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观察评论 军事技术 各国军队 文献资料 中华文明 军事机构 关于我们
站内搜索 史海钩沉 战略战术 武器装备 军事地理 世界文明 网友视点 给我留言


揭开对叙空袭导弹拦截率扑朔迷离的总根源


日期:2018-04-28 08:55:01|2018-04-28 08:55:01 来源:环球网军事

  环球网军事 郭衍莹

  【环球军事特高】原题:叙利亚遭空袭后双方战报是否谎报军情?作者:郭衍莹

  不久前,美英法三国用战斧等巡航和空地导弹袭击叙利亚,引起极大关注,而双方公布的战报更使人困惑。攻方宣称袭击“非常完美,非常精确”,“一枚弹都没被拦截”(这句话明显在撒谎,俄军至少已将击落的一枚战斧公开展示)。守方则称“大部分来袭导弹被击落”(叙方一开始说是击落13枚,后来俄方又说是击落71枚,后来又称联军百余枚导弹只有22枚命中目标)。有记者揶揄,二份战报只有“叙利亚总统的姓名”等四个地方说法是一样的。二份战报相差如此之大,大家相信,政治和武器销售等原因起了重要作用。不过从武器发展历史来看,除了一方或双方刻意要“兵不厌诈”外,确也有因误判而导致“谎报军情”的。误判再加上媒体的误解,就使问题更复杂化。不能简单地下结论是某方造谣。在这篇短文中作者试图撇开政治、商业上的因素,想从军事科普的观点和读者一起尽可能客观地解读这个问题。科普的目的是告诉人们事物的本来面目。

  从科普观点看,战报中哪些地方水分大?

  大家知道,现在先进武器装备都附带有评估自己战果的装置,估算实际杀伤率、命中率有多少。当然有的武器这种评估设备精度高,可信度高。有的武器评估设备精度低,可信度较差;有的与实际战果相差很大,甚至闹大笑话。如第二代防空导弹武器(如美国的爱国者-2;俄罗斯的萨姆系列S-200等)就是个典型例子。所以一场战争下来,防空作战部队上报的初步数据,非常可能包含误判的成分。如经进一步核实,不仅可能发现有误判,甚至与初步上报数据相差很大。这种情况在从上世纪末从本世纪初的多次局部战争中已发生过多次。

  这里仅举1991第一次海湾战争为例。在战争前,伊拉克拥有苏制飞毛腿导弹819枚。美国就在中东部署多套爱国者-2(即PAC-2)防空导弹,以保护他的盟友沙特和以色列免遭飞毛腿的袭击。战争开始后双方展开激烈的攻防斗争。在此期间,美国曾宣称多达80-90%的飞毛腿被击落。到第一次中东战争结束后,1992年2月美国陆军发言人正式宣布的数据是:伊军共进行了93次导弹攻击,43次针对以色列,50次针对沙特。“爱国者”导弹在沙特境内的拦截成功率为40-70%,摧毁了至少50枚“飞毛腿”导弹;在以色列则为50%。但在此后美国防部和美国国会再次分别组织专家进行核实时,发现这些数据“水分”很大。主要原因是爱国者-2(以及美俄其他第二代防空反导系统)拦截弹的战斗部采用全向破片杀伤方式来拦截目标。作战时当拦截弹的引信测出目标已进入它的杀伤范围内,地面算出最佳拦截点(技术术语称脱靶量),向引信发出“爆炸”指令,让战斗部爆炸,大量破片向四面八方飞散,摧毁目标。所以地面雷达根据发出“爆炸”指令的数目来判定拦截成功数目(除非发射阵地配备有精密光学测量装置)。但专家们核实后发现,用破片杀伤方式对付高速飞行的目标,有的只对目标“擦破点皮”;有的击中目标的尾部,并不影响目标按原定路线继续飞行;有的情况好一些,打击力量较大,迫使目标偏离原定航线。但仍能维持飞行至阵地上空坠落,造成危害。当然最为理想的是将目标摧毁或坠落于无人沙漠荒区,真真起到防御的作用。这就使这些专家犯难,什么才算拦截完全成功?经过一番研究和争论,最后基本上达到共识是:以飞毛腿导弹被摧毁,或被击中后偏离飞行坠落至无人地区的百分比作为拦截成功率定义。这样一算,“爱国者-2”防空导弹系统对“飞毛腿”的拦截成功率就仅为9%。

