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军情 观察评论 军事技术 各国军队 文献资料 军事地理 军事文学 中华文明 军事机构 关于我们
  国际军情 史海钩沉 战略战术 武器装备 军事图库 军事专题 名人传记 世界文明 网友视点 给我留言


索马里


国旗

国徽

国 名 索马里民主共和国(Somali Democratic Republic)。
面 积 637660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62734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0320平方公里。
人 口 1070万(联合国1998年估计),自然增长率3.9%(联合国1998年估计),绝大部分是索马里人。全国分萨马莱和萨布两大族系。萨马莱族系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分为达罗德、哈维耶、伊萨克和迪尔四大部族。萨布族系分为迪吉尔和拉汉文两大部族。这六大部族又分为几十个小氏族。官方语言为索马里语和阿拉伯语,通用英语和意大利语。伊斯兰教为国教。
首 都 摩加迪沙(Mogadishu),人口100万(1999年估计)。热季平均气温26-32℃,凉季平均气温23-28℃。
国家元首 临时总统阿布迪卡西姆·萨拉特·哈桑(Abdikassim Salat Hassan),2000年8月27日在吉布提宣誓就职,系在吉召开的索全国和会选举产生。由于遭到索国内主要派别的抵制,其代表的新政权无法有效施政,在国际上仅获吉布提、苏丹、尼日利亚和科威特正式承认。
重要节日 独立日:6月26日。
国庆节:7月1日(索马里共和国成立)。
简 况 位于非洲大陆最东部的索马里半岛上,北临亚丁湾,东濒印度洋,西与肯尼亚、埃塞俄比亚接壤,西北与吉布提交界。海岸线长3025公里,领海宽度200海里。大部分地区属热带沙漠气侯,西南部属热带草原气侯,终年高温,干燥少雨。
公元前1700多年,建立了以出产香料著称的“邦特国”。公元7世纪起,阿拉伯人不断移居于此,并在亚丁湾和印度洋沿岸建立贸易点和若干个苏丹国。1887年,索北部沦为英国“保护地”,称为“英属索马里”;1925年,索南部沦为意大利殖民地,称“意属索马里”。1941年英国控制了整个索马里。1960年6月26日索北区独立,7月1日索南区独立,即日南、北两部分合并,成立索马里共和国。1969年西亚德发动政变上台,成立索马里民主共和国。1991年1月西亚德政府被推翻,索陷入内战,多个政权并存:1991年2月,阿里·迈赫迪·穆罕默德(Ali Mahdi Mohamed)成立索新政府,自命为“临时总统”,改国名“索马里共和国”;1991年5月18日,索马里北部宣布“独立”,成立“索马里兰共和国”,阿卜杜拉赫曼·艾哈迈德·阿里·图尔(Abdurahman Ahmed Ali Tour)为“总统”。1993年5月,穆罕默德·易卜拉欣·埃加勒(Mohamed Ibrahim Egal)接任“索马里兰共和国总统”,1997年2月蝉联;1995年6月15日, 穆罕默德·法拉赫·艾迪德(Mohamed Farah Aideed)宣布成立政府,1996年8月4日其子侯赛因·穆罕默德·艾迪德(Hussein Mohamed Aideed)继任“临时总统”; 1998年7月,阿卜杜拉希·尤素福(Abdullahi Yussuf )在索东北部成立“邦特兰”地方行政机构并任“总统”。1991年2月以来成立的索政权均未获国际承认。
政治 自1991年西亚德政权倒台后,索马里一直处于军阀武装割据,国家四分五裂的无政府状态。国内各派打打停停,经过不断分化组合,逐渐形成索马里兰、邦特兰、拉汉文兰和艾迪德等摩加迪沙派别四分天下的格局。国际社会曾12次调解索问题,均无结果。
