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军情 观察评论 军事技术 各国军队 文献资料 军事地理 军事文学 中华文明 军事机构 关于我们
  国际军情 史海钩沉 战略战术 武器装备 军事图库 军事专题 名人传记 世界文明 网友视点 给我留言


巴勒斯坦


国旗

国徽

国 名 巴勒斯坦国(The State of Palestine)。
面 积 根据1947年11月联合国关于巴勒斯坦分治的181号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的阿拉伯国,面积为1.15万平方公里。但由于当时阿拉伯国家反对该决议,而未在决议规定的地区建立阿拉伯国。1948年5月,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以色列占领了181号决议规定的大部分阿拉伯国领土,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占领了该决议规定的全部阿国领土。1988年11月,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19次特别会议宣告成立巴勒斯坦国,但未确定其疆界。自马德里和会至今,巴通过与以和谈,陆续收回了约2500平方公里的土地。
人口639万(1997年,包括流落在其他阿拉伯国家的巴勒斯坦人),其中加沙和约旦河西岸有巴人289万。讲阿拉伯语。绝大多数信奉伊斯兰教,属穆斯林逊尼派。
首 都 耶路撒冷(Jerusalem ),面积176平方公里,人口62万(1999年)。1947年11月联大第181号决议规定耶路撒冷国际化,由联合国管理。以色列通过1948年和1967年两次战争先后占领整个耶路撒冷地区,并于1980年7月宣布耶路撒冷为其永久、不可分割的首都。1988年11月,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19次特别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布耶路撒冷为新成立的巴勒斯坦国首都。
国家元首 总统亚西尔·阿拉法特(Yassir Arafat),1989年4月2日当选,1991年9月28日连任。
简 况 位于亚洲西部,地处亚、非、欧三洲交通要冲,战略地位重要。属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湿润。
巴勒斯坦古称迦南,包括现在的以色列、约旦、加沙和约旦河西岸。历史上,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此居住过。公元前20世纪前后,闪米特族的迦南人定居在巴勒斯坦的沿海和平原地区。公元前13世纪腓力斯人在沿海建立国家,该世纪末希伯来各部落迁入定居。公元前1020年至923年,犹太人在此建立了希伯来王国。罗马帝国征服巴勒斯坦后,曾于公元64年、115年和132年3次镇压犹太人,100多万人被杀,其余大部分被赶出巴勒斯坦,流落世界各地。公元622年,阿拉伯人战胜罗马帝国,接管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不断移入,并和当地土著居民同化,逐步形成了现代巴勒斯坦阿拉伯人。16世纪起巴勒斯坦成为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自此,阿拉伯人成为该地区的主要居民。英国占领巴勒斯坦后,将其分为两部分:约旦河以东称外约旦,即现今的约旦哈希姆王国;约旦河以西,称巴勒斯坦(即现在所称的巴勒斯坦),包括现今的以色列、加沙和约旦河西岸。
犹太人一直梦想返回巴勒斯坦建国。1897年首次世界犹太复国运动大会在瑞士巴赛尔城召开,宣布其目标是在巴建立犹太人之家。1917年11月,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致信英国犹太复国主义者联盟副主席罗斯柴尔德,宣称“英政府赞成在巴为犹太人建民族之家,并将为此尽最大努力”。此信后来被称为“贝尔福宣言”。1918年,美国宣布承认“贝尔福宣言”。此后,犹太人开始从世界各地大批移民巴勒斯坦。