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带刀侍卫长”战力究竟如何?
日期:2018-07-10 11:11:38|2018-07-10 11:11:38 来源:新华网
来源:南方日报
原标题:一日下水两艘新型万吨级大型驱逐舰 航母“带刀侍卫长”战力究竟如何?
一天下水两艘万吨“巨饺”,这是大连造船厂日前交出的成绩单。本月3日,万众瞩目下,阵阵鞭炮声中,中国海军下水两艘万吨级大型驱逐舰(下称“大驱”)。新加坡《联合早报》称“这一幕在世界造船史上也实属罕见”。
大连造船厂当前正加紧建造数艘052D型驱逐舰。有媒体报道称,为给“新晋网红”大驱让出“车位”,船厂不得不动用拖船,将正在码头旁停靠的052D驱逐舰转移。泊位上,“过气网红”和“新晋网红”的一进一出,恰好侧面反映了中国海军近年来蓬勃发展之新局。
军事专家李杰告诉南方日报记者,相比此前“小步快走”,被称为航母“带刀侍卫长”的大驱接连下水的背后,反映出该型舰艇的总体设计水平、船厂的造船技术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大驱究竟有多强?其接连下水透露出什么信息?本期军情观察将为您解读。
“反映中国建造新型军舰的快速步伐”
去年6月28日,大驱首舰在上海江南造船厂下水。370天后,地处祖国北方的大连造船厂又为海军诞下一对“双胞胎”兄弟。速度之快,实属罕见。
南方日报记者查阅发现,此举也引起了外媒的高度关注。
《联合早报》称,因大连造船厂目前正同时建造数艘当下中国主力战舰052D型驱逐舰,所以“车位紧张”,“(大连造船厂)船厂内的拖船将正在码头旁停靠的052D驱逐舰转移,让出‘C位’,为‘新晋网红’大驱腾出位置。”
“这一举动反映了中国建造这种新型军舰的快速步伐。”英国《简氏防务》周刊当天也撰文指出,大驱是中国海军052D型驱逐舰的升级发展,该型舰的特点是拥有一个集成化桅杆,其上安装了许多新设计的平面传感器阵列。
日本产经新闻4日晚发表相关报道,称中国海军以前的驱逐舰的吨位比美国伯克级导弹驱逐舰小,导致在续航和船体潜能上存在差距,大驱的出现则弥补了这一短板。
除技术性能外,外媒也高度关注大驱未来可能执行的作战任务。美国《防务新闻》当天发表的文章称,大驱装备了类似美国海军宙斯盾系统的多功能相控阵雷达,是为远程防空、反水面作战和反潜作战而设计的。“大驱可以部署在远距离防空、反水面作战、防空战、反潜战、电子战、陆地和海上打击、护航、远程巡逻和监视任务中。”美国海军技术网报道称。
“将与中国航母形成作战编队”,这是不少外媒对大驱在中国海军中的定位。如产经新闻的上述报道称,中国海军的目标是尽早使用航母以扩大军事影响,故正加紧建造能与航母一道在外洋长期执行任务的大型驱逐舰。
亚丁湾护航、环球访问、人道主义援助……为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近年来中国海军不断挺进深蓝、走向大洋,对于可执行远洋任务的大型水面舰艇的需求日益强烈。《防务新闻》分析称,大驱的问世“有助于中国海军推进坚定的海军建设。”
可执行防空反导反潜反舰等任务
“该舰下水标志着我国驱逐舰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对于完善海军装备体系结构、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海军、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具有重要意义。”大驱首舰下水时,新华社报道对该舰作出高度评价。
官方消息还称,大驱是我国完全自主研制的新型万吨级驱逐舰,先后突破了大型舰艇总体设计、信息集成、总装建造等一系列关键技术,装备有新型防空、反导、反舰、反潜武器,具有较强的信息感知、防空反导和对海打击能力,是海军实现战略转型发展的标志性战舰。