2000年,索国内局势较为平静,和平进程取得积极进展。5月,吉布提主持召开了以索民间力量为主体的索全国和会(亦称“阿尔塔和会”),7月通过索过渡宪章,8月选举产生索内战十年来的首届议会及首位总统。8月27日,新总统阿布迪卡西姆宣誓就职。10月,索过渡政府成立。新政权上台后,相继提出恢复首都秩序、解除民兵武装、部族和解等一系列整肃国家的措施,同时积极出席包括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在内的各种国际会议、访问周边及阿拉伯国家,寻求承认与援助。但以文人为主的新政府在国内不被各派军阀所承认,并遭联合抵制,其活动范围仅限于首都一隅,无法有效施政,更无力控制全国。索仍呈军阀割据状态。国际社会对索新政权多持观望态度,仅部分阿拉伯国家向其提供少量援助。与此同时,在埃塞俄比亚等邻国的支持下,索地方政权建设蓬勃发展,北部索马里兰、邦特兰自治体系日趋完善,中部希兰州自治政府于12月20日成立,南部朱巴兰、西南州政府亦在筹备之中。
【宪法】 索第一部宪法于1960年独立时制订。1979年8月由公民投票通过第二部宪法,同年9月24日生效。1990年10月第三部宪法生效,宣布实行多党制。1991年1月,西亚德政府倒台,索陷入无政府状态,国家无法制可言。2000年7月16日,索全国和会通过索过渡宪章,规定索新政权实行联邦制和议会制。过渡期内实行地方自治。
【议会】 索过渡议会于2000年8月13日成立,一院制,由245名议员组成。议长阿布达拉·德罗·伊萨克(Abdalla Dero Issak),8月20日就职。
【政府】 2000年10月20日成立的索过渡政府由总理、第一副总理及23名部长组成,主要成员包括:总理阿里·哈里夫·加莱尔(Ali Khalif Galaydh)、第一副总理奥斯曼·贾马·阿里·卡龙(Osman Jama Ali Kalun)、国防部长阿卜杜拉希·波哥尔·穆萨(Abdullahi Baqor Muse)、财政部长赛义德·艾哈迈德·谢赫·达希尔(Said Ahmed Sheikh Dahir)、外交部长伊斯梅尔·穆罕默德·胡雷·布巴(Ismael Mohamed Hurre Buba)、内政部长达希尔·谢赫·穆罕默德·代亚(Dahir Sheikh Mohamed Dayah)、司法部长穆罕默德·奥马尔·法拉赫(Mohamed Omar Farah).
【行政区划】 全国分为18个州,下设87个区,区下辖镇和村。各州为:下朱巴、中朱巴、盖多、下谢贝利、中谢贝利、贝纳迪尔、拜多阿、巴科尔、希兰、加尔古杜德、穆杜格、努加尔、巴里、萨纳格、托格代尔、哈尔格萨、阿瓦达勒、苏勒。
【政党】 索马里党派林立,带有强烈的部族色彩,各派不断分化组合,最多时达30余个。目前主要党派有:
(1)索马里民族联盟(Somali National Alliance):简称民盟,1992年成立,由索马里联合大会(已解体)的法拉赫·艾迪德派、索马里爱国运动的艾哈迈德·奥马尔·杰斯派、索马里民主运动和南方民族运动联合组成,成员主要为哈维耶族。控制中部和南部三分之一地区,有统一的政权机构,系索南方实力最强的组织。反对西方国家和联合国干预索内部事务。1995年6月,民盟分裂为以奥斯曼·哈桑·阿里·阿托(Osman Hassan Ali Ato) 为首的民盟/阿托派和以法拉赫·艾迪德为首的民盟/艾迪德派。1996年8月,艾迪德在冲突中受伤致死,其子侯赛因·穆罕默德·艾迪德继任其位。1999年,艾派支持埃塞反政府武装奥罗莫解放阵线,与埃塞发生冲突,遭受重创。
(2)索马里民族运动(Somali National Movement):简称民运,1981年成立于伦敦,1982年在埃塞俄比亚的迪雷达瓦设总部。成员大部分为伊萨克族。系北方实力最强、影响最大的政治及武装派别。1991年西亚德政权垮台后,控制整个西北部地区,宣布北方“独立”,成立“索马里兰共和国”。首任领导人阿卜杜拉赫曼·艾哈迈德·阿里·图尔。1993年5月,穆罕默德·易卜拉欣·埃加勒当选“总统”,1997年2月连任。埃加勒积极谋求北方独立,遭南方各派反对。2000年9月,索马里兰正式发行索马里兰护照。
(3)索马里救国民主阵线(Somali Salvation Democratic Front):简称救阵,成立于1979年,系最早成立的反政府组织。成员以达罗德族下属的米周提尼和杜尔巴亨特氏族为主。控制索东北部及中部地区。1993年分裂为两派,一派以救阵前任主席穆罕默德·阿布希尔·穆萨(Mohamed Abhsir Musse)为首,另一派以前任军事首领阿卜杜拉希·尤素福为首。1998年7月,尤素福派联合东北部索马里民主联盟和索马里联合党等小派,成立“邦特兰”自治政权,尤任“总统”。 2000年,邦特兰代表出席了阿尔塔和会,但因对权力分配不满而中途退会。10月,尤召集中、南部分派别领导人聚会邦特兰,呼吁在建立地方政权基础上组建联邦政府,并重开和会。