1947年11月29日,联大通过第181号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建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犹太人同意该决议,并于1948年5月14日宣布建立“以色列国”。阿拉伯国家反对和拒绝该决议,于以建国的次日即5月15日向以宣战,结果战败,以占领了上述决议规定的阿国地区大部分土地;另外,约旦占领了约旦河西岸4800平方公里土地;加沙地带的258平方公里则为埃及占领。1967年6月5日,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以色列在这次战争中占领了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即整个巴勒斯坦。巴人被迫流落到周围阿拉伯国家和世界各地,沦为难民。巴勒斯坦人民要求返回家园,恢复合法民族权利,建立自己的独立国家,这就是中东问题的核心--巴勒斯坦问题。
1964年5月在耶路撒冷市召开的巴勒斯坦第一次全国委员会会议决定成立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艾哈迈德·舒凯里任主席,1969年起由阿拉法特任主席。1988年11月15日在阿尔及尔举行的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19次特别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布接受联合国第181号决议,建立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巴勒斯坦国。1994年5月,根据巴以达成的协议,巴在加沙、杰里科实行有限自治。1995年以来,根据巴以签署的各项协议,巴自治区逐渐扩大,目前巴控制着包括加沙和约旦河西岸8座城市在内的约2500平方公里的土地。在巴以于1999年9月达成“沙姆沙伊赫备忘录”后,11月双方已正式启动巴最终地位谈判。
政 治 1994年5月12日,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成立,7月,阿拉法特结束流亡,迁入巴民族权力机构所在地加沙,并在巴举行的首次大选中当选为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 1964年5月在耶路撒冷成立。1968年7月通过的《巴勒斯坦国民宪章》规定,巴解是巴勒斯坦各种力量的代表,对巴勒斯坦人民收复国土、返回家园的斗争负责。巴解曾以黎巴嫩、约旦为基地在被占领土开展武装斗争。巴解最高权力机构是“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常设领导机构是中央委员会和执行委员会。参加巴解的主要组织和团体有:“法塔赫”、“人阵”、“民阵”、“民主联盟”“巴解阵”、“阿解阵”、“巴勒斯坦人民党”(原巴共)和“人斗阵”等。
【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巴解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代表境内外全体巴勒斯坦人,有委员579人,分别为巴勒斯坦各抵抗组织及其它群众团体的代表。现主席为萨利姆·扎农。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中央委员会】 由全国委员会选举产生,共有100余名成员,其中包括执委会成员。在全委会闭会期间,由中委会指导巴解工作。1970年起,阿拉法特一直担任中委会主席。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行委员会】 巴解组织的常设领导机构。本届执行委员会于1996年 4月经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21次会议选举产生。1969年以来,执行委员会主席一直由阿拉法特担任。巴解组织机关刊物为《革命的巴勒斯坦》。通讯社为巴勒斯坦通讯社。广播电台为“巴勒斯坦之声”。