  不过此后美国很快将爱国者-2改造升级至爱国者-3(PAC-3)型。新型号最大特点之一是拦截弹改用直接碰撞杀伤方式。这种拦截弹没有战斗部,靠直接碰撞与目标同归于尽。这样拦截弹和目标每碰撞一次就作为拦截成功一次。专家们认为比较接近实际情况。所以在第二次海湾战争中,美军宣称拦截率达60%,以上,大家认为这一数据可信度就较高。

  对比此次叙利亚防空部队对抗美英法三国导弹袭击的情况。据报道叙利亚防空部队此次用的大部分是俄制萨姆系列第二代防空武器。防御性能以及预报战果的性能当然远不如第三代防空武器。但除此之外据俄媒报道,尚有少量的山毛榉以及50多套(一说70多套)铠甲S型炮弹结合防空系统参战。据俄媒最新报道,某俄将军称,仅后者就击中对方导弹23枚。后者是俄罗斯近年来推出的新型防空设备。据俄在国际航展上公开资料,车载式铠甲S型武器配备有2座30mm的防空机关炮,和6枚近程防空导弹。;射程不超过20km。主要用来保卫战略性设施,和掩护S-300/S-400等大型防空反导系统。用以确保防空部队拦截无人机火箭弹等所有小型高速目标。它的战斗部同样用破片杀伤方式。和爱国者-2一样缺乏对拦截效果的正确评估手段。再则是作战距离近,独立作战时即使拦截成功,对方导弹恐怕已在你阵地的头顶上了。

  顺便说一句,S-300的改进型和S-400,其拦截弹的战斗部改用比较先进的破片定向爆破方式。就是破片集中向目标的方向飞散爆炸,杀伤效果大大改进。对战果的评估也有所改进。至于铠甲拦截弹是否用这种杀伤方式,作者尚未见到具体资料。

  此外还有一点,此次袭击,美英法还利用先进的电子战手段。目的是像1982年6月第五次中东战争那样,引诱萨姆-6发射导弹射向假目标。造成虚假战果。不过也有资料指出,此次行动中,美英法的电子战兵力没有完全展开,只有一架EA-6B“徘徊者”电子战机。因此作用有限。综上所述,作者认为叙利亚军方公布数字还只是初步战果,如经核实后有较大差别,应属意料中之事。

  从科普观点看,S-400的防区到底有多大?

  另一个使广大群众和读者感到困惑的问题,是和去年5月美国战斧袭击叙利亚情况一样,俄方最先进的防空反导系统S-400没有参战。俄方强调理由是对方导弹没有进入S-400的防区。西方也宣称并未越过“红线”。但细心的读者注意到,双方战报都承认,导弹袭击了霍姆斯西部的叙设施。从地图上看该地离S400和S-300的部署地大约不足100km。这就和过去长时期来某些媒体所宣传的“S-400有能力能发现和拦截所有在400km以内,高度5米以上,30km高空以下内任何来袭的各种导弹和飞行器” ,以及俄军所说S-400“可以保卫叙利亚全境”的说法大相径庭!

  其实早在去年5月作者与科技日报记者张强同志交谈时就指出(见科技日报2017年5月17日 “面对战斧。S-400底气不足”一文。其主要论点作者在中国国防报今年4月10日“正确解读S-400两项世界一流性能”一文中作了进一步论述),对付像战斧这样低空飞行(可低至5-10米)而且还有隐身功能的目标,S-400有把握的拦截距离确实只有40km。

