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军情 观察评论 军事技术 各国军队 文献资料 军事地理 军事文学 中华文明 军事机构 关于我们
  国际军情 史海钩沉 战略战术 武器装备 军事图库 军事专题 名人传记 世界文明 网友视点 给我留言


俄罗斯联邦


国旗

国徽

国 名 俄罗斯联邦,或俄罗斯(The Russian Federation, The Russia,Hjccbqcrfz Atlthfwbz? Hjccbz)
面 积 1707.54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一位。(资料来源:《俄罗斯统计年鉴》2000年版)
人 口 1.449亿(截止2000年12月1日),占世界第6位。民族130多个,其中俄罗斯人占82.95%。主要少数民族有鞑靼、乌克兰、楚瓦什、巴什基尔、白俄罗斯、摩尔多瓦、日耳曼、乌德穆尔特、亚美尼亚、阿瓦尔、马里、哈萨克、奥塞梯、布里亚特、雅库特、卡巴尔达、犹太、科米、列兹根、库梅克、印古什、图瓦等。俄语是俄罗斯联邦全境内的国语,各共和国有权规定自己的国语,并在该共和国境内与俄语一起使用。主要宗教为东正教,其次为伊斯兰教。(资料来源:《俄罗斯联邦宪法》)
首 都 莫斯科(Vjcrdf),人口838.92万(截至2000年1月1日)。平均气温:1月-5.2℃, 7月21.4℃(资料来源:《俄罗斯统计年鉴》,2000年版)。
国家元首 俄罗斯联邦总统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Dkflbvbh Dkflbvbhjdbx Genby)。1999年12月31日起任俄罗斯代总统,2000年3月26日当选为俄罗斯联邦总统。
重要节日:
公历新年:1月1日 。
东正教圣诞节:1月7日。
俄历新年:1月13日。
祖国保卫者日:2月23日,原苏联建军节。
国际妇女节:3月8日。
劳动者团结日:5月1日,原国际劳动节。
胜利日:5月9日,伟大卫国战争胜利日。
国家主权宣言通过日(国庆日): 6月12日。
和睦和解日:11月7日,原十月革命纪念日。
宪法日:12日12日,现行宪法通过日。
简 况 位于东欧和北亚。北邻北冰洋,东濒太平洋,西接大西洋。东西最长为9000公里,南北最宽为4000公里。陆地邻国西北面有挪威、芬兰,西面有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白俄罗斯,西南面是乌克兰,南面有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东南面有中国、蒙古和朝鲜。东面与日本和美国隔海相望。海岸线长33807公里。大部分地区处于北温带,气候多样,以大陆性气候为主。温差普遍较大,1月平均温度为-1℃到-37℃,7月平均温度为11℃到27℃。年降水量平均为150-1000毫米。
15世纪下半叶,伊凡三世建立俄罗斯中央集权国家--莫斯科大公国。1547年,伊凡四世(伊凡雷帝)改大公称号为沙皇。1721年,彼得一世(彼得大帝)改国号为俄罗斯帝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成为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工农兵代表苏维埃。1922年12月30日,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后扩至15国)。1990年6月12日,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发表《国家主权宣言》,宣布俄联邦在其境内拥有“绝对主权”。1991年8月,苏联发生“8.19”事件。同年9月6日,苏联国务委员会通过决议,承认波罗的海三国独立;12月8日,俄联邦与白俄罗斯、乌克兰在别洛韦日签署《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宣布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12月21日,原苏联11个加盟共和国签署《阿拉木图宣言》和《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议定书》。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共和国院举行最后一次会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至此,苏联解体,俄罗斯联邦成为完全独立的国家。1992年6月12日,俄宣布6月12日为“独立日”,后于1994年定为国庆日。
政 治 自1991年开始执政的叶利钦当局起初对内实行激进社会经济改革,对外向西方“一边倒”。1993年末起,俄开始调整内外政策,对内逐渐放弃“休克疗法”,对外改行东西方并重方针,力求重振俄大国地位,推动建立多极世界。自1998年俄爆发政治、经济、金融和社会全面危机后,俄朝野对抗加剧。叶利钦四度更迭政府,最后指定普京为自己的接班人,叶本人于1999年12月31日宣布辞职。普京任总统后,大力改善同俄共等反对派的关系,加强与各党派的对话与合作,使朝野矛盾和斗争趋向缓和,政局逐渐走向稳定。随着地位的不断稳固,普京逐步调整叶利钦时期的国内政策,削弱地方领导人的权力,加强总统垂直权力系统;打击金融寡头的非法行为,不允许他们干政;加强舆论控制,掌握舆论导向。普京的改革举措顺应了俄当前发展的需要,比较符合俄实际,得到俄各主要党派和社会的拥护和支持。(1 )1月11日,普京签署了关于批准《俄联邦国家安全构想》的命令。新的安全构想明确表示反对单极世界,重申应建立多极世界,并强调俄罗斯要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作用 。指出俄在国内面临的首先是国内经济大幅下降、科技技术潜力削弱、社会分化严重并造成了政治上的不稳定。恐怖主义是俄面临的重大威胁之一,当前表现在破坏北高加索局势和图谋使该地区脱离俄。(2)1月18日,新一届国家杜马召开首次会议,普京到会讲话,希望新杜马与政府进行建设性合作,他将对杜马予以全力协助。谢列兹尼奥夫在记名投票中以285票赞成、2票反对、7票弃权的结果再次当选俄国家杜马主席。(3)3月26日俄罗斯举行总统选举,普京以52.5%的得票率一轮当选。(4)4月21日安全会议通过新的军事学说。学说的主要宗旨是运用一切力量抵抗侵略,维护国家利益,如美突破反导条约部署NMD,则俄也将不遵守其国际义务。(5)5月10日,普京致信杜马主席谢列兹尼奥夫,提名代总理卡西亚诺夫为总理人选。17日,杜马以325票同意通过了普京对卡西亚诺夫总理提名。(6)5月11日,普京签署命令,要求印古什、巴什基尔等自治共和国和阿穆尔州政府废除当地与中央立法不符合的法律。(7)5月13日,普京签署命令,将全国划分为中央、西北、北高加索、伏尔加河沿岸、乌拉尔、西伯利亚、远东7大联邦区,总统分派全权代表负责监督联邦宪法和法律在各区执行情况。18日,普京任命了七个联邦区的总统全权代表。总统驻中央联邦区全权代表格奥尔基·谢尔盖耶维奇·波尔塔夫琴科(Utjhubq Cthuttdbx Gjknfdxtyrj),总统驻西北联邦区全权代表维克多·瓦西里耶维奇·切尔克索夫(Dbrnjh Dfcbkmtdbx Xthrtcjd),总统驻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全权代表谢尔盖·弗拉基连诺维奇·基里延科(Cthutq Dkflbktyjdbx Rbhbtyrj),总统驻北高加索联邦全权代表维克多·格尔曼诺维奇·卡赞采夫(Dbrnjh Uthvfyjdbx Rfpfywtd),总统驻乌拉尔联邦区全权代表彼得·米哈伊洛维奇·拉德舍夫(Gtnh Vb[fqkjdbx Kfnsitd),总统驻西伯利亚联邦区全权代表列昂尼德·瓦基莫维奇·德拉切夫斯基(Ktjybl Dflbvjdbx Lhfxtdcrbq),总统驻远东联邦区全权代表康斯坦丁·普利科夫斯基(Rjycnfynby Gekbrjdcrbq)。(8)5月17日普京发表电视讲话,提出将改变议会上院组成方式,地方行政长官不再成为上院议员,而由2名地方代表进入上院(普京接受上院建议,2名代表不经选举产生,而由地方长官和立法会议推举)。将保留州长选举制但总统有权罢免违反宪法的地方行政长官。地方行政长官有权罢免地方自治机构的领导人。杜马和联邦委员会分别通过了上述法案。(9)5月11日,俄联邦安全局等强力机关武装查抄“大桥”集团保安部,拉开了惩治金融寡头的序幕。6月13日,俄主要财阀之一、“大桥”集团总裁古辛斯基被总检察院传去作证,随后被控涉嫌“犯有以诈骗手段侵吞巨额财产罪”而予以刑事拘留,两天后释放。7月28日,普京总统、卡西亚诺夫总理和总统办公厅主任沃洛申等人与包括寡头在内的21名商界代表举行了“圆桌会议”。会上普京阐述了当局对整顿秩序、规范竞争的决心。普京强调尊重私有制,强化产权;不重审私有化结果;司法机关的行动不针对守法商人,而是打击犯罪行为。(10)7月8日,普京向议会上下两院发表国情咨文,指明当前国家面临的种种挑战,提出克服这些挑战的方法和措施,直接阐明了普京的治国思想,其核心是建设强大有效的国家政权和自由、充满活力的市场经济。(11)8月12日,正在巴伦支海进行军事演习的“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失事,沉入104米的海底,118名艇员全部遇难。该事件引起了俄国内外对于当前俄军事实力的广泛讨论。(12)9月1日,普京签署命令成立国务委员会。该委员会由全俄88个主体(车臣除外)的行政长官组成,每三个月开一次全体会议。成立由7人组成的主席团,其成员每半年轮换一次,设立秘书一职。国务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协助总统处理好“国家政权部门间的关系”,讨论中央与地方关系、国家建设、巩固联邦体制等具有国家意义的重大问题。(13)9月9日,普京签署“信息安全学说”。学说由四部分组成:尊重公民获取使用信息的宪法权利和自由,确保俄的精神复兴,保持俄道德观念、爱国主义、人道主义传统;有关机构应向国内外媒体提供有关国家政策的可靠信息,声明在国内外重大事件上的官言立场,确保公民公开的信息资源;发展信息技术和民族信息业;杜绝非法使用信息资源,确保各种信息和电信系统的安全 。(14)安全会议决定自2000年至2005年裁军60万,军队(包括国防部下属正规军、内务部、边防总局所有强力部门军人)总人数由300万减至240万。(15)12月4日,普京向杜马提交俄国旗、国徽和国歌(曲)一揽子法案,要求将沙俄时期的三色国旗和双头鹰国徽、前苏联国歌(曲)作为俄国旗、国徽和国歌(曲),将红色胜利旗作为俄军军旗。8日和20日,国家杜马和联邦委员会分别通过了上述法案。
【总统选举】俄罗斯总统大选于3月26日举行,共有12位总统候选人参加:代总统普京,俄共主席久加诺夫,“精神遗产”运动领导人波德别列兹金,克麦罗沃州州长图列耶夫,自由民主党领导人日里诺夫斯基,“祖国-全俄罗斯”运动成员戈沃鲁欣,萨马拉州州长季托夫,“亚博卢”集团领导人亚夫林斯基,“公民荣誉”运动领导人潘菲洛娃, 原总检察长斯库拉托夫,莫斯科总统纲要基金会董事长萨沃斯基亚诺夫(选举前自动放弃竞选资格,支持亚夫林斯基作为民主派统一候选人参选),国际旅行社-拉达梅尔饭店商务中心总经理顾问贾布赖洛夫。与96年的大选比,这次总统大选气氛较平静,对抗程度底,意识形态色彩淡化。媒体的竞选宣传也较少。这既是因为俄各派政策主张大体趋同,俄社会逐渐由乱而治,也是因为其他候选人实力难与普京匹敌,对普京当选构不成什么威胁。根据俄中央选举委员会发布的消息,全国投票率为68.86%,普京获52.5%的选票一轮当选总统。其他主要候选人的得票率为:久加诺夫29.34%,亚夫林斯基5.84%,图列耶夫3.02%,日里诺夫斯基2.72%,季托夫1.5%,潘菲洛娃1.02%,其余人得票率不及1%。5月7日,普京在克里姆林宫举行总统就职仪式,正式成为俄总统。
【车臣危机】1991年10月,杜达耶夫当选车臣总统并宣布车独立,但俄联邦政府拒绝承认。1994年12月11日,俄联邦中央出兵车臣平叛。 1996年8月30日,俄安全会议秘书列别德与车臣武装力量参谋长马斯哈多夫签署联合声明,宣布要和平解决危机,并在2001年前解决车臣最终地位问题。1997年1月,马斯哈多夫当选车臣共和国总统。1998年8月1日,俄总理基里延科和车总统马斯哈多夫在印古什举行会晤。10月29日,俄总理普里马科夫与车总统马斯哈多夫在弗拉季高加索市举行会谈,讨论恢复车经济、解决居民社会保障、与有组织犯罪进行斗争、保持车局势稳定和解救人质等问题。但俄联邦中央与车臣当局的谈判未取得任何实际成果。车臣当局加快分裂步伐,与中央对抗,形成国中之国。1999年8月初,车臣极端的伊斯兰分裂势力渗入邻近的达吉斯坦共和国发动武装叛乱,宣布建立独立的达吉斯坦伊斯兰共和国。俄联邦政府果断派军平叛,将这股极端分裂武装赶出了达吉斯坦。随后,俄军乘势对车臣境内的极端分裂武装的重要军事和经济设施发动大规模空中打击,10月开始向车臣非法武装发起地面攻势,完成对车臣行政边界的封锁,攻占占车臣领土一半以上的北部地区和除车臣首府格罗兹尼以外的所有大城市。12月,俄军在格市前市长甘塔米罗夫所率民兵的支持下对格市叛匪进行分割清剿,于2000年2月初攻下车臣首府格罗兹尼,取得了平叛行动的决定性胜利。3月9日,普京表示,车臣是俄联邦一部分,任何有关其独立地位的谈判都是不允许的。车臣大规模军事行动虽已结束,但只要车臣分离分子未被完全消灭,俄军不会完全撤出。3月17日,普京任命马戈多夫为俄总统驻车臣全权代表,接替曾被车臣分子扣为人质的弗拉索夫。6月8日,普京签署命令,对车臣进行总统直接治理,将在车建立执行权力机关。今后管理车臣的大权将掌握在总统驻北高加索代表卡赞采夫手里。政府决定拨款80亿卢布用于车臣重建。6月16日,车臣穆夫提、原马斯哈多夫政府反对派卡德罗夫被任命为车临时政府首脑。车臣地区恐怖爆炸和劫持人质事件不断,俄军同车臣残匪之间的交火也时有发生。2001年初,普京下令将清剿车臣残匪的任务由国防部移交给联邦安全局。