【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 1994年5月,根据巴以达成的关于巴自治协议成立,阿拉法特为主席。该机构是一种阶段性、过渡性自治机构,主要负责管理巴自治区内除外交、安全以外的所有民事。现内阁于1998年8月组建,由24位部长,6位国务部长组成。其主要成员为:主席阿拉法特(Yassir Arafat),总统府秘书长塔伊布·阿卜杜·拉希姆(Al Tayeb Abdulrahim),内阁秘书长艾哈迈德·阿卜杜勒·拉赫曼(Ahmad Abdul Rahman),财政部长穆罕默德·扎哈迪·纳夏希比(Muhammed Zuhadi Nashashibi),文化和新闻部长亚西尔·阿卜杜·拉布(Yasser Abd-Rabbu ),计划和国际合作部长纳比勒·沙阿斯(Nabil Shaath),地方管理部长萨伊布·埃雷卡特(Saeb Arekat),民政事务部长贾米尔·塔里费(Jamil Al-Tarifi),住房部长阿卜杜勒·拉赫曼·哈迈德(Abdul Rahman Hamad),供应部长阿卜杜勒·阿齐兹·夏辛( Abdul Azia Shaheen),卫生部长利亚德·扎阿农(Riyad Al-Zaanoun),邮电部长阿马德·法鲁基(Amad Al-Falouji),公共工程部长阿扎姆·艾哈迈德(Azam Al-Ahmad),经济和贸易部长玛海尔·迈斯里(Maher Al-Masri),社会事务部长因蒂萨尔·瓦齐尔(Intesar Al-Wazeer),交通部长阿里·卡瓦希米(Ali Al-Qwasmi),司法部长弗里哈·阿布·马丁(Fraih Abu Meddain),农业部长海克马特·宰德(Hekmat Zeid),劳动和劳工部长拉菲克·纳特夏(Rafek El-Natsha) ,工业部长萨阿迪·克兰兹(Saddi El-Kurunz),高教部长蒙扎尔·萨拉赫(Munzer Salah),旅游和古迹部长米特里·阿布·依塔(Metri Abu Aita),议会事务部长纳比勒·阿姆鲁(Nabil Amru),“伯利恒2000年”部长纳比尔·卡西斯(Nabil Kasses)。内政、宗教事务、教育、青年和体育部长职位空缺。
【巴勒斯坦立法委员会】根据巴以奥斯陆协议,1996年1月20日由巴内地选民在国际观察员监督下选举产生。主席为艾哈迈德·库赖,共有委员88人。该委员会主要代表内地巴人,担负立法等议会职能。下设11个委员会,每年举行两次年会。
【巴勒斯坦各主要派别和组织】(1)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简称“法塔赫”(FATEH )。成立于1957年8月,是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中实力最强、人数最多的组织。1965年1月1日起开展反对以色列的武装斗争。其武装力量称“暴风部队”,阿拉法特一直任该组织主要负责人并兼任“暴风部队”总司令。该组织成立初期坚持“革命暴力是解放家园的唯一手段”,在被占领土从事反以色列的游击战。后根据形势变化,逐步改变这一政策。“法塔赫”最高权力机构是代表大会,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由革命委员会行使职权,革命委员会选举产生中央委员会领导该组织日常工作。
(2)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简称“人阵”(Popular Front )。1967年12月成立,目前是巴解中仅次于“法塔赫”的第二大组织。总书记艾布·阿里·穆斯塔法。机关刊物为《目标》周刊。总部设在大马士革。
(3)解放巴勒斯坦民主阵线:简称“民阵”(Democratic Front)。1969年2月自“人阵”分出。总书记纳耶夫·哈瓦特迈赫(Nayef Hawatmeh)。机关刊物为《自由》周刊,总部设在大马士革。
(4)巴勒斯坦民主联盟:又称“菲达党”。1991年从“民阵”中分出,总书记亚西尔·阿卜杜·拉布,总部设在突尼斯。
(5)巴勒斯坦人民解放战争先锋队:该组织及其武装部队通称“闪电”(Al Saiqa)。1968年10月创建,受叙利亚复兴党“巴勒斯坦统一组织地区领导”的领导。“闪电”的最高权力机构是总司令部,下设政治部、组织部、军事部等机构。总书记伊萨姆·卡迪(Issam Al Khadi)。机关刊物为《先锋》周刊。
(6)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总指挥部):简称“人阵(总部)”[Popular Front (General Command)]。1968年初自“人阵”中分出,以大马士革为基地。总书记艾哈迈德·贾布里勒(Ahmed Jabriel)。机关刊物为《前进》周刊。