(4)拉汉文抵抗军(Rahawayn Resistance Army):1995年4月成立。由拉汉文族人组成,主席兼总司令穆罕默德·努尔·夏尔古杜德(Mohamed Nur Shatihudud)。以收复拜多阿为目标。1999年6月从艾迪德派手中夺回拜多阿。1999年12月9日,在巴伊-巴科尔地区建立自治政权。2000年,拉汉文抵抗军代表参加了阿尔塔和会,其秘书长德罗当选索过渡议会议长,而主席夏尔古杜德因未得到实惠,撤消了对索和会及新政权的支持。
(5)索马里爱国运动(Somali Patriotic Movement):简称爱运,1989年成立,成员主要为达罗德族下属欧加登氏族,是推翻西亚德政权的主要力量之一。控制南方的基斯马尤港及其附近地区。后因内讧分裂为两派。一派以艾哈迈德·奥马尔·杰斯(Ahmed Omar Jess)为首,是民盟的组成部分之一,同艾迪德派结盟。另一派以阿登·阿卜迪拉希·努尔(Aden Abdillahi Nur)为主席,前总统西亚德的女婿摩根为副主席和军事首领(掌实权)。1999年6月,杰斯派与艾迪德派联手,从摩根手中夺取基斯马尤。摩根派主力被消灭。
(6)索马里救国联盟(Somali Salvation Alliance):简称救盟,1993年成立,初期由索马里联合大会的阿里·迈赫迪·穆罕默德派与11个派别组成,成员主要为哈维耶族,迈赫迪任主席。控制摩加迪沙北部及其附近地区。1998年3月同艾迪德派结盟,共同在摩加迪沙组建贝纳迪尔行政机构,但经营不利。1999年5月,穆萨·苏迪(Musa Sude)夺权,控制救盟,迈赫迪退居国外。救盟转而与艾迪德派为敌。
(7)索马里民族阵线(Somali National Front):简称民阵,1991年西亚德政权被推翻后成立,成员以达罗德族下属的马雷汉氏族为主。在索南部与肯尼亚、埃塞俄比亚交界的边境地区活动。领导人奥马尔·哈吉·穆罕默德·哈尔西(Omar Hagi Mohamed Hersi)。1999年,艾哈迈德·谢赫·阿里·艾哈迈德(Ahmed Sheikh Ali Ahmed,别名布拉勒,BURAALE)率部从民阵中分离出来,民阵正式分裂为哈吉派和布拉勒派。
此外,索还有索马里和平联盟、南部索马里民族运动、索马里北方联盟、拉汉文救国军、迪吉尔救国军等派别。
【重要人物】 阿布迪卡西姆·萨拉德·哈桑:索马里过渡政府总统。1941年生,哈维耶族下属的哈布尔-迪吉尔氏族人。毕业于莫斯科大学生物系。1973年起历任索工业部长、新闻和国民指导部长、体育部长、公共工程部长、文化和高教部长、劳动和社会事务部长、总统府经济事务国务部长,1990年9月出任西亚德政府副总理兼内政部长。内战爆发后流亡国外。2000年8月26日当选索过渡政府总统,8月27日宣誓就职。对华友好,曾于1978年2月访华。 侯赛因·穆罕默德·艾迪德:索马里“临时政府总统”、民盟/艾派主席。法拉赫·艾迪德第三子,1962年8月16日生,哈维耶族下属哈布尔盖迪尔氏族人。1976年定居美国。1987年获土木工程学位,同年加入美海军陆战队,成为后备役人员,中士军衔。1992年12月美军对索实施“恢复希望行动”时曾随军赴索,充当翻译兼美与其父联络官。1995年6月老艾迪德自封总统并自立政府后返索。9月任拜多阿首席安全官。1996年8月4日接替其父任民盟/艾派临时主席和索“临时总统”。8月24日,正式就任艾派主席。已婚。对华友好。 穆罕默德·易卜拉欣·埃加勒:“索马里兰共和国总统”,索民运主席。1921年出生,伊萨克族。早年留学英国,回国后投身民族独立运动。1954年加入索马里民族联盟。1960年索北区独立后,民盟与索马里联合党组成联合政府,埃出任北区总理,积极推动南北统一。同年7月1日索统一后任索马里共和国国防部长。1967年任总理兼外交部长。1969年10月西亚德政变上台,埃被捕入狱,6年后获释,1976年6月任索驻印度大使。1991年1月西亚德政权垮台后旅居沙特阿拉伯。1993年5月就任“索马里兰共和国总统”,1997年2月蝉联。对华友好。