【宪法】 1993年12月12日经全民投票通过,同年12月25日正式生效。该宪法是俄罗斯独立后的第一部宪法,规定俄罗斯是共和制的民主联邦法制国家,确立了总统制的国家领导体制。
【议会】 称俄罗斯联邦会议,由联邦委员会(上院)和国家杜马(下院)组成,每届任期四年。(1)联邦委员会共178名代表,由每个联邦主体的立法机关和权力执行机关各一名代表组成(车臣共和国未派代表)。主要职能是批准联邦法律、联邦主体边界变更、总统关于战争状态和紧急状态的命令,决定境外驻军、总统选举及弹劾,中央同地方的关系问题等。联邦委员会主席叶戈尔 · 谢苗诺维奇 · 斯特罗耶夫(Tujh Ctvtyjdbx Cnhjtd),1996年1月23日当选。(2)国家杜马共450名代表,其中225名按简单多数原则由全国225个大选区选出;另225名按比例制原则从各党派中选举产生。主要职能是通过联邦法律、宣布大赦、同意总统关于政府首脑的任命等。本届国家杜马为第三届杜马,于1999年12月19日选举产生。设有6个议员团,分别为俄罗斯联邦共产党议员团(113席)、“统一”运动议员团(72席)、“祖国-全俄罗斯”运动议员团(66席)、“右翼力量联盟”议员团(29席)、“亚博卢”联盟议员团(21席)、俄罗斯自由民主党议员团(17席),3个议员小组,分别是“人民议员”议员小组(58席)、“俄罗斯地区”议员小组(39席)、“农工”议员小组(37席)。本届杜马共设27个委员会。主席根纳季·尼古拉耶维奇·谢列兹尼奥夫(Utyyflbq Ybrjkftdbx Ctktpytd),1999年1月18日当选。
【政府】 俄罗斯联邦政府是国家权力最高执行机关。曾称俄罗斯联邦部长会议。本届政府于2000年5月组成,设5名副总理,24个部,6个国家委员会,2个联邦委员会,13个联邦局,8个联邦署,2个联邦监察局等。总理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卡西亚诺夫(Vb[fbk Vb[fqkjdbx Rfcmzyjd),副总理伊利亚·约瑟福维奇·克列巴诺夫(Bkmz Bjcbajdbx Rkt,fyjd),副总理瓦连京娜· 伊万诺夫娜·马特维延科(Dfktynbyf Bdfyjdyf Vfndbtyrj),副总理维克托·鲍里索维奇·赫里斯坚科(Dbrnjh ;fyjd),新闻广电和大众通讯媒体部长米哈伊尔·尤里耶维奇·列辛(Vb[fbk >hmtdbx Ktcby),劳动和社会发展部长亚历山大·彼得罗维奇·波奇诺克(Fktrcfylh Gtnhjdbx Gjxbyjr ),税收和收费部长根纳基·伊万诺维奇·布卡耶夫(Utyyflbq Bdfyjdbx hbq Ktjybljdbx Itdxtyrj),文化部长米哈伊尔·叶菲莫维奇·什维德科伊(Vb[fbk Tabvjdbx Idslrjq),教育部长弗拉基米尔· 米哈伊洛维奇·菲利波夫(Dkflbvbh Vb[fqkjdbx Abkbggjd),自然资源部长鲍里斯·亚历山德罗维奇·亚茨克维奇(hbq Zrjdktdbx Xfqrf), 联邦和民族事务及移民政策部长亚历山大·维克托罗维奇·布洛欣(Fktrcfylh Dbrnjhjdbx
【行政区划】 俄罗斯联邦现由89个联邦主体组成:
21个共和国:阿迪格共和国(阿迪格)、阿尔泰共和国、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布里亚特共和国、达吉斯坦共和国、印古什共和国、卡巴尔达-巴尔卡尔共和国、卡尔梅克共和国-哈利姆格坦格奇、卡拉恰伊-切尔克斯共和国、卡累利阿共和国、科米共和国、马里埃尔共和国、摩尔达维亚共和国、萨哈共和国(雅库特)、北奥塞梯共和国、靼鞑斯坦共和国(靼鞑斯坦)、图瓦共和国、乌德穆尔特共和国、哈卡斯共和国、车臣共和国、楚瓦什共和国-恰瓦什共和国。
6个边疆区:阿尔泰边疆区、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滨海边疆区、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
49个州:阿穆尔州、阿尔汉格尔斯克州、阿斯特拉罕州、别尔哥罗德州、布良斯克州、弗拉基米尔州、伏尔加格勒州、沃洛格达州、沃罗涅日州、伊万诺沃州、伊尔库茨克州、加里宁格勒州、卡卢加州、堪察加州、克麦罗沃州、基洛夫州、科斯特罗马州、库尔干州、库尔斯克州、列宁格勒州、利佩茨克州、马加丹州、莫斯科州、摩尔曼斯克州、下诺夫哥罗德州、诺夫哥罗德州、新西伯利亚州、鄂木斯克州、奥伦堡州、奥廖尔州、奔萨州、彼尔姆州、普斯科夫州、 罗斯托夫州、梁赞州、萨马拉州、萨拉托夫州、萨哈林州、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斯摩棱斯克州、坦波夫州、特维尔州、托木斯克州、图拉州、秋明州、乌里扬诺夫斯克州、车里雅宾斯克州、赤塔州、雅罗斯拉夫尔州。
2个联邦直辖市:莫斯科、圣彼得堡。
1个自治州:犹太自治州;
10个民族自治区:阿加布里亚特民族自治区、科米彼尔米亚克民族自治区、克里亚克民族自治区、涅涅茨民族自治区、泰梅尔(多尔干-涅涅茨)民族自治区、乌斯季-奥尔登斯基布里亚特民族自治区、汉特曼西斯克民族自治区、楚科奇民族自治区、埃文基民族自治区、亚马尔-涅涅茨民族自治区。
【司法机构】 俄罗斯联邦司法机关主要有联邦宪法法院、联邦最高法院、联邦最高仲裁法院及联邦总检察院。不允许设立特别法庭。
联邦宪法法院对联邦委员会和国家杜马的法律、决定,联邦总统的命令,其他联邦机构的文件,各共和国的宪法,联邦主体的法律、章程和其他法规,联邦内部条约和国际条约是否符合联邦宪法,以及社会团体的成立和活动是否符合宪法的案件作出裁决。联邦宪法法院还对联邦国家权力机关之间、联邦国家权力机关和联邦主体国家权力机关之间以及联邦各主体国家机关之间的权限纠纷作出裁决。联邦宪法法院院长马拉特·维克托罗维奇·巴格莱(Vfhfn Dbrnjhjdbx 联邦最高法院是民事、刑事、行政和其他案件的最高司法机关。根据联邦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对法院的活动实行司法监督,并对审判实践问题作出解释。联邦最高法院院长维亚切斯拉夫·米哈伊洛维奇·列别杰夫(Dzxtckfd Vb[fqkjdbx Kt,tltd)。
联邦最高仲裁法院是对经济纠纷和仲裁法院审理的其他案件进行裁决的最高司法机关。根据联邦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对仲裁法院的活动实行司法监督,并对审判实践问题作出解释。1999年全俄共有2354名仲裁法官。联邦最高仲裁法院院长维纳明·费奥多罗维奇·雅科夫列夫(Dtyyfvby Atljhjdbx Zrjdktd)。
联邦总检察院对犯罪案件侦查的合法性进行监督,支持在法院的公诉,为维护国家利益、公民的权利和自由而向法院提起诉讼,就国家机关、地方自治机关和公职人员的违法行为向法院提出异议。检察院系统实行集中统一领导体制。总检察长弗拉基米尔·瓦西里耶维奇·乌斯季诺夫 ( Dkflbvbh Dfcbkmtdbx Ecnbyjd)。
联邦委员会根据总统提名任命联邦宪法法院、联邦最高法院和联邦最高仲裁法院法官以及联邦总检察长。
【政 党】 截止2000年1月,在俄司法部登记的全国性政党和社会政治运动为190个。在1999年国家杜马选举中,得票率超过5%得以进入国家杜马的有6个政党和运动。目前在俄政治生活中较有影响的政党和运动有:
(1)俄罗斯联邦共产党(Rjvveybcnbxtcrfz gfhnbz Hjccbqcrjq Atlthfwbb):现任中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久加诺夫。成立于1990年6月,当时是苏联共产党的一部分。1991年“8·19”事件后,俄共被当局禁止活动,财产被没收。1993年2月,俄共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重建并恢复活动。1995年1月,俄共召开第三次代表大会,大会通过的新党纲规定,俄共主要目标之一是建立人民政权,主张用和平手段进行社会改革。在最低纲领中规定,争取建立人民信任政府;主张市场经济和多党制;禁止实行土地和自然资源私有制,禁止买卖土地和自然资源;在自愿的基础上逐步恢复联盟国家。在1993年12月国家杜马选举中,获12.35%的选票,取得65个议席,为国家杜马第三大党。在1995年12月国家杜马选举中获22.3%的选票,取得147个议席,为国家杜马第一大党。1999年国家杜马选举中获24.29%的选票,加上从单席位选区夺得的席位,共取得113个议席,仍为国家杜马第一大党。有50余万党员,以及遍及各联邦主体的2万多个地方和基层组织。 2000年12月2日,俄共召开七大,提出俄共将作普京当局“负责任的、不妥协的、建设性的反对派”。
(2)“统一”全俄社会政治运动(J,othjccbqcrjt gjkbnbxtcrjt j,otcndtyyjt ldb;tybt “Tlbycndj”)成立于99年9月底,领导人绍伊古。运动领导机构为协调委员会,由24人组成,该运动主要得到地方行政长官、社会名流及一些大企业家的支持。自称属中派,主张建立强大国家和促进社会稳定,反对政治对抗。坚定支持普京当局,同时得到普京的大力支持。主张奉行审慎改革方针,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作用,强调各地经济应均衡发展,尽量避免贫富差距拉大,赞成土地私有化,反对重审私有化结果。强调俄外交应为国内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实行东西方平衡的方针,不与西方对抗。在1999年国家杜马选举中获23.24%的选票,加上从单席位选区夺得的席位,共占72席,成为仅次于俄共的第二大党。2000年5月27日,“统一”运动召开全国代表大会,正式组建政党。10月28日,“统一”党召开二大,通过了党纲。党纲称“统一”党是“思想、真理、公正、稳定”的党,代表国家的现在和未来。“统一”党致力于发挥政权党作用,当前主要任务是竭尽全力支持普京,规定杜马“统一”议员团成员要在投票中保持一致。
(3)“祖国-全俄罗斯”运动 (J,otcndtyyjt gjkbnbxtcrjt Ldb;tybt “Jntxtcndj - Dcz Hjccbz”)。“祖国”运动成立于1998年12月19日,创始人为莫斯科市长卢日科夫。“全俄罗斯”运动成立于1999年5月22日,由“争取平等与公正”运动、“发展经营活动”运动、“俄罗斯地区”运动等组成。领导机构是由18人组成的主席团,其中主要领导人有圣堡得堡市长雅科夫列夫、鞑靼斯坦总统沙米耶夫等。1999年8月4日,“祖国”和“全俄罗斯”两个政治运动正式签署协议,组建“祖国-全俄罗斯”运动,共同参加1999年底的杜马选举。双方宣布成立协调委员会和统一竞选总部。莫斯科市长卢日科夫和圣彼得堡市长雅科夫列夫代表双方出任协调委员会联席主席。1999年8月普里马科夫加盟该运动,任中央委员会主席。“祖国-全俄罗斯”运动自认为是中间派组织。中央委员会成员包括工业家和企业家联盟主席沃尔斯基、前安全会议秘书科科申、共和党领导人雷先科、前副总理兼内务部长库利科夫等。主要纲领和主张是:反对“激进民主派”推行的美式自由化改革,强调奉行政治中间主义,捍卫国家利益,保障自由和人权,扶持本国产业,最终将俄建成社会民主国家。政治上,强化国家权力,消除混乱无序,严打犯罪、政治极端主义和分立主义;主张修宪改制,适当削弱总统权力, 加强政府、议会和司法机构职能。经济上,重审私有化结果,将被非法私有化和管理不善的企业收归国有;全力扶持工农业和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对外政策上,实行务实外交,强调要建设现代化军队和加强核遏制力量,坚决维护国家权益;优先与独联体国家发展经济和政治一体化;在“八国集团”中争取应有地位,注重与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合作。在1999年国家杜马选举中由于“祖国-全俄”运动将自己树为当局头号反对派,遭到叶利钦政权多方打击和分化,致使其进军杜马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名列俄共和“统一”运动之后,获13.12%的选票,加上从单席位选区夺得的席位,共占66席。杜马选举后,该运动不复存在,但在杜马保留了统一的“祖国-全俄”议员团。
(4) 右翼力量联盟(Cj.p Ghfds[ Cbk):领导人基里延科。成立于1999年8月。在“新力量”、“青年俄罗斯”和“共同事业”三个右翼团体基础上组建而成,目的是要联合右翼力量共同参加1999年12月底的杜马选举。主要成员有:涅姆佐夫、绔田、丘拜斯、盖达尔、季托夫、雅科夫列夫等自由民主派代表人士。主要政策主张:政治上尽量减弱国家职能,强调自由是民主之本,国家的任务是制订和保证法律的实施。主张国家领导人应由专家和年轻人担任。经济上力主激进的自由市场经济改革,尽量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自然垄断企业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不能超过10-15%。坚决反对重审私有化结果,主张进一步推动私有化,使私有经济在国内总产值中占80-85%。对外政策上崇尚西方的民主和价值观念,同时主张在国际上维护俄国家利益。在1999年12月国家杜马选举中获8.6%的选票,加上从单席位选区夺得的席位,共占29席,为杜马第四大议员团。
(5)“亚博卢”联盟