(7)巴勒斯坦解放阵线:(Palestine Liberation Front)。简称“巴解阵”。1976年由“人阵”(总部)分出,1977年4 月正式成立。1983年又分为两派:一派由前总书记塔拉阿特·雅古卜(Telaat Yacoub)领导,另一派为前副总书记穆罕默德·阿巴斯(Mohamad Abbas)领导。1987年4 月两派宣布联合,雅古卜任总书记,阿巴斯任副总书记,但仍保留两套班子。1988年11月17日雅古卜病逝,尤素夫·米卡达哈代理总书记。现两派仍分裂。
(8)解放巴勒斯坦阿拉伯阵线:简称“阿解阵”(Arab Liberation Front)。1969年4 月成立。现领导人为马哈茂德·伊斯梅尔。机关刊物为《阿拉伯革命者》周刊。
(9)巴勒斯坦人民斗争阵线:简称“人斗阵”(Popular Struggle Front)。1967年由“人阵”分裂出来后成立。总书记萨米尔·古希(Samer Ghoushi)。
(10)巴勒斯坦人民党:前身为巴勒斯坦共产党。1982年2 月成立,1991年10月改为现名。主张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政治解决中东问题,支持中东和谈,但认为巴对以让步太多,不可能建立真正的巴勒斯坦国。迄今拒绝参加阿拉法特领导的巴自治政府。该党总书记暂空缺,由哈娜·阿米勒、穆斯塔法·巴尔乌希和阿卜杜·哈姆丹三人组成的总秘书处主持工作。
(11)伊斯兰抵抗运动:简称“哈马斯”(Hamas )1988年8 月由一些带宗教色彩的抵抗组织组成,主要领导人为艾哈迈德·亚辛和阿卜杜勒·阿齐兹·拉迪西。哈马斯反对巴以自治协议,主张通过圣战解放全部巴勒斯坦,建立伊斯兰国家。
巴勒斯坦的群众团体有工人联合会、教师联合会、妇女联合会、学生联合会、作家新闻工作者协会、工程师联合会、律师联合会、农民联合会、画家和艺术家联合会、红新月会等。这些团体都有代表参加巴解组织。
【重要人物】亚西尔·阿拉法特:巴勒斯坦国总统、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行委员会主席、巴勒斯坦革命武装力量总司令、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1929年8月4日生于耶路撒冷。逊尼派穆斯林。1952年在开罗学习期间当选为巴勒斯坦学生联合会主席。1959年同阿布·杰哈德等人开始筹建“法塔赫”,1964年底组建法塔赫军事组织“暴风”突击队。1969年起一直任巴解组织执委会主席。1971年起任巴勒斯坦革命武装力量总司令。1989年4月2日,当选巴勒斯坦国总统。1991年9 月28日连任。1994年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1996年1月20日,在巴自治区首次大选中当选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已婚,有一女。自1964年以来已13次访华,最近一次是2000年8月。
【经济】 以农业为主,其他有建筑、加工、手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等。
1999年度财政总支出9·594亿美元,总收入9·012亿美元,赤字0.582亿美元。其中各类国际援助约9亿美元,各种税收8.77亿美元。
国民生产总值:45.09亿美元(1998年)
经济增长率:4.7%(1999年)
失业率:13.8%(1999年)
外汇储备: 2.53亿美元(1998年)
人均收入:650美元(1998年)
巴制定了1998年至2000年经济发展计划,投资32亿美元。预计该计划将提供10万个就业机会,争取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5%。
【国际社会援助情况】1993年9月,奥斯陆协议签定后,国际社会为提高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巴人生活水平和巴经济发展创造条件,开始向巴提供经济援助。同年10月1日,在华盛顿召开的援巴捐助会议上,捐助国计划5年内筹集23亿美元的款项用于巴重建和发展。此后,由于国际社会的努力和汇率的变化,最后允诺捐款总额达36.5亿美元。截止1997年12月,已支付19.6亿美元。在1998年11月第二次华盛顿援巴国际会议上,国际社会承诺在今后5年内向巴提供30多亿美元的援助。1999年2月,在德国法兰克福举行的捐助国会议承诺1999年度向巴提供7.75亿美元援助。同年7月,美承诺向巴提供4亿美元的援助,以支持实施怀伊协议。2000年11月,在阿拉伯国家特别首脑会议上,海湾等阿拉伯国家承诺向巴提供10亿美元的援助。
