是很大的问题。大马士革、霍姆斯等城市都在阿拉维山脊以东,处于俄罗斯的雷达盲区和火力死角。2015年,为了克服阿拉维山脉的影响,俄罗斯将多个防空火力单元部署至阿勒颇东南30公里的塞菲拉地区。

  但是在2017年4月美军对沙伊拉特空军基地的袭击中,59枚战斧导弹所穿过的霍姆斯峡谷虽在俄雷达的理论覆盖范围内,而根据报道俄并没有探测到。考虑到上周美军的主要攻击方向来自红海和阿拉伯湾,俄罗斯防空体系的有效性便要打折扣。抑或像去年那种攻击,莫斯科根本就没打算管,只要叙利亚政权不动,挨几板子它是不心疼的。

  值得一提的是,叙利亚17日警报再响,国家电视台旋即宣布成功拦截10枚来袭导弹。事后证明,那只是美以电子攻击触发的虚假警报。

  华盛顿的水分

  俄叙防空能力没有吹得那么有效,但美国人说的百分百成功率同样不可信。关键点之一是电子战兵力的使用。美军有着严谨完备的防空压制作战体系,核心一环便是电子战飞机的作用。它们的任务是预先压制敌防空预警雷达和防空导弹搜索雷达,将雷达坐标数据传输给火力输出单元,并由后者(或电子战飞机自身携带的反辐射导弹)进行寻源攻击。

  但在此次行动中,美英法的电子战兵力完全没有展开,只有一架EA-6B“徘徊者”电子战机。该型飞机于1971年服役,2015年在美国海军退役,由更先进的EA-18G“咆哮者”所取代。参与此次打击的“徘徊者”来自陆战队,计划明年退役。虽然EA-6B进行过一系列改进和升级,但是其核心电子战设备如AN/ALQ-99战术干扰系统的可靠性一直是有问题的,需要成体系的兵力配属与电磁压制才能取得比较理想的结果。此次打击范围虽然不大,但区区一架“徘徊者”所能起的作用是有限的。美方并没有披露空袭时战区外围的电子战兵力情况,但可以肯定未伴随攻击兵力前出。

  没有成规模的电磁压制,当然可以理解为叙利亚电子对抗能力太弱而俄罗斯鞭长莫及(或不想管)。但在经历了美国、以色列的空袭后,俄叙的防空侦察警戒系统于2017年形成了信息互联,俄也对兵力部署做出了调整,包括在高地加强雷达部署和A-50预警机进驻叙利亚。这种情况下,缺乏电磁压制的空袭效果一定会打折扣。由于雷达光电一体化、导弹火控与防空预警一体化的发展,航空兵与远程导弹突防的难度越来越大。特别成本较低且相对灵活的光电探测系统,在干燥晴朗的中东地区作用明显。而叙利亚的要地防空兵力如山毛榉-M1,如能得到俄叙侦察预警网的支持,打掉一些巡航导弹不是难事。

  从影像证据来看,美国所公布的是打击效果对比,如大马士革的研究所建筑基本被摧毁,但这与是否有导弹遭到拦截是两回事。而其他打击目标,如大马士革西南梅哈机场,从网络照片来看似乎并未受到严重打击(照片的真伪有待证实)。当然,俄叙始终未给出任何拦截成功的直接证据,这使得他们的声明说服力不足。

  威慑、管控与战略尴尬

  这里不讨论此次空袭的合法性以及化武袭击的证据问题。仅从美国自己宣称的政策目的来说,此次袭击是为了惩罚与遏制叙利亚。那么这一目的是否达到?空袭在行动层面的疑似“裸奔”与其战略思考是怎样的关系?

  威慑是通过恐吓、疑惧、不确定性等手段或因素阻止对方采取预计行动。威慑的分类方式有很多,一种将其分为抑制性威慑与报复式威慑。前者是指通过提高对方行动代价进行慑止,后者则要求通过报复性打击慑止对方。现在的叙利亚局面十分有趣,美国采取的是报复式威慑,而依赖防空能力的叙利亚(与俄罗斯)则在一定程度上贯彻着抑制性威慑。

  威慑若要成功,需要被威慑的一方面临“不可承受之重”,在恐惧与疑虑中相信如“执迷不悟”下去将面临无法接受的代价与损失。而此次美英法对叙利亚的打击显然不能发挥这种作用。此次袭击没有打击任何进行了化武攻击的部队(如2017年被打击的叙空军基地),也没有对任何情报和后勤单位进行打击。

  此外,从美国的角度来说,阿萨德政府最害怕的是什么?当然是政权本身。美国可以将有限打击解释为防止冲突升级,特别是防止直接面对俄罗斯,但是只是目前这种水平的打击范围与效果(削弱叙政府的中短期化武水平),很难威慑到叙政府。所以从美国自己的角度来说,这种战略目标的不明确与行动层面的有限性或许会带来一种尴尬局面。

  再者,无论是为了避免冲突升级,还是选举年的国内政治考量,特朗普政府提前数日发出空袭声明并对俄进行通报,事实上降低了报复打击和威慑的效果。根据已知资料,4月7日之后俄叙便调整了军力部署,进行了疏散与移防,例如在梅哈空军基地以及大马士革诸多要地加强了防空火力,疏散了之后成为打击重点的叙利亚科研中心,并在全国各军事基地进行人员和物资疏散。许多空军基地(如大马士革西北赛卡尔基地,成为此次空袭目标的杜迈尔和沙伊拉特空军基地,以及本月早先时候受到以色列攻击的T4机场)的装备都移防疏散到了防空力量更强的机场,如位于拉塔基亚的巴塞勒•阿萨德国际机场、阿勒颇郊外的奈拉伯空军基地以及大马士革国际机场。

  特朗普政府在空袭前有五个备选方案,最终实施的这一方案是否只为服务他的“化武红线”(面子)与国内政治(里子)?也许是的。但这些目的并不一定能够达成,例如华盛顿的许多保守人士都对战略与行动层面的不清晰表达了不满。笔者攻读硕士时的项目主任,曾在小布什政府任职、被认为是“新保”代表人物之一的艾里奥特•科恩便明确表示此次空袭并不像防长马蒂斯所说的“精确与适当”,相反,它既不“精确”也不“适当”,满足于情绪宣泄(及政治掩饰)并继续以诸多借口(如小规模空袭之外的唯一选项是大规模军事介入)逃避寻找有利于美国的长期对策。类似的声音并不在少数。而军内对于此次空袭的程序合法性、方案的选择等问题,也与白宫存在分歧。

  美国过去几年的叙利亚政策已把俄叙两国推得越来越近。2017年的空袭之后,阿萨德开始把自己的部分空军部署到俄罗斯基地,俄罗斯分批次加强了在叙利亚的防空部署,两国开始完善防空预警侦察系统的互联。这次袭击后,俄政府很有可能向叙利亚提供更加先进的防空系统。当然,即便俄罗斯向叙利亚提供如S-300防空导弹系统,对于美国来说可能并不会造成本质差别,但是对于区域其他国家例如以色列来说,对叙采取行动的难度便会上升。

  总之,美国似乎又给自己挖了一个略显尴尬的坑。美国此次在行动层面的种种自我约束也许意味着它在战略层面十分自信,但也可能只是华盛顿政军关系出现问题的表现,使其成为“不精确、不适当”的牛仔。另一边,信奉区域存在本身即是真理的俄罗斯,除了技术和地理因素外的一些“纸熊”表现大概也解释得通了。


®中国军事 版面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豫ICP备050157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