(6)俄罗斯自由民主党(Kb,thfkmyj-ltvjrhfnbxtcrfz gfhnbz Hjccbb):领导人日里诺夫斯基。成立于1989年12月。该党政策有较浓的极端民族主义色彩。对内主张集权,实行混合经济。对外主张在前苏联领土范围内恢复俄罗斯帝国版图,提出俄国界“只能向外推,不能往里缩”。同东欧恢复和加强经济、文化联系,以便今后建立斯拉夫国家联盟。外交重点是南下,称俄罗斯士兵“应到印度洋洗战靴”。在1993年12月国家杜马选举中异军突起,获22.79%选票,取得70个议席。在1995年12月17日国家杜马选举中获11.18%选票,取得51个议席,是国家杜马第三大党团。在1999年12月国家杜马选举中获6.4%的选票,获17席,为国家杜马第六大党团。
其它主要政党和运动有:俄罗斯农业党 (Fuhfhyfz gfhnbz Hjccbb) ? 俄罗斯统一和谐党 (Gfhnbz hjccbqcrjuj tlbycndf b cjukfcbz) ,劳动人民自治党 (Gfhnbz cfvjeghfdktybz nhelzob[cz) , 俄罗斯妇女运动 (Gjkbnbxtcrjt ldb;tybt “:tyobys Hjccbb”)
【重要人物】 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 普京:俄罗斯联邦第二任总统。1952年10月7日生于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市),俄罗斯族人。1975年毕业于国立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后被挑选到前苏联克格勃第一总局(对外情报局)工作,并以情报官员身份在德国工作多年。80年代末任国立列宁格勒大学副校长助理,主管外事。曾为当时的圣彼得堡市长、右翼“激进民主派”代表人物之一索布恰克当过顾问。1994年3月-1996年6月任圣彼得堡市第一副市长,后调任总统办公厅事务管理局副局长。1997年3月任总统办公厅副主任兼法律督察局局长,1998年7月出任联邦安全局局长,1999年3月为安全会议秘书兼联邦安全局局长。1999年8月9日,被叶利钦任命为俄政府代总理。8月16日,国家杜马以233票赞成,同意普京出任俄政府总理。12月31日,叶利钦宣布辞去总统职务,任命普京为代总统。2000年3月26日,普京当选俄联邦新总统。喜好桑勃式摔跤和柔道。夫人柳德米拉·亚历山大罗芙娜·普京娜,有二女。 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卡西亚诺夫:俄联邦政府总理。 1957年12月8日生于莫斯科州索恩采沃市。1983年毕业于莫斯科汽车道路学院,苏联计委高级经济培训班,建筑工程师专业;1976-1979年在苏军服役;1978-1981年为高级技术员、苏联计委工业运输全苏设计及科学研究所工程师;1981-1990年在俄联邦国家计委对外经济联络处先后任工程师、高级经济师、高级专家、处长;1990-1991年任俄国家经济委员会对外经济联络局处长;1991年任俄经济部对外经济联络局副局长兼处长;1992-1993年任俄经济部对外经济联络局综合处处长;1993-1995年先后任俄财政部外国贷款及债务司负责人、司长,财政部部务委员;1995-1999年任俄财政部第一副部长;1999年5月任财政部长;2000年1月起任政府第一副总理,财政部长;2000年5月任政府总理。精通英语。叶戈尔·谢苗诺维奇·斯特罗耶夫:俄罗斯联邦会议联邦委员会主席。1937年2月25日生于奥廖尔州。俄罗斯族。1960年毕业于米丘林园艺学院。1969年毕业于苏共中央高级党校。经济学博士、俄罗斯农业科学院通讯院士。1958年加入苏共。1985-1989年任苏共奥廖尔州委第一书记,1986年当选为苏共中央委员,1989-1991年任苏共中央书记,1990年7月当选为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主管农业工作。1991年“8·19”事件后,回到奥廖尔州从事园艺研究。1993年4月当选奥廖尔州长,同年12月任俄议会上院议员。1996年1月23日当选为联邦委员会(上院)主席。1996年10 月访华。喜爱阅读、打猎。夫人尼娜·谢苗诺夫娜·斯特罗耶娃,有一女。根纳季·尼古拉耶维奇·谢列兹尼奥夫:国家杜马主席。1947年11月6日生于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谢罗夫市。俄罗斯族。先在军队服役,后在列宁格勒从事共青团工作。1974年毕业于列宁格勒大学。1974-1980年任列宁格勒州报《接班人》编辑、副总编、总编。1980年起任苏共青团中央宣传部第一副部长兼《共青团真理报》总编。1988-1991年任《教师报》总编。1991年2-8月任《真理报》第一副总编。“8·19”事件后,任《真理报》总编。1970年加入苏共直至1991年苏共解散。1990-1991年为苏共中央委员。1993年12月当选俄国家杜马议员,是俄共议员团成员。1995年1月当选俄国家杜马副主席。1996年1月17日当选俄国家杜马主席。2000年1月18日连任。1998年10月访华。喜爱滑雪、马术。有一女。 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俄罗斯联邦第一任总统。1931年2月1日出生于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一个农民家庭,俄罗斯族。1955年毕业于乌拉尔工学院建筑系。1961年加入苏联共产党。历任苏共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委第一书记、苏共中央委员、苏共中央建筑部长、苏共中央书记、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和苏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87年被解除苏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及其它党内职务,改任苏国家建委第一副主席。1989年3月当选为苏联人民代表。1990年5月就任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主席。同年7月宣布退出苏共。1991年6月12日当选俄罗斯联邦总统。1996年7月3日在第二轮投票中获胜,连任俄罗斯总统。1999年12月31日宣布辞去总统职务。1992年12月17-19日、1996年4月24-27日、1997年11月9-11日、1999年12月9日-10日四度访华。喜爱网球、钓鱼。夫人奈娜·叶利钦娜,有两个女儿。根纳季·安德烈耶维奇·久加诺夫:俄罗斯联邦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1944年6月26日生于奥廖尔州。俄罗斯族。毕业于奥廖尔师范学院物理数学系和苏共中央社会科学院,哲学博士。1966年加入苏共。曾先后从事教师、地方共青团和党务工作。1963-1966年在苏军服役。1983-1989年在苏共中央宣传部工作。1989-1990年任苏共中央意识形态部副部长。1990年6月起任俄联邦共产党中央书记、政治局委员、俄共中央人道和意识形态问题委员会主席。1992年1月任俄罗斯人民爱国力量协调委员会主席。1992年10月参与建立救国阵线。1992年12月在俄共第二次非常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1993年12月当选国家杜马议员,任俄共议员团主席。1995年1月在俄共第三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中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1995年12月当选第二届国家杜马议员。1996年参加总统竞选,进入了第二轮。1997年4月在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再次当选中央委员会主席。1999年12月当选第三届国家杜马议员,任俄共议员团主席。2000年3月参加总统选举,得票率为29.34%,位居第二。曾访华。喜爱排球。有一女。谢尔盖·库茹盖托维奇·绍伊古:“统一”运动领导人。1955年5月21日生于图瓦自治共和国。1977年毕业于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工学院建筑系,后在当地工业建筑企业工作。1988-1989年任苏共阿巴干市委第二书记,1989-1990年任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团委巡视员。1990年起任国家建筑委员会副主席(副部长),1991年11月19日起被任命为国家民防、紧急状态和消除自然灾害后果委员会主席,1994年该委员会改制为部,绍出任部长至今。1998年12月由中将军衔晋升为上将军衔,并获“俄罗斯英雄”称号和勋章。1995年曾加入“我们的家园-俄罗斯”运动,1999年俄杜马选举前组建“统一”运动,成为该运动主要领导人。2000年1月被任命为政府副总理,除主管民防、紧急情况与消除自然灾害后果部外,还负责协调体育运动和旅游部、国家北方事务委员会、联邦移民局、国家资源署、联邦矿山和工业监督局等部门的工作。同年5月被免去副总理职务,保留原部长职位。曾来华。喜欢足球和吉他弹唱。已婚,有二女。叶夫根尼·马克西莫维奇·普里马科夫:前总理,“祖国-全俄罗斯”杜马议员团领导人。1929年10月29日生于乌克兰基辅市,童年和青年时期在格鲁吉亚第比利斯市度过。俄罗斯族,经济学博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1953年毕业于莫斯科东方学院,1956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研究生院。1956-1962年先后任苏联国家广播电视委员会对外广播总局记者、编辑、主编。1962-1966年任《真理报》亚非部评论员、副编辑。1966-1970年任《真理报》驻中东记者。1970-1977年任苏联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1977-1985年任苏联科学院东方学所所长。1985-1989年任苏联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1988年当选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1989当选苏联人民代表。1989年6月-1990年9月任苏联最高苏维埃联盟院主席。1990年3-12月为苏联总统委员会成员,负责外交事务。1991年起为苏联安全会议成员,并先后任苏联中央情报局局长、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同年12月起任俄对外情报局局长。1993年10月起为俄安全会议成员。1996年1月-1998年9月任外长。1998年9月出任总理。1999年5月被叶利钦解除总理职务,同年8月起挂帅“祖国-全俄罗斯”竞选联盟,12月进入第三届国家杜马,成为“祖国-全俄罗斯”议员团领导人。1959年加入苏共,曾任苏共中央候补委员、中央委员、政治局候补委员。曾多次访华。喜好游泳、读侦探小说。丧偶后再婚,夫人伊琳娜·鲍里索夫娜·普里马科娃,有二女。弗拉基米尔·沃尔福维奇·日里诺夫斯基:俄自由民主党主席。1946年4月25日生于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俄罗斯族。1970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东方语言学院。1970-1972年在苏军服役。1973-1975年在苏联保卫和平委员会工作。1980-1990年任“和平”出版社高级法律顾问。1990年3月正式创建自由民主党,并担任主席到今。1991年6月竞选俄联邦总统, 得票居叶利钦和雷日科夫后列第三位。在“8·19”事件中支持“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在“十月事件” 中支持叶利钦。1993年12月当选国家杜马议员。1995年12月再次当选国家杜马议员,任自由民主党议会党团领导人。1996年6月竞选俄总统,在第一轮被淘汰。1999年12月当选第三届国家杜马议员,任自由民主党议员团领导人。曾访华。喜爱打猎、射击、旅游、排球。有一子。格里戈里·阿列克谢耶维奇·亚夫林斯基:“亚博卢”社会政治联盟主席。1952年4月10日生于乌克兰的利沃夫市。俄罗斯族。经济学副博士。1976年毕业于莫斯科普列汉诺夫国民经济学院。1985年加入苏共。1976-1989年先后在全苏煤炭工业管理科研所、劳动研究所、国家劳动和社会问题委员会从事研究和部门领导工作。1989年任苏联部长会议国家经济改革委员会经济改革综合处处长。1990年春参与制订了关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500天计划”。 1990年7月任俄联邦部长会议副主席、国家经济改革委员会主席。1991年起曾任俄联邦部长会议主席经济顾问、哈萨克斯坦最高经济委员会成员、苏联国民经济管理委员会主席、苏联总统政策咨询委员会成员。在“8·19”事件中支持叶利钦,在“十月事件”中曾充当过调停人。1992年起在下诺夫哥罗德州进行经济改革试点。1990年建立竞选组织“亚博卢联盟”,同年12月当选国家杜马代表,任“亚博卢”议员团主席。1995年1月在“亚博卢”社会政治联盟成立大会上当选为主席。1995年12月再次当选为国家杜马议员。1996年6月参加总统竞选,未进入第二轮。1999年12月当选第三届国家杜马议员,任“亚博卢”议员团主席。曾访华。喜爱体育运动。有二子。尤里·米哈依洛维奇·卢日科夫:莫斯科市长。“祖国-全俄罗斯”社会政治运动领导人之一。1936年9月21日生于莫斯科市。俄罗斯族。1958年毕业于莫斯科古布金石油天然气化学工业学院。1958-1974年在塑料科学研究所任初级研究员、组长、工艺流程自动化试验室副主任、国家化学委员会自动化管理局局长。1974-1980年任化学工业部自动化技术试验设计局局长。1980年任“石油化工自动化”科学生产联合公司总经理。1986年任化学工业部科学技术局局长。1977-1990年任莫斯科市苏维埃代表。1987-1990年任俄联邦最高苏维埃代表。1987年任莫斯科市执委会第一副主席。1990年任莫斯科市执委会代主席、主席。1991年6月任莫斯科市政府首脑。1991年“8·19”事件中参与保卫白宫。1992年6月被叶利钦任命为莫斯科市长,并兼任市政府首脑。1993年“十月事件”中支持叶利钦。1996年6月当选莫斯科市长。1998年12月组建全俄社会政治运动“祖国”。1999年12月竞选连任莫斯科市长。曾访华。喜爱冬泳、足球、钓鱼。丧偶后再婚,有二子二女。