经 济 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经济以畜牧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70年代初,由于国有化政策过激,加上自然灾害等因素,经济严重困难。80年代,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支持下,调整经济政策,强调优先发展农业,逐步实行经济自由化,放宽贸易限制,鼓励外资和私人投资,取消农产品价格控制,实行先令贬值、美元拍卖,紧缩财政开支等措施,经济一度好转。1991年后由于内战,工农业生产和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经济全面崩溃。
国内生产总值(1995年):15.63亿美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991年):150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1990年):-1.6%;
货币名称:索马里先令(Somali shilling);
索马里兰先令(Somaliland shilling)
(在索马里兰地区流通);
汇率:1美元=11500索马里先令(2000年5月);
1美元=4600索马里兰先令(2000年11月);
通货膨胀率(1999年):12%。
(资料来源: 2000年度索马里经济季评)
【资源】 主要有铁、锡、锰、钨、镍、铬、镁、锌、铝、铀、石英石、绿柱石和石膏等。此外,还有石油和天然气。除绿柱石和石膏外,大部矿藏均未开发。渔业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为13%。
【工业】 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7%(1990年)。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主要工业部门有纺织、皮革、制糖、制药、烟草、食品加工、炼油、电力和建筑材料工业等。1991年内战以来,工业生产停顿。
【农业】 全国有可耕地820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3%。已耕地仅有100余万公顷。1990年农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30%。粮食不能自给。主要农作物有高梁、玉米、大米、豆类、芝麻、棉花、甘蔗和香蕉等。乳香年产600吨,没药200吨,各占世界产量的一半。1995年粮食产量42万吨(世界粮农组织估计)。近年主要农作物产量如下(单位:万吨):
1997 1998 1999
玉米 12.8 14.5 15
高梁 15.3 5 5.5
大米 0.2 0.1 0.1
豆类 1.3 1.3 1.4
芝麻 2.4 2.1 2.2
甘蔗 18 19 21
香蕉 5.5 5.3 5.5
(资料来源: 同上)
【畜牧业】 畜牧业为索主要经济支柱,其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主要养殖牛、羊、骆驼等。2000年畜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65%。
【渔业】 拥有非洲最长的海岸线,渔业资源丰富。据估计,年捕捞量可达18万吨,但受捕捞方式落后,市场销量不大等因素的限制,年捕捞量仅有2万吨左右。由于索无中央政府,外国渔船在索领海偷捕现象严重。索部分派别亦向外国公司出售捕捞许可证。
【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业落后,境内以公路为主,无铁路。
公路:主要公路全长15215公里,其中柏油路2880公里。内陆交通运输主要靠汽车和骆驼。
水运:海上运输占重要地位,主要港口有南方的摩加迪沙和基斯马尤,北方的柏培拉和博萨索。由于南方时有战斗,北方两港目前承担主要海运任务。1997年,欧盟出资对柏培拉和博萨索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现代化改造。1999年5月,欧盟计划出资150万美元建设柏培拉港。