结合官方对大驱的性能介绍以及目前网络上该舰的相关视频、图片等信息来具体分析,大驱的性能究竟如何?在国际上又处于什么水平?李杰评价说,大驱综合性能优异,代表了当前我军水面舰艇的最高水平。放眼世界,该舰也处在领先位置。
他告诉南方日报记者,大驱主要有以下5大特点。第一,满载排水量超1.25万吨,是目前世界上吨位最大的多用途导弹驱逐舰。第二,舰上搭载的武器多,可执行任务更加多元化。“比如,该舰装备有反舰导弹、防空导弹、反潜导弹等,甚至还包括对陆攻击的远程巡航导弹等,可执行防空反导、反潜反舰、对陆打击、特种作战等作战任务。”
第三,大驱的火炮性能强悍,该舰拥有改进型130毫米主炮及1130近防炮系统等。第四,采用双波段雷达,拥有很强的中程和近程目标探测能力及信息攻防能力。第五,隐身能力突出。“综合舰体设计等诸多因素推断,该舰雷达隐身技术世界一流,红外隐身、磁隐身能力也非常强。”李杰说。
“新万吨大驱4面雷达‘大盾’后面的两块天线抬高了高度,这意味着其拥有更远的探测距离。在舰桥和直升机库两侧,该舰还集成有疑似新型米波共型阵列天线,说明其加强了对隐形目标的感知能力。”南方日报军情观察特约评论员乌龙防务此前告诉本报记者。
“大驱无论是攻还是防,其综合性能在世界主流导弹驱逐舰中都处于领先水平,而该舰目前还处在不断地升级改进过程中,未来还会更强。”李杰称。
大驱的弹坑数一直是外界关心的另一个话题。
此前大驱首舰下水式上,官方发布的视频只能看出该舰舰身前部拥有64个垂直发射单元。去年10月3日,央视《军事报道》节目中的一个镜头向外界首次展示了该舰的完整舰身。通过该镜头可以看出,大驱垂发坑采用前64后48共112单元的布局。
有分析指出,112单元的垂发坑以及更大尺寸的垂发口径、更强悍的共架发射能力,让大驱的打击能力与世界现役“宙斯盾”舰相比也是旗鼓相当。
值得注意的是,官方消息此前透露大驱“装备有新型反导武器”,乌龙防务评论认为,“新万吨大驱将不仅为我海军航母编队,也为中国主要沿海城市撑起一把‘反导大伞’。”
“大驱各方面功能齐全,综合性能优异,未来不仅可以担当我航母编队的‘带刀护卫’,为航母编队保驾护航,也可以在海军未来的两栖攻击舰、大型登陆舰编队中担负重要任务,组成不同用途的海上作战编队。甚至以该舰为核心,也可以组成独立海上作战编队。”李杰说。
多年技术积累海军造舰水平显著提高
纵观中国海军驱逐舰发展之路,囿于军费少、底子薄等诸多因素,海军造舰长期采用“小步快走”战略。如从上世纪90年代末问世的051B型驱逐舰再到21世纪问世的052C型驱逐舰、052D型驱逐舰等,各型驱逐舰建造的数量均不多,但迭代很快。
有分析指出,正是这种集约式发展的技术迭代道路,使得我国海军的造舰水平迅速跟上国际一流水平。
但大驱的建造似乎走的是不同的道路:从2017年首舰下水至今,南北两大造船厂已先后下水了多艘该型舰艇。
“这部分得益于大连造船厂和上海造船厂两大船厂的通力合作,而一年之内该级别舰下水多艘,更表明经过这么多年的技术积累发展,该舰的设计水平和我国海军的造舰水平都在显著提高。”李杰称。
李杰还分析,大驱之所以能大规模批量化生产,也部分得益于近年来我国军费水平的稳步增长。特别是,为弥补过去的“历史欠账”,近年来军费正向海军倾斜。他认为,同时建造多艘大驱还可以发挥规模化生产的优势,集约成本,使得性价比更高。
他称,如今南北两大船厂同步建造大驱,在加速该舰生产的同时,还有一个好处是有利于内部形成良好的竞争。“两家单位各有优势和底蕴,在建造大驱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现一些工艺、细节上的可供改进之处,这将更有利于该舰未来的进一步完善。”(祁雷、储楚、李劲、洪奕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