军 事 1964年8月,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成立巴勒斯坦解放军,同年9月第二次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予以确认。巴勒斯坦国宣告成立后,巴解组织于1988年12月成立了“巴勒斯坦民族人民军”,宣布其主要任务是保卫巴勒斯坦国土和维护治安。根据巴以协议,巴自治政府可组建自己的警察部队以维持巴自治区内部治安。目前,自治政府约有4万名警察。根据巴、以签署的怀伊临时和平协议,巴警察人数将减至奥斯陆协议规定的人数(2.4万人)。
对外关系 巴解组织成立后,得到阿拉伯国家和世界许多国家的广泛支持。1974年10月拉巴特阿盟第七届首脑会议决议承认巴解为巴人民的唯一合法代表。同年11月巴解以观察员身份参加联大会议和工作。1976年8月第五届不结盟国家会议接纳巴解为正式成员,同年9月阿盟接纳其为正式成员。1988年11月15日巴勒斯坦国宣告成立,现已得到137个国家的正式承认。巴解组织原在90多个国家派驻办事处,现多已改为巴勒斯坦国大使馆。1988年12月15日,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观察员。1998年7月,联大通过阿拉伯国家的提案,提高巴驻联合国观察员地位。
【同我国的关系】中国政府和人民一贯支持巴勒斯坦人民争取恢复合法民族权利的正义事业。1965年5月,巴解组织在北京设立享有外交机构待遇的办事处。1988年11月20日,我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两国建交。同年12月31日,巴解驻京办事处改为巴勒斯坦国驻华大使馆,其主任改任巴勒斯坦国驻华大使。1990年7月5日起,中国驻突尼斯大使兼任驻巴勒斯坦国特命全权大使。巴实行自治后,1995年12月我在加沙设立驻巴民族权力机构办事处。1996年10月,巴外长、巴解组织政治部主任卡杜米第10次访华。1997年4月和12月,中联部部长李淑铮和钱其琛副总理兼外长先后访问巴自治区。1997年10月巴民族权力机构计划与国际合作部部长纳比勒·沙阿斯访华。1998年3月,巴地方管理部长埃雷卡特访华。1999年11月巴解执委会秘书长阿布·马成访华。1999年9月,巴立法委主席库赖访华。11月,李鹏委员长访巴。
2000年4月15日-16日,应巴勒斯坦国总统阿拉法特的邀请,国家主席江泽民对巴勒斯坦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中国国家元首首次访问巴勒斯坦。江主席与阿拉法特总统举行了会谈。8月14日-15日,应国家主席江泽民的邀请,巴勒斯坦国总统亚西尔·阿拉法特对中国进行工作访问。江泽民主席在北戴河会见并宴请阿一行。2月29日-3月3日,应中联部邀请,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委、巴解对外关系部部长扎卡利亚访华。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姜春云、中组部副部长虞云耀、外交部副部长吉佩定分别会见,中联部副部长李成仁与其会谈。扎一行还与中央党校、社科院的有关负责人进行了座谈。10月12日,江泽民主席就以巴冲突事件致巴勒斯坦总统阿拉法特口信,对以巴冲突表示关切,呼吁有关各方立即采取措施,避免局势进一步恶化。此后,巴勒斯坦国总统阿拉法特四次致信江泽民主席,通报以色列同巴勒斯坦冲突最新情况。11月29日,国务院总理朱基向联合国“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大会致声援电,重申中国在中东和巴勒斯坦问题上的原则立场和对巴勒斯坦人民正义事业的支持。阿拉法特总统就此复信朱总理表示感谢。同日,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举行“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招待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光英及巴勒斯坦驻华大使等出席。