经 济 前苏联解体后,俄全盘接受美等西方国家推荐的经改药方,采取“休克疗法”,推行以大规模私有化和全面自由化为核心的激进经济改革,在财政、货币、私有化等领域出现一系列政策失误,导致经济连年下滑。1998年俄爆发金融危机,各项宏观经济指标再趋恶化。1999年受卢布贬值和国际市场油价上扬以及普里马科夫政府大幅调整经济政策,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等内外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俄经济呈现好转势头,主要经济指标基本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2000年,普京继续推行社会经济稳定政策,拒绝搞“休克疗法”和激进的自由市场经济改革,致力改善国内投资环境以吸引外资。加紧推行税制改革,简化税种,减轻税负,促进国内工业复苏和发展。对外利用国际油价一度上涨的有利形势,大搞 “能源外交”,拓展国外市场,俄经济好转势头进一步得到巩固,宏观经济指标大幅上扬。
近几年来俄GDP增长情况列表如下:
年份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GDP年增长率 -4.2% -3.5% -0.4% -4.6% 3.2% 7.7%

2000年主要经济指标为:
国内生产总值:69465亿卢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7940卢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2000年比1999年增长):
7.7%
货币名称:卢布(He,km),1997年底俄实行币值改革,发行新卢布,按1新卢布=1000旧卢布折算,旧卢布逐渐退出流通。(本年度统计数字以新卢布计算。)
汇率(2000年12月):1美元约兑28卢布
通货膨胀率:20.2%(1999年为36.5%)
失业率:失业人数为760万人,失业率为11.7%,同比减少17.9%。
【资源】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种类多,储量大,自给程度高。石油探明储量65亿吨,占世界探明储量的12-13%,居世界第二位。森林覆盖面积8.67亿公顷,占国土面积50.7%,居世界第一位。林材蓄积量807亿立方米。天然气已探明蕴藏量为48万亿立方米,占世界探明储量的1/3强,居世界第一位。水力资源4270立方千米/年,居世界第二位。2000年核能发电量为1310亿千瓦/小时。核电占俄电力的10%。煤蕴藏量2000亿吨,居世界第二位。铝蕴藏量居世界第二位,铁蕴藏量居世界第一位,铀蕴藏量居世界第七位,黄金储藏量居世界第四至第五位。
【工业】 2000年工业产值为47625亿卢布,较1999年增长9%,占整个国内生产总值的68.6%。2000年工业部门从业人口为1211.44万人。工业基础雄厚,部门齐全,以机械、钢铁、冶金、石油、天然气、煤炭、森林工业及化工等为主,纺织、食品、木材和木材加工业也较发达。由于长期以来片面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俄工业结构不合理,民用工业落后状况尚未根本改变。近四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表: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发电量(亿度) 8340 8260 8450 8760
石油(万吨) 29700 29400 29500 31300
天然气(亿立方米) 5440 5640 5630 5550
煤(万吨) 24400 23200 24900 25800
钢(万吨) 4130 3410 5150 5910
化肥(万吨) 950 934.6 1152.6 1222.1
化纤(万吨) 12.8 13 13.5 16.4
卡车(万辆) 14.6 14.2 17.4 18.2
轿车(万辆) 98.2 83.6 95.6 96.9
水泥(万吨) 2660 2660 2840 3240
木材(万立方米) 7870 7520 8770 9160
布匹(万平方米) 157700 139500 165700 232300
植物油(万吨) 68.7 84.5 135.4
(资料来源:俄罗斯国家统计委员会《2000年俄社会经济状况》)
【农业】 2000年农业产值为8449亿卢布,比1999年增长5%,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2%。农业人口483.69万人。99年农业用地约占国土面积的12.9%,可耕地面积约2.21亿公顷。农牧业并重,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燕麦、玉米、水稻和豆类。经济作物以亚麻、向日葵和甜菜为主。畜牧业主要为养牛、养羊、养猪业。近四年主要农牧业产品产量如下表: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粮食(万吨) 8850 4780 5470 6540
甜菜(万吨) 1330※ 1520 1400
土豆(万吨) 3550※ 3120 3370
肉类(万吨) 770 740 690 700
奶类(万吨) 3410 3320 3210 3190
蛋类(亿个) 319 326 333 339
※1997年头11个月。
(资料来源:俄罗斯国家统计委员会《2000年俄社会经济状况》)
【服务业】 服务业产值及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产值(亿卢布) 1289万亿旧币 14430 22810
占GDP百分比 45.5% 47.9% 45.7% 51.9% 53.4% 50.1%

【旅游业】 为新兴经济部门,近年来发展较快,但在国民经济中尚不占重要地位。国内主要旅游点是莫斯科、圣彼得堡市、黑海疗养地、下诺夫哥罗德和滨海边疆区。1998年,旅游业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及俄国内金融危机影响较大,客流量减少,全年吸引游客约200万人,其中一半以上为外国人。俄目前吸引外国旅客不到国际旅客流量的1%,排名未进入世界前40名。1999年外国(不含独联体国家)游客人数192.4万人,2000年上半年外国游客人数102.47万人。2000年旅游从业人口在21600-25000人左右。
1997年旅游业总收入68.9亿美元,1998年旅游业总收入71亿美元。
【交通运输】 各类运输俱全,铁路、公路、水运、航空都起着重要作用。
铁路:1996年统计总长14.8万公里,用于商业运营的有8.7万公里,复线占42.2%,电气化铁路长3.85万公里。1999年货运量为12046亿吨公里,客运量为1410亿人公里,分别比1998年减少18.1 %和12.3%。2000年货运量为13733亿吨公里,客运量1675亿人公里。
公路:1999年统计硬面公路总长907000公里,1998年统计为916000公里,其中联邦级公路45000公里,自治区、边疆区和州级等地方公路455000公里。1999年货运量216亿吨公里,比1998年增加0.3%,客运量1715亿人公里,与1998年持平。2000年货运量1386亿吨公里,客运量1657亿人公里。
水运:1996年统计海运船457000艘,内河货运船11600艘(1999年未见有关统计数字)。据2000年统计,设航标的内河航运线为8.5万公里,1998年内河货运量650亿吨公里,客运量未见统计数字。1999年海运货物量1141亿吨公里,比1998年减少23.8%。海运客运量未见统计数字。2000年水运-海运货运量1156亿吨公里。港口总数43个,共计泊位280个,年吞吐能力15000万吨,其中海港总吞吐量为6000万吨。主要海港有:摩尔曼斯克、圣彼得堡、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纳霍德卡、新罗西斯克等。
空运:1998年统计民用飞机有8000架左右,可用于正常航运的有6000架。1999年航空货运量为23亿吨公里,航空客运量为533亿人公里。2000年空运货运量27亿吨公里,客运量534亿人公里。主要机场有莫斯科的谢列梅杰沃2号国际机场、谢列梅杰沃1号国际机场、伏努科沃1号国际机场、多莫杰多沃机场、圣彼得堡国际机场、新西伯利亚机场、叶卡捷琳堡机场,哈巴罗夫斯克机场等。
管道运输:天然气输送管道总长15万公里,1999年输气量49870万吨,2000年输气量51100万吨。原油输送管道47000公里,1998年输油28200万吨,比1997年减少0.6%(1999年未见统计数字),2000年输油29500万吨。石油产品输送管道15000公里,1999年输送量为2821万吨,2000年输送量为2310万吨。
【财政金融】 近五年俄联邦预算执行情况如下:(单位:亿卢布)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预算收入 2615 4344 5349 6117 9907
财政支出 3046 5298 6229 6740 7133
赤字 431 954 880 623 2774(赢余)
截止2001年1月1日,黄金及外汇储备为280亿美元。外债总额1490亿美元,1999年偿还到期外债100多亿美元。截止1999年12月1日,俄国内企业和组织债务总额为36051亿卢布,其中逾期未付债务15182亿卢布,占总额的42.1%。
1998年8月17日金融危机爆发,俄银行支付体系受严重打击,部分银行或因经营不善破产或因违规被吊销营业执照,只有与实业部门保持紧密合作关系的银行境况较好。1999年底,俄银行总数为1349家。截至2001年1月1日,银行总数为1311家。主要银行有:
1、俄罗斯储蓄银行,1991年成立,注册资本241亿卢布。
2、俄罗斯外贸银行,1990年成立,注册资本65.5亿卢布。
3、工商银行,1988年成立,注册资本22.9亿卢布。
4、首都储蓄银行-农工银行,1988年成立,注册资本21.6亿卢布。
5、国际工业银行,1992年成立,注册资本18.5亿卢布。
6、天然气工业银行,1990年成立,注册资本18.5亿卢布。
【对外贸易】 俄现与世界上近100个国家有贸易关系,2000年主要贸易伙伴:德国(与俄外贸额131亿美元)、白俄罗斯(与俄外贸额92.65亿美元)、乌克兰(与俄外贸额86.46亿美元)、意大利(与俄外贸额85亿美元)、中国(与俄外贸额80亿美元)、美国(与俄外贸额73亿美元)、英国(与俄外贸额53亿美元)、波兰(与俄外贸额52亿美元)、荷兰(与俄外贸额51亿美元)、哈萨克斯坦(与俄外贸额44.26)、芬兰(与俄外贸额41亿美元)。俄与欧盟国家贸易额占俄外贸总额35%,独联体国家占18.5%,亚太国家占15.3%,中、东欧国家占14.9%。1992年以来,俄放弃对外贸易国家垄断,实行对外贸易自由化政策,经过8年的不断调整与改革,现已基本形成了一套符合一般国际贸易惯例要求的管理体制和外贸政策。
2000年俄对外贸易总额为1366亿美元,其中出口1028亿美元,进口338亿美元,贸易顺差590亿美元。
近四年进出口情况如下(亿美元):
外贸总额 出口 进口 差额
1997年 1334 867 669 +198
1998年 1213 658 555 +103
1999年 1028 715 313 +402
2000年 1366 1028 338 +590
2000年主要出口商品有石油、天然气、电力、煤、机器设备、黑色金属等。主要进口商品有机器设备、小轿车、卡车、食品以及纺织品、鞋帽等轻工业品。
【对外投资】 1997年俄对外投资总额为4.47亿美元另28亿卢布,其中对独联体投资360万美元另28亿卢布。对外投资以商品贷款和银行存款形式为主,占95.3%,直接投资为960万美元。1999年俄对外直接投资21.44亿美元。
【对外援助】 未见统计。
【外国资本】 1999年外商对俄投资96亿美元,比1998年增加1%,其中直接投资为43亿美元,同比增长27%。2000年前三季度外资对俄投入为78.88亿美元,同比增长22%,其中直接投资占引进外资总额的31.54%。据俄副总理兼财长库德林称,2000年全年外资额约增长20%。外商投资领域:1998年金融危机前,外资多投在金融、信贷、保险等收益高、见效快的领域。1999年外资主要投向工业(48.76亿美元)、特别是能源工业(1.7亿美元), 粮食(14.15亿美元),商业(16.22亿美元)。主要投资国为美国(29.21亿美元)、德国(16.95亿美元)、塞浦路斯(9.23亿美元)、英国(7.34亿美元)、荷兰(5.41亿美元)。近来,外商对工业领域投资有所增加,主要集中在食品、汽车制造、燃料及机械制造、木材加工等部门。目前,俄政府酝酿采取措施以促进基础设施、建筑、通信等领域的外资投放力度。