空运:有大小机场61个,绝大部分条件简陋,跑道未经铺垫。摩加迪沙和柏培拉有国际机场,可起降大型客机。前国家航空公司--索马里航空公司现已停运。目前,除联合国运送援助物资的飞机外,所有国际航班均已停飞。
【财政金融】 仅索马里兰有较为健全的行政机构,可开展正常的经济运作。2000年,索马里兰预算收入为750亿索马里兰先令,约合2600万美元。政府收入的85%来自柏培拉港关税。1999年,索马里债务总额为26.06亿美元。
近年来,因战乱而停业多年的银行开始恢复。目前索较大的银行有:索马里兰中央银行、邦特兰中央银行(1999年8月成立)、索马里巴拉卡特银行(位于摩加迪沙,1996年10月开业)和索马里-马来西亚商业银行(摩加迪沙,1997年4月开业)。
(资料来源: 2000年度索马里经济季评)
【对外贸易】 外贸在经济中占重要位置,连年逆差。主要传统出口商品为活畜、香蕉、乳香、没药和皮革。主要进口原油、机械及零配件、食品、车辆、建材、医药和纺织品等。主要贸易伙伴为沙特阿拉伯、也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吉布提、肯尼亚、意大利和巴西等国。其中,沙特为索最大的出口市场,1999年,索向沙特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53%;吉布提为索最大进口市场,1999年,索自吉进口额占其进口总额的24%。1994年出口总额1.3亿美元,进口总额2.69亿美元。
(资料来源: 2001年3月索马里经济季评)
【外债】 1998年外债总额为26.35亿美元。
(资料来源: 2000年度索马里经济季评)
【外国援助】 外援主要来自西方国家和国际金融组织。1997年,索获各种外援约1.036亿美元,其中外国政府提供的发展援助4590万美元,国际组织援助5690万美元。2000年索过渡政府成立后,得到也门、利比亚、卡塔尔、阿联酋等部分阿拉伯国家的少量援助。
人民生活 内战不断,治安情况恶化,物价飞涨,生活必需品短缺,居民生活无保障。医疗保健水平在非洲国家中最为糟糕。目前,首都摩加迪沙仅有一所公立医院和62家私人诊所,缺医少药情况严重。索73%的人口不享有医疗保健。据联合国人口基金推测,1998年索人均寿命男子为47岁,女子51岁。婴儿死亡率高达128‰。
(资料来源: 同上)
【难民】 据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署估计,至1995年2月底,索在国外的难民至少有47.4万,其分布状况为:埃塞俄比亚24.4万,肯尼亚16万,也门5万,吉布提2万。
军 事 1990年总兵力约64500人。1991年西亚德政权被推翻后没有统一的国家军队,但各党派和部族均有自己的武装力量。1998年,索马里兰总兵力约12800人,民阵2000-3000人,爱运2000-3000人,救阵3000人,民盟/艾派与救盟共10000人。2000年索过渡政府成立后,组建了一支3000人的警察部队。
(资料来源:同上)
文化教育
【教育】 教育事业落后。70年代初,西亚德政府重视发展教育事业,开展扫盲运动,使识字率从独立前的2%提高到60%。1991年内战以来,学校几乎全部关闭,文盲率剧增,达76%。近年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它非政府组织的帮助下,许多地区开始重建小学。1998年9月,阿瓦多地区阿茂德大学建成,成为自1991年以来开学的首家大学。
【新闻出版】 目前,索新闻媒体以地方性为主。主要报刊有:《民族报》,1991年创刊,摩加迪沙日报,索马里文,系索目前发行量最大的私人报纸,总部在伦敦;《知情者》、《当代报》,摩加迪沙日报,索文;《共和国人》,索马里兰日报,索文和英文;《小骆驼》,索马里兰日报,索文;《探索》、《快乐》、《东部之光》,邦特兰日报,索文。
主要广播电台包括:“非洲之角电台”,独立的调频台,并转播英国广播公司索马里语节目;“哈尔格萨电台”,索马里兰政府电台;“加尔卡尤电台”,邦特兰政府电台;“人民之声”,总部在摩加迪沙,亲艾迪德电台;“索马里和平之声”,亲阿托电台;“贝纳迪尔电台”,亲过渡政府电台。
较大的电视台有“索马里电视网”,由索海内外商人共同兴办,2000年3月开播,有22个频道;“非洲之角电视台”,1999年建立,系索内战以来由索马里人创办的第一家私营电视台,播放两套索马里语节目,转播美国有线新闻网以及体育节目。