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00年,中国同巴勒斯坦贸易总额为623万美元,其中中方出口额为615.3万美元,进口额为7.7万美元。
中国驻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办事处主任:吴久洪
地址:BEIRUT STREET,GAZA
办公室电话:00972-7-2825068
传真:00972-7-2825058
巴勒斯坦国驻华大使:穆斯塔法·萨法里尼(H.E.Dr.Moustapha Saphariny)。
使馆地址:三里屯东3街2号。电话:65321361。传真:65323241。
【同阿拉伯国家的关系】(1)与埃及的关系:埃及是最早支持巴解组织的阿拉伯国家之一,曾是巴解组织开展政治活动的主要基地。埃、以签订戴维营协议后,巴解中断同埃的关系。1987年11月,埃宣布重新开放巴解组织驻开罗办事处。海湾战争后,由于双方立场不同,关系冷淡。随着中东和平进程的推进,双方关系实现正常化。2000年阿拉法特总统多次访埃,与穆巴拉克总统就中东和平进程有关问题交换意见,协调双方立场。
(2)与叙利亚的关系:叙曾是巴游击队的重要基地和后方。巴一些组织的总部均设在大马士革。1983年以后,因对解决中东问题的政治主张存在分歧,双方关系恶化。1988年以来,巴叙关系有所缓和和改善。1999年,在叙的鼓励与支持下,在叙境内的巴反对派组织开始与巴民族权力机构进行对话。2000年2月,巴外长、巴解政治部主任卡杜米访叙。6月,阿拉法特总统赴叙参加阿萨德总统的葬礼,会晤叙新总统巴沙尔。7月,巴全委会主席扎农率巴全委会代表团参加了纪念阿萨德总统活动。8月,巴外长、巴解政治部主任卡杜米再次访叙,会见了沙雷外长,讨论中东和平进程有关问题。
(3)与黎巴嫩的关系:1970年以后,黎巴嫩曾是巴各游击队组织主要活动基地。巴解组织总部也曾长期设在黎巴嫩。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巴解武装被迫撤出。近年来,巴解的军事人员逐渐返回在黎南部的巴勒斯坦难民营。1991年7 月,黎在南部行使主权,收缴了在黎南部巴解人员的武器。目前,巴解武装在黎已不存在。2000年2月,巴外长、巴解政治部主任卡杜米访黎。5月,阿拉法特总统对以色列从黎巴嫩南部撤军表示欢迎,祝贺黎收回领土主权。8月,卡杜米再次访黎,会见了总理胡斯。
(4)与约旦的关系:巴、约之间在历史、地理、血缘等方面有着特殊关系。约旦是阿拉伯世界唯一给予巴勒斯坦人以国籍的国家,现巴人占约旦总人口的60%。约曾是巴解组织总部所在地。1970年,约巴关系恶化,巴游击队武装被迫全部从约撤出。1985年2月,巴约达成谋求公正和平解决中东问题的联合行动协议,其中包括建立巴约联邦。中东和平进程开始后,巴约曾组成联合代表团出席中东和会。 1995年11月15日,巴自治区与约正式通邮,约是第一个与巴进行邮政合作的国家。2000年2月、3月、6月、10月和11月,阿拉法特总统五次访约。巴解执委会秘书长阿布·马成也多次访约。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于4月和8月先后访巴,会见了阿拉法特总统。
(5)与沙特等海湾阿拉伯国家关系:沙特、科威特等海湾阿拉伯国家曾是巴解的主要财政援助国。1990年,沙特等海湾国家对巴解在海湾战争中的立场不满,同巴解关系恶化。原在海湾国家的50万巴勒斯坦人大部分离去。1991年3 月31日,海湾合作委员会秘书长比沙拉宣布中断对巴解的财政援助。但在巴解决定出席马德里中东和会后,沙特等海湾国家与巴解关系开始缓和,官方往来逐渐恢复,沙特还部分恢复了对巴援助。从1993年起,巴解同海湾国家关系不断改善,阿拉法特多次访问海湾各国,沙特等海湾国家向巴提供1亿多美元的经济援助,并在1998年11月第二次华盛顿援巴会议上允诺向巴再提供2.3亿美元的援助。2000年11月,在阿拉伯国家特别首脑会议上,海湾国家承诺向巴提供10亿美元的援助。2000年4月,阿曼外交大臣访巴。阿拉法特总统先后访问了沙特、也门、卡塔尔、巴林、阿联酋、阿曼等国。