【外国援助】未见统计。
【著名公司】 目前俄大企业基本上以行业划分。石油和天然气领域有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维亚希列夫)、“卢克伊尔”石油公司(阿列克别罗夫)、“尤克西”石油公司(霍多尔科夫斯基)、西伯利亚石油公司(什维德列尔);电力工业有俄罗斯“统一电力体系”股份公司(丘拜斯);汽车制造业有罗戈瓦斯汽车集团(别列佐夫斯基)、“卡马兹”汽车制造厂、“高尔基”汽车制造厂、“伏尔加”汽车制造厂;通信领域有“俄罗斯电信”公司;冶金领域有“马格尼托戈尔斯克”钢铁公司、“诺里尔斯克镍业”公司、西伯利亚铝业集团(阿布拉莫维奇);运输领域有俄罗斯国际航空公司(别列佐夫斯基);传媒领域有大桥-媒体集团(古辛斯基)等。
主要公司资本额及营业额:
1、天然气工业公司:1999年法定资本额1183.68亿卢布(合49.3亿美元)。追加资本额5786.51亿卢布(合241亿美元)。全年营业额-总公司1989.36亿卢布,子公司3059.9亿卢布,总计5049.26亿卢布,合210.4亿美元。税前利润-总公司607.31亿卢布,子公司866.69亿卢布,总计1474亿卢布,合61.4亿美元。
2、统一电力公司:至2000年1月1日法定资本额1398.92亿卢布(合58.3亿美元),追加资本额3524.61亿卢布(合147亿美元)。1999年全年净收入2474.77亿卢布(合103亿美元)。
【人民生活】 苏联解体后,俄基本沿袭过去的社会福利制度,如退休、医疗、儿童教育等,但因政府财政拮据,福利水平随之大幅下降。2000年居民月平均收入2112卢布,同比增长32.4%,实际可支配货币收入同比增加9.1%,月平均退休金694.2卢布,同比增长64.6%。截至2001年1月1日,工资拖欠额为316.9亿卢布,2000年1月1日为437.41亿卢布。1999年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30742卢布。居民实际收入较1998年下降15.1%,收入在最低生活线以下的人数比上年增加50%。商品零售总额17228亿卢布,同比下降7.7%。1999年平均月工资为1520卢布,平均退休金为650卢布。
2000年统计,每千人拥有医生4.73人、病床11.5张;1998年每100个家庭拥有电视机112台、小轿车37部、电冰箱93台、洗衣机80台、吸尘器51台。1999年人均住房面积为19.1平方米。1998年人均住房面积,城市为18平方米,农村为19平方米。近几年来,社会贫富差距急剧扩大。1991年20%最富有者的收入占全部居民收入的30%,1997年达43%;收入最高者与最低者的差距目前为十几甚至几十倍。
军 事 1992年3月16日,俄罗斯国防部正式成立。同年10月9日,俄罗斯《国防法》生效,规定:除正规军外,俄罗斯武装力量还包括边防、内务、安全、政府通讯、民防和铁道部队;武装力量由议会、总统、政府按宪法规定的权限共同指挥,总统为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军队的任务是抵抗外来侵略和履行俄罗斯承担的国际义务;军队人数不得超过全国人口总数的1%;实行义务兵与合同兵两种兵役制度,服役期限分别为:舰队水兵2年,其它士兵1年半,受过高等教育的1年等。1993年11月,叶利钦批准了《俄罗斯联邦军事学说基本原则》,取消了“合理足够”的防御理论和军队人数不得超过全国人口数量1%的限额,并首次赋予军队参与国内政治生活的职能。1997年12月俄公布《国家安全构想》,认为对俄最大的安全威胁是国内的经济危机,宣布在遭到外国武装入侵时有权使用一切手段进行自卫。2000年1月,俄代总统普京正式签署新的《国家安全构想》,视俄内部经济危机和民族分离主义为其国家安全的最主要威胁,强调来自外部的威胁也日益加大,大大降低了使用核武器的门槛,将过去只有在国家的生存受到威胁的情况下才使用核武器,调整为在受到外来常规军力入侵时就可以动用核武器以先发制人。2000年俄军队(包括下属正规军、内务部、边防总局、紧急情况和救灾部等所有强力部门)总人数为300万。目前正规军(包括陆军、海军、空军、战略火箭军)共计120万。11月底俄安全会议决定到2005年裁军60万。2000年国防预算为2094亿卢布,占预算支出总额的21%。俄在独联体、越南、古巴等国共有8个海外基地。国防部长为谢尔盖耶夫,总参谋长为克瓦什宁。1997年7月叶利钦宣布的军事改革在1998年全面推开,主要内容是改变军种构成,第一步:将战略火箭军、军事航天部队和反导弹防御部队合并为战略火箭军,将空军和防空军合并为空军,保留陆军、海军,但取消陆军总司令部,改组为陆军总局,赋予各军区战役-战略司令部的地位;第二步:按军队使用范围--陆地、空中、宇宙和海洋划分为三个军种。
(2001/6/29,国防部宣布,到2004年,武装力量裁至100万。2001/1为136。5万。)
文化教育
【教育】 分为学前教育、普通中小学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中等专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已基本消灭文盲。2000年文化事业预算为1329亿卢布,占预算支出总额的13%。各级学校及在校生总数:国家全日制普及教育学校66428个,在校生2001.33万人;非国家全日制普及学校635个,在校生6.06万人;国家中等职业学校591个,在校学生231.13万人;国有高等院校606个,在校生427万人;非国有高等院校347个,在校学生46.94万人。各类学校教师共178.7万人。1999-2000年学年外国留学生为39646人。1999年教育经费支出占GDP3.3%。
著名高等院校有:国立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大学,成立于1755年,培养出7个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圣彼得堡大学,成立于1724年,培养出6个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此外还有莫斯科鲍曼国立技术大学、国立圣彼得堡技术大学、 莫斯科动力学院、莫斯科门捷列夫化工学院、莫斯科航空学院、圣彼得堡海洋技术大学、圣彼得堡航空宇航制造学院、圣彼得堡精密技术信息大学、萨马拉航空技术大学、圣彼得堡矿业大学、莫斯科矿业大学、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莫斯科普希金语言学院、莫斯科音乐学院、圣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等。
【新闻出版】 1998年俄出版各类杂志及期刊2700种,共发行38000万份;报纸4800种,每期印刷发行11000万份。主要报刊如下:《俄罗斯新闻报》,创刊于1992年,总统办公厅主办,日发行量10万份;《俄罗斯报》,创刊于1991年,政府主办,日发行量39万份;《红星报》,创刊于1924年,国防部办,日发行量10万份;《劳动报》,1921年创刊,独立工会联合会办,日发行量158万份;《独立报》,1991年创刊,日发行量4.6万份;《消息报》,1917年创刊,日发行量23万份;《生意人》,日发行量11.7万份;《真理报》,1912年创刊,日发行量19万份;《今日报》,1993年创刊,日发行量5.6万份;《苏维埃俄罗斯报》,1956年创刊;《工人论坛报》,工业家、企业家联盟和独立工会联合会办;《共青团真理报》,1925年创刊,日发行量76万份;《莫斯科新闻》周刊,1930年创刊,发行量14万份;《文学报》,1830年创刊,1929年复刊,作家自由论坛办,日发行量26万份;《总结》杂志,发行量8.5万份;《星火》杂志,1923年创刊,发行量5万份;《新时代》杂志,1943年创刊,发行量2.5万份;《政权》杂志,发行量7.3万份;《剖面》杂志,发行量8.1万份;《经济与生活》周刊1918年创刊。
俄通社-塔斯社,俄国家通讯社,简称俄塔社,其前身是于1992年1月23日成立的俄通社。1992年1月30日正式定名为俄通社-塔斯社。俄罗斯新闻社,简称俄新社,是俄两大国家通讯社之一,成立于1961年,其前身是苏联新闻社。1993年被确定为国家通讯社,地位与俄通社-塔斯社相同。该社目前有1500余名工作人员。在国内外设分社70多个,业务范围广泛。国际文传电讯社,创立于1990年1月,私营。
主要广播电台有:第一广播电台(原苏联中央广播电台)、俄罗斯之声(私营)、俄罗斯电台(国营)、“青春”电台、“灯塔”电台、莫斯科“回声”电台等。
主要电视台有:俄罗斯国家电视广播公司(亦名俄罗斯电视台,国家电视台)、公共电视台(其前身是苏中央电视台,国家控股)、独立电视台(私营)、第六电视台(私营)、莫斯科中心电视台(莫斯科市)。
对外关系
普京基本继承了叶利钦后期的对外战略方针,即开展全方位外交,以独联体为战略重点,以与西方关系、特别是与欧洲关系为优先,同时加强亚太外交,加大对中、印等亚太大国的借重。普京外交的宗旨是积极推动多极化进程,力主重振俄大国地位,突出维护国家利益,着眼点是为俄国内经济复兴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普京外交强调务实主义和灵活性。
【同我国的关系】1991年12月27日中俄在莫斯科签署《会谈纪要》,正式建立两国国家关系。
2000年,中俄关系保持了持续、平稳、健康的发展势头,战略协作水平不断提高,双方在政治、经贸、科技和国际事务等各领域的合作成果显著。
两国高层接触频繁。7月17日至19日,俄总统普京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与江泽民主席举行了会谈,就加强两国各领域合作及反导等共同关心的双边和国际问题广泛深入地交换了意见,并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北京宣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和俄罗斯联邦总统关于反导问题的联合声明》及其他七个政府及部门间协议。普京还与李鹏委员长、朱镕基总理和政协主席李瑞环分别举行了会见。7月5日“上海五国”元首杜尚别会晤、9月6日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和11月15日亚太经合组织第八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江泽民主席与普京总统分别举行了双边会晤,双方主要就两国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交换了意见。此外,江泽民主席与普京总统还于3月27日、6月8日和7月26日分别就普京当选俄总统及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通了热线电话。
11月3日至4日,俄总理卡西亚诺夫正式访华并与朱镕基总理举行中俄总理第五次定期会晤。其间,江泽民主席、李鹏委员长分别与卡会见,朱镕基总理和卡举行会谈,就两国关系、特别是进一步发展两国经济、科技、能源等各领域的合作问题充分深入交换了意见,并签署了《中俄总理第五次定期会晤联合公报》、《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纪要》等14个双边合作文件。俄副总理兼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俄方主席克列巴诺夫于3月访华,并于10月再次来华参加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第四次会议。
7月,中、俄、哈、吉、塔五国外长在杜尚别举行了会晤,并签署了联合公报;俄外长伊万诺夫访华。
9月11日至19日,李鹏委员长偕夫人朱琳对俄进行正式友好访问,同俄总统普京、总理卡西亚诺夫分别举行了会见,同上下两院议长斯特罗耶夫和谢列兹尼奥夫举行会谈。双方签署了两个议会间协议。李委员长还会见了俄前总统叶利钦、前总理切尔诺梅尔金、普里马科夫等著名政治家和议会各党派人士并访问了新西伯利亚市和符拉迪沃斯托克市。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于1月访俄,于3月在出席中、俄、哈、吉、塔五国国防部长会晤时单独会见了与会的俄国防部长谢尔盖耶夫元帅。唐家璇外长于2月正式访俄。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于12月访俄,与俄副总理马特维延科共同主持召开了中俄教、文、卫、体合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并签署了有关合作文件。
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00年中俄贸易总额为80.03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39.9%,其中中方出口额为22.33亿美元,同比增长49.2%,进口额为57.70亿美元,同比增长36.6%。
中俄边界问题的谈判继续进行。1月、7月,中国同俄罗斯关于落实“共同经济利用协定”第一、二轮磋商分别在莫斯科和北京举行,双方签署了磋商纪要。5月、10月,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和塔吉克斯坦四国边境裁军联合监督小组第二、三次会议分别在北京和莫斯科举行。12月中旬,中、俄、哈、吉、塔边界走向工作小组第20次会议在杜尚别举行。12月下旬中俄副外长级双边磋商在莫斯科举行。
