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观察评论 军事技术 各国军队 文献资料 中华文明 军事机构 关于我们
站内搜索 史海钩沉 战略战术 武器装备 军事地理 世界文明 网友视点 给我留言

地缘政治版图的算计:印度为什么频频在边境挑事?
日期:2020-7-17 17:22:9

地缘政治版图的算计:印度为什么频频在边境挑事?

  原创 花猫哥哥589 2020-07-11 20:04:31

  今天从一个宏大的视角来谈谈中印边境冲突的根源。

  最近印度总理莫迪在边境“劳军”时发表挑衅性言论引发舆论关注,外界都在担心中印会不会在边境擦枪走火,爆发军事冲突。

  如果你了解中印综合实力的巨大差距,就会被一个问题所困惑——印度为什么会频频在边境挑事,它难道真不怕惹怒自己的北方邻居?

  1 全面碾压对手的实力

  毫不夸张的说,中国在国家综合实力全面碾压印度,分分钟可以把这个蜜汁自信的国家按在地上摩擦。

  在经济层面中国GDP是印度的5倍,人均GDP也是印度的5倍,我们国防预算是印度的3倍,外汇储备是印度的8倍。

  中国是全球唯一一个拥有完整工业体系的国家,可以生产这个星球的一切产品;而印度连装备自己军队的军工产品都还不能实现自主制造。

  中印每年双边贸易基本就是中国出口工业制品给印度,从印度进口资源型产品——简单的说,这是一个中国用工业优势单方面剪羊毛的贸易结构。

  所以,每年中国对印度能实现高达数百亿美元的贸易顺差。

  印度的民生工业用品,所谓“印度制造”所需的工业原料——从纺织业的染料、金属扣件到印度仿制药的化工原料以及电子产品零部件统统依赖中国。

  中国切断任何一种原料的供应,就会对印度相应产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从地理上看,印度北方的布拉马普特拉河源头是中国西藏省内的雅鲁藏布江,这些年中国也在雅鲁藏布江上建设了藏木水电站。

  理论上讲只要中国愿意,春耕时期在雅鲁藏布江上藏木水电站关闸蓄水发电,下游依赖布拉马普特拉河灌溉的印度北方农业分分钟就得跪。

  在军事层面,中国陆海空包括核力量也完全碾压印度。

  随便举一个例子。

  我们空军拥有四代机歼20,印度就没有四代机。印度最先进的飞机也就是从国外购买的三代机。

  四代机对三代机的代差就是步枪与长矛的差距,美国曾经做过一次测试,在四代机与三代机正面空战中,四代机与三代机打出138:0的比分。

  假如中印爆发军事冲突,我们只要出动歼20就可以很轻松地敲掉印度的预警机与地面雷达,让印军变成“瞎子”,然后出动我们的三代机就可以像吃鸡游戏一样将印度空军单方面屠杀。

  等到中国空军拥有绝对的制空权,印军地面部队就难逃被歼灭的命运。

  最后就是印度的核力量,与中国相比也不够看。印度没有氢弹,只有小当量的原子弹,这点核力量与拥有氢弹的中国相比就是小学生与成年人的差距。

  通过以上简单的梳理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无论是军事、经济、地理等等各个层面,中国都拥有碾压印度的实力。

  这些综合实力的差距印度政治精英当然也很清楚。

  那么,印度为什么还要在边境挑事?

  因为问题没有这么简单。

  2 坚定的战略决心

  中国历史上有一条著名的400毫米降雨线,这是一条从黑龙江黑河到云南腾冲大致是45度的斜线。


  在农耕文明时代,每年降雨量必须超过400毫米才能进行农业耕种。所以,在中国历史上我们历朝历代中原政权疆域的天花板基本都在这条降雨线以内。

  这条降雨线以外的土地不是不能征服,而是征服以后治理成本太高,因为不能进行农业耕种,所有的治理资源都要从中原运输,属于亏本买卖。

  所以,对于历朝历代的中原政权,最省事的办法就是沿着这条400毫米降雨线修一个长城,将游牧民族可能的骚扰挡在外面。

  进入工业文明之后,这条400毫米降雨线同样重要。

  工业制造需要大量的水资源,所以我们90%以上的制造业都集中在400毫米降雨线以内,其中最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制造业基地附近就有丰富的水资源。