【同以色列的关系】1993年9 月和1994年5 月,巴解与以色列签署了巴自治协议和该协议的执行协议。1995年9月,巴以签署巴第二阶段自治协议,根据协议,以色列已将约旦河西岸6座城市的教育、社会福利、旅游、卫生和税收等20余项民事管理权移交巴方。1997年1月17日,巴以正式签署了关于以军在希伯伦市重新部署的协议,规定以从希伯伦80%的地区撤出。1998年10月23日,巴以签署了以色列第二阶段从约旦河西岸撤军协议,即“怀伊协议”。1998年12月14日,巴全国委员会在加沙召开会议,以举手表决方式通过对巴国民宪章的修改,取消其中的灭以条款。1999年5月以色列工党领袖巴拉克上台执政后,中东和平进程出现转折,巴以和谈恢复。巴拉克与阿拉法特多次公开和秘密会晤。9月5日,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和以总理巴拉克在埃及的沙姆沙伊赫就实施怀伊协议和启动巴最终地位谈判签署协议。11月8日,巴以正式启动巴最终地位谈判。2000年7月,美、以、巴首脑在戴维营举行峰会,但因巴以双方在耶路撒冷主权问题分歧严重,会谈无果而终。9月,由于以色列右翼反对党利库德集团领导人沙龙强行进入阿克萨清真寺,引发以巴冲突,严重阻碍了中东和平进程发展。
【同美国的关系】美国曾长期拒不承认巴勒斯坦解放组织。1988年12月,在巴解宣布接受安理会242和338号决议并公开谴责恐怖主义之后,巴美开始对话。海湾危机爆发后,巴解一再抨击美在处理海湾危机问题和巴勒斯坦问题上实行“双重标准”,要求美以同样的标准执行联合国和安理会关于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决议。美则指责巴支持伊拉克。海湾战争结束后,美推行中东和谈计划,巴解对此采取积极立场,巴、美关系渐趋缓和。1993年9月,经美撮合,巴以签署华盛顿原则宣言,实现相互承认,美随后宣布承认巴解为巴勒斯坦人民的代表。1994年6 月24日,美将巴勒斯坦驻美办事处升格为官方使团,并利用美驻耶路撒冷总领馆与巴进行联系。1998年10月,阿拉法特应邀赴美就以色列分阶段从约旦河西岸撤军与以总理内塔尼亚胡举行会谈,在美调解下,巴以签署怀伊临时和平协议。1998年12月,克林顿总统访问巴勒斯坦,这是美总统第一次访问巴自治区。2000年,阿拉法特总统多次访美与克林顿会晤。6月,美国务卿奥尔布赖特访巴。
【同欧盟国家的关系】巴解组织重视发展与欧盟国家的关系,已在10多个欧盟国家派驻了形式不同的代表。欧盟国家曾认为巴勒斯坦国未确定边界,且无政府,故在法律上未承认巴国。但不少国家一直与巴解保持着各种形式的联系,并不断向被占区巴勒斯坦人提供物质援助。海湾危机发生后,欧盟国家指责巴解在海湾危机中支持伊拉克。1991年2月6日,欧共体12国外长宣布冻结与巴解和阿拉法特的接触。海湾战争结束后,欧盟国家与巴解关系逐渐恢复。巴以签署巴自治协议后,欧盟、德国、意大利、丹麦、挪威、荷兰、瑞士等率先在巴自治区设立代表处,英国、法国由其驻耶路撒冷总领馆与巴自治政府进行联系,并向巴自治政府提供了大量援助。2000年1月,由葡萄牙外长率领的欧盟代表团访巴,阿拉法特总统也于同月访问西班牙,会见欧盟各国外长。2月,法国总理、意大利外长、德国总统和国防部长分别访巴,11月,德国总理访巴。3月,阿拉法特总统访问德国。4月,阿拉法特总统访问法国。荷兰首相、欧盟外委会主席分别访巴。6月,德国外长访巴,巴计划与国际合作部长沙阿斯访问意大利。7月,阿拉法特总统访问法国。10月,欧盟理事会秘书长索拉纳、英国外交大臣库克分别访巴。11月,阿拉法特总统访问英国。
【同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的关系】巴解组织与前苏联关系密切。阿拉法特曾多次访苏。苏联解体后,巴解重视与独联体国家发展关系,宣布承认前苏联15个共和国独立,并与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俄罗斯是中东和平进程主席国之一,多次派特使、外长等会见巴以领导人,努力参与中东事务,恢复在中东地区的影响。2000年1月,包括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在内的多个东欧国家领导人在伯利恒庆祝东政教的圣诞节。4月,哈萨克斯坦总统访巴。6月,俄内政部长访巴。8月、10月和11月,阿拉法特总统三次访问俄罗斯。10月和11月,俄外长两次访巴。
 


®中国军事 版面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豫ICP备05015792号  备案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