两国在其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扩大。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国家保密局局长毛林坤、中联部部长戴秉国、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健民、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有芳、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会长何鲁丽等先后率团访俄。俄联邦人权全权代表米罗诺夫、燃料动力部部长卡柳日内、航空航天局局长高普切夫、原子能部部长阿达莫夫、国家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罗戈津、外经银行行长科斯京、边防局长托茨基、莫斯科市长卢日科夫、内卫部队司令季霍米罗夫、联邦会议联邦委员会副主席普拉东诺夫、国家杜马“祖国-全俄罗斯”议员团领袖、前总理普里马科夫、国家杜马副主席、俄中议员友好小组主席卢金、中央银行行长格拉先科、卫生部部长舍甫琴科等先后访华。
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于10月在北京举行了主题为“委员会在拓展中俄经贸与科技合作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的第三次全体会议。江泽民主席和俄总统普京分别向大会发来贺辞。江主席还会见了委员会俄方主席沃尔斯基。胡锦涛副主席会见了与会的俄方委员。委员会俄方副秘书长格里戈罗夫于10月率“俄中银行合作论坛”工作组来京与中方就举办论坛事举行磋商。中国中小企业家代表团于11月访俄。俄中青年友好人士代表团于12月访华。
中国驻俄大使:武韬。馆址:莫斯科友谊街6号(u/ Vjcrdf? Ekbwf Lhe;,s? ljv 6)。电话:9382006。传真:9382132。商务处电话:9382005。领事部电话:1431543。
俄驻华大使:伊·阿·罗高寿(B/F/Hjufxtd)。馆址:北京东直门中街4号。电话:65321381。商务处电话:65322181。领事部电话:65321267。
【同美国的关系】2000年俄罗斯同美国在保持接触与合作的同时,双方围绕美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较量。1月1日,美总统克林顿打电话祝贺普京出任俄代总统。12日,俄外长伊万诺夫与美国务卿奥尔布赖特通电话,双方就双边关系、车臣问题以及俄美共同主持在莫斯科召开中东多边谈判促进小组会议事交换了意见。1月31日至2月2日,美国务卿奥尔布赖特访俄。双方讨论了双边关系、裁军以及车臣、巴尔干、朝鲜半岛、伊拉克和阿富汗局势等国际和地区问题,签署了《关于在俄三座航天发射场发射有美国许可证的航天器的技术保护措施的协定》和《修改俄美建立减少核危险中心双边协议的议定书》。奥还与伊万诺夫共同主持了莫斯科中东多边谈判促进小组会议。奥是科索沃危机以来访俄的美最高级官员。2月16日至19日, 俄安全会议秘书谢尔盖·伊万诺夫对美国进行工作访问,与美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和美总统安全事务助理伯杰举行会谈。双方就俄美关系、国际形势、反导条约和削减战略武器等问题充分交换了看法。伊向克林顿总统递交普京的信件。普在信中表示,美是俄对外政策优先方向之一,认为俄美双方战略目标相同,即加强国际稳定与安全、推动裁军进程和加强不扩散机制。3月1日,美总统克林顿复信俄代总统普京。克在信中谈到赞成扩大俄美在武器控制和不扩散领域的合作、加强两国经济联系,称俄美之间现有的分歧不应成为两国建设性对话的障碍。3日,俄外长伊万诺夫与美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在里斯本举行会晤,主要讨论削减战略武器、反导和一些地区问题。俄方重申反对美修改反导条约、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的立场。伊、奥还参加了俄-欧盟-美三方外长会谈,就欧洲-北大洋地区安全合作、国际形势和地区问题交换意见。27日,美总统克林顿电话祝贺普京在总统大选中获胜。4月14日,俄国家杜马以288票对131票的表决结果,批准了俄美第二阶段《削减和限制战略进攻武器条约》(START II)、1997年签署的关于将START II有效期延长至2007年底的议定书以及划分战略导弹防御系统和非战略导弹防御系统协议等三个文件。15日,俄总统普京就杜马批准START II及相关文件发表声明,提出将俄美双方的战略核弹头进一步削减至1500枚。俄联邦委员会随即于19日以压倒多数通过了杜马批准START II 及相关文件的法案。5月4日,俄总统普京正式签署关于议会批准STARTII和1972年反导条约相关附件的法案,从而最终完成了俄对STARTII的批约程序。4月16日,普京与克林顿进行电话交谈。克就俄杜马批准START II向普表示祝贺,并强调这对俄美关系和整个国际社会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26-28日,俄外长伊万诺夫对美进行为期三天的正式访问。伊与克林顿总统举行会见,向其转交了普京的信件。双方讨论了战略稳定、两国经济关系、地区形势等一系列问题。这是伊对年初奥尔布赖特访俄的回访。 5月18日至19日,美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伯杰对俄进行工作访问。这是伯对俄安全会议秘书谢·伊万诺夫不久前访美的回访。双方就战略稳定、地区安全、防扩散和俄美经济合作等问题进行广泛讨论。6月2日,俄总统普京在接受美NBC电视采访时首次提出与美联合建立一个反导盾牌以对付可能对美俄两国的欧洲盟国构成威胁的导弹攻击的建议。3日至5日,美总统克林顿对俄进行工作访问。双方就双边关系,战略稳定,科索沃、阿富汗等一系列问题交换意见。签署关于战略稳定原则、重新利用武器用钚和气候变化问题等3个联合声明及在莫斯科建立导弹预警和导弹发射信息的联合交换中心的备忘录。这是普京任俄总统后两国首脑的首次会晤。13日,美国防部长科恩访俄。双方重点讨论恢复两军合作、反导等问题,并签署两国国防部合作协议。25日,美国会众议院通过关于保护俄言论自由的决议,指责俄当局对记者进行恐吓,向独立的新闻媒体施加压力等。俄外交部发表评论说,这是对俄内政的干涉。 7月4日,俄总统普京致信美总统克林顿祝贺美国独立日。11日,普京与克林顿进行电话交谈,讨论紧迫的两国关系以及国际政治问题。21日,普京与克林顿在日本冲绳举行会晤,双方发表关于在战略稳定领域进行合作的联合声明。8月8日,俄外长伊万诺夫与美国务卿奥尔布赖特通电话,讨论双边关系及一些紧迫的国际问题,其中包括中东和平进程和巴尔干局势。10日,美总统克林顿就莫斯科普希金广场发生爆炸事件致信普京表示慰问。18日,普京致电克林顿祝贺其生日。18日至19日,美中央情报局局长特尼特访俄。29日,俄外长伊万诺夫与美国务卿奥尔布赖特举行电话交谈,讨论两国总统在联合国千年首脑峰会期间会晤的筹备工作。双方还就中东、巴尔干形势以及伊拉克等国际问题交换意见。 9月1日,俄总统办公厅新闻局发布公告称,普京总统认为克林顿总统关于推迟部署NMD的决定将加强国际安全与稳定,但这并不意味着俄美在反导问题上的立场已经完全一致。俄愿在进一步推进核裁军进程、完善防扩散机制和通过政治手段加强战略稳定方面与美共同开展工作。3日,普京在南萨哈林斯克再次表示,克林顿的这一决定是一项审慎的决策,完全符合美国的利益,对国际安全和提高美的国家声望都十分重要。普表示,俄美在反导问题上的立场分歧仍然存在,但克的决定可使人对与美进行建设性对话寄予期望。5日,俄安全会议秘书谢尔盖·伊万诺夫访美,为普京与克林顿会晤做准备。伯杰向伊转交了美关于俄“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发生爆炸前后记录下来的有关地质水文资料。6日,普京总统与克林顿总统在纽约举行高峰会晤。重点讨论双边关系、国际和地区形势、核裁军、反导和防扩散等问题,并签署关于在加强战略稳定方面合作的联合声明。俄美重申各自在反导问题上和关于START3条约主要内容的立场。7日,俄外长伊万诺夫与美国务卿奥尔布赖特举行会谈。双方讨论了采取补充措施对塔利班施加影响的可能,并商定今后就阿富汗形势问题继续协调立场。14日至15日,美联邦调查局局长弗里访俄。19日,俄外长伊万诺夫与美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在纽约举行会谈,讨论2000年11月两国总统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举行高级会晤的有关问题。 10月20日,应美方倡议,普京与克林顿举行电话交谈,讨论中东局势问题。克对普在沙姆沙伊赫谈判期间所给予的支持表示感谢。11月 13日,俄总统普京就俄美核裁军和反导问题发表声明,主要内容包括:建议俄美在2008年前将各自核弹头削减至1500枚;敦促美参议院尽快批准第二阶段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及反导领域达成的协议;主张在遵守和维护反导条约的基础上在非战略反导领域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表示愿与美就反导问题继续展开对话等。14日,美国务院发言人里克表示,美欢迎普京总统13日关于俄美双方降低战略核武器水平的倡议。20日,联合国大会以88票赞成、5票反对通过中、俄、白俄罗斯与吉尔吉斯联合提案的《关于遵守与维护反导条约的决议》。 12月6日,俄国防部长谢尔盖耶夫在布鲁塞尔与美国防部长科恩举行会谈。科表示美对俄向伊朗出售武器的关切,谢则表示俄与伊朗的军技合作未违反国际条约和国际法准则。同日,美对俄法院以间谍罪判处美公民波普20年监禁表示不满。美总统克林顿、国务卿奥尔布赖特专门就此问题与俄总统普京和外长伊万诺夫通话,15日,普京签署命令,赦免波普。16日,俄外长伊万诺夫和美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在布鲁塞尔举行会谈并签署关于交换与相互通报导弹发射资料的协议。
【同亚太国家关系】普京主政后,致力于开展东西方并重、欧亚平衡的外交,加快了俄重返亚太的步伐,俄亚太外交较前活跃。(一)同日本关系因领土问题未有突破。1月28日,俄代总统普京同日本首相小渊通电话,讨论了两国关系发展前景和两国2000年在不同层次上的接触计划。 2月12日,俄外长伊万诺夫访日,重点讨论两国签署和平条约前景和俄总统访日问题。日方重申了按照97年叶利钦-桥本协议于2000年同俄签署和平条约的主张,伊表示俄愿同日方继续讨论签约问题。但不应人为加快签约和解决领土问题的进程,俄总统访日具体日期只能待俄总统选举结束后再行确定。伊向小渊转交了普京的信函。4月22日,日本前首相桥本在莫斯科同俄卸任总统叶利钦举行了会见,双方讨论了俄日关系现状并相互介绍了两国新领导人普京和森喜朗的情况。28日至30日,普京同日本首相森喜朗在圣彼得堡市举行非正式会晤。双方商定年内两国高层接触计划。5月 16日,普京致信日本首相森喜朗,对日前首相小渊病逝表示哀悼。12日,俄外长伊万诺夫同日本外相河野洋平在日本宫崎举行会见,为普京访日做准备。9月3-5日,普京对日本进行正式访问,与日首相森喜朗重点讨论签署俄日和平条约、开展经济合作等双边关系重大问题。双方签署了在国际事务中相互协作联合声明、经贸领域加强合作纲要,以及涉及在经济、科技、安全、执法等方面开展合作的若干文件。访问恢复了中断两年之久的俄日关系正常化进程,但在解决领土争端和签署和约等问题上未能取得突破。11月1-3日,日本外相河野洋平访俄,同俄副总理赫里斯坚科共同主持召开了俄日政府间经贸合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签署了经贸合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备忘录。13日至16日,“俄日论坛2000”在东京举行。14日至16日,普京总统出席在文莱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非正式会议期间会晤了日本首相森喜朗。双方商定,两人将于2001年初在伊尔库茨克举行会晤,28日至30日,俄国防部长谢尔盖耶夫访问日本,双方表示将恢复一度因间谍事件而中断的军事交流。(二)积极开展朝鲜半岛外交。2月9日至10日,俄外长伊万诺夫访问朝鲜,同朝方讨论如何继续发展和深化双边关系和朝鲜半岛问题以及其它共同关心的地区和国际问题。两国外长签署了友好睦邻合作条约,取代已失效的苏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伊转交了俄代总统普京致朝领导人金正日的信函。普在信中表示俄支持朝鲜人民和平统一祖国的努力。俄愿同有关各方一起合作,致力于改善半岛的军事政治局势、巩固东北亚的和平与安全。伊还代表俄政府向朝提供了10吨粮食援助。4月21日,俄副外长洛休科夫会见了从哈瓦那途经莫斯科回国的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长金永南和外务相白南顺,就双边关系及朝鲜半岛局势、战略稳定等问题交换了看法。5月15日,韩国国防部长官访俄,同俄国防部长谢尔盖耶夫就两国军事、军技合作和亚太地区国际问题进行讨论。6 月19日,俄总统普京同韩国总统金大中通电话。金通报了朝韩领导人会晤成果,对俄领导人所作的促进工作和政治支持表示感谢。