  大家知道,S-400有二项关键指标号确实可称为世界第一,一是它的拦截目标的高度最低可至5米,二是它的40H6拦截弹最远可达400km,而且还能反隐身。但如认为它有能力能发现和拦截所有在400km以内,高度5米以上任何来袭的各种导弹和飞行器。这就是大大的误解和误传了。其实俄方正式资料,和负责的官员都没有这样说过。官方正式资料上说的是(可查2010年航天科工情报资料研究所编的《世界防空反导导弹手册》(宇航出版社),或国外的简氏年鉴),S-400的二项世界第一都是有一定前提和条件的。例如对5米射高,是指至少2.5km以外。至于最远,若选用新型机动性很强的9M96 E拦截弹,则拦截距离只有40km。因此无论是战斧导弹,还是F35战机,只要躲开这40km半径的拦截区,双方就会相安无事。当时作者就指出:也许是美国的导弹和以色列的战机已经掌握S400的特点和软肋所在,只要先低空绕开S400阵地这40km防区飞行,到目的地后再上升,就能平安无事。所以当时作者就认为,今后美国和以色列还会不断去那个地区寻事添乱。

  尽管这40km指标不尽人意,但已来之不易。雷达发现低空目标,本来就是世界性难题。因为要探测到低空目标,一是受地球曲率半径影响,二是地面对电波强烈反射,使雷达接收机收到大量地杂波,湮没了目标信号。为了达到发现低空目标,S-400采取的措施,一是雷达体制上采用最先进的脉冲多普勒体制,二是将其搜索雷达的天线用桅杆架高至40米以上,以增加视野。这些措施几乎已是达到现代雷达技术的极限了。但它比起同类防空系统如爱国者,要领先得多。因此称它为世界一流,是有根据的。

  还有细心读者问:俄官方资料上不是还可选用9M96E2拦截弹,拦截距离可达120km吗?现在看来,这120km拦截指标把握性就小得多, 实战意义不大。这种9M96E2拦截弹远比9M96 E拦截弹笨重,机动能力自然差。而且第一,大家都知道微波是直线传输的,即所谓视距。超过视距,传输就不稳定。常用的微波视距传输的公式是d=4.12(√h1+√h2),式中d为视距,单位km;h1和h2分别为雷达和目标天线高度,单位为米。按此公式,这120km距离早已远远超出微波视距范围了。即使将天线架高40米(h1),对低空目标(h2=5m),雷达最远视距也只有40km左右了。第二,俄方自己似乎也不把这一120km指标看好。如早在去年5月,莫斯科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一位著名军事分析专家费尔根高尔在记者和群众追问下说了实话:“所谓S-400能保护整个叙利亚领空的一切说法都是艺术渲染;它的真正有效防御半径约为40km!”(这段话可见当时俄罗斯新闻网的报道,国内一些网站有翻译)

  由此可见,S-400对战斧这样低空目标的防区可至400km的说法更不靠谱了。附带说一句,S-400系统中射程可达400km的拦截弹40H6,从本世纪初就名声在外。但俄官方和厂商从未正式公布过它的具体性能指标,技术途径,乃至一张实物照片。仅在2009年前后,国外文献报道俄罗斯官方消息:40H6主要是拦截视距外至400km区域内敌方的预警机和电子战飞机等大、中型目标;用以瓦解敌方的“战区外攻击战术”(即“雷达视距外攻击战术”。就是预警机和指挥机作为空袭的指挥中心,待在200km以外、400km以内一般雷达探测不到的地方)。而不是能拦截任何弹道导弹。10几年来俄官方在历届国际航展上多次声称它“尚未列入装备”。直到2017年上半年,俄媒报道:国防部长绍伊古在电话会议上谈到,40H6弹正在进行国家试验。这就引起一些专家学者们怀疑,何时算正式服役?是不是它的关键技术还没过关?正式服役后,它在400km范围内能拦截何导弹或飞行体? 可惜截止目前,我们尚未查到媒体有关这方面的确切报道。

  此次空袭,从总体上说,攻方基本上达到原定目的。守方也一改上次坐以待毙的局面,奋起反击,作出一定战绩,堪比美军当年爱国者-2击落伊拉克的飞毛腿。至于双方战报水分究竟有多大?也许永远是个谜。我们没有必要作太多的解读。不过经过这二番较量,美俄可能都已掌握对方武器的底细和软肋,随着政治的需要,美俄二家在这一地区的较劲还会不断继续下去。谎报军情还会不断发生。


®中国军事 版面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豫ICP备050157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