  中国400毫米降雨线以内的国土只占中国全部国土的43%,却容纳了94%的人口,创造了中国95%以上的GDP,是中国经济的核心区。

  这个核心区的精华部分基本集中在沿海地区,包括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

  通过上面的梳理,大家就应该知道,从战略层面而言中国最重要的就是维护这个核心精华区的绝对安全,国家的战略资源必须投放在这个方向。

  这个道理不仅我们清楚,美国也很清楚。

  美国要遏制中国崛起,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美方主要就是围绕着中国核心精华区域发力。

  包括重金打造第一岛链来围堵中国,包括打香港牌,打台湾牌,破坏中日韩自贸协议,在南海频生事端——美方战略资源主要也是围绕中国400毫米降雨线以内的核心精华区域做文章。

  至于中国400毫米降雨线以外的国土,美方则显得兴趣寥寥,近几年即使偶尔打一下新疆牌、西藏牌也是恶心一下中国。

  因为美国很清楚,中国400毫米降雨线以外的区域战略价值很有限,除非这些国土有分裂的危险,否则美国就算投入再多的战略资源,也很难给中国带来较大的战略压力。

  说白一点,美国在中国东部沿海投入1分力量,就能给中国带来1分甚至1.5分的压力,从而迫使中国也要投入1分甚至1.5分的战略资源。

  而在400毫米降雨线以外的区域,美国投入1分的力量,最多也只能给中国带来0.5分的战略压力。

  同样,由于中国核心精华区无以伦比的重要,所以,中国对于维护自己核心精华区绝对安全的战略决心异常坚定。

  一旦外部可能对我们核心精华区造成威胁,中国无论投入多少战略资源也要硬怼回去。

  举几个例子。

  比如美国对台军售,别看美国经常启动对外军售来恶心我们,其实美国卖给台湾地区的都是防御性武器,进攻型武器美国是不敢卖的(比如能够直接威胁我们核心精华区的中远程导弹)。

  如果美国出售给台湾地区进攻型武器,很可能引发大陆强烈的反应,导致两岸局势失控。

  萨德是一款反导导弹系统,但是这个系统X波段雷达能够对较大范围的区域进行导弹探测。

  2016年韩国宣布部署萨德系统,表面上韩国部署这个系统是为了应对朝鲜可能的核打击,但是这个系统一旦开启工作模式将对我国东北、华北等北方核心区域进行探测,所以引发了中国强烈不满。

  最后韩国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包括对华出口锐减,对华旅游业收入锐减,大名鼎鼎的三星产品在中国销声匿迹。

  如果说以上的博弈中国只是被动采取防御的姿态,那么2013年中国在东海设置防空识别区就是一种积极进取的姿态。

  何为防空识别区?

  简单的说,就是任何飞行器要进入中国划定的这个区域之前必须向中国报备。

  如果不报备而进入这个区域首先会收到一条警告信号“你已经擅自进入XX防空识别区”,然后擅自进入识别区的飞机的反导防御系统也会收到警告信号——

  这架飞机已经被某火控雷达锁定,接下来还会有战斗机对擅自进入防空识别区的飞行器进行驱赶。

  中国为了设置东海防空识别区是下了很大的战略决心的,在宣布东海设置防空识别区之前,我驻日大使馆已经开始对在日本的侨民进行登记。

  在中国设置东海防空识别区之后,中美日进行了激烈的博弈——有些话我不大好讲,我只能把这段文字再重复一遍——

  在中国设置东海防空识别区之后,中美日进行了激烈的博弈!

  当时中国的战略资源几乎全投放在了这个方向。

  最后中国获得胜利!东海防空识别区坚持并且保存下来。

  2013年美国军事力量明显比中国更强大,为什么最后是美国妥协退让?

  大家看看东海防空识别区后面是中国什么区域?

  全是最核心最精华的地区!