27日,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长金永南在赴叙利亚途中在莫斯科做短暂停留,同俄副外长洛休科夫就普京总统访朝问题进行了讨论,金转达了朝领导人金正日给普京总统的口信。29日,韩国外交和通商部长李廷彬访俄,主要同俄外长伊万诺夫就准备普京总统访韩问题进行了讨论。7月19日,普京总统应朝鲜领导人金正日的邀请访朝,这是两国关系史上俄国家元首第一次访朝。双方签署了联合宣言。普京会谈后对记者称,金在会谈中表示,朝鲜的一切导弹计划完全是和平性质的,如果其它国家向朝提供用于航天和平研究的运载火箭,朝愿意放弃发展导弹技术。同日,俄杜马批准了俄朝友好睦邻合作条约。8月1日,普京给韩总统金大中打电话,通报访朝和八国首脑会议上讨论朝鲜半岛问题的情况。5日,普京签署了“关于批准俄朝友好睦邻合作条约的法律”,从而完成了条约批准程序。9-12日,韩国总理李汉东访俄,主要讨论朝鲜半岛形势、加强两国经贸合作等问题,签署了在能源领域开展合作的政府间协议。(三)努力恢复同印度、越南、蒙古等传统盟友关系。1月5日,印度总理瓦杰帕伊致信俄代总统普京称,相信俄印关系在普的领导下将继续发展。2月13日至15日,俄外长伊万诺夫访问越南,与越方重点讨论了加强经贸、军技合作问题。伊转交了普京致越国家主席的信函,普在信中称,越是俄在亚太地区的重要伙伴。27日至3月2日,俄杜马主席谢列兹尼奥夫率团对印度进行正式访问,同印领导人和议员讨论发展双边关系的问题。6月21-24日,印度外长辛格访俄,为两国即将举行的高层会晤作准备。28日,印度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访俄,讨论军技合作、打击恐怖主义、维护战略稳定等问题,签署了建立负责两国军技合作问题委员会的议定书。9月10-14日,越南总理潘文凯访俄,同俄方重点讨论了双边关系、特别是加强经贸合作问题,签署了越欠俄债务问题等多个双边合作文件。10月2日至5日,普京对印度进行国事访问。双方发表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宣言和关于国际及地区问题的联合声明,签署开展科技、商贸、文化、教育等具体领域合作的10余项文件。17日,普京同蒙古总统巴嘎班迪通电话,讨论加强双边合作问题及两国高层会晤的准备工作。11月13日至14日,俄总统普京对蒙古进行正式访问,双方发表了《乌兰巴托宣言》并签署了在经济领域加强合作的一系列协议。这是自1974年以来苏联及俄最高领导人首次访蒙。12月6日,俄越政府间合作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在莫斯科召开。
【同东欧国家关系】4月12日,普京与波兰代总统克瓦西涅夫斯基进行电话交谈,就双边关系交换了看法。5月7-12日,南联盟国防部长访俄,与俄国防部长谢尔盖耶夫、总参谋长克瓦什宁讨论科索沃局势。15日至16日,南斯拉夫外长约万诺维奇对俄进行工作访问。俄决定向南提供1.02亿美元的经济援助。6月7-8日,阿尔巴尼亚外长米勒访俄,与伊万诺夫外长讨论巴尔干局势、欧洲安全以及双边关系等问题。7月10日,波兰总统克瓦西涅夫斯基访俄,会见了普京总统并参加俄波经济论坛。10月5日,普京自印度飞抵莫斯科机场发表讲话称,俄对友好的南斯拉夫局势十分关注。南的政治对抗已到达极限,那里所发生的暴力行为是不允许的。在民主国家内所有争议问题都应通过和平民主的方式来解决。俄呼吁南所有政治力量遵循这一原则。俄愿为促进南人民走出危机尽一切努力。6日,俄外长伊万诺夫赴贝尔格莱德,会见了科什图尼察和米洛舍维奇,并向科转达了普京对其大选获胜的祝贺。 9日,普京电贺科什图尼察正式就任南联盟总统。10日,普京祝贺克瓦西涅夫斯基蝉联波兰总统,表示希望俄波友好关系继续发展。27日,南联盟总统科什图尼察对俄进行6个小时的短暂访问,双方商定定期举行包括高级会晤在内的各级别政治对话。11月3日,普京打电话给南联盟总统科什图尼察,讨论科索沃局势。双方强调必须在联合国现有的决议基础上,在无条件尊重南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情况下,以民主方式解决该地区的所有问题。普祝贺南重返联合国。22日,俄外长伊万诺夫访问波兰。双方商定,俄总统普京将于2001年访波。
【同前苏联地区国家的关系】2000年,俄在继续把独联体地区作为其外交绝对优先方向的同时,对独联体政策进行了较大的调整,更多地注意发展与独联体国家的双边关系。(一)以俄为中心的独联体组织艰难维持运转。1月3-4日,俄代总统普京分别同塔吉克、白俄罗斯、阿塞拜疆、乌兹别克和乌克兰总统通电话,讨论俄同这些国家的双边关系及独联体范围内的合作问题。10日,俄代总统普京分别同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和亚美尼亚总统科恰良通电话,讨论了双边关系和独联体国家首脑会议的准备情况。24-25日,独联体国家外长会议、总理会议、首脑会议在莫斯科召开。会议一致选举俄代总统普京为独联体国家首脑委员会主席,决定成立专家小组以完善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准备工作以及建立独联体统一反恐怖中心等。3月10日, 独联体国家内务部长委员会在莫斯科召开会议,确定独联体统一反恐怖中心的有关规定,并通过一系列旨在加强同国际恐怖主义和其它形式的极端主义斗争的决定。同日,独联体经济委员会在莫斯科召开会议,批准至2005年独联体发展的行动计划及其它一些加强独联体国家间经济合作的文件。16日,独联体国家国防部长会议在莫斯科召开,讨论独联体成员国至2003年同恐怖主义和其它极端主义作斗争的计划草案和独联体反恐怖中心的规定。4月18-20日,独联体国家安全和情报部门负责人委员会在莫斯科举行第七次会议,讨论打击国际恐怖主义问题。6月 21日,独联体国家首脑会议在莫斯科召开,与会各国总统就维护战略稳定问题通过联合声明,签署建立独联体反恐怖中心的协议(土库曼除外),讨论建立独联体自由贸易区问题。8月 18日,独联体国家总统在乌克兰的雅尔塔举行非正式会晤,除乌兹别克、吉尔吉斯、土库曼三国外,各国总统均到会。会议就即将举行的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和联合国大会、促进独联体一体化进程问题发表了声明。9 月8-9日,独联体国家安全和情报部门负责人委员会在基辅召开第九次会议,主要讨论独联体国家反恐怖中心活动及中亚地区局势。10月25-26日, 独联体国家国防部长会议在杜尚别召开,与会各方讨论独联体南部边界局势、进一步发展军事领域一体化以及就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协调行动等问题。12月1日,独联体国家首脑会议在明斯克召开。会议批准了独联体反恐怖中心章程,决定延长俄驻阿布哈兹维和部队的任期。(二)以俄为主导的独联体次地区一体化进程加快。2月18日,俄、白、哈、吉、塔五国关税同盟总理会议在莫斯科举行,与会各方签署了进一步合作的一揽子协议和议定书。4月13日,五国关税同盟成员国海关部门负责人委员会在吉尔吉斯北部城市乔隆阿塔举行会议,讨论加强合作问题。5 月23日,俄、白、哈、吉、塔五国总统在明斯克举行五国关税同盟首脑会议(国家间委员会会议)。会议决定使关税同盟成为一个享有国际法主体地位的国际经济组织,并确认吸纳塔吉克斯坦为该组织的全权成员。决定哈总统纳扎尔巴耶夫留任国家间委员会主席一职,关税同盟总理委员会主席也相应继续由哈总理担任。24日,俄、白、哈、吉、塔、亚六国总统在明斯克举行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成员国首脑会议(集体安全委员会会议)。会议通过联合声明,称修改集安条约使其适应当前地缘政治条件是在欧洲和亚洲建立有效国际安全系统的重要步骤,集安条约成员国间的军事政治关系同与其它非成员国的军事关系相比具有优先地位。会议决定任命曾任俄驻哈大使的尼古拉延科为集体安全委员会秘书长。8月 21-26日,俄、亚、白、吉、哈、塔、乌(兹别克)、乌(克兰)在俄的阿斯特拉罕州举行名为“战斗联合体2000”的独联体防空部队联合军事演习。9月28-29日,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成员国(俄、亚、白、吉、哈、塔)安全会议秘书委员会在莫斯科召开首次会议,讨论加强共同安全、建立地区安全体系、打击国际恐怖主义、保证中亚地区安全等问题。乌克兰代表作为观察员与会。10月6日,五国关税同盟成员国在阿斯塔纳举行总理会议,签署加强经济一体化的13个文件,同时决定制订五国公民往来互免签证协议。10日,五国关税同盟成员国在阿斯塔纳举行首脑会议,俄、白、哈、吉、塔五国总统签署了建立欧亚经济共同体的条约,决定在关税同盟基础上建立一个新的国际经济组织-欧亚经济共同体。各成员国将实行统一的贸易和关税政策,并协调五国货币、财政、工业、宏观经济等所有经济领域以及社会人文和法律政策。共同体的建立旨在推动关税同盟的最终形成和统一经济空间的建立,推进一体化。11日,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成员国在比什凯克举行首脑会议,俄、亚、白、哈、吉、塔六国总统就中亚安全威胁问题发表声明,表示六国将集体打击集安条约责任区内任何形式的恐怖主义、政治和宗教极端主义及分离主义,共同维护集安条约中亚各国的领土完整。各成员国将进一步采取措施建立地区集体安全体系,深化军事政治领域的合作。11月30日,欧亚经济共同体成员国总理签署关于五国公民往来互免签证的政府间协议。12月21日,独联体国家国防部长委员会会议在莫斯科召开。(三)俄白加快一体化进程。1月26日,俄代总统普京同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交换两国建立联盟国家条约批准书,使条约正式生效。双方随即举行联盟国家最高国务委员会首次会议,确定卢为该委员会主席,俄第一副总理卡西亚诺夫为部长会议主席,原叶利钦总统事务负责人博罗金为国务秘书。2月16日,俄第一副总理卡西亚诺夫访问白俄罗斯,同白总统卢卡申科举行会见。双方就开始筹备组建联盟国家政府及其首次会议等问题交换意见。24日,俄、白两国外交部联合部务会议在双方外长的主持下于明斯克举行,会议讨论了在国际舞台上协调行动问题。双方签署了2000-2001年在外交领域协商行动计划和两国外交部2000年磋商计划。4月12日,白俄罗斯总理叶尔莫申对俄进行工作访问,分别同俄总统普京和第一副总理卡西亚诺夫就推动两国一体化问题举行了会见和会谈。16日,俄当选总统普京对白俄罗斯进行了短暂访问,同白总统卢卡申科就实施两国建立联盟国家条约等双边关系问题进行讨论。普表示,俄将继续奉行叶利钦总统同卢卡申科总统制订的一体化方针,解决经济问题是两国实施建立联盟国家条约的优先方向和进一步发展关系的基础。俄白联盟不针对第三国,两国的联合不会危害任何国家。25日,俄第一副总理卡西亚诺夫同白俄罗斯总理叶尔莫申在莫斯科召开了俄白联盟国家部长委员会会议,通过了联盟国家2000年预算。5月17-19日,俄白联盟议会大会在明斯克召开会议,会议批准亚美尼亚为大会常设观察员国。6月 27日,俄白联盟国家最高国务委员会会议在莫斯科召开,会议通过了2000年预算、批准了最高国务委员会章程等文件。8月30日,俄白联盟国务部长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莫斯科召开,双方讨论了两国宏观经济形势。俄总理卡西亚诺夫称,俄卢布自2005年1月1日起将作为俄白联盟国家货币使用,联盟国家统一货币将于2008年付诸实施。10月 19日,普京在索契会见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讨论了落实双方此前达成的海关、税收领域一体化协议问题。11月14日,俄白两国总理在莫斯科举行俄白联盟国务部长委员会会议。双方商定关于实施统一货币的两个协议,并将这两个协议提交定于本月30日召开的俄白联盟最高国务委员会会议审议签署。(四)俄乌(克兰)关系有所发展。3月16日,俄同乌克兰签署了关于俄黑海舰队在乌驻留具体问题的7个协议。4月18日,普京对乌克兰进行工作访问,同乌总统库奇马就两国关系中所有未解决的问题进行讨论。5月25日,乌外长塔拉修克访俄,同俄外长伊万诺夫讨论黑海舰队、划分国界、俄语地位和在乌的俄族人问题。6月28日,普京同乌总统库奇马通电话,讨论独联体国家首脑非正式会晤和双边关系等问题。7月 19日,乌总理尤先科访俄,与俄总理卡西亚诺夫就乌欠俄天然气债务、俄语在乌地位等两国关系问题举行了会谈。8月 24日,普京向乌总统库奇马祝贺乌国庆。普称,相信两国人民发展紧密一体化的愿望将促进两国在各个领域开展积极的和富有成果的合作。10月16日,普京在索契会见乌总统库奇马。双方就对重新安排乌欠俄天然气债务问题达成原则协议,并授权两国政府协商具体方案。17日,乌总理尤先科访俄,同卡西亚诺夫总理就落实两国总统在索契达成的协议举行了会谈。双方就2001年俄向乌提供天然气和土库曼天然气从俄过境输往乌达成协议。但未能就乌目前欠俄的天然气债务数额以及债还方式问题达成协议。12月25日,普京总统与乌总统库奇马在圣彼得堡举行会见,双方表示两国关系已进入新的实质性阶段,普京称,乌将是俄的长期伙伴。(五)俄积极发展同中亚及外高加索三国关系,力阻美等西方国家在该地区的渗透。1月7-17日,俄代总统普京分别同哈萨克总统纳扎尔巴耶夫、亚美尼亚总统科恰良、格鲁吉亚总统谢瓦尔德纳泽、乌兹别克总统卡里莫夫通电话,讨论双边关系以及独联体国家首脑会议的准备情况。19日,哈萨克总理托卡耶夫访俄,同俄第一副总理卡西亚诺夫举行会谈,签署深化双边合作议定书。2月 4日,俄安全会议秘书谢尔盖·伊万诺夫和内务部长鲁沙伊洛访问亚美尼亚,双方讨论加强在安全领域合作的问题,并签署两国安全会议间合作的协议。同日,俄内务部长鲁沙伊洛访问阿塞拜疆,同阿总统阿利耶夫讨论两国加强安全合作问题。