对外关系 奉行各国平等,尊重各国领土主权完整,互不干涉内政,加强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
【同我国的关系】 中、索于1960年12月14日建交。两国签有文化合作协定、贸易和支付协定、经济技术合作协定。1969年10月西亚德执政后,中索关系发展良好。1970年和1971年,索及其它发展中国家两次向联合国大会提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为中国重返联合国作出积极贡献。舍马克总理(1963年)、欧斯曼总统(1965年)、西亚德总统(1972年和1978年)、伊斯梅尔副总统(1977年)、第一副总统兼国防部长萨马特尔(1979年)和第二副总统库勒米(1982年)先后访华;周恩来总理(1964年)、陈毅副总理(1964年)、陈慕华副总理(1978年)和李先念主席(1986年)均曾访索。
1990年底,索马里内战爆发,中国驻索使馆、医疗队和工程技术人员于1991年1月被迫撤离,迄未返回。
中国政府始终深切关注索局势发展,支持一切有利于索早日实现和平的努力,同索各派别保持友好关系,并为索人民提供一些人道主义援助。近年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在联合国安理会积极参与关于索问题的讨论,推动索和平进程。自1992年起,中国政府和红十字会每年均向索马里灾民捐赠一定数额的药品和一般物资。中国政府认为,解决索马里问题的关键在于全体索马里人民共同努力,实现基础广泛的民族和解。中国真诚希望索各派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化剑为犁,重建家园。
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00年中、索贸易总额为106.1万美元,其中中方出口99.7万美元,进口6.4万美元。
索马里驻华大使:穆罕默德·哈桑·赛义德(Mohamed Hassan Said)。馆址:北京市三里屯路2号。电话:65321752。
【同美国的关系】 冷战时期,美曾是索的重要援助国,对索经援、军援总额达7亿美元。以后,美援逐年减少,1990年仅为574万美元。1991年索国内出现内战和严重灾荒,美政府向索空运大量食品和药品。1993年,美援索总额约1.7亿美元,其中食品援助为900万美元,占美对外食品援助总额的65%。美国对索马里问题态度前后不一,先是主张联合国使用武力干预,并于1992年底率多国部队出兵索马里,介入索内部冲突,遭艾迪德派坚决抵抗,美军有所伤亡。1994年3月25日,美国最后一批驻索维和部队撤离摩加迪沙回国。1995年3月2日,美国务卿克里斯托弗在国会承认,美在索的维和行动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是“不成功的”。迫于国内外压力,美调整对索政策,强调政治解决索问题,并着手改善与艾迪德派的关系。近年来,美对索和平进程介入较少,但鼓励并支持索马里兰和邦特兰的重建努力,向两兰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和发展资金。2000年,美三次派团赴索马里兰考察,肯定其在和解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主张索马里兰在索南部实现和解前保持相对独立,条件成熟时再与南部结成联邦。9月,索马里兰外长访美。
【同意大利的关系】 索、意有传统的政治、经济关系。意是索重要援助国和贸易伙伴之一。1989年意向索提供1.78亿美元援助。索内战爆发后,意积极进行调解并向索提供3500万美元人道援助。1992年,意派兵3000余人参加联合国维和部队。自美与艾迪德冲突加剧后,意对美用武力降服艾迪德派不满,转而反对用军事手段解决索问题,主张西方国家尽早撤军。1997年起,意积极参与索问题调解工作,多次派特使在各派间斡旋。意是吉布提提出的索和平倡议最初版本的撰稿人,曾积极支持并推动索和会召开。2000年,意提出愿以向索和会及索过渡期运作提供30万美元为条件,换取对索事务的决策权,遭拒后转而对索和会持消极态度。意同索马里兰当局关系密切,向索马里兰提供了大量援助。
