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选》中对美国国务卿观点的驳斥
日期:2020-3-2 16:27:5
原创 稽圣 2020-02-24 17:43:09
拒绝西方舆论进攻,拨开迷雾,《毛选》中对美国国务卿观点的驳斥
【伟人智慧】
艾奇逊的错误思想,以及对中国的污蔑
1949年,在建国之后,美国人认为,在军事上突破中国的防线,已经不太可能了。于是,美国人便将手里的枪,换成了笔,试图在舆论上对中国进行进攻。以美国总统杜鲁门,以及国务卿艾奇逊,不断地歪曲中国的历史,像一个长者一样,对中国问题不断地进行点评。可是,他们所点评的内容,纯粹是以鼓动人心为目的的,而不是为了披露事实。甚至,美国还组建了第五纵队,试图以军事化的舆论手段,对脆弱的新中国发动进攻。
不仅如此,艾奇逊等人,还不断地抨击中国历史,使得中国人对自身的历史失去了信心。这种做法会带来什么后果呢?那就是民族自信心地丧失。试想一下,一个全盘西化的中国,将属于自己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丢入垃圾桶,甚至还认为生为中国人是一种耻辱的时候,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
我们知道,舆论对人心的操控力量,是非常巨大的。如果这个主动权把握在敌人的手里,那么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姜子牙在进攻商纣王的时候,便是采用了舆论以及军事两种手段,对商朝的官僚机构以及军事机构进行瓦解。
为了驳斥艾奇逊这群人的无脑指责,作者便写出了这样一篇文章,有理有据,把艾奇逊的错误观点都给批了一顿。作者说:“比方美国的国务卿艾奇逊之流,他们对于现代中国和现代世界的认识水平,就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个普通战士的水平之下。”在作者看来,艾奇逊这样的人,认知水平太低下了。
人口与社会资源的关系
在艾奇逊看来,中国人口在十八、十九两个世纪里增加了一倍,所以土地受到了不堪负担的压力,并且没有哪个政府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国民党虽然有许多土地改革的政策,却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仔细分析这段话,就可以发现有很大的问题。艾奇逊认为,人口多了,吃饭的人多了,每个人吃的饭就少了。咋一看,好像挺有道理的。蛋糕就那么大,分蛋糕的人多了,每个人分到的蛋糕就少了,蛋糕少了,大家不满意,就起来反抗了,革命就产生了。
这是把粮食当成是固定数量的错误思维,也是一种令人喷饭的二级化思维。人口多了,意味着吃饭的人多了,也意味着参加生产的人多了。以中国人的智慧,创造更多的粮食,难道是一件难事吗?纵观整个中国历史,所有在中国发生的革命,难道都是因为人口的问题吗?不是的,那是因为阶级之间发生了冲突,受剥削阶级起来反抗剥削阶级所产生的。
且不说中国历史,看看美国的华盛顿、杰斐逊,他们起来革命,是因为美国人口太多了吗?不是的,是因为英国人压迫和剥削美国人,在英国人眼里,美国人都不能算是人,美国人难以忍受,才起来反抗的。看看1770年波士顿惨案,随后又增派英国驻军,取消马萨诸塞自治权,确立英国对殖民地的司法权。美国人实在是苦的不行了,这才有了《独立宣言》的产生。
在艾奇逊看来,中国人太笨了,要想解决中国人口众多的问题,必须要依靠“美国面粉”,也就是说,只有中国成为了美国的殖民地,中国人才能活。这真的又是令人喷饭的话,就像是一个刚学会讲话的小孩子,对着他的爸爸说,你必须要靠我才能够活下去一样。
在作者看来,中国人口众多,不仅不是坏事,还是一件极好的事情。这是一种极大的自信,一种改天换日的大无畏精神。
为什么呢?因为中国勤劳聪明,五千年的农耕历史可不是白来的,可不是胡乱捏造的。像马尔萨斯那些所谓的“食物增加赶不上人口增加”的谬论,应该被扫进历史的垃圾桶。
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我党在对待俘虏上面,一直都是采取尊重、招降的政策的。就像刘邦,在秦末战争年间,对于秦朝的百姓、官兵,那是非常好的。大家能够不打仗就不打仗,能够投降就投降,不杀俘虏,不杀俘虏,不杀俘虏,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因为刘邦知道,人才是最重要的力量。不仅不杀俘虏,还要把秦朝那些苛刻的律法给废除掉。所以,秦朝的百姓都非常支持刘邦。
但是项羽的做法却相反,能杀就杀,能屠城就屠城,这造成了非常大的恐慌,也造成了百姓的怨恨。大家见到项羽,都像是见到魔头一样,避之不及。
第五纵队的思想进攻
人口问题攻击完了之后,艾奇逊又将目光放在在了中华文化上面。在艾奇逊看来,中华文化虽然有五千年的历史,但却不思进步,原地停留。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艾奇逊这个大夫提出的解决方案是:赶紧引入西方文化,让中国人都学习西方文化。在艾奇逊看来,西方文化就像是高高在上的珍宝,而中华文化就像是低级的垃圾。
但是,作者却一针见血地看出了其中的问题,西方文化的传入,目的不是为了让中国进步,而是为了让中国成为西方的文化殖民地。这是一种改造,一种比军事侵略还要彻底的改造。军事手段,相当于把树叶全都给剪光了,只要根在,总有一天还是能够长出来茂密的树叶。而文化改造,相当于把根给刨掉了,连根都不在了,一切也都不在了。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就曾经说过:“资产阶级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制度,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这些所谓的西方思想,目的都在于培养西方买办阶级,以及熟悉西方习惯的看门人,也就是洋奴。
有些人不同意了,说你这是民族主义,是非常偏激的。如果西方国家真的如他们自己所说的那么自由,那么孔子学院在西方的发展,又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坎坷呢。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为什么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19年的五四运动,这七十多年来,中国人的思想武器,为什么无法抵御住帝国主义的进攻。很多人开始怀疑自己的文化了,难道我们的文化真的那么没用吗?难道西方的文化,才是高人一等的吗?我们究竟该何去何从?
一时间,民族的自信心开始丧失。
孙中山给出的答案是,学习西方文化,汲取西方文化。所以,他大半辈子都在学习西方文化,可是他也失败了,结果是失望的。不得已,他只能够向苏维埃学习。
作者给出的答案是,优秀的中华文化再加上马克思主义。在作者看来,中华文化具有无比强大的潜力,只是被蕴藏太久了。而马克思主义,刚好是一把锄头,一旦把这个藏在地下的伟大文化发掘出来,所能够发挥的力量太大了。
作者穷其一生,都在与书作伴,就是这个原因。
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
在天安门城楼上,挂着这样两句话:“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这两句话,就是对作者这一辈子最好的总结。万岁,是永远存在之意。作者这一辈子,所做的事情,一方面是统一中国,把散落成一盘散沙的中国人给联合起来。一方面,是合纵连横整个国际形势,为中国的发展创造出条件。
在作者看来,中国人从来都是优秀的,智慧的。中华民族,从来都是自力更生的。中华文化,从来都是伟大的。而由中国人所创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也一定能够万岁。不仅中国要万岁,中国还要带领全世界一起万岁。
尼克松在他自己写的传记中说道:“我云山雾罩般地听毛跟我谈了一小时十五分钟的哲学,我百思不得其解,但毛的风采,毛的睿智已经征服了我,站在他的面前,我不敢说半句假话,像犯了错误的小学生站在严厉的先生面前那样,因为毛智慧的双眼仿佛把我看透。”
有些人站得太高了,有些人站得太低了。太高的人,没有人能够理解。太低的人,却沦为庸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