4月 12日,俄总统顾问亚斯特任布斯基访问吉尔吉斯,向吉总统阿卡耶夫转交了俄当选总统普京的私人信函。亚称,俄愿同中亚国家共同制定防范国际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和贩毒的措施,俄愿在任何时刻向吉提供必要的军事援助并帮助吉加强武装力量。27日,亚美尼亚总理萨尔基相访俄,同俄第一副总理卡西亚诺夫讨论亚欠俄债务、俄售亚天然气价格和亚国防等问题。双方就亚偿还欠俄天然气债务的期限达成协议。5月18-19日,俄总统普京对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进行工作访问,这是普正式就任总统后首次出访。普分别同乌总统卡里莫夫和土总统尼亚佐夫就进一步发展双边关系、共同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等问题举行了会谈,就在能源、运输等领域开展合作达成了若干协议。尼亚佐夫总统授予普京土国家大学荣誉博士证书。6月15日,俄安全会议秘书谢·伊万诺夫访问阿塞拜疆,双方签署了两国安全会议合作议定书。18日,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访俄,同普京举行会谈。双方签署联合声明和关于双方在俄使用哈“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问题上进一步发展合作的备忘录。7月 27日,吉尔吉斯总统阿卡耶夫访俄,分别同普京总统、卡西亚诺夫总理就双边关系问题进行讨论。双方签署两国友好合作伙伴关系宣言和2000年-2009年经济合作计划,强调将共同打击中亚地区的国际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和分裂主义势力。8月16日,普京同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通电话,称俄支持乌消灭恐怖分子的行动,俄愿同乌及其它中亚国家协作,保证本地区安全。28日,普京同土库曼总统尼亚佐夫通电话,讨论里海法律地位、双边经济和政治合作前景等问题。29日,普京同吉尔吉斯总统阿卡耶夫通电话,讨论双边关系和中亚地区局势问题。9月1日,普京同哈总统纳扎尔巴耶夫通电话,讨论双边关系和中亚地区局势问题。19日,普京同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通电话,讨论了双边关系问题。24-27日,亚美尼亚总统科恰良访俄,就双边关系、高加索地区安全、纳卡冲突和一些国际问题与普京等俄领导人举行会谈和会见。两国总统发表了两国面向二十一世纪的盟友协作关系宣言。双方还签署关于在能源、公民往来等方面合作协议。10月9-10日,普京访问哈萨克斯坦。俄哈双方发表联合公报阐述对阿富汗、中亚安全等地区问题的共同立场。双方签署里海合作的宣言、人道主义领域合作备忘录等一系列双边合作文件。17日,阿塞拜疆外长古利耶夫访俄,同俄外长伊万诺夫就双边关系进行了讨论。25-26日,俄国防部长谢尔盖耶夫访问塔吉克斯坦,讨论独联体南部边界局势等问题。11月18日,普京与哈萨克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在莫斯科举行会谈,双方就双边关系和国际领域的合作问题进行讨论。12月25-26日,俄国防部长谢尔盖耶夫访问阿塞拜疆,双方签署俄使用阿的加巴拉雷达站协议。(六)俄与波罗的海三国关系摩擦不断。1月13日、21日,拉脱维亚总理什克列、拉议会分别严厉谴责俄在车臣问题上的政策,呼吁俄立即停止军事行动。2月18日,俄代总统普京致信拉脱维亚总统维克-弗雷别尔加,对拉审判二战老战士、反法西斯游击队员科诺诺夫表示抗议,并称俄准备向科提供俄国籍,以使科全家能移居俄。4月6日,俄杜马以316票赞成、1票弃权通过声明,呼吁俄当选总统普京立即授权外交部向联合国和其它国际组织建议“就拉脱维亚侵犯人权作出相应决定”。5月3日,拉脱维亚总统维克-弗雷别尔加对BBC记者发表谈话称,由于地理位置重要,拉成为波罗的海三国中受俄攻击和指责的主要对象。俄可能再次使用武力占领三国。那些不能接受自由和主权、拉脱维亚思想的非本地居民不应留在拉。4日,俄外交部发表措辞激烈的声明,抨击拉脱维亚总统上述谈话。声明称,拉总统此番谈话的反俄论调是前所未有的,“是纯粹的冷战坏传统”。7月4日,俄副总理马特维延科同爱沙尼亚总理拉阿尔在圣彼得堡举行会见,签署了在航空和公路运输领域的合作协议。8月18日,俄总统普京、总理卡西亚诺夫、外长伊万诺夫就里加发生爆炸案分别致电拉脱维亚领导人表示哀悼。31日,俄外交部就爱沙尼亚驱逐两名俄外交官发表声明称,爱方指责俄上述两名外交官从事与其地位不相符的活动是毫无根据的,这是蓄意挑衅。作为对应措施,俄决定驱逐两名爱外交官。
【同西欧国家关系】2000年,普京遍访西欧大国,谋求恢复和改善科索沃战争以来僵冷的俄北约关系,致力于开展对欧盟外交,对西欧外交取积极进取与合作姿态。1月 9日,俄代总统普京致函欧盟领导人,表示俄愿与欧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在车臣问题上俄准备同车臣方面主张俄领土完整的人谈判。11日,俄外长伊万诺夫与英国外交大臣库克通电话,就核裁军、车臣和北高地区的形势交换看法。12日, 普京代总统与意大利总理达莱马通电话,双方认为俄意关系已具有“伙伴性质”,表示要就重大国际问题加强多边和双边的政治对话。13日, 俄外长伊万诺夫与欧盟轮值主席国-葡萄牙外长通电话,讨论俄欧关系和中东和平进程等问题。17日,普京与德国总理施罗德通电话,讨论了2000年上半年两国在各个层次进行接触与交往的计划,并就俄德双边关系问题交换了意见。18日,普京与法国总统希拉克通电话。20-21日,意大利外长对俄进行工作访问。 21-22日,德国外长费舍尔对俄进行工作访问。双方讨论了俄德关系、车臣问题、科索沃等国际和地区问题。 2月3-4日,法国外长韦德里纳访俄,主要就加强俄法双边合作、科索沃局势、伊拉克和车臣等国际和地区问题与俄方交换意见。15至16日,北约秘书长罗伯逊对俄进行短暂工作访问。这是罗就任北约秘书长以来首次访俄,也是去年北约对南联盟动武、俄冻结与北约关系以来双方的一次最高级接触。双方发表联合新闻公报,表示拟恢复双边接触,结束关系冻结状态。22-23日,英国外交大臣库克访俄。双方就双边关系、车臣问题、北爱尔兰和平进程、欧洲安全等一系列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意见。28-29日,德国国防部长沙尔平访俄,与俄安会会议秘书谢·伊万诺夫、外长伊·伊万诺夫举行会谈,主要就国际形势、欧安机制、科索沃、车臣问题和德俄双边关系等问题交换意见。2-3日,俄外长伊万诺夫与欧盟“三驾马车”(本届轮值主席国-葡萄牙外长伽马、下届轮值主席国-法国外长韦德里纳、欧盟对外关系委员彭定康)在里斯本举行俄欧外长双边会晤,讨论车臣、巴尔干、中东、欧洲及全球安全问题。4-10日,爱尔兰外交和外贸大臣阿乌斯格里姆森对俄进行工作访问,出席了爱驻圣彼得堡和加里宁格勒名誉领事馆的开馆仪式。3月5日,俄代总统普京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记者采访时声言,很难想象北约是俄的敌人,如果北约考虑俄的利益,将俄当作完全平等的伙伴,不排除俄将来可能加入北约。北约秘书长罗伯逊认为普关于俄加入北约的谈话“具有纯假设性质”,强调“北约现在没有人准备接纳俄,也很难期待有别于此的结果”。9-12日,欧洲委员会议会大会政治委员会主席扎德访俄, 并前往车臣进行考察。10-11日,英国首相布莱尔应邀对圣彼得堡进行私人访问,与普京举行非正式会晤。双方重点就俄西方关系、车臣问题、巴尔干局势及两国经贸合作等交换意见。布是普京当政以来第一位访俄的西方大国首脑。14日,荷兰外长阿尔特森访俄。伊万诺夫外长与其会谈。19-20日,希腊外长对俄进行工作访问。27日,英国首相布莱尔、加拿大总理克雷蒂安、意大利总统卡尔罗及总理达莱马等分别祝贺普京在俄总统大选中获胜。4月3日,西班牙总理阿斯纳尔与普京通话,祝贺普京当选。6-7日,欧盟“三驾马车”代表团访俄,葡萄牙外长伽马、欧盟委员会外交和安全事务高级代表索拉纳、法国外交部代表与会。双方主要讨论车臣等问题并为5月底俄欧高级会晤做准备。16-17日,普京对英国进行工作访问,与布莱尔首相举行会谈,就双边关系、车臣问题等交换意见。双方商定,俄英首脑每年会晤一次。这是普当选总统后的首次出访,也是对布圣彼得堡之行的回访。19日,芬兰外长对俄进行工作访问,与伊万诺夫外长举行会谈,双方讨论了芬总统6月上旬访俄有关事宜。5月15-17日,英国安娜公主和外交大臣库克访俄,为英驻俄新使馆剪彩。29日,俄总统普京和欧盟委员会主席普罗迪及欧盟轮值国、葡萄牙总理古特雷斯在莫斯科举行半年一度的“俄-欧盟”峰会。这是普京就职总统后俄与欧盟的首次最高级会晤。双方主要讨论经济合作、全球与欧洲安全以及俄国内形势等问题,发表了联合声明。24日,俄外长与北约19国外长在佛罗伦萨举行俄北约常设理事会外长级会议。这是自去年科索沃危机后俄北约首次外长级会议。会议发表了联合新闻公报,双方确认北约在莫斯科开设信息中心的协议,制订了2000年底以前俄北约工作计划。6月5-6日,普京对意大利进行工作访问。双方讨论反导问题以及意一康采恩参与总值20亿美元的沿黑海海底铺设自俄至土耳其天然气管道“蓝色溪流”项目的实施问题。 普京还与罗马教皇保罗二世举行了会见,由于俄罗斯东正教与罗马天主教相互关系未解决,普未邀请保罗二世访俄,但表示俄政府将尽力促进教会之间的对话。6-7日,芬兰总统哈隆恩对俄进行正式访问。哈表示,俄芬关系良好,可称是邻国关系的典范。芬总统欢迎俄作为欧洲国家加强与欧盟协作的愿望。7-8日,马耳他外长鲍尔奇访俄,这是马外长8年以来的首次访问。主要讨论两国经贸问题。13至15日,普京先后访问西班牙和德国。普称西班牙是俄在欧洲“非同寻常的伙伴”。双方签署预防紧急状态、海关互助、培训公务员、避免双重征税、旅游、档案合作协定及在莫斯科设立塞万提斯研究所备忘录等7个文件。普表示德是“欧洲一体化的核心,是俄在欧洲和世界的首要伙伴”。施表示普关于建立欧洲反导系统的建议“值得研究。俄德双方签署4项天然气领域合作文件。7月 6日,希腊国防部长访俄。双方主要讨论两国军技合作等问题。8月3-5日,葡萄牙国防部长访俄。双方签署交换军事情报、交流维和行动经验和预防公海冲突合作两个文件。16日,普京与英国首相布莱尔举行电话交谈,讨论俄“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救援问题。28日,普京与挪威首相斯托尔腾伯格、英国首相布莱尔进行电话交谈。普感谢两方在核潜艇人员救援工作上给予的帮助。9月18-20日,俄总理卡西亚诺夫访问英国,转交了普京的亲笔信。双方讨论了两国经贸关系和投资领域的合作以及在世界经济和金融领域的协作问题。25日,德国总理施罗德对俄进行工作访问,与普京总统讨论了双边关系及南斯拉夫大选等国际问题。25-27日,瑞士首相佩尔松访俄。双方主要讨论俄瑞关系、在波罗的海扩大合作以及俄欧盟在2001年上半年瑞士任轮值主席国期间的合作问题。普京表示,瑞士是俄的传统伙伴,两国关系具有广阔前景。28-29日,法国外长韦德里纳访俄,为普京10月访法并参加俄欧首脑会晤做准备。10月11日, 伊万诺夫外长访问希腊,主要讨论双边关系问题、南斯拉夫局势和塞浦路斯问题。同日,伊万诺夫对塞浦路斯进行访问,这是俄塞建交以来俄外长的首次访问。16-18日,西班牙外长皮克访俄,与伊万诺夫外长讨论南斯拉夫和中东问题。10月29日-11月1日,普京在巴黎参加俄欧盟首脑会晤并对法国进行正式访问。在俄欧峰会期间,普与欧盟轮值主席国法国总统希拉克、欧洲委员会主席普罗迪举行会谈。双方主要讨论在未来20-25年俄向欧盟长期供应石油、天然气、电力问题,签署了合同金额为10-20亿美元的关于铺设自俄经白俄罗斯-斯洛伐克-波兰至欧洲管道协议,通过了就欧洲政治与安全问题进行战略对话的联合声明。普访法期间,俄法强调双方在多极化以及巴尔干、中东、伊拉克及反导问题上立场相近。11月3日,普京与法国总统希拉克进行电话交谈,讨论中东局势以及为促进克服危机和恢复和谈双方协调立场问题。10-13日,葡萄牙外长伽马访俄,讨论俄葡关系以及俄同欧安组织合作问题。20-21日,英国首相布莱尔对俄进行工作访问,双方重点讨论欧洲安全防务政策问题。26-27日,意大利总统钱皮访俄。普表示,俄欢迎欧盟东扩,但希望欧盟东扩不要损害俄与东欧国家的传统经济联系及俄族人利益。双方签署和平利用宇宙空间的合作协定。12月1日,俄总理卡西亚诺夫访问德国,重点讨论两国经贸合作和债务问题。德方提出将部分俄欠德债务改成债转股。6-8日,俄国防部长谢尔盖耶夫访问英国,双方签署2001年扩大两国军事合作的协议。19-21日,比利时首相贝尔赫法斯特访俄。双方签署两国2001-2002年合作纲要、和平利用宇宙空间计划及打击犯罪协议。20日,俄总理卡西亚诺夫访问法国,重点就两国经贸、金融合作与法方交换意见。双方在共同发射航天卫星方面达成一致。
苏联简史
1922/12/30成立 成员4 (白、俄、外高、乌)
外高1922/3/12成立(阿、格、亚)
阿布哈兹1921/3/4成立,1921/12加入格,
1931/2成为自治共和国。
1924/10/12 成员5 乌兹别克
1924/10/27 成员6 土
1929/12/5 成员7 塔
1936/12/5 成员11,阿、格、亚(外高解体)、哈、吉
1940/3/31 成员12 卡累利阿(1020/6/8卡累利阿公社(州自治);1923/7/25自治共和国;1940/3共和国)
1940/8/2 成员13 摩
1940/8/3 成员14 立
1940/8/5 成员15 拉
1940/8/6 成员16 爱
1956/7/6 成员15 卡成为自治
1990
 


®中国军事 版面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豫ICP备05015792号  备案证书