【同埃塞俄比亚的关系】 埃塞系索最大邻国。西亚德执政时期,索、埃塞因领土争端问题关系不睦。1977年索发动欧加登战争,同年9月埃塞与索断交。1978年索战败,被迫从欧加登撤军。此后,索、埃塞边界冲突不断,关系紧张。1988年索、埃塞签订关系正常化协议,并恢复互派大使。索内战爆发后,埃塞对索局势极为关注,并积极参与调解。1993年,梅莱斯总统受非洲统一组织和政府间发展组织(简称伊加特)委托出面斡旋,促使索各派签署了“亚的斯亚贝巴协议”。 1996年11月上旬至1997年1月初,在埃塞主持下,索26个派别领导人在埃塞的索德雷召开会议,建立全国拯救委员会,启动“索德雷和平进程”。埃塞对“大索马里主义”保持高度警惕,主张索应在各派建立地方政权、实现地方和平的基础上实现全国和解,并对亲埃塞的索派别提供支持与援助。埃塞亦对索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对埃塞的渗透活动保持高度警惕,多次派兵入索西南部盖多州追剿索“伊斯兰团结党”武装分子。1999年,埃塞帮助拉汉文抵抗军夺下索中部重镇拜多阿,间接控制了与埃塞交界的索四州。据索报称,2000年10月,埃塞在盖多州等地驻军达2500人。埃塞对阿尔塔和会及其产生的索新政权持消极立场,未承认新政权。2000年11月,索新总统阿布迪卡西姆访问埃塞,未受到元首级礼遇。埃塞重视发展与索马里兰和邦特兰的关系,向两兰提供大量援助,并积极发展同两兰的经贸关系。2000年11月,索马里兰总统埃加勒访问埃塞。
【同阿拉伯国家的关系】 索是阿拉伯国家联盟成员,与阿拉伯国家有着悠久的宗教、文化和贸易关系。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埃及、也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是索的重要援助国和贸易伙伴。埃及、也门等阿拉伯国家及阿盟积极调解,推动索各派实现和解。1997年底,在埃及的积极推动下,以艾迪德派和迈赫迪派为首的部分派别签署《索马里问题开罗宣言》,共同倡导通过召开全国和会实现全国和解,启动“开罗和平进程”。2000年以来,利比亚、也门等国多次调解索问题,欲弥合索派别分歧。阿尔塔和会选举产生索新政权后,阿拉伯国家积极支持,接纳新政权出席阿盟首脑会议,并向新政权提供一定数额的援助。索新总统阿布迪卡西姆及其政府高官频繁出访阿拉伯国家,寻求支持与援助。
【同吉布提的关系】 吉布提同索马里有很深的传统关系,独立前曾被称为“法属索马里”,与索马里人同种同源。吉对索局势十分关切,希望索政局早日恢复稳定。1992年,吉总统古莱德出面调解并促成索民族和解会议。1993年吉与埃塞俄比亚等邻国一道积极斡旋,努力寻求索问题的政治解决。1999年9月,吉总统盖莱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通过“文化途径”解决索问题的倡议,得到索各界及国际社会广泛欢迎。2000年5-8月,吉主持召开了由索民间各界、部族长老、海外索侨等参加的索全国和会,选举产生索内战十年来首位总统,并建立了新政权。
【同肯尼亚的关系】 肯尼亚对索内乱深为不安,担心大批难民涌入会加重其经济负担,并影响社会稳定;呼吁索各派以大局为重,实现民族和解,恢复索和平与统一;要求联合国在肯、索边境驻军,制止武器流入肯境内。1994年莫伊总统出面斡旋索两大派未果。1995年4月4日,肯政府宣布,由于索没有合法政府,肯索不存在外交关系。1999年8月22日,莫伊总统宣布全面关闭肯索边界; 25日,又宣布禁止肯索间一切航班往来,从事人道活动所需的航班需经肯政府审批。至此,肯停止了与索的陆、海、空全面往来。2000年4月11日,肯重开两国边界。肯与索各派保持友好关系,各派在肯均有办事或联络机构。肯对阿尔塔和会并不热心,亦未正式承认索新政权,认为新政权无实际的控制能力,无法在索和平进程中起主导作用。2000年11月,索新政权总理加莱尔访肯。
 


®中国军事 版面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豫ICP备05015792号  备案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