  说白一点,在这个方向上中国是可以下拼命的战略决心,而美国则很难在这个区域下拼命的战略决心。

  3 地缘态势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中印边境的地缘态势。

  对于中国而言,中印边境区域在400毫米降雨线以外,基本上属于鸟不拉屎的不毛之地。

  除非面临着国土沦丧的危险,否则在这个区域投入战略资源绝对是亏本的买卖,投多少亏多少。

  特别是东部核心精华区域还面临着美国巨大战略压力的时候,在中印边境投入战略资源就是非常不明智的行为。

  但是,印度的情况恰恰相反。

  印度地缘政治最大的劣势不仅在于首都新德里距离中印边境太近,而且青藏高原对于新德里完全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压迫。

  这种地缘执政版图的劣势让印度精英阶层寝食难安。

  1962年在我国最虚弱的时候,印度就曾经尝试在我们青藏高原抢下一块土地来改善自己地缘版图的态势。

  结果被我军迎头痛击,仅仅是边境战争的溃败就让印度举国震动,原因就是首都距离边境太近了。

  六十年弹指一挥间,当下中印国力已经拉开巨大的差距,现在印度已经不能指望从边境掠夺中国的领土了。

  但是在中印边境搞搞事印度反而还是有心理优势的——原因很简单,在这个区域印度有拼命的决心,而中国却没有。

  打一个不大恰当的比方,在边境搞事的印度对于中国如同房间里闯进来的一只蚊子,虽然嗡嗡叫着很烦人,但是只要它不落到身体上吸血,一般是不用理会的。

  拿着拍子满屋子去追打蚊子是很耗精力也很不划算的事情。

  特别是外面还有一只饿狼(美国)虎视眈眈的时候,与蚊子较真就太不明智了——中国的战略资源目前只能投放在最关键的东部核心精华区。

  毕竟以中印目前综合国力对比,印度搞搞事可以,但是绝对不敢真正挑起战争。

  基于上述原因,中国对边境冲突一般都比较克制。

  4 莫迪的投机

  但是,印度通过在边境搞事却能获得巨大的战略利益,包括:

  ——转移国内矛盾,特别是今年因为疫情的影响印度经济一蹶不振的时候,在中印边境搞点事出来就能迅速转移舆论与民意的注意力。

  还是那句话,印度首都距离中印边境太近了,这个区域出现边境冲突,不可能不成为印度舆论与民意关注的焦点;

  ——在美国遏制中国的战略版图上凸现印度的价值,为美国印太战略提供有力的支撑,从而可以向美国伸手索要好处;

  ——边境对峙与冲突让印度政府资源可以“合理”向军方倾斜,包括提高军费预算,增加军队装备的采购等等。

  国家资源向军方倾斜的后果就是让莫迪政府能得到军方更大的支持。

  莫迪执政之后,通过税改与金融改革强化了中央政府的权力,但是印度国内深层次的问题还没触及——

  包括种性制度、土地被地主垄断、地区贸易壁垒与地方保护主义等等。

  莫迪要推动印度工业化进程,发展印度制造,就不可能不去触及这些深层次的问题,印度经济要可持续发展也只能通过深化改革来获得经济红利。

  莫迪要推进深层次改革必然要触动一大批既得利益集团的“蛋糕”,这个时候枪杆子的支持就尤为重要。

  所以,莫迪在印度经济因为疫情出现断崖式下跌之后,通过在边境搞事一方面可以为自己重整经济赢得时间,另一方面也为未来的深化改革与既得利益集团较量埋下了伏笔。

  5 总结

  最后总结一下中印边境冲突。

  对于印度而言,在这个区域挑起事端是一种蜜汁自信的投机心理——印度没有拼命的实力,却有在这个区域拼命的决心。

  印度认为中国现在无暇西顾,也没有在这个区域拼命的决心,所以,印度在边境挑起事端就能巧妙投机捞取足够的战略利益。

  对于中国而言,虽然面对边境的冲突表现较为克制,但是中国也是有底线的——绝不可能让印度通过边境搞小动作蚕食掉我们实控的任何一分领土。

  也就是说,印度做一只环绕我们嗡嗡叫的蚊子可以容忍,真要落下来吸血是绝对会一巴掌拍死的。

  未来随着中美博弈白热化,不排除印度继续在边境搞点小动作,作为普通民众心态保持淡定即可,其实也没必要太当回事。

  印度对于当下的中国,真的只是一只蚊子而已。‍


®中国军事 版面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